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九章 韓遂之敗(中)

平心而論,韓遂若一心要撤離戰場,逃回自己的老家並不算太難。長安處於關中平原,左近水網密佈,騎兵追擊效率太差,步兵渡河追擊的速度也不快。朝廷兵馬雖然強盛,但也未必能追上來。

而此時無非是選擇向北還是向西撤軍,北方人煙稀少,地形崎嶇,並不適合大軍撤退。西方地形較平坦,還有官道,撤退速度會更快。

但馬騰來長安便是自西方的右扶風一路而來,途中的城池基本都已經向馬騰表示了臣服,若是自西方撤退,難免會受到各種大大小小的阻礙,一個不慎,便有可能被絆住腳步。

之所以要馬騰先動手,也是爲了拖住韓遂腳步,方便朝廷一方觀察其撤退路線。

否則朝廷先行出兵壓上去,極有可能導致馬騰出工不出力,讓韓遂趁機脫逃。

呂玲綺帶着先鋒一萬人馬駐足於新豐鴻門,在這漢王朝興起的轉機之地,靜靜等待馬騰與韓遂火併。

而長安這邊,呂布當然明白馬騰的意思,要表忠心,儘可能殲滅韓遂部屬;但也不能將韓遂徹底覆滅,否則馬騰對於朝廷的重要性就會大大下降。

呂布也隱隱感覺到了馬騰的不信任,此戰如此重要,馬騰卻不願派出龐德和自己的親近精銳,而是讓呂布帶本部人馬打頭陣,擺明了要消耗其力量。

但此戰勝算高達八九分,算是給呂布送功勞也說得過去,是以呂布再怎麼心疼即將受到損失的兵馬,也不得不接下這一命令。

一場必勝,但又要付出極大代價的戰事,呂布感覺自己此時需要人來指點一下。而自從他進了長安城,士孫瑞便幾乎成了他的狗頭軍師,呂布也頗爲服膺這位老謀深算的關中名士,趁着調兵遣將的嫌隙,尋到了士孫瑞,希望他能給予指點。

多日不見,士孫瑞的氣色更差了,臉上始終掛着揮之不去的憂愁感。呂布疑惑道:“士孫都尉難道是在憂心城外的亂軍?還請不必擔憂,韓文約旦夕可破!”

士孫瑞搖了搖頭,喟然道:“下官已經見過了那位魏王的使者,徵西將軍既然已經決定與魏王合作,那麼擊敗鎮西將軍也就是順理成章之事了,是以下官並不憂心此事。

只是蓋公的身體越來越差了,恐怕也就這三五日時光。”

呂布心中狂喜,士孫瑞雖然一直爲他出謀劃策,但本質還是忠誠於蓋勳的,蓋勳一日不死,他們之間一日不能建立君臣關係。

只要蓋勳逝去,他就能招攬士孫瑞等五都尉,幫助穩固三輔局勢,形成對馬騰的優勢。

心中雖喜,呂布面上露出沉痛之色,嘆息道:“蓋公一生爲國爲君,忠心耿耿,秉公持正,當真是一代名臣。可惜天不假年啊,布亦恨識蓋公晚矣。”

士孫瑞掩面泣聲道:“天下羣雄,除去蓋公之外,又有幾人真的忠心於先帝,忠心於陛下?子曰,君子居上位而不驕,處下位而不憂,蓋公握雄兵而不驕橫,當真是有古君子之風,當年一見投緣,誓定三輔,如今功業將成,蓋公卻將離世,悲夫!”

呂布長身而起,放聲道:“布必承蓋公之志,於三日內擊潰韓賊,安定三輔,上報君王,下安黎庶,讓蓋公能夠安心!還請士孫都尉助布一臂之力!”

士孫瑞動容道:“呂府君當真忠於天子?願承蓋公之志?”

呂布慨然道:“布素以忠義立身,當年也是與太后、先帝共謀何賊,才遭貶斥涼州。還請士孫都尉勿要多疑,布願爲天子安定三輔,爲平定天下做出一份貢獻!”

士孫瑞起身上前一步,一把握住呂布的雙手,顫聲道:“難道是天賜府君於此?蓋公將逝,又有義士現身,大漢天命尚在啊!”

四目相對,激動萬分,呂布趁機道:“當務之急便是將韓賊擊潰,否則三輔一日不寧,蓋公一日難以安心啊。”

士孫瑞拍拍胸脯,大聲道:“此亦是下官之願,承徵西將軍寬宏,長安一萬兵馬如今仍歸我等指揮,願將之交付府君,助府君破賊!”

呂布大喜過望,這一萬人是蓋勳來到長安後所招募的精銳,三輔原兵馬過於孱弱,這一萬人幾乎傾盡了蓋勳的心血,雖不及雒陽禁軍精良,但也是天下驍銳,有這一萬人幫助,韓遂決計討不了好。

呂布激動地道:“士孫都尉大恩,布無以爲報啊!”

“只要能破韓賊,下官願傾盡所能!若府君不棄,下官可隨軍出征,爲府君建言獻策。”

“此布之所願!”呂布連忙道:“只是此間尚有一些麻煩,我軍主要目的是拖住韓賊,布有意在韓賊撤軍路上先行設伏拖延,但卻難以預料其行軍路線。若是徑直叫陣,損失也會極大。不知士孫都尉可有良策?”

“這……”士孫瑞略一遲疑,苦笑道:“下官也實在難以確定韓文約的撤軍路線。只能說他們西撤的可能性極大。”

“爲何?”

“因爲韓文約明白,徵西將軍現在不想要他的命,若自西撤退,沿途的城池會帶來不小的麻煩,卻不至於害了性命。若自北方撤退,道路崎嶇,難以佈陣,數萬人若是讓朝廷兵馬追上,幾近屠殺,韓文約想來不會選擇這樣一條險路。”

呂布恍然道:“士孫都尉所言有理,布險些忘了主公的態度。看來還是要加強西面防線。”

士孫瑞卻搖頭道:“府君如此做法,雖能減少損失,卻是因小失大,智者不取。”

呂布一愣,虛心請教道:“士孫都尉有何高見?”

“府君,朝廷並非無力擊敗韓文約,只要徵西將軍作壁上觀,韓文約不是朝廷的對手。之所以一定要求徵西將軍出兵,一是爲了拖延,其二便是要徵西將軍表忠心。

這也是府君表忠心的時候,若是府君爲了保存實力而畏戰不前……徵西將軍恰好可以甩開責任,衛將軍對府君的觀感或許會變得很差。

而若是府君不怕犧牲,堅決完成衛將軍的任務,再加上府君身份特殊,戰後議功可期啊。”

呂布怔了一下,旋即面色漸漸發紅,輕咳一聲道:“若非士孫都尉高見,布險誤大事矣!既如此,布便親自再去會一會韓文約,看看他還剩幾分能耐。”

第一百七十二章 談利言義第三百一十八章 窮途第三百四十四章 法術勢第四百二十二章 宴席(上)第一百一十三章 人生三大鐵第八十五章 激進第四百六十九章 肉湯與細作(下)第五十二章 君子之行第三百五十七章 蔡邕(上)第七十二章 夜談第一百四十七章 行刺第五百四十六章 平定關中(十一)第五百二十六章 朱雀闕上(上)第五百零七章 許靖第七章 袁府第一百四十四章 達成共識(第三更,求首訂)第四百三十三章 夜談第六十六章 時代的落幕第二百五十九章 謀權(上)第八十一章 權術第五百零九章 父子(下)第二百二十章 帝與臣(下)第五百二十七章 朱雀闕上(下)第十章 憤怒第七十三章 朝會第二百零八章 破釜沉舟(上)第五十八章 赴宴第四百五十六章 師出有名第四百一十七章 未來第十四章 八及弟子第五百四十八章 韓遂之敗(上)第四百四十九章 進爵第二百二十五章 兄弟(下)第一百七十六章 漫天起價第三百零八章 任峻(下)第一百三十三章 爭辯第二百五十一章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第五百七十三章 王府夜談(下)第一百零一章 忠義立身呂奉先第二百八十八章 揮劍第四百零九章 上表第一百六十六章 雒陽終局(下)第一百五十七章 亂起(中)第六十四章 北芒山第四百零八章 說服(下)第三百四十八章 兗州亂第四百零七章 說服(中)第一百四十八章 小平津第二百四十七章 羣雄起(中)第四百八十三章 暗流涌動(四)第四百三十二章 弒君第五百四十四章 平定關中(九)第四百九十五章 收狗(上)第五百四十五章 平定關中(十)第四百八十八章 退匈奴(二)第五十七章 暗度陳倉第二百五十三章 酸棗會盟第三章 抉擇第四百零三章 中原第十章 憤怒第三百六十五章 逝第五百六十二章 月下傾訴第四百四十二章 託付第三百一十四章 冀州動第二百六十四章 背叛第八十二章 不忘初心第一百六十一章 動亂(下)第五百七十章 荒唐一夢第二百二十七章 終變(一)第七十九章 傳道受業解惑第四百五十六章 師出有名第八十五章 激進第五百八十五章 中原僵持(三)第五百二十章 平衡(上)第七章 袁府第一百三十二章 奇謀第三百八十章 天下動盪第五百六十四章 忽悠(下)第五十二章 君子之行第五百三十四章 關中動亂(五)第三百五十八章 蔡邕(下)第六章 入城第一百八十章 送禮第三百八十六章 決斷(上)第十三章 前倨後恭第五百零八章 父子(上)第一百五十四章 洞察人心第二百五十三章 酸棗會盟第二百九十七章 常山之戰(九)第一百零九章 出京(下)第五百一十二章 劉協第二百七十一章 地域之爭(上)第十一章 松柏青山第五百七十二章 王府夜談(中)第一百四十七章 行刺第四百五十三章 不變則亡第一百六十九章 聯姻第四百三十六章 南匈奴之戰(二)第三百章 功利與道義第一百一十八章 以人爲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