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1章 盧容條約

十天後,李進率令一幫親兵抵達了戶容縣。然後就在盧容縣城內,舉行了兩國三方的正式談判。

談判進程基本上都是由大宋海外都護府居主導地位。岳雲在嚴厲喝斥了安南一方不顧南洋地區穩定,野心勃勃地進攻他國的錯誤行徑後。又表示原兇李覺已經身死,新安南國王李進是一個愛好和平的人。所以,再給安南一次保留國家主權的機會。

而李進自是感激涕零。且自己父親正當壯年,自己還有幾個兄弟,如果不是岳雲極力主張,自己未必坐得上安南國王的位置呢。他自然是唯岳雲的話馬首是瞻。

岳雲在和繼任的安南國王李進、占城國王闍耶跋摩三方進行蹉商後,簽訂了《盧容條約》。

條約規定,被安南佔據的原屬占城的地哩、麻令、佈政三地由占城取回。安南將紅河以北的土地割讓給大宋海外都護府,占城將湄公河入海口的三角洲地帶方圓五十里土地割讓給大宋海外都護府。安南向大宋海外都護府賠款兩百萬兩白銀。

不過,安南國都被岳家軍洗劫一空後,哪有這麼多錢來賠,岳雲便允許他們以糧食作抵。安南和占城都是普及了占城稻的農業區域,糧食產量豐富。而戰爭之後,百廢待興,需要大量物資和銀錢。而這卻正是臺灣所富有的。

經過以白銀換糧食的大規模交易,在此次與安南作戰後,岳家軍收穫了大批糧食。在後來的幾個月內,每天都有數百艘商船往返於臺灣與安南、占城之間。臺灣因大量人口涌入而導致的缺糧問題終於解決了。

而經此一役,岳家軍強大的戰鬥力不但震撼了安南和占城兩國,更震撼了臨近的真臘、羅斛、蒲甘、三佛齊等國。他們也紛紛遣使來臺灣,表示要與海外都護府交好。

回到臺灣後,岳雲的威望漲到了一個相當高的程度。在許多新移民心中。這可是大宋第一次在海外開拓領土。以前只聽說大宋割地賠款的,何時聽說過他國向大宋割地的?

不少從荊襄及江淮過來的流民均對岳雲稱讚不已,說這嶽大都督不愧爲嶽元帥的長子,當真是將門虎子,一身武勇及智謀堪比嶽元帥。

只不過,百姓和士兵們是歡聲雷動,一干幕僚們卻是愁眉不展。因爲這新領地是塊燙手的山竽。

南邊那塊占城割讓的。位於湄公河三角洲的土地倒還好說。該處地勢平坦,方圓也只有五十里。僅一些零散的村落,方便管理。

而海外都護府目前的三塊領地:臺灣、呂宋和琉球均位於南海東部和東海一帶,的確需要在南海西部也開闢一個據點,以方便貿易和船隻停靠。所以大家對岳雲要在那裡,雄心勃勃地建立一個叫西貢的港口城市沒有絲毫意見。

但是北邊那塊土地就讓他們焦頭爛額了。因爲安南割讓的紅河以北的土地,面積不小,約有兩個臺灣那麼大。而此地人口又多。竟然多達八十餘萬。超過了臺灣、呂宋、琉球三地人口之和。原本憑添了這麼多人口,大家應該高興纔是。但偏偏這些人大部分都是安南人,漢人只佔少數,而且很多還桀驁不馴。

從秦朝時,中國得到這塊土地開始,一直到唐末的千年間,當地的反抗便不斷,讓中央政府傷透了腦筋。而唐末宋初時,安南宣佈獨立,脫離了中國管轄。其間北宋也曾派兵攻打,但卻連連戰敗。至此,安南就徹底從中國分隔開來。在許多人看來,這片土地要來恐怕不但不會成爲臺灣的助力,倒會成爲拖後腿的包裹。

不過,岳雲卻堅決主張要佔領這塊土地,因爲他是太想在大陸上有一塊根據地了,以爲將來進軍中原打下基礎。

大宋、金國的地方現在他是不敢打主意。而唯一位於大陸上。又緊挨大宋的土地,就只有安南北邊的那塊了。

在岳雲看來,如果連這不到十萬平方公里的地方都無法消化下來。以後又談何征服南洋,北伐中原呢?

經過岳雲這一表明心意。衆將領和幕僚們方恍然大悟。雖然他們已經基本上從大宋脫離出來了。但卻總覺得自己的根還在中原,無時無刻不想回歸故土。而拿下安南國紅河以北的土地作爲跳板,自是一個最佳的選擇。

會上,首先通過了建設西貢港和設立一支西貢駐防艦隊的決定。西貢留守由嶽雷擔任,而艦隊司令則由曹寧擔任。西貢此處地勢平坦,土地肥沃,又處於湄公河口,船隻可沿湄公河上行進入真臘、羅斛、蒲甘境內。戰略位置十分重要。同時,此城又是海外都護府在南海西岸的第一個港口,因此,衆人都對此城將來的發展很有信心。甚至認爲有可能達到淡水港的繁榮程度。

相比之下,在商量紅河州留守人選時,所有人都不吭聲了。人人都知道此地是一個燙手的山竽。就在岳雲從占城回臺灣的路上,就接到張憲的緊急報告,稱當地發生了十餘起暴動,雖然被他強行鎮壓下去了,但卻似有愈演愈烈的趨勢。

安排一個有勇有謀,能在短時間內穩定紅河州局勢,並將其納入海外都護府領土的合適人選,就成了重中之重的大事。岳雲還盼望着它以後能成爲反攻中原的跳板呢,怎麼能任其成一個暴動頻繁的燙手山竽?

很快,就有不少人推薦張憲。一來因爲張憲現在就在那裡鎮守,他當紅河州留守便是順利成章之事。更省去了調動的麻煩。二來張憲有勇有謀,智勇雙全,是難得的文武全才。

不過岳雲聽後卻是連連搖頭。張憲有勇有謀是不假,文武雙全也是真的。但全是軍事上的。而治理紅河州卻可說是三分軍事七分政治。這方面張憲就不合格了。

以張憲爲紅河州防禦使,再另設一知府加以管理,纔是最妥當的方案。

可是,誰當這個知府呢?衆人你望着我,我望着你,全都不說話了。

要說才能,在座的幕僚文官幾乎都有這個能力。但他們現在全都有要職在身。比如虞允文,現在是國防部長,肩護全軍的調遣和後勤供應,他一走牽動太大。而劉一寧是內政部長,薜源是外交部長,王童是議長,皆是不能輕易動的人。

況且,在座衆人皆知這紅河州知府一職是個燙手山竽,坐上去跟在火山口沒啥區別。雖然岳雲已經說了,就算治理過程中有什麼突發狀況,或者治下一直沒有安定,也不會追究主官的責任。但還是沒有人願意去。

就在岳雲犯難之際,鞏月漓卻發話了:“夫君,我倒是有個人選推薦!”

“哦?月漓快講,是何人?”岳雲一聽,精神大振。

“此人其實應該算是夫君推薦的!”鞏月漓目光閃爍道:“夫君,你可還記得纔到去歲你曾說過,讓兩名從紹興移民到臺灣的秀才陸武和陸游到臺灣下屬縣衙去。之後,經劉大人的安排,將他們分別安排至臺中和臺南兩縣,擔任縣令的師爺。那陸武也還罷了。陸游卻是表現出了卓越的才華!”

“陸游表現出了什麼才華?”岳雲一聽,心中大感興趣。因爲他可十分清楚陸游在後世的評價。

“臺南是山越人聚集之地,漢人數量較少,而來臺的移民也大多在臺北和臺中一帶,因此臺南的生番甚爲難管,經常鬧事叛亂,和漢人之間衝突不斷。讓縣令頗爲頭痛,但在陸游的輔佐下,臺南的生番卻再也沒鬧過事。很快平息下來。且還修建了一座叫高雄的新港。開始進行海外貿易,被稱爲第二個淡水了。”鞏月漓介紹道。

“陸游現在還如此年輕,聽說只有十八歲,便能有如此本事了?”岳雲也不禁心中微驚。他雖然對陸游的才華沒有疑問。但卻沒想到他在如此年輕的時候就能出類拔萃了。

“他有沒有才能,夫君可召他來一問便知!妾身只是一個推薦人而已,用不用此人,決定權在夫君手中!”鞏月漓抿着嘴兒一笑道。

岳雲點了點頭道:“好吧!這場會議結束後,我便召見陸游,如果他當真有治理江河州的良方,破格提拔他當知府又有何妨?”

李雨柔見紅河州的問題已經解決得差不多了,方柔聲道:“夫君,現在大批糧食從安南及占城運回後,臺灣的糧食短缺問題已經解決。原本我們準備用來去海外採購糧食的銀錢已有了不少充裕。聽薜大人說,朝廷已經派人來催討那二十萬兩白銀的貢金了。我們給不給?”

“給吧!現在我們還需要大量從沿海一帶引進移民,尤其是新開拓的呂宋、紅河、西貢三地,急需移民開拓。在這方面,不用得罪朝廷!反正我們現在並不缺錢!”岳雲略一思量,便作出了決定。

這時,楊月聽到岳雲的話後,卻腦中靈光閃現道:“夫君,您想引進大量移民的話,我倒想起了一個地方,絕對可以招募到大量漢人來我們這裡!”(……)

第796章 百合還是曖昧?第142章 汴京之戰(九)第555章 九嶺鎮之戰(六)第434章 席間驚變第522章 彭澤大戰的序幕第123章 上中下策第701章 牛刀小試第325章 回到水師第519章 抵達彭澤第475章 臺灣軍事學院第472章 金國的情形第501章 宋金之間的首場海戰(二)第826章 遇上搶親第266章 雲雍再會第46章 說服虞允文第207章 馬擴的提議第256章 青龍逞威第688章 騷擾戰第831章 處斬秦檜第134章 汴京之戰(一)第648章 佈置救災第492章 誓師北伐第265章 金人的逆襲第696章 進攻穎昌第635章 討援兵第755章 曼德勒攻防戰(六)第368章 席間比武第221章 被困黑山谷第265章 金人的逆襲第324章 大賽結束第134章 汴京之戰(一)第651章 万俟卨的發現第669章 南洋的戰事第12章 糧食危機第656章 棘手的耶律普速完第584章 趙構的陰謀第458章 危險時刻第111章 回到朱仙鎮第141章 汴京之戰(八)第492章 誓師北伐第320章 李師師的魅力第763章 金國的困局第484章 江淮防線的崩潰第508章 大宋新體制的確立第321章 精彩的花魁大賽第234章 葫蘆谷之戰(三)第318章 秦檜來探第390章 談判開始第143章 緊追不捨第184章 月漓來了第349章 大央嶼海戰(下)第700章 穎昌淪陷第591章 火槍賣還是不賣?第651章 万俟卨的發現第741章 日本問題第405章 契丹人造反了第130章 讓人頭疼的公主第63章 理想的現實問題第143章 緊追不捨第697章 穎昌光復第21章 戰爭來臨第793章 銀鈴出戰第226章 薜馬密談第91章 三個政敵的密議(下)第528章 彭澤之戰(五)第391章 上京十三釵第727章 收了李師師第705章 金軍來襲第339章 欲擒故縱第667章 逛青樓的公主第622章 趁你病,要你命!第248章 宣撫司的變動第553章 九嶺鎮之戰(四)第25章 初次交手第112章 反被將了一軍第91章 三個政敵的密議(下)第500章 宋金之間的首場海戰(一)第335章 蔡景方的陰謀第783章 沙河之戰(中)第822章 中華帝國的體制第159章 危機乍現第581章 少年朱熹第369章 收穫頗豐第146章 伏擊(下)第780章 高麗出兵第262章 靠上了一棵大樹第31章 各有算計第201章 走上正軌第277章 雙喜臨門第633章 第一道關隘第135章 汴京之戰(二)第442章 朝廷水師的動向第507章 臨安光復第124章 新的決擇第599章 兄弟反目第188章 連續民變第652章 吳東林的對策第590章 岳飛和李清照的婚禮(下)第370章 呂宋的消息第207章 馬擴的提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