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死地

百官無人敢應答,就連司空劉弘,也是低頭不語,顯然不敢頭鐵的撞上去。

倒是孔融還是作請奏狀,似乎絲毫看不清楚形式。

稍稍思量,李澈倒也能理解孔融的想法。

《易》曰:天垂象,聖人則之。宦者四星,在皇位之側,故皇帝親信近臣稱爲“宦官”。在漢朝之前,宦官並非閹人專屬的稱呼,如趙高便非閹人。

但到了漢朝,愈發加強的中央集權,讓皇帝愈發渴求更好的掌控權力。

而外朝之臣,終究人心隔肚皮,皇帝難以盡信。是以對宦官的要求越來越高,到最後,宮中近臣俱以閹人擔任,宦官也就變成了閹人的代稱。

西漢初年還沿襲秦制,允許士人蔘選中常侍之職,士人戴銀璫左貂,閹人戴銀璫右貂,以此加以區分。而隨着時間推移,皇帝愈發信任身體有缺陷的閹人。

特別是漢武帝劉徹,喜歡在後宮議事,“帝數宴後庭,或潛游離館,故請奏機事,多以宦人主之。”

這是無法逾越的距離,只有皇帝才能帶把進後宮,士人不可能爲了方便議事而揮刀自宮。

而到了光武帝劉秀,內廷宦官更是“悉用閹人”,東漢的宦官集團雛形也就此形成。

因此,不清楚後世兩千年曆史的孔融自然還寄希望於能恢復高祖舊制。閹宦只能是僕從,參政的中常侍等大宦官由士人來擔任。

皇權的怒火想來也在他意料之中,只是這些“名士”與公卿不同,他們上書從來都是語不驚人死不休。

荀爽批判尚公主之儀也跟這差不離了,都是想割皇權的肉。

但荀爽也沒有孔融這般剛烈,他當年上書後可是直接棄官跑路,孔融卻在朝會直陳,確實是將生死拋開了。

何太后見孔融這般模樣,顯然愈發憤怒了,幽幽道:“大將軍與太傅之意如何?”

何進連忙避席而起,道:“臣斷無此念,望太后與陛下明察。”

袁隗也緊跟着表示自己不贊同孔融之言。

兩位巨擘此時殺了孔融的心都有了,甚至連帶司空劉弘也一併恨上了。

這些不在其位的清談名士,總是能給高官們帶來不小的麻煩。

偏偏公卿們還得注意士林名聲,一般還不敢把他們怎麼樣。

對於皇權來說也是如此,孔融確實是個刺蝟,隨便懲處的話,恐怕會在士林中落下個“暴君”的惡名。

這也是劉辯感到棘手的地方,他的帝王教育主要來自於袁隗,袁隗灌輸最多的便是不能擅殺大臣、閉塞言路。

是以劉辯對孔融這種愣頭青幾乎毫無辦法。

何太后自然與劉辯不同,她雖然於政事上見識短淺,但在權力鬥爭上可不差。

只見她冷笑道:“劉司空,此奏可經過三府審議?”

劉弘面色一變,他沒想到何太后這麼快就抓住了重點,孔融一介掾吏,是沒有資格隨便上奏的。

普通官員上奏,是要先經過三公府與尚書檯,才能呈報給皇帝。

大朝會上能直接發言的,除了兩千石以上的公卿,就只有掌論議的官員,如御史、議郎等。

一介掾吏越級上奏,這個罪名扣下來,孔融就可以收拾行李回老家了。

而若是劉弘說經過了三府審議,且不說司徒丁宮與九卿會不會幫他圓謊,這豈不是把火力吸引到自己身上了?

才臨朝幾個月,又被何進與袁隗咄咄逼人而壓迫的何太后,劉弘心裡是有些看不起的。

卻沒想到這女人的反擊如此凌厲,轉身就把孔融命運的決定權踢了回來。

劉弘沉默片刻便有了決斷,施禮道:“回稟太后,孔文舉此奏曾上報於臣,臣認爲着實荒謬,是以未曾交由三府論議。

不過孔融只是擔憂宮中尚有張讓餘孽,恐危及陛下與太后,方纔上書請求撤去閹人,其並無他意。望太后明察。”

“好一個並無他意!劉司空倒是頗爲了解孔融,那爲何會帶他上朝?莫不是沒想到孔融會出此大逆不道之言?”何太后聲音愈發冷冽了。

但劉弘不慌不忙的回道:“孔融爲掾吏數月,政務處理的井井有條,且素有忠君愛國之心,臣斷沒有想到其會逾矩上奏,確實該嚴懲,以儆效尤。”

李澈靜觀這君臣交鋒,不由得感慨不愧是能當上三公的人,不着痕跡的幫孔融減罪,無絲毫頂撞之言,真真是官場老油條了。

一輪交鋒下來,何太后也摸清楚了劉弘的意思,她微微沉默,然後淡淡的說道:“孔融既然心憂天子,忠君愛國,又才能卓著,那三府掾吏之位有些太小了。

吾聽聞北海國所轄缺了不少縣令,孔融便去國都劇縣爲縣令吧。若政績斐然,自然再有任用。”

在座百官中有一半以上都變了顏色,李澈也是同情的看向孔融。

按理說,秩比三百石的三府掾吏,一躍成爲秩千石的大縣縣令,這簡直是坐火箭飛昇,然而事情卻非這麼簡單。

北海國缺縣令是很正常的事,北海國爲青州所轄,而青州黃巾餘部此起彼伏,匪患情勢嚴峻,尤以北海國爲最。

在北海當縣令,那簡直就跟後世去敘利亞旅遊一樣,甚至更爲嚴重。

是以沒人會羨慕孔融的超擢提拔。

李澈卻聯想到原本歷史線的孔融了,因爲孔融總是跟董卓爭辯,絲毫不讓,是以董卓懷恨在心,聽人說北海匪患最是嚴峻,便將其打發到北海當國相。

孔融在北海整軍演武,教化百姓,卻在與賊寇的作戰中屢戰屢敗。也因此險些被賊寇幹掉,最後還是劉備收到求救,派了三千人趕走了賊寇。

更是讓劉備留下了那句被人笑了千年的名言:“孔北海乃復知天下有劉備邪?”

不過如今時移世易,照這個情形下去,幾年後若是救援孔融,恐怕便是孔融驚曰:“劉玄德乃復知天下有孔融邪?”

想想還頗爲有趣。

→☆→☆→☆→☆→我是文言文的分割線←★←★←★←★←★←

太后憤融之言,聞北海最爲賊衝,乃拜融爲劇縣令。

——《後漢書·孔融列傳》

第六十六章 時代的落幕第一百三十五章 嚴刑慎行第四百三十六章 南匈奴之戰(二)第四百九十四章 狗第四百二十七章 少年天子(一)第二百一十五章 破釜沉舟(下)第二百二十五章 兄弟(下)第一百九十九章 等待第四百七十八章 忠心耿耿(上)第二百五十六章 會盟(上)第一百三十章 誅殺不當辜第四百三十九章 屠刀第八十六章 驅逐第五百八十一章 和親(中)第一百七十四章 站隊第一百九十三章 鄉賢與巨寇(下)第四百三十九章 屠刀第四百三十六章 南匈奴之戰(二)第四百六十四章 攻營與守營(下)第十章 憤怒第五百七十四章 南宮爭執(上)第二百九十二章 常山之戰(四)第一百九十二章 鄉賢與巨寇(上)第五百一十二章 劉協第四百九十五章 收狗(上)第三百一十四章 冀州動第五百四十五章 平定關中(十)第一百六十七章 襄國長第四百六十五章 當以義告,以道誅第一百七十四章 站隊第一百一十五章 縣衙第四百二十一章 琅琊王(下)第一百一十六章 在其位謀其政第五百六十章 誘之以利(上)第二百九十二章 常山之戰(四)第五百三十一章 關中動亂(二)第五百六十一章 誘之以利(下)第一百六十四章 戰端(下)第五百六十二章 月下傾訴第三百九十二章 衝突第三百三十章 算計(中)第二百六十九章 入主冀州(上)第二百九十四章 常山之戰(六)(四千字大章)第五百六十八章 荒唐一夢(二)第四百四十章 信件第四百五十三章 不變則亡第三十四章 兵法第四百五十三章 不變則亡第二十七章 醒轉第四百零二章 關靖第一百三十九章 失道寡助第二百三十一章 終變(五)第四百四十五章 開陽之戰(上)第四百二十九章 少年天子(三)第一百一十五章 縣衙第五百七十四章 南宮爭執(上)第五百二十章 平衡(上)第二百一十章 守城第三百七十三章 各方反應(上)第一百九十四章 投名狀第五百七十六章 崔琰第四百二十五章 解鬥第四百二十八章 少年天子(二)第二百九十五章 常山之戰(七)第三百八十七章 決斷(中)第一百六十三章 戰端(中)第五百八十章 和親(上)第一百九十六章 征戰第四百八十二章 暗流涌動(三)第四百七十四章 交心第一百二十二章 引蛇出洞第三百零二章 戰後雜事(中)第三十三章 玉玦第二百六十一章 去向第四百六十六章 攻敵必救(上)第一百三十一章 戮第一百六十二章 戰端(上)第一百八十三章 河朔巨寇第二百五十一章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第五百零九章 父子(下)第四十九章 利害第二百四十一章 勤王之名第四十四章 英雄本色第四十九章 利害第四百四十五章 開陽之戰(上)第一百六十三章 戰端(中)第四百三十五章 南匈奴之戰(一)第四百八十八章 退匈奴(二)第五百一十九章 思考第五百三十三章 關中動亂(四)第二百七十三章 對錯(上)第五百三十五章 關中動亂(六)第三百八十四章 邊市(下)第三百一十九章 末路(上)第二百章 陷鋒突陳第三百二十章 末路(下)第三百七十九章 虎之殤(下)第三百六十九章 雜談第四百六十三章 攻營與守營(上)第四百八十七章 退匈奴(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