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舉薦

何府書房,何進與李澈二人對坐。衆謀士已經各自散去,何進卻將李澈留了下來,也不帶衛士,兩人在書房獨處,足見信任。

李澈饒有興趣的打量着何進的藏書和佈置。不得不說何進確實很想向讀書人靠攏,書房佈置得頗爲典雅精緻,至少從外表上看頗顯芝蘭之美。

何進也不在乎李澈東張西望,輕笑道:“先生若對哪卷藏書有意,儘可說來,某稍後便讓人送去府上。”

“君子不奪人所好,還是算了吧。”李澈搖搖頭,雒陽不是久居之地,劉備若想大鵬乘風起,必然要到地方積攢勢力,到時候搬運藏書又是個麻煩事。

何進也不強求,說到底這些書也是他的心頭寶貝,每日裡只要有空閒,基本上就是手不釋卷,李澈既然不要,他也不會腆着臉非要送。

“今日多謝先生之謀,先生高義,某銘記於心。”何進非常鄭重的避席而起,深深一揖,李澈也連忙起身攙扶。

待到各自落座,李澈苦笑道:“大將軍無需如此,此策不過是應急之法,治標不治本,大將軍的清名必然會有所損害,還請大將軍有所準備。”

何進微微頷首,蹙眉道:“某也知道,此事無論如何某都脫不了干係,董後走到這一步,未嘗不是因爲某之所迫。此雖無大義,但某不後悔,董氏非賢良淑德之人,而是唆使先帝賣官鬻爵,致使朝綱敗壞的罪人;且何氏一門性命繫於一身,何氏與董氏,勢不兩立,若是董重得勝,某與太后的下場,也未必會好到哪去。”

李澈輕輕點頭,這點倒是不假。事實上何進圍殺董重,就是因爲董太后嘴巴沒個把門的。何太后不準董太后插手政事,董後就對着何太后叫囂:“汝今侜張,怙汝兄耶?當敕驃騎斷何進頭來。”

何太后於是密告何進,何進與何苗就聯手誅殺了董重。這只是單純的權力之爭,並不存在任何一方有大義,何進也沒有什麼錯。

何進見李澈點頭,非常滿意,撫須笑道:“大丈夫行事,何必在乎小人蠅營狗苟?某所慮不過是影響誅宦之事,如今有先生妙計,已經大大緩解了何某之慮,只需誅除閹宦,平定天下,後世之人自有公論,如管夷吾便是了。”

管仲在公子糾死後向齊桓公投降,後世頗有鄙夷之論。如子貢問孔子,“管仲非仁者與?”然而孔子的回答是:“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民到於今受其賜。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豈若匹夫匹婦之爲諒也,自經於溝瀆而莫之知也。”

也就是說管仲是做大事的人,於天下有大功,豈能以小節小義去約束?若是何進真能完成誅宦之事,並且匡扶漢室,平定天下,後世自然也不會揪着一些小事不放。

然而李澈只能在心裡暗自搖頭,何進想法自然是對的,卻不可能實現,大漢已經病入膏肓了。而且以何進的能力,連雒陽都處理不好,如何能平定天下?原來的歷史線上,他在誅宦一事上都功敗垂成。手握重兵卻一朝橫死,爲天下笑,着實可嘆。

面上仍是一副讚許的模樣,拱手道:“大將軍氣吞寰宇,有名將之風,澈佩服萬分。確如大將軍所言,只要大事可成,流言蜚語不足爲慮。閹豎行此詭詐之法,可見其已然智短技窮,待大兵壓境,取其首級不過探囊取物罷了。”

何進心中也是作此想法,李澈之言正合他胃口,是以不顧儀態哈哈大笑道:“先生果真高士也,若能早得先生之助,想來閹豎早已誅除殆盡,何以有今日之患!”

說到最後,似是想到了什麼,不由得停下笑聲,神色一黯。

李澈見他神情,他肯定是想到了何太后,只能出聲安慰道:“大將軍何必如此,太后與大將軍畢竟有血緣相牽,親人之屬。縱然閹宦一時詭計得逞,也難斷血脈之緣。只要誅除十常侍,太后身邊沒有進讒言之人,自然會重拾親情。”

然而心裡卻是一嘆,這對兄妹之間的矛盾已然不可調和,因爲隔在他們之間的是那至高無上的位置,十常侍在的時候,何太后會因爲他們的讒言而疏遠何進,忌憚何進。

十常侍若是死了,還是死在何進手裡,何太后只會更加怨恨何進,這是皇權與外戚的天然矛盾,特別是之前還有王莽這個極端例子擺在那裡,親情在皇權面前真的一文不值。

何進也不是蠢貨,顯然知道李澈是在安慰他,苦笑着搖搖頭,澀聲道:“太后不理解某之苦心,忌憚某之權力,這是早已有之。先前有先帝在,有董氏在,太后不得不依仗於某,如今先帝駕崩,董氏凋零,某自然成了她眼中釘,即便十常侍不進讒言,她也會自然而然的與某產生隔閡……”

言到此處,何進雙拳緊握,眼眶通紅,猛的避席而起,一揖到地,顫抖着聲音道:“先生,某有一事相求,請先生相助。”

李澈默然,何進所求何事,他心裡自然有數。無非是希望李澈能再進宮中與何太后溝通。他手下那幫謀士,如荀攸等人何太后根本不會見,他自然只能把主意打到李澈頭上。

問題是之前痛罵了張讓一通,皇宮如今對於李澈來說足稱龍潭虎穴,萬一十常侍發起瘋來,砍了李澈怎麼辦?雖然真的只是萬一的概率,但李澈實在不敢賭,閹人都是一幫變態,不能以常理揣度啊。

何進見李澈不言不語,繼續保持深揖的姿勢懇求道:“大事已到關口,某實在擔心宮內。先前某將先生之言進告太后,太后卻絲毫不加理會。今日方纔震怖,且多言先生大才,欲與先生一見。某不求先生直陳十常侍之惡,只願先生能使太后稍鬆掣肘,以待大計之成!”

李澈還是沉默不言,書房內一時陷入寂靜,只能聽見李澈手指在案几上的輕敲聲。他心裡卻是在想劉備之前所言,何進如此反應俱已在劉備預料之中,難道真的要按照劉備說的去做?萬一在宮中出事了怎麼辦?

時間緩緩流逝,天邊已現夕陽。李澈忽的一聲輕笑,他突然感覺自己是不是太小看劉備了,堂堂亂世梟雄,自己卻像扶保阿斗一樣事事操心。劉備既然能出此策,心中必然有了成算,他既然相信自己,那又何妨信他一次?

何進有些疑惑李澈爲何發笑,被李澈順勢扶起身來,見其回禮道:“澈才疏學淺,恐難當大任,不過澈可舉薦一人,其身份特殊,才幹卓絕,太后或許會信任他。”

“先生所言何人?”

“漢室宗親,盧公弟子,涿郡劉備劉玄德。”

第四百四十一章 降第三百三十六章 所謂賢名(上)第二十三章 君明何須慮王莽(起名無能了)第五百二十章 平衡(上)第三百八十九章 勸學(上)第四百二十三章 宴席(下)第三百三十章 算計(中)第三百零七章 任峻(中)第五百五十四章 西域(上)第五百七十二章 王府夜談(中)第二百三十七章 廢立(三)第五百七十六章 崔琰第二百一十五章 破釜沉舟(下)第一百三十三章 爭辯第二百二十九章 終變(三)第一百七十三章 怒火第四百五十八章 必要的戰爭第五章 黨人第五百二十五章 衛覬第四百五十七章 五勝五敗第三百五十八章 蔡邕(下)第三百三十八章 援兵第一百九十八章 易陽縣(下)第二十七章 醒轉第二百章 陷鋒突陳第五百零四章 議功善後(下)第二百五十一章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第一百二十七章 天下很大第一百七十三章 怒火第一百二十四章 權力第二百八十五章 甄府(上)第二百八十七章 甄府(下)第三百二十二章 接旨(上)第四百四十章 信件第五百六十五章 漢土第五百四十九章 韓遂之敗(中)第二百零二章 火併第五百五十六章 演技第二十三章 君明何須慮王莽(起名無能了)第四百七十三章 議罰?議賞?第二百一十章 守城第四百九十八章 來使(下)第二百七十四章 對錯(下)第十九章 荀公達第二百二十六章 兄弟(續)第一百二十三章 中秋關於劇情推進第五百零一章 逆轉(上)第五百四十六章 平定關中(十一)第二百七十一章 地域之爭(上)第二百八十四章 定人心第一百二十八章 夏蟲不可以語冰第二百八十章 辦學(上)第八十四章 孫慎第三百二十九章 算計(上)第一百三十五章 嚴刑慎行第三百六十八章 冀州內務(下)第二百四十七章 羣雄起(中)第三百五十五章 謀算第二百九十二章 常山之戰(四)第五百一十章 皇權和士人第三百八十四章 邊市(下)第三百八十四章 邊市(下)第二百一十一章 真心話第二百六十章 謀權(下)第七十八章 七星龍淵第二百四十八章 羣雄起(下)第五百七十四章 南宮爭執(上)第五章 黨人第四百九十九章 演(上)第七十一章 公卿第一百九十九章 等待第四百一十七章 未來第二百六十二章 世事之妙第一百三十五章 嚴刑慎行第五百四十四章 平定關中(九)第三百四十一章 青州之治(下)第二百八十三章 用意第四百一十二章 太史慈(上)第三百零一章 戰後雜事(上)第一百二十六章 苦肉計第六十三章 賈詡第四百九十七章 來使(上)第五百一十七章 談心第一百三十四章 權柄第一百六十六章 雒陽終局(下)第四百零四章 爭論第四百一十三章 太史慈(中)第二百六十一章 去向第五百四十章 平定關中(五)第二百二十章 帝與臣(下)第九十三章 羣英薈萃第二百八十六章 甄府(中)第四百三十章 少年天子(四)第四百一十三章 太史慈(中)第五百五十八章 曲城鄉侯第二百九十三章 常山之戰(五)第二百六十四章 背叛第二百四十三章 站隊第四百二十七章 少年天子(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