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十二)

電閃雷鳴,大雨傾盆。

羅蕩披掛重甲,右仗環刀,左持鐵槌,奮叱先登。守卒怎麼也沒想到,定西會在此時攻城,直到羅蕩跳上了城頭,守卒還沒有反應過來。城牆較寬,一面是垛口,另一面是臨時搭建起來的茅棚,守卒多在茅棚裡邊避雨,不等他們出來,羅蕩身先士卒,引衆殺將過去。

登城的定西兵卒,有的提着桶,有的帶着壺,桶、壺中裝的都是石油。他們把石油倒出,黑色的石油混合積水,在城頭的地面上流淌開來。幾個兵卒點火,把石油燃起。那十頭着火的金毛猴嘰哇亂叫,有的也碰到了石油,頓時,火苗處處,不多時即連成一片,成了熊熊大火。

蜀中本就巫風熾烈,又且在天師道的早期,漢中本是其傳教的重鎮之一,天師道的“二十四治”,其中有三治,起初即在漢中。高延曹攻打不克的那個白馬城,城邊的白馬山,是其一治,名叫“濜口治”,餘下兩治,一名“後城”,一名“公慕”,則皆都在南鄭縣外的山中。

故此,於下南鄭城中的守卒也好,守軍中的將校也罷,信奉天師道或者巫術鬼神的比比皆是。

見到石油燃燒起來的火,竟連大雨都無法澆滅,守卒、守將無不驚駭,紛紛大叫:“神火。”

沔陽的失陷,已然給守卒的士氣造成了打擊;羅蕩等的雨夜登城,給他們又造成了一次打擊;雨澆不滅的大火,給他們造成了第三次,也是最沉重的一次打擊。

就如那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守卒們丟棄兵械,競相潰逃。

從軍以今,沒有一場仗,能像眼前的這場仗,讓羅蕩殺得叫一個酣暢痛快。

羅蕩殺得興起,只管追逐,連他的親兵都追不上他的步伐。不知不覺,他從城頭殺到了城下。城內的溝塹已經挖好,數十成百的潰兵,一股股地朝溝塹逃跑,慌不擇路,有的掉入其間,有運氣好的,正好跑到吊橋處,沿着吊橋倒是越過了溝塹。然而沒奈何,身後的喊殺聲不停,他們只好悶頭繼續往裡跑。——那緊隨於他們後邊的喊殺聲,乃是發自羅蕩。

這時,如果從城頭往下看,卻是可以看到,居然是羅蕩一人,在追殺近千守卒。

後續的攻城部隊趕到城下。

頭批上城的兵卒中,早有人把城門打開。

數千如狼似虎的定西兵卒衝入了城中。

一道道軍報城內傳出,送到丘頂上的莘邇、唐艾、令狐京等處。

“城頭守卒已悉數投降。”

“城中溝塹已被填平。”

“正在攻打僞將軍府!”

“漢中郡府已被攻下!”

“僞將軍府已克!”

快到天亮時分,城中的戰鬥漸漸平息。

莘邇笑對唐艾、令狐京等說道:“咱們進城去看看吧?”

唐艾若無其事的樣子,似乎攻克南鄭的這個大功,不是他立下的一般,輕搖羽扇,應道:“好。”

令狐京用力做出溫潤如玉的姿態,恭謹應道:“諾。”

衆人下了土丘,莘邇騎馬,唐艾、令狐京等乘車,在魏述、魏鹹等帶領的甲士扈從下,行數百步,入到了城中。

天光未明,數十兵卒在前舉火把照亮。

沿途經過,入目所見,盡是守卒的屍體橫陳,亦有民夫倒在道上,一些傷重難行的,臥於泥淖中,奄奄一息地呻吟;到處是守卒丟棄的刀盾槊弓等物。血水蓄滿坑中,聞之腥味撲鼻。好在大雨未停,城頭起的火沒有波及到城內的民宅,街路兩邊的“裡區”,勉強保持原狀。

令狐京打小嬌生慣養,之前從沒有見過這等戰後的慘像,這時不禁面如土色。

莘邇喚他近前,問道:“鮮少,南鄭可以攻麼?”

令狐京從牛車上下來,絲履踩到水中,身上所穿的白色鶴氅,下邊大半都被濺上了泥,他捉扇下揖,說道:“京性愚,不識明公的果決英武,戰前所言,都是胡言亂語。乞求明公勿怪!”

雨水順着莘邇的鎧甲往下淌,把他的衣甲和坐騎,洗刷得明亮乾淨。莘邇去掉兜鍪,目注令狐京,微笑說道:“鮮少,你素有智士之名,怎麼能稱一個‘愚’字呢?趁雨夜而攻南鄭,千里的這條計謀,便是三歲的孩童也可以看出,實是可行之策,你又怎麼會看不出呢?

“你戰前說的那些,我看,不是胡言亂語。”

令狐京心頭一沉,問道:“明公此話何意?”

“我瞧你是別有用心。”

“……,明公這話從何說起!京不解明公何意。”

莘邇吩咐唐艾的從者,將唐艾的牛車趕過來,問唐艾,說道:“千里,你覺得鮮少戰前說的那些話,‘夜雨不可攻城’、‘不妨等桓公與蜀兵的戰鬥有了結果再說攻打南鄭’云云,是他的真心話,還是他別有所圖?”

唐艾撩着車簾,探頭車外,舉羽扇遮雨,上下打量了一身素白、站在泥水中淋雨的令狐京幾眼,回答莘邇,說道:“明公新爲天子拜爲徵虜將軍,這回勞師興衆,親自伐蜀,身系江左朝廷和大王、王太后及朝中諸公的厚望,朝野上下,莫不企盼明公可以大勝凱旋,而南鄭如果不克,又或‘因人成事’,明公而才僥倖得克南鄭,不用說,明公一定會因此而大失名望。

“鮮少戰前所言的那些,以艾之見,恐怕不是真心話。”

不是真心話,那就是別有所圖了。

莘邇招手,叫令狐京再近前一些。

令狐京面色蒼白,勉強行到莘邇坐騎的頭前。

莘邇挺身馬上,俯瞰着他,說道:“鮮少,你不對我說真心話,我對你說句真心話。

“先王重視你的兄長,我也看重你兄長的才能,因而在先王薨後,我欲重用你的兄長,舉他爲振武將軍;可是,我的一片好心不得好報,轉眼間,你的兄長就與錄事氾公、郎中令陳蓀攪和到了一處。這中間,是不是有你的謀劃?”

令狐京想要解釋。

莘邇阻止了他,說道:“你不要說話,聽我說。

“我盡心籌算、麴中尉浴血鏖戰,打下了武都、陰平,結果卻因爲氾公、陳蓀之薦,被你的兄長摘了桃子,由他出任秦州刺史、武都太守。這中間,是不是也有你的謀劃?

“爲了保證秦州的安全,我挑動趙宴荔、趙染干父子投我定西,費盡心力,與拓跋部結盟,打算北取朔方,以使蒲秦不能南北兼顧。但是,氾寬卻以協助江左朝廷伐蜀爲名,破壞了我的計劃。這中間,是不是又有你的謀劃?

“前時分兵,你的兄長求我把你派入他的營中,做個參謀。這中間,是不是還是你的謀劃?

“鮮少,這些也就算了。我可以不與你計較。可是,在攻打南鄭的這件事情上,你怎麼能還是私心爲重呢?你知道此回攻打南鄭,我定西付出了多少的財力麼?徵用了多少的役夫麼?攻打南鄭若是不克,我軍無功而返,你知道勞師糜餉,會耗費掉我定西多少的國力麼?”

令狐京越聽越是不對,汗出如漿,抖動嘴脣,說道:“明公,……。”

“我給你說了,你不要說話,聽我說。”莘邇彎下腰,看着他,放低聲音,說道,“我想對你說的真心話是什麼?鮮少,只有兩句。先王薨後,大王年幼,宋、氾、麴諸姓,各懷異心,朝局動盪,而外有蒲秦狼伺,設若無我,你令狐氏,還能稱王隴州麼?這是第一句。我曾對麴中尉說過,隴州偏遠一隅,與其稱王稱霸於斯,何如蕩平中原,復我華夏衣冠,解民倒懸,以立不世之功,登天子之朝堂?此乃我的肺腑之言。這是我要對你說的第二句。”

令狐京顫聲說道:“京愚昧……。”

“你又說話了。”

“是,是,京不敢再說話了,請明公訓斥。”

“我沒有什麼訓斥你的。人都有私心,你此前的作爲,我都可理解;唯是此回你身爲宗室,不顧國家公義,仗三寸不爛之舌,而欲沮我軍拔克南鄭,我不可容忍。”莘邇直起身子,問唐艾,說道,“戰前惑亂軍心,按以軍法,此何罪也?如何處罰?”

唐艾說道:“謠言詭語,大肆邪說,蠱惑軍士,此謂淫軍,犯者斬之。”

令狐京大驚,急聲說道:“京何曾蠱惑軍士!”

唐艾說的這條軍法,處罰範圍主要指的是“捏造鬼神,假託夢寐”者,令狐京的確不在其列。

但他說不了算數。

莘邇呼魏述、魏鹹,簡簡單單地下達命令,說道:“令狐京蠱惑軍心,斬!”

毛遂自薦的典故里邊,形成了兩個後世襲用的成語,一個是“因人成事”,一個即是“三寸不爛之舌”。令狐京在被魏述、魏鹹拖走的時候,忽然心生明悟,原來莘邇對他生殺心已久!

自以爲有不世之材,還妄想着縱橫捭闔,先扳倒莘邇,之後趁令狐樂年少的機會,或許他們這支令狐氏的小宗也有稱王的機會,卻不料剛冒出個頭來,腦袋就要丟了。

令狐京腿軟如棉,亂喊叫嚷:“莘幼著!我是國朝宗室,你敢殺我?不怕回到朝中後,被大王治罪麼?莘幼著!你現在放了我,……”話音到此爲止。

魏鹹按他在地,砍下了腦袋,捧來奉給莘邇。

那腦袋上的眉眼,依舊劍眉朗目,只是不再有晏然的風流儀態,剩下的無非凝滯的驚恐表情。

莘邇嘆了口氣,說道:“好歹也如他言,貴爲宗室。用針線縫上,與他留個全屍,待運回王都,稟與大王后,再作安葬罷。”問唐艾,說道,“千里,我做的有沒有一點過分?”

“明公的抱負,庸人怎會知道?換個旁人倒也無所謂,令狐京身份不同,留着他,只會是個後患。”唐艾想起了姬韋,毒殺姬韋這事兒,黃榮與他商議過,他心中想道,“比之姬韋,令狐京死得不冤。”

東方漸亮,但在烏雲之下,城內還是陰鬱,大雨澆灌不停。

前頭陡聞罵聲,莘邇與唐艾等望之,看見一人追着十餘人,從不遠處的街道轉角處向這邊跑來。後邊追着的那人健步如飛,趕上前邊諸人,刀槌並用,轉瞬間,把之殺得乾乾淨淨。

那人卻是羅蕩。

羅蕩看到了莘邇等,快步奔來。

莘邇蹙眉說道:“不聞我的軍令麼?降者不殺。羅將軍,那些敗卒已在討饒,你爲何還是把他們殺了?”

羅蕩在城內已經殺了半夜,仍是生龍活虎,不見分毫的疲憊,他把刀槌置於一手掂着,抹了把臉上的血水,赳赳而立,大聲答道:“明公只瞧見了他們剛纔討饒,沒見他們方纔人多時的囂張!”

“人多時?如何囂張了?”

“他們適才聚了有三十來人,不向我投降,居然還敢反抗!”

莘邇聞言一愣,與唐艾等放聲俱笑。

第十章 阿瓜眼界小 馳馬將軍府第三十三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一)第四十三章 王成策取冀 唐艾議攻冉(下)第十六章 風流傅耳食 肥己曹睚眥第四十九章 烏孫大援兵 寶刀名誅夷第五十四章 麴球拒秦衆 季和挫爽軍(中)第二十三章 即鹿而無虞 欲擒且故縱第四十七章 夏夷本一脈 相爭在人心第五章 秦營獻秘密 季和出對策第五章 逐客顯督威 收胡系霸業第四十一章 拓跋大點兵 賀渾高力雄(中)第十三章 傅喬倉皇至 禿連狼狽回第二十五章 韜略冠國中 兇狡凌胡部第四十六章 輪戍練兵法 令狐喜事爽第四十六章 輪戍練兵法 令狐喜事爽第二十一章 處政先擇人 孰謂卿無威第五十九章 良禽擇木棲 亮因駭而安第六十六章 朝封建康侯 徐州號單於第一章 僧誠止募兵 建武督秦州第四十七章 姚謹辭動心 呂明平叛亂(下)第十章 元光非池物 景桓再獻策第十章 氾公真大謀 沉渣俱泛起第十章 延曹奪槊精 賀蘭威名震(四)第三十四章 何人吾可謀 無處不青山第三十章 龍驤真英雄 徵虜淚滿襟(六)第四十九章 子喬獻遺策 魏主東北遁(四)第五十二章 唐艾識孟計 苟雄斬姚國(四)第三十二章 氾賈交書劾 左氏憐張妻第二十章 造像耗民力 初悟理政意第三十三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一)第三十二章 氾賈交書劾 左氏憐張妻第四十九章 烏孫大援兵 寶刀名誅夷第十七章 安崇護軍商 健兒授舒望第四十四章 結拜一兄弟 魏家兩虎臣第十五章 鐵弗狡詐徒 拓跋也曾強第二十七章 千里革人官 萬口往朔方第六十二章 折柳贈諸卿 太后城門迎第十八章 冉興國亂頻 令狐稱尊號第七章 遍觀詐與虐 唯是取信難第三十二章 成都道人唱 宮中天子怒第二十章 千騎捲雲馳 戰罷效吳起第四十八章 和尚顯神通 府君禪理深第五十五章 洲上敕勒歌 堂中哄人言第二十八章 石銘十六字 寶掌也好人第六章 黃榮獻毒策 宋翩索厚賞第五十六章 太后玉趾訪 將軍恭謹對(上)第五十四章 檄召成都見 單騎赴營中(中)第二十九章 揖謝與用法 養士霸王術第五十九章 將軍號輔國 力近與麴齊第八章 季和將其計 宴荔父子議第十六章 唐艾出奇謀 李亮三斫營(上)第五十章 氾丹請駐外 鞏高擊西計第四十九章 寧遠突圍出 西鎮爭可汗第二十四章 張金老謀算 元光不怕虎第五十四章 蒲秦佔洛陽 江左攻下邳(五)第五十八章 一語穩士心 校場問高下第四十一章 王成策取冀 唐艾議攻冉(上)第五十一章 唐艾識孟計 苟雄斬姚國(三)第三十六章 張曇上劾書 宋閎辭內史第三十八章 沉醉溫柔鄉 將軍眼烏青第二十一章 俠風非我願 人言不爲下第二十二章 趙興報父仇 元光救獾孫(四)第七章 春宮圖展罷 寒夜秋風涼第二十三章 即鹿而無虞 欲擒且故縱第四十六章 軍報請援兵 張宋增猜疑第五章 秦營獻秘密 季和出對策第二十九章 道將大變樣 爭寵令狐樂第二十一章 處政先擇人 孰謂卿無威第五十二章 無雙麴鳴宗 止啼溫石蘭第五十一章 胡兵攻勢急 莘邇穩如山第四十五章 姚謹辭動心 呂明平叛亂(上)第四十八章 白純堅壁守 索張爭請戰第三十章 張韶有些謀 莘公雄傑也第四十三章 拓跋大點兵 賀渾高力雄(四)第三十一章 舉手設錄事 反掌覆宋家(上)第七章 遍觀詐與虐 唯是取信難第二十章 造像耗民力 初悟理政意第三十二章 舉手設錄事 反掌覆宋家(中)第二十五章 僧人抗天子 擇官選道智第二十三章 趙興報父仇 元光救獾孫(五)第四十八章 來蘇繞劍閣 朝食成都下第四十六章 安西一路進 徵虜兩路攻第二十一章 黃榮駁氾議 勃野使拓跋(下)第三十二章 成都道人唱 宮中天子怒第十四章 一日訪三人 宴荔將起兵第五十章 膽壯自作餌 勿延襲敵營第三十七章 乞活投蒲茂 計破鐵浮屠(上)第五十六章 公非安西望 徵虜轉身走第四十五章 海頭胡舞旋 索恭夜獻策第九章 塞外江南地 寒冬賣炭翁第六章 黃榮獻毒策 宋翩索厚賞第八章 翻雲真成雨 可敢入都城第十六章 何用爾結草 計須金刀用第五十章 氾丹請駐外 鞏高擊西計第四十六章 姚謹辭動心 呂明平叛亂(中)第二十五章 報與左氏知 金城郎將任第四十一章 蒲茂不求歌 顯美戲愛婢第四十八章 子喬獻遺策 魏主東北遁(三)第十九章 趙興報父仇 元光救獾孫(上)第二十五章 報與左氏知 金城郎將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