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章 各懷鬼胎

“劉玄德!李明遠!田元皓!”暴怒的冀州刺史呼呼的喘着粗氣。

畢竟是名士,還做過“三獨坐”之一的御史中丞,韓文節就算是處於暴怒之中也依然顧及着形象,沒有做出打砸之事,只是不停的咒罵。

然而斯文人連罵人的話都不會幾句,若是放在後世網絡上,這些韓方伯眼中的“污言穢語”,恐怕只能令人一笑。

然而這已是韓方伯能想出的最惡毒的語言。

當李澈徵辟田豐爲郡功曹的消息傳來,韓馥便有些失去理智,本以爲李明遠少年得志,心高氣傲,撞上田豐這個又臭又硬的石頭,兩人必然是針尖對麥芒,不可能善了。

如此,既可以讓劉備一夥人吃癟,又能讓田氏沒空攪局,正是兩全其美之事。

卻不料田豐竟然心甘情願的去做了鉅鹿郡吏。一想到這件事,韓馥更是怒火中燒,他堂堂冀州刺史,徵辟田豐爲州吏都吃了閉門羹,還成全了田豐的名聲。

如今區區一郡太守,竟然能將田豐納入麾下,這無異於往韓方伯臉上抽了一巴掌。

東漢的名士養望的終極絕技,便是徵辟不就。最低檔次是郡縣徵辟,其上是州郡徵辟,最厲害的一層便是韓融那種,五府徵辟皆不就,可謂是白衣傲王侯的典範。

被徵辟的人自然名利雙收,享譽天下;發出徵辟令的官員可就不那麼開心了,成了別人名聲的墊腳石,還只能捏着鼻子認了,任誰也心情不悅。

“方伯,趙國的劉相君派人來詢問約定的事宜……”

好巧不巧,堂外的消息彷彿火上澆油,聽到“趙國”“劉相君”這幾個關鍵詞,韓馥本待大罵出口,然而極怒之下卻恢復了幾分清明,他略一沉吟,壓抑怒氣後沉聲道:“且讓他等等。”

“諾!”

聽着腳步聲遠去,韓馥在堂中緩緩踱步,眼中閃着忽明忽暗的光芒,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

到了十二月二十一日,天氣已經愈發寒冷了,黃河上甚至出現了上游流下來的冰塊,隔河與禁軍對峙的盧植軍已經出現了多起士卒凍傷的狀況。

主帳之內,一向沉穩的盧植少見的有些焦躁,他睜着佈滿血絲的雙眼,擡頭問道:“冀州的物資還沒有送到?”

他面前的小校氣憤道:“中郎將,韓馥他……”

話未說完,盧植便厲聲打斷道:“慎言!韓文節乃是刺史,汝焉能直呼其名?”

小校顯然還有些忿忿,但出於對盧植的尊敬,他還是改口道:“韓方伯言稱冀州只是備了糧草,並沒有準備過冬物資。

他本人亦是不通軍務,此前未曾考慮到這些事,因而只能臨時籌備。但大軍所需太多,請中郎將稍待些時日。”

“呵!稍待些時日,怕是要等到本官兵敗身死,韓文節纔會開始籌備!”盧植仰頭閉目,話語中充滿了諷刺的意味。

“是啊!韓方伯這都是藉口!將軍,沒有過冬物資,弟兄們撐不了太久的。”

黃河北岸的氣溫雖然並非極其寒冷,但是士卒每日操練,加之長時間握持兵器戰鬥,凍傷實屬常事。更休說缺乏過冬物資,士卒無厚衣蔽體,戰鬥時力氣都怯縮了三分,如何能與敵軍接戰?

“那些太守、國相怎麼說?”

“趙國相與鉅鹿太守都緊急籌備了不少物資,還有常山國也是,但其餘的府君相君都害怕韓方伯,沒有動靜。僅憑三個郡國的物資,大約也只夠四五千弟兄急用啊。”

聽到趙國和鉅鹿都有物資送來,盧植愣了一愣,自嘲道:“本官放了狠話,卻還不得不受人恩惠,着實可笑。”

“鉅鹿李太守讓卑職轉告將軍,都是爲國家大事,個人私怨算不得什麼。”

盧植嗤笑道:“個人私怨?李明遠光明磊落,行事方正,本官與他能有什麼私怨?當真是花言巧語,盡耍滑頭!

他們也算是盡了心力了,地方主官,還是要考慮到轄內民衆過冬的需要。”

“將軍,聽說河內的倉庫裡……”

盧植斷然拒絕道:“不可!我們是官軍,如何能行匪寇之事?”

小校憤然道:“王府君也應了檄文,何以如此消極!它是河內太守,冀州刺史難道還能管到他不成?”

“應了檄文,那檄文的立場卻是與本官相悖的啊,這一點他們都知道。”

盧植幽幽的話語讓小校目瞪口呆,他結結巴巴的道:“將……將軍,這話怎……怎麼說?大家不都是爲了討伐國賊而來嗎?”

盧植輕聲道:“有些事你不需要知道太多,這些骯髒的事情與你們無關。總之王府君是不會協助我們的,本官、京兆尹、雒陽,三方俱敗,才符合他的目標。

檄文盟約也與我們沒有關係,王府君此時恐怕正忙着與其他的太守刺史爭奪盟主之位啊。”

“可濟陰的曹府君已經開始發兵了,到了今日,先鋒應該已經快到旋門關前了。”

盧植一怔,愕然道:“曹孟德真的動兵了?”

“這是趙國的劉相君所言,據說是收到了曹府君密信。曹府君與陳留的張府君併力西向。”

盧植一時間心中五味雜陳,半月之前,他是最不願地方牧守出兵的人。然而在這個時間,真的有一方太守願意西向,真的是大大出乎他的意料。

旋門關,雒陽八關之一,位於雒陽正東,所謂“歷七邑而觀覽兮,遭鞏縣之多艱;望河洛之交流兮,看成皋之旋門”,旋門關素以奇險聞名,其關外道路曲折旋轉,因而得名。

作爲扼守雒陽要地的險關,旋門關的地位絕不亞於漢函谷關,曹操出兵旋門,且不說能不能攻下,單就帶來的壓迫力,便足以讓袁術不得不抽調兵力向東防備,從而減輕蓋勳與盧植的壓力。

“然而到了這般境地,即便袁術調動兵馬東向,本官又能如何?”盧植有些黯然的搖搖頭,天寒地凍,缺乏物資倉促之下行軍,又遭到了背刺,真真是暗無天日。

“將軍,拼一次吧!我們打垮了白波和黑山,難道還會輸給京城這些沒見血的人?如今曹府君西進,正是絕好的時機!”

“本官是在等,等派往西邊的使者回來,我等要與蓋元固併力,方可讓袁術難以兼顧。曹孟德倉促行軍,恐怕兵馬不多,袁術只需抽調少許兵力便能禦敵於關外,無法依仗啊,且再等等吧。”

盧植輕輕的搖了搖頭,地方上有多少兵力是可以猜到的,短短半月,曹操加上張邈,至多也就三五千人,且只是郡兵之流,袁術只要一兩千人扼守住旋門關,便能讓曹操無法西進。這一兩千人在主戰場卻是無法決定大局的。

第四百九十五章 收狗(上)第一百九十五章 信念第四百六十五章 當以義告,以道誅第四百二十一章 琅琊王(下)第二百一十四章 人間地獄第三百七十八章 虎之殤(上)第三百二十一章 王子師第五章 黨人第一百二十二章 引蛇出洞第五章 黨人第十四章 八及弟子第一百五十四章 議罪(上)第三章 抉擇第四百五十八章 必要的戰爭第七十八章 七星龍淵第一百三十九章 失道寡助第三百零三章 戰後雜事(下)第五百四十五章 平定關中(十)第五百三十一章 關中動亂(二)第三百零三章 戰後雜事(下)第二百五十六章 會盟(上)第五百一十章 皇權和士人第二百七十二章 地域之爭(下)第四百九十一章 退匈奴(五)第二百九十二章 常山之戰(四)第二百七十四章 對錯(下)第一百二十五章 機關算盡太聰明第二百一十六章 決戰(上)第一百九十七章 易陽縣(上)第二百五十章 各懷鬼胎第三百四十三章 渤海之戰(下)第八十三章 贈劍第一百八十三章 河朔巨寇第三百九十二章 衝突第五百八十章 和親(上)第一百六十六章 雒陽終局(下)第三百四十八章 兗州亂第七十八章 七星龍淵第二百九十三章 常山之戰(五)第二章 天下苦漢久矣第五百三十章 關中動亂(一)第三百一十一章 風水輪流轉(下)第三百四十六章 讖緯與神鬼(上)第四百七十五章 各懷鬼胎第三百三十三章 青州亂起第一百六十六章 雒陽終局(下)第五百零二章 逆轉(下)第一百六十一章 動亂(下)第四百九十七章 來使(上)第四百八十八章 退匈奴(二)第十五章 英雄第二百四十五章 機關算盡與未雨綢繆第六十三章 賈詡第五百四十九章 韓遂之敗(中)第五百五十九章 蜀地第十七章 鴻德門前第一章 初見第五百一十六章 論官(下)第四百五十五章 別離第四百六十二章 兗州初戰(下)第六十六章 時代的落幕第二百八十章 辦學(上)第三百七十章 薊侯(上)第五百七十一章 王府夜談(上)第一百零三章 送別第八十六章 驅逐第七十三章 朝會第七十二章 夜談第三百八十四章 邊市(下)第二百三十三章 終變(七)第五百八十四章 中原僵持(二)第五百零九章 父子(下)第四百七十二章 戰事將止第四十五章 傷仲永第四百八十九章 退匈奴(三)第四百五十八章 必要的戰爭第四百四十五章 開陽之戰(上)第一百二十章 趙瑾第五百六十五章 漢土第五百七十二章 王府夜談(中)第四百三十五章 南匈奴之戰(一)第五百三十一章 關中動亂(二)第三百二十一章 王子師第四百五十五章 別離第一百二十九章 官與賊第三百四十七章 讖緯與神鬼(下)第四百六十七章 攻敵必救(下)第二百八十二章 清查土地第五百三十三章 關中動亂(四)第五百一十四章 封賞(下)第四十七章 定計第三百六十六章 僵持第五百四十九章 韓遂之敗(中)第三百四十九章 儒宗(上)第八十二章 不忘初心第一百四十九章 驚變(上)第一百七十一章 宣傳攻勢第五百四十九章 韓遂之敗(中)第七十三章 朝會第三百七十章 薊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