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悟而能執

“許兄,這是何意?”張遼身形暴退,一臉不敢置信的問道。

許褚淡淡的道:“關雲長左臂負傷,某恐勝之不武。”

全場譁然,張遼更是怒氣勃發,憤然道:“看來許兄是有絕對的信心不受傷而打敗張某了?”

“騎戰,某不如張兄。但空手步戰,某隻會受些小傷。”許褚很誠實的回答道。張遼卻是氣的更狠了,怒道:“那就讓張某看看,許兄如何只受小傷拿下張某。”

張遼奮力一記肘擊打向許褚胸口,許褚也是微微凝神。雖然能看出張遼不怎麼擅長步戰搏鬥,但其擁有巨大的力量卻是毋庸置疑的,左臂的劇痛可是絲毫沒有虛假,若是再像之前那樣託大硬接,那受的就不只是小傷了。

許褚大喝一聲,揚眉瞪目,神情變得無比兇厲,有如山林中的百獸之王。龐大的身軀做出靈敏的動作,側身一閃。

張遼見狀,變招收手,力貫於肩,如鐵山一般側身撞了過去。

許褚見避無可避,腳下掃向張遼小腿,出拳如電,一勾拳打在張遼胸口。張遼只覺一陣氣血翻涌,原本龐大的勁道生生削去了三分。

許褚也是感覺一陣胸悶,強忍不適,眼中兇光一閃,硬生生一頭撞向張遼。

兩人額頭頓時變得紅腫,張遼頓時覺得頭暈目眩,身上使不出力來。

許褚乘勢以掃腿擊倒張遼,單手託其腰部舉起,然後往地上狠狠一摔,張遼生生吐出一口血來,昏死了過去。

·······

“這許仲康可真是……”李澈有些哭笑不得,雖然追求公平是好事,但做到像許褚這樣的,可太少見了。

而且也不知他說了些什麼,能把張遼氣成這般模樣。

“仲康性憨直,認死理。”曹操也是苦笑,許褚就沒考慮過,這樣做是對張遼的侮辱,他也向來不懂得考慮這些東西。

“如虎一般兇悍,卻又如此癡於較技,不如稱其爲‘虎癡’,各位覺得如何?”李澈玩心大起,想了想,把許褚的綽號“創造”了出來。

荀攸見狀,也湊趣的表示:“虎癡?癡者,不慧也;虎者,百獸之王也。不甚聰慧的百獸之王,攸以爲恰合其意。”

李澈搖搖頭,笑道:“公達啊,這裡的‘癡’可不是不慧,而是‘執’的意思,固執而堅持。”

“莊子曰:‘將執而不化’,其言此爲庸愚,吾卻認爲,成大事者不可缺了這‘執’。”曹操聽完李澈的解釋也是頷首贊同,繼而表示對許褚行爲的肯定。

李澈笑道:“執迷不悟謂之愚,悟而能執,賢也!”

“此言大善,悟而能執,確乃大賢。”幾人眼睛一亮,紛紛頷首贊同。

劉備嘆道:“虎癡之名,明遠之言,自今日起,必將天下知名,一文一武,誠爲盛事啊。”

……

吐血暈倒的張遼被擡了下去,觀戰的鮑信暗暗嘆息。他和丁原還有幾分交情,是希望張遼能獲勝的。

但張遼武力本就差許褚一籌,又是進行不擅長的步戰搏擊,獲勝的機會極其渺茫,而鮑信這個現場指揮,其實只是個高級觀戰員,因此也只是愛莫能助了。

鮑信搖搖頭,驅散了無用的想法,大聲道:“決戰,河東關羽,對戰沛國許褚。勝者將由天子親自接見策問。”

按照原定計劃,十六人都會進行策問,然而很明顯,這個計劃已經作廢了。天子只需要接見第一名,後面十五名的策問,會在過後由大將軍府組織。

擂臺邊所有人都不由自主的屏住了呼吸,看着這兩名從千餘勇士中脫穎而出的豪傑。

身高九尺,面如重棗,長髯及胸,丹鳳眼、臥蠶眉,相貌堂堂的關羽;和身高八尺七分,腰大十圍,濃眉虎目獅鼻海口,如獸王一般的許褚。

一人如九天上神一般,凜然傲氣;一人如萬獸之王一般,兇威赫赫。

兩拳相撞,兩人都生生變了臉色,繼而眼中燃起了熾熱的戰意。關羽伸出雙手,按住許褚雙肩,許褚亦然。

兩人上身奮力角力,下身踢擊不斷,膝撞、掃腿、跺子、掛腿、鞭腿、勾踢、盤根,各路腿法盡數施展,捲起大片煙塵。場邊的衆人很快便看不清兩人身形,只能聽到沉悶的撞擊聲,和腳與地面的摩擦聲。

隨着一聲沉悶的響聲,煙塵中飛出一個人影,長髯飄飄,正是關羽。

只見其胸口上印着一個碩大的腳印,那重棗般的面龐也更紅了幾分。眨眼間,關羽翻身而起,側身一腳踢出。

而如奔牛一般從煙霧中衝出的許褚正好撞在這一腳上,來勢頓止。關羽奮力在地上一踩,隨即在空中連續踢出三腳,許褚也止不住的一晃。

落地之後,關羽俯身一記掃腿,許褚頓時腳下一空,仰面倒地。

關羽俯身,如猛虎撲食一般衝了上去,側身一記下肘擊打向許褚胸口。許褚勉力合雙手於胸前,試圖擋住這一擊。

然而只覺一陣劇痛,雙手生生失去了知覺,繼而吐出一口鮮血。

血覆於面,關羽的臉色更紅了幾分,一拳打向許褚的臉頰。

與此同時,許褚也是勉力一掀,將關羽掀翻,拳勢頓時削弱了幾分。隨即許褚一記膝撞踢在關羽腹部,生生將關羽也打的吐血。

關羽眼神一凌,不管不顧,繼續拳擊許褚臉頰,接連五拳,生生將許褚打的昏死了過去。

關羽奮力撐住身體,勉力站了起來,鮑信愕然的看着這兩人,眼神中終於生出了一絲欽佩之意,大聲道:“獲勝者,河東關羽,字雲長!天子特賜,準其覲見!”

話音剛落,卻見關羽如推金山倒玉柱一般轟然倒地,砸起了漫天塵埃。

→☆→☆→☆→☆→我是文言文的分割線←★←★←★←★←★←

許仲康應大將軍何進召,於御前演武,其有如虎之勇,性剛直,癡而執。李澈贊曰:“執迷不悟謂之愚,悟而能執,賢也!許仲康真虎癡也!”

——《世說新語》

第三百三十章 算計(中)第二百三十六章 廢立(二)第二百一十四章 人間地獄第四百六十一章 兗州初戰(中)第十九章 荀公達第三百六十章 哪也不去第三十九章 巾幗不讓鬚眉第三百七十八章 虎之殤(上)第三百七十八章 虎之殤(上)第五百二十六章 朱雀闕上(上)第四百四十八章 叛(下)第三百八十一章 幽州牧劉表(上)第三百七十五章 歷陽之戰(上)第四百一十章 名望第八十五章 激進第二百六十三章 孫文臺第四百七十七章 陪都(下)第四百二十一章 琅琊王(下)第二百八十八章 揮劍第二百五十四章 人心之變第七十五章 賞功第二百一十章 守城第二百五十四章 人心之變第二百九十二章 常山之戰(四)第五十四章 仁恕之道第四百六十二章 兗州初戰(下)第二百二十章 帝與臣(下)第三百六十八章 冀州內務(下)第四百零六章 說服(上)第五百一十二章 劉協第四百三十三章 夜談第一百八十四章 楊鳳(上)第三百四十二章 渤海之戰(上)第一百八十五章 楊鳳(下)第一百三十二章 奇謀第二百八十六章 甄府(中)第五十五章 泄密第一百八十七章 說親(下)第五百二十三章 京兆尹府(上)第二百七十二章 地域之爭(下)第一百四十章 哀之而不鑑之第四百五十五章 別離第三百八十九章 勸學(上)第一百七十四章 站隊第一百八十章 送禮第三百一十七章 當仁,不讓於師第一百零四章 尋劍第五百七十五章 南宮爭執(下)第二百九十章 常山之戰(二)第三百三十八章 援兵第一百七十六章 漫天起價第二百七十一章 地域之爭(上)第五百四十八章 韓遂之敗(上)第三百六十八章 冀州內務(下)第三百一十六章 虎牢關(下)第四百八十五章 暗流涌動(六)第五百五十七章 新息侯第九十八章 比試(下)第三十三章 玉玦第四百六十五章 當以義告,以道誅第二百四十章 廢立(終)第十二章 北宮暗謀第三百零五章 河南之變(下)第二百零九章 大復仇第四百七十二章 戰事將止第五百零五章 決定(上)第二百七十一章 地域之爭(上)第四百三十九章 屠刀第五百一十章 皇權和士人第三百四十九章 儒宗(上)第二百九十章 常山之戰(二)第一百零九章 出京(下)第十八章 禁宮斥宦第十二章 北宮暗謀第二百五十七章 會盟(中)第四百三十七章 南匈奴之戰(三)第一百六十五章 雒陽終局(上)第二百零二章 火併第五百八十三章 中原僵持(一)第一百八十五章 楊鳳(下)第一百二十六章 苦肉計第三百一十六章 虎牢關(下)第五百七十一章 王府夜談(上)第四百九十二章 退匈奴(六)第三百三十章 算計(中)第二百三十九章 廢立(五)第三百五十章 儒宗(下)(四千字)第三百零八章 任峻(下)第二百七十九章 各懷心思(下)第四百三十二章 弒君第二百七十八章 各懷心思(上)第一百四十章 哀之而不鑑之第一百四十二章 論商第五百一十六章 論官(下)第二百八十五章 甄府(上)第四百七十一章 辛毗第一百七十六章 漫天起價第五百五十四章 西域(上)第一百八十四章 楊鳳(上)第五百零四章 議功善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