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權錄三府事 備設六部制

當天朝廷下旨,罷免氾寬、宋羨等人,命令他們立即離開王城,還其家鄉,拜莘邇接任氾寬,出任錄三府事。

勝利的果實不能自己獨享,需要分給盟友。

雖然說麴爽是迫不得已才轉到了莘邇這這一邊,但莘邇“寬宏大量”,——一方面,畢竟麴家是定西軍中的頭等大族,該維持的關係還是要維持;另一方面,這回繼逐宋閎離朝之後,又把氾寬逐出了朝堂,可以想見定西朝野的士人們肯定會有不少對此不滿的,故也需要有足夠分量的人來替莘邇分擔壓力,所以莘邇還是大方地與麴爽分享勝利,舉他遷車騎將軍,中尉、督東南八郡軍事如故。

又舉曹斐遷驃騎將軍。

宋翩等在這次政鬥中立下了功勞的諸人亦各有升遷。

車騎將軍、驃騎將軍都是二品軍職,乃是不折不扣的重號將軍,於二品的官職中,位僅在四徵、四鎮將軍之下,位在諸大將軍之上。

所謂“諸大將軍”,指的是將軍號前加個“大”的,比如莘邇之前任的輔國將軍,如果加個“大”,就是輔國大將軍;麴球現任的龍驤將軍,加個“大”,就是龍驤大將軍。這類的大將軍,是低一級的“大將軍”。頭牌正號的大將軍,是一品官中的頭一位,“黃鉞大將軍”。

黃鉞,即以黃金雕飾的斧,系帝王專用,偶爾會賜給專主征伐的重臣,便是黃鉞大將軍了。黃鉞是假黃鉞的簡稱。假黃鉞這個稱號,權力重於使持節、持節、假節等。今朝建國以前,開國皇帝的父、兄兩人在前代成朝時,就是以大將軍、假黃鉞的身份來體現其權臣之地位的。定西只是個王國,名義上,定西王也只是一品而已,且位在黃鉞大將軍之下,是以立國以今,從沒有授予過任何一個臣子“假黃鉞”的頭銜,便是江左,遷鼎以來,此頭銜也只授給過王氏等少數朝中權重一時的大臣。

可以這麼說,在定西國,哪怕是現在這個已經形同獨立的定西國,然只要定西王不稱帝,還是“王”,亦即仍還是東唐的一品官的話,那麼朝中的臣子能做到二品官,那麼他們的官就算是做到頭了。

從這個角度來講,莘邇給麴爽、曹斐的封拜實是慷慨之極。事實上,若是單論官品,莘邇今任的徵虜將軍也纔不過三品,非但比不上麴爽、曹斐,且也不如麴球,因爲麴球的龍驤將軍,雖也是三品,但位次在徵虜之上。當然了,莘邇的官是東唐封的,則又非麴爽等可與比的了。

卻說莘邇明天就要出征,是以朝廷的辦事效率很快。

氾寬、宋羨等的失敗是在中午時分,莘邇、麴爽、曹斐、宋羨等的新官任命,於一個時辰後就正式發表,傳旨諸地,向各郡的官民宣佈。

獲得升遷的,除了莘邇,沒有一個莘邇一黨的人。

如孫衍、傅喬、黃榮、羊髦、唐艾、羊馥等,莘邇一個也沒有舉薦。

這倒不是莘邇大公無私到此等程度,而是他下一步另有安排和計劃。

他的這個“下一步”,其實他是早就想好的了。

此前,限於宋閎、氾寬等人在朝,莘邇不能獨掌政局,故是他雖然做了一些的改革,但主要是落筆於軍事方面,現下,宋閎、氾寬都被逐走了,陳蓀、張渾兩個都是滑頭,諒他倆絕對是不會與莘邇頂着幹,翻不起浪的,那麼,接下來就可以着手政治上的改革了。

政治改革,就是莘邇的下一步。

莘邇打算把原本還要再過個三二百年纔會出現的“三省六部制”,搬到而今的定西國來。

三省六部者,三省是門下省、中書省、尚書省;六部是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此三省、此六部,其之濫觴始於前代秦朝的中後期,歷經秦、成、唐三代的發展,三省六部在於今其實是不僅已具雛形,而且較爲成熟了。

比如三省,門下、中書、尚書三省,現今東唐朝中都有,而且這三省的職權與後世也基本相同,中書省負責起草詔令,發佈政令;尚書省負責執行;門下省,顧名思義,是皇帝的門下近臣,算是個秘書機構,參與決策,並有權駁回尚書省的奏議,或連同原文一起送皇帝審批。

——當然了,此三省只是東唐朝中權力最大的三省,換言之,是東唐朝廷的權力樞紐,除此之外,東唐還有其他的幾個省,侍中、散騎、秘書、著作等。

尚書省下的六部,早在前代秦朝後期,已有“六曹”之設,到了成朝,改爲五曹,再到西唐,重設六曹,不過六曹的名稱和職權反覆多變,再又到東唐,而下有吏部、祠部、五兵、左民、度支五曹。東唐的這五曹,吏部不用說,與後世的吏部職權一樣,吏部尚書乃是時下的頭等清貴之選;祠部,掌祭祀之事,與後世的禮部近似;五兵,是兵部;左民,掌修繕、鹽池、園林等土木工程,類同工部;度支,掌會計軍國財用,與戶部的職權近類,與後世的六部相比,只少了個刑部。

之所以三省六部這種政體的原型已經較爲成熟,但現下卻還沒有出現正式的三省六部制,大約是因爲兩個緣故,一個,政體的發展總是需要時間的,從三省六部制的濫觴至雛形,再到較爲成熟,至今已經經過了三四百年,那麼再到正式的確立,尤其而今還是個亂世,怎麼說也得再過個二三百年;再一個,三省六部制加強了君權,此一政體設立的目的是爲了加強中央集權,這與當下的門閥政治相悖,兩個原因結合一起,就致使了此制到今珊珊未出。

不過,這兩個原因,在莘邇這裡都不是問題。

頭一個,莘邇知道三省六部制是個什麼東西,三省、六部都是什麼,職權都是什麼,他比較清楚,可以藉此省掉幾百年的摸索實踐。

次一個,定西國內的閥族勢力本來就不如東唐,於下宋、氾這兩家頭等的閥族又相繼倒臺,剩下的麴、張等家,要麼是莘邇的盟友,要麼已經無力反對莘邇,門閥政治這一塊兒也不是個問題了。

所以,莘邇接下來,就準備把三省六部制在定西朝中設立、確定下來。

卻是說了,現在的政體不能用麼?爲什麼一定要改革成三省六部制?

這自然是因爲三省六部制,要遠比定西現行的政體先進。

相比現行的政體,三省六部制有三個顯著的優點。

把那侍中、散騎、秘書、著作等等各省一併省掉,或將其與三省重疊的職權歸入三省,如散騎省,掌贊詔命,典章表、詔命、優文、策文,其職權就與中書省有重複。如此,便可使朝廷的官僚體系擺脫臃腫,形成一個更加完整而嚴密的體系,提高行政效率,加強中央的統治力量,此優點之一。雖是從成朝起,到今之東唐,都沒怎麼置過丞相,但朝廷的權臣往往會在“錄尚書事”的名頭下,同時兼尚書令、中書監,論其權力,實與丞相無異,正式設立三省,三高官官各自任人,便等於是三分相權,有利解決皇權與相權的矛盾,加強皇權,且三高官官是三個人,比起一個丞相,也更能集思廣益,此其優點之二。六部分工明確,各有職掌,有利於集權和政令的貫徹執行,充分發揮國家機構的效能,此其優點之三。

當下海內爭亂,國與國之間的較量,不是單靠軍事的。

說到底,軍事是政治的延續,是政治的附屬。

如果一個國家,通過變革,而能設計、建構出一個遠優於別國政體的制度,那麼即使這個國家暫時處於弱勢,但隨着政權較與別國更高速、更具效率的運轉,慢慢的就會由弱轉強。

莘邇之所以沒有薦舉羊髦等升遷,其意圖,便是打算等三省六部制設立以後,把羊髦等人一步到位的安排進去。——莫說今日沒有舉薦羊髦等,便是“錄三府事”,莘邇也只是權且出任而已,等到三省六部制建立以後,他就會把“錄三府事”給辭掉。

這日朝會散後,莘邇略略地對羊髦等把他“三省六部制”的構想,說與了他們聽。

羊髦等人聽罷,各自陷入深思。

第三十七章 乞活投蒲茂 計破鐵浮屠(上)第四章 唐艾炫陶竹 羊髦與莘同第五十三章 檄召成都見 單騎赴營中(上)第二十三章 趙興報父仇 元光救獾孫(五)第十五章 輕騎趁夜東 貧道方外人(下)第五十一章 唐艾識孟計 苟雄斬姚國(三)第十二章 圓融方外人 龜請懲賈珍第十二章 翁主挽弓射 太后一怒威(上)第二章 宴荔滿腹愁 勃勃獻謀策第三十四章 何人吾可謀 無處不青山第三十六章 張曇上劾書 宋閎辭內史第五章 人頭作酒器 太馬無敵名第五章 武校鄉射禮 蒲英起兵亂第二十四章 機敏促約成 魏主囑諸子(下)第五十六章 太后玉趾訪 將軍恭謹對(上)第二十四章 機敏促約成 魏主囑諸子(下)第二十章 瑰麗朱陽殿 太后如神人第十四章 權錄三府事 備設六部制第八章 舒望連戰勝 麴球突圍出第十四章 一日訪三人 宴荔將起兵第五十六章 太后玉趾訪 將軍恭謹對(上)第二十六章 姑娘柔情暖 司馬不畏寒第十三章 牡丹額前綻 志氣胸中展第四十四章 西出玉門關 龜茲有寶貝第十二章 翁主挽弓射 太后一怒威(上)第三十二章 拓跋意不明 河陰城守弛第十五章 打通士庶塹 挽袖振夫綱第五十九章 天爽征伐時 夏夜花香濃(上)第二十二章 圖圖劫二路 風度有一吏第十九章 元光秘事發 平羅成關鍵第五十五章 隴東督七郡 議與武衛盟第十七章 孟朗三計上 還都清君側第三十九章 圍獵神射術 樗蒲擲萬金第五章 人頭作酒器 太馬無敵名第二十三章 喜與喬友壻 宋翩顧家耳第四十九章 蜀攻彭模急 十里陌上停第五十章 笮橋鼓聲動 捷報兩路傳(上)第十七章 悔餘猶戀棧 懊惱席上言第八章 託請謁將軍 孟苟生矛盾第五十七章 左氏無枝鵲 獻俘赴王都第十七章 孟朗三計上 還都清君側第二十二章 難論孟功過 姬韋應召到第四十三章 拓跋大點兵 賀渾高力雄(四)第六十九章 江山星星火 殿外風雪急第十四章 一日訪三人 宴荔將起兵第五十三章 檄召成都見 單騎赴營中(上)第二十五章 怒命斬平羅 得令點兵出第五十四章 麴球拒秦衆 季和挫爽軍(中)第二十二章 獻鹿止謠傳 溫言寬太后第五十三章 蒲秦佔洛陽 江左攻下邳(四)第四十九章 唐艾識孟計 苟雄斬姚國(上)第二十章 黃榮駁氾議 拓跋見莘使(中)第五十九章 天爽征伐時 夏夜花香濃(上)第十一章 延曹奪槊精 賀蘭威名震(五)第六十五章 萬勝呼如雷 寬猛宜相濟第十二章 羊髦建援麴 宋方策擊朔第五十一章 胡兵攻勢急 莘邇穩如山第三十五章 指點天下勢 歸入治郡策第六章 選使說宴荔 擇將援鐵弗第二十七章 桓蒙有奇骨 反間真雄計第四十八章 麴爽大出兵 馬糞薰元光第五十四章 麴球拒秦衆 季和挫爽軍(中)第十二章 平羅忠孝愚 元光計高明第十七章 阿蜍倉皇跳 田舍奴驕狂第九章 青雀得蒲寵 賈珍與寶絕第二十八章 土寓大有別 君率殘相近第六十章 佳人難再求 長路漫漫險第十四章 言慰悲慘將 心憂酒泉胡第十二章 援手產成就 從茲覺我存第四十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八)第七章 從容定軍心 十日守如年第七章 從容定軍心 十日守如年第四十九章 烏孫大援兵 寶刀名誅夷第五十章 蒲秦佔洛陽 江左攻下邳(上)第四十七章 隴西多健將 張韶小特色第二十一章 傅喬典書令 雲光如妝容第二十八章 龍驤真英雄 徵虜淚滿襟(四)第六十三章 萬里月色同 羣雄各異謀(下)第二十九章 自強然後立 禿髮雄北山第十四章 一日訪三人 宴荔將起兵第二十四章 後宅刀兵動 客舍訪客多第三十四章 五日朔方下 殺一無名卒第六章 仁心得好報 虎狼互相謀第二十一章 河北看三人 寢宮問二女第六十九章 江山星星火 殿外風雪急第二十四章 碧鵝黃榮恨 明公重舊情第三十章 張韶有些謀 莘公雄傑也第三十一章 度牒束僧侶 鐵券約鮮卑第五十六章 太后玉趾訪 將軍恭謹對(上)第十章 延曹奪槊精 賀蘭威名震(四)第三章 別與正途異 勳官十二等第四十九章 蜀攻彭模急 十里陌上停第四十二章 王成策取冀 唐艾議攻冉(中)第八章 季和將其計 宴荔父子議第十五章 鐵弗狡詐徒 拓跋也曾強第三十五章 勃野感君恩 元光生畏懼第八章 舒望連戰勝 麴球突圍出第五十三章 請做獅子王 羅什願從行第五十一章 欲破酒泉先 功求襲斛律第四十八章 和尚顯神通 府君禪理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