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二章 病亡

當呂玲綺帶着韓遂的首級回到中軍大帳時,張遼正在頭疼,先鋒自然有臨機決斷之權,可這位先鋒身份不同。她這般冒險,萬一有個三長兩短,自己又該如何去面對衛將軍的怒火?

而看到回返的呂玲綺,張遼第一反應並不是驚喜於韓遂授首,而是鬆了一口氣,韓遂死不死是次要的,這位若是出了問題,那纔是潑天大事。

察覺到張遼的情緒,呂玲綺並不意外,平靜地抱拳道:“韓文約數騎奔逃,被末將截於細柳聚,其負隅頑抗,不願投降,末將不得已之下將之就地正法。”

“韓賊授首,呂校尉當居首功,暫且在營中休息,與漢陽呂府君接洽,還要呂校尉出面。”

張遼也不敢再讓呂玲綺帶人進攻了,反正拿到了韓遂的首級,首功已經定下,若之後她再次冒進,難免還要擔驚受怕。

呂玲綺也能理解張遼的難處,解決了呂布留下的麻煩,她也確實沒有繼續痛打落水狗的想法,索性留在營中,看看數年不見的父親如今又是何種模樣。

……

“敵軍爲何騷亂?”衝殺了數個來回,呂布也回到本陣稍事休息,卻見韓遂軍慢慢開始動亂起來,比之前更爲嚴重,遠遠看見的朝廷旗幟也變得越來越近。

成廉抓來一名俘虜詢問,驚道:“潛逃的韓文約被朝廷截住,已然授首,朝廷軍舉着韓文約的首級進攻,他們已是兵敗如山倒!”

呂布一愣,一把揪過那名俘虜,冷聲道:“朝廷大軍方至,尚在此處,何以截住了韓文約?”

那俘虜驚慌不已,連忙道:“我等也不知情,只知道朝廷確實斬了將軍,逃跑的弟兄有說親眼看見將軍首級。”

一把扔開俘虜,呂布也無暇去思考其他,下令道:“全軍勿要保留,不惜一切代價擊潰敵軍!”

他是真的怕了,韓遂伏誅,他和馬騰對於朝廷的利用價值大大降低,偏偏此時已無法回頭,若是再讓朝廷不滿,難保不會有殺身之禍。

此時呂布隱隱有些後悔聽信士孫瑞之言,放任他去阻撓閻行。若是能將閻行所部放走,倒還有所轉機。

……

關中戰事告一段落,韓遂授首,其主力幾近被盡數殲滅,僅閻行帶着數百騎脫逃,樑興等涼州軍閥也遭到了張遼大軍的追擊突襲,伏屍無數,再加上馬騰易幟,與關東隔離數年的關中終於再次回到大漢治下。

馬騰帶着快哭出來的笑容“喜迎王師”,泣聲對張遼道:“罪臣受韓遂矇蔽深矣!未知朝廷恩威,不敬天子聖德,罪莫大焉,今日得迎王師絞殺韓賊,還關中清明,罪臣喜不自勝。願自縛入京,聽憑發落。”

他甚至不敢側眼去看韓遂那猙獰的頭顱。

張遼伸手扶起馬騰,喟然道:“徵西將軍不必如此,龐校尉已具陳將軍之難處,衛將軍深爲理解,早間便派人回返雒陽上稟天子與魏王,爲將軍分說情況。天子聖德,魏王英明仁厚,必不會苛責將軍。”

“罪臣惶恐,敢問將軍是……”

“末將張遼,字文遠,雁門馬邑人,忝爲蕩虜中郎將、都鄉侯。”

馬騰聳然動容:“原來竟是大破南匈奴的張蕩虜當面?久仰大名矣。”

張遼聞言連連擺手:“將軍過譽,末將只是在度遼將軍、蕩寇將軍指揮下略有微功罷了,多是二位將軍運籌帷幄,用兵得當,纔有幷州之安定,末將怎敢擅自竊功?”

“張蕩虜過謙矣,吾雖居關中,卻也多聞將軍之威名。想那屠各胡何等兇頑,殺戮刺史單于,縱橫幷州各郡,卻被將軍以少勝多而破,堪稱威震邊疆。吾早想一會,已在城中略備薄酒,請將軍一敘,如何?”

張遼搖頭道:“末將遠道而來,還是先見過京兆尹蓋公爲好,陛下與魏王亦多有牽掛蓋公安危。”

“唉……”馬騰微微嘆氣一聲,傷感地道:“蓋公病重垂危,或許……”

“主公!京兆尹府發喪!闔府皆泣!”

馬騰等人頓時勃然色變,張遼也急忙道:“速去京兆尹府!”

……

熬了近年,病重垂危,奄奄一息的蓋勳終於走完了他的人生道路。這位出身涼州官宦世家的涼州名士,一生的高光期幾乎都在與涼州的叛軍作戰。

從北宮伯玉、李文侯,到邊章、韓遂,再到馬騰、韓遂,蓋勳熬死了一代又一代的涼州叛軍,他也誅殺過背靠十常侍的長安縣令,拒絕過大皇子親信的謀私,是少有的在靈帝面前直言進諫而未遭貶斥的直臣。

天下羣雄,或許只有這位京兆尹仍然忠誠於原來的大漢,始終爲已逝的靈帝鎮守着三輔之地。

縱然敵對數年,馬騰對於蓋勳之死依然心生傷懷之感。當年蓋勳爲漢陽太守,馬騰爲涼州偏將軍,兩人也算有過來往。後來涼州刺史耿鄙討伐叛軍,遭遇隴西太守李相如的背叛而戰敗身死,馬騰就勢降了叛軍,自此便勢同水火。

中平五年,蓋勳回到關中就任京兆尹,此時的馬騰已是叛軍首領王國麾下的左膀右臂,與韓遂並稱。當王國敗亡後,漢廷也陷入紛亂,再無力顧及關中。

蓋勳與皇甫嵩成爲了關中的擎天玉柱,牢牢擋住了馬韓二人的進襲,而當皇甫嵩入雒後,蓋勳便一力扛起了三輔的重任,成爲韓遂、馬騰欲除之而後快的勁敵。

然而如今物是人非,數年的爭鬥宣告終結,沒有人是贏家,蓋勳和韓遂死了,馬騰也即將成爲“朝廷鷹犬”,新的朝廷也絕非蓋勳想要效忠的朝廷……

“都輸了啊。”馬騰有些悵然,這不僅是個人能爲的差距,也是關中重心的問題。爭奪關中的三位梟雄,終究比不過關東羣雄。他當初據關中而守的想法,或許也太過天真。

張遼聞言微微搖頭,他是知道內情的,看着蓋勳那枯瘦蒼白的臉,他單膝跪在榻側,輕聲道:“是您勝了,關中安定了。”

第四百六十四章 攻營與守營(下)第二百八十三章 用意第四百零一章 兄弟第三百七十五章 歷陽之戰(上)第四百二十四章 東海糜氏第四百八十二章 暗流涌動(三)第五百八十五章 中原僵持(三)第二百七十六章 選擇(下)第一百八十三章 河朔巨寇第三百一十三章 謀劃(下)第十二章 北宮暗謀第三百零七章 任峻(中)第三百零五章 河南之變(下)第五百零一章 逆轉(上)第二百四十六章 羣雄起(上)第四百九十章 退匈奴(四)第三百零七章 任峻(中)第四百七十三章 議罰?議賞?第三百二十四章 夷族第九十二章 決鬥第四十二章 仁義第四百六十一章 兗州初戰(中)第四十二章 仁義第一百七十一章 宣傳攻勢第四百二十章 琅琊王(上)第一百四十二章 論商第二百三十七章 廢立(三)第四百一十五章 母與子第四百二十一章 琅琊王(下)第四百七十七章 陪都(下)第八十七章 酷吏第三百七十九章 虎之殤(下)第八章 袁公路第四百六十三章 攻營與守營(上)第四百二十二章 宴席(上)第三十九章 巾幗不讓鬚眉第二百七十五章 選擇(上)第五百一十六章 論官(下)第三百八十一章 幽州牧劉表(上)第三百四十三章 渤海之戰(下)第五百七十七章 三使(上)第四百一十六章 血書第四百五十章 改變(上)第三百章 功利與道義第四百六十二章 兗州初戰(下)第三百四十三章 渤海之戰(下)第四百三十二章 弒君第二百九十九章 火化第二百三十一章 終變(五)第四百九十七章 來使(上)第十章 憤怒第四百九十六章 收狗(下)第三十五章 離經叛道第二百九十三章 常山之戰(五)第五百零五章 決定(上)第二百八十七章 甄府(下)第五百二十三章 京兆尹府(上)第五百零七章 許靖第三百九十四章 天真第三百三十三章 青州亂起第三百三十一章 算計(下)第一百九十七章 易陽縣(上)第五十二章 君子之行第三百零四章 河南之變(上)第二百二十八章 終變(二)第三百三十九章 追憶第十二章 北宮暗謀第二百九十四章 常山之戰(六)(四千字大章)第三百九十一章 怒火第一百一十七章 情投意合第一百一十四章 惡名第一百零六章 冀州刺史第一百三十六章 速斷第二百四十七章 羣雄起(中)第二百三十六章 廢立(二)第一章 初見第三百四十五章 大巫祝第三百九十二章 衝突第一百五十一章 驚變(下)第三百三十章 算計(中)第二百三十六章 廢立(二)第二百三十一章 終變(五)第五十四章 仁恕之道第十五章 英雄第五百一十二章 劉協第三百二十七章 賞罰(下)第五百零一章 逆轉(上)第二百二十六章 兄弟(續)第一百三十四章 權柄第三百五十一章 老友(上)第二百七十七章 備戰第二百九十一章 常山之戰(三)(四千字大章)第一百二十三章 中秋第四百二十八章 少年天子(二)第一百三十三章 爭辯第一百一十六章 在其位謀其政第二百章 陷鋒突陳第五百二十一章 平衡(下)第四百四十四章 王第四百零一章 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