紹興十六年九月初九,金國皇帝完顏亮發起了南侵宋國的戰爭,史徵海陵南征。
九月十日、濠州陷落,宋軍守將王德逃往建康。
九月十一日海州陷落,守將胡紡降金,防禦使魏勝突圍到了楚州,向楊沂中彙報了戰況。
宋軍東線局勢,立刻陷入了芨芨可危之中。
楊沂中得到魏勝的彙報,大驚失色,一邊派人向朝廷稟報,要求注意長江一線的防禦,以防金軍從海州長驅直入,奪取瓜州、揚州。
另一方面,則派出信使向鎮守信陽的劉琦求援,要求他支援淮西,以擋住剛剛攻佔濠州的金軍紇石烈志寧的部隊。
劉琦聽聞信使講述了東線的戰況之後,也是大驚失色。他沒想到江淮形勢竟然崩潰如此。於是,他留下徐旭駐守信陽,與阿離補繼續對峙。自己則親率八萬大軍,從光州直奔和州,企圖在那裡截住已經攻克壽春,正在向長江北岸的和州進發的紇石烈志寧之軍。
不過,完顏亮在制定作戰計劃時,早已算到劉琦有可能來援。在得知劉琦軍向東移動的消息後,他立刻便下令紇石烈志寧進攻目標轉向西,轉攻廬州,以阻止劉琦的援軍。同時下令中線的阿離補移師向東,抄襲劉琦後路。
廬州的宋軍守將是王權,此人膽小怕死,懦弱無能。面對金軍名將紇石烈志寧的進攻。他立刻就來了個棄城而逃,跑到了長江沿岸的和州。並作好了打算,如果金軍再繼續攻到和州,他就南渡長江逃跑,有長江天險保護的江南在他看來纔是比較安全的地方。
不過王權逃跑之時,卻不敢通知劉琦,以免被人抓住把柄。
這一來,卻誤導了劉琦。讓他以爲廬州還在宋軍手中。等劉琦辛辛苦苦到了廬州城下時,卻遭到了以逸待勞的紇石烈志寧部隊的伏擊。要不是他查覺得快,沒有踏入城門。只怕就已經當了俘虜了。
相比宋軍的各自爲陣,金軍的協同作戰能力顯然高出宋軍很大一截。就在劉琦和紇石烈志寧殺得難分難解時,阿離補也從西面殺到了。他們可是選好了時機。是在劉琦軍和紇石烈志寧軍都殺得精疲力盡時加入了戰鬥。
於是,戰爭的結果便已經沒有懸念了。劉琦原本就只擅守城,野戰並不擅長。要不然在真實歷史的1161年完顏亮南征時,也不至於被完顏亮打得大敗了。
他在金軍東西夾擊之下,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大敗,八萬宋軍死傷過半。他不得不率殘軍退回了信陽,淮西宋軍全線崩潰。
而在東線,攻克了海州的徒單合喜,在哈迷蚩的指點下,長驅直入。於九月十三日攻克瓜州,然後向西進攻,九月十八日克漵州、九月二十三日克淮州,斷了楚州宋軍的退路。楊沂中已經處於金軍的四面包圍之中。
九月二十八日,完顏亮發起楚州之戰。紇石烈志寧、徒單合喜也率軍前來助戰。楊沂中雖然頑強抵抗,但在金軍已經採用炸彈和火炮的情形下,他亦無回天之力,九月三十日,楚州破,楊沂中自殺身亡。魏勝在城破前突圍南逃,逃向瓜州。
而金軍在重創劉琦軍,全殲楊沂中軍之後,長江以北的宋軍已再無抵抗之力。
十月三日,完顏亮對東線金軍進行了重新整編。兵分兩路,一路由紇石烈志寧率領,攻克了和州後,準備從這裡渡江到長江以南的採石磯。
另一路則由他親自率領,在攻克楊州後,進駐瓜州,也開始作渡江的準備工作了,想一舉攻破建康、鎮江。
完顏亮南征僅一個月不到,就連戰連捷,從淮河以北打到長江以北。比他的叔父兀朮戰果還輝煌。除了金軍準備充分,兵力充足,宋軍倉皇應戰,顧此失彼之外。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宋朝已經沒有可用之將了。
原來屢勝金軍的岳飛,已經到了臺灣,韓世忠和張俊已死,劉琦守城還行,讓他進攻不比劉光世強到那裡去。只有一個吳璘還算能攻能守,但他卻在襄陽鞭長莫及。而且他擅長的也是山地戰,在平原上作戰也未必能勝金軍。
反觀金軍,皇帝完顏亮自身就是一名智勇雙全的統帥,軍師哈迷蚩也是經驗豐富的謀臣。紇石烈志寧、僕散忠義、徒單合喜皆已成長爲可與楊沂中、劉琦等正面抗衡的將領。號稱金國三大名將,再加上金軍比宋軍還先使用了炸彈。自然攻無不克,戰無不勝了。
而且,金軍在完顏亮的命令下,沒有象過去兀朮那樣,動輒就殺人屠城,反而對民衆較爲友好。也減少了許多反抗者。
完顏亮攻破瓜州後,爲了收買江淮地區百姓的民心,顯示自己是把漢人也視爲自己的百姓。他還作了一場秀,在和州城外親自釋放了被抓獲的幾十名百姓,並給予錢財使之歸家耕田。完顏亮的一切所作所爲雖然擺明了是在裝模作樣,但他同時也是在向宋朝的百姓發起政治攻勢,表明南宋的百姓如果歸順金國,肯定會受到比南宋更好的待遇。
他想向江南的儒生和文人表明:金國已經不是想象中的蠻夷之國了,是一個文明的,漢化了的正統王朝。
至此,東線宋軍已經從淮河一線全部退守長江一線。整個江淮地區已經被金國完全佔領。
南宋軍隊是如此的不堪一擊,金軍取得如此輝煌的勝利,很大程度要感謝趙構。趙構雖然接到了金軍將南侵的警報,卻一直以爲是誇大其詞。他認爲金國在沒有打敗遼國之前,不可能大舉攻宋,頂多會有幾次佯攻來“敲詐錢財”。因此,並沒有認真進行備戰,直到八月,趙構才匆匆忙忙下令吳璘進駐襄陽,並往前線增兵。但增加的宋軍無論從兵力上還是從戰鬥力都差金軍很遠。而完顏亮此次準備十分充分,作戰物資、兵員及將領都比原本歷史上1161年的海陵南侵還強。自然讓宋軍難以抵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