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出京(下)

荀攸輕輕點頭,他知道荀彧說的沒錯,政鬥可以用權術壓人,而公卿們執掌中樞,在天下人眼中,他們就是最有權勢的人,政鬥自然是對他們極其有利的。

若是以兵事決勝負,手下是丁原這種甘心做利刃的忠臣還好說,若是董卓這種惡犬,恐怕隨時有可能被其反噬一口。

但凡事一旦開了頭,便再難收手,嚐到了肉體消滅的快感,哪怕知道這是毒藥,公卿們依然熱衷於用武器來決定權力的歸屬。

而這便陷入了一種囚徒困境,明知道文鬥纔是對大局有利的,但礙於無法相信對方,故而不得不訴諸於武力。

“小叔父,你既然知道,爲什麼還要留在京城?這天很明顯要變了,劉玄德雖然起於微末,如今也根基淺薄,但其人不凡,未必不會是……”

話沒有說完,荀彧也明白大侄子的意思,輕輕搖頭道:“你可以任性,我卻不行,若你我都選擇了劉玄德,萬一他失敗了,家族又該何去何從?”

荀攸頗爲煩悶的嘆氣道:“家族,家族……”

“你我能有今日,缺不了家族的扶持,若無荀家,你安能入仕即爲六百石?若無荀家,誰又知道什麼天下無對的‘荀氏五子’?”荀彧不悅的斥責道。

家族,既是利益,也是責任。東漢漸漸形成的世家門閥雛形,就是這樣一種政治團體。

姓荀,潁川人,別人第一反應就是潁川荀氏,也會因此敬他三分。東漢到唐朝的幾百年間,政治生態繞不開一個個大家族。

荀攸當然明白這個道理,他也只是發泄下心中的鬱氣,嘆息道:“攸知道錯了,叔祖能允許攸任性選擇劉玄德,攸已經很是感激。只是很想與小叔父合作共事,你我二人若皆爲元從,那麼未來荀氏之輝煌也是可以預見的。”

“若是失敗,荀氏的衰敗也是可以預見的。個人可以賭,家族不可以。你既然選擇了劉玄德,家族也不會多加干預,盡力施爲吧,說不定未來還要看你這一支。”

荀攸抓了抓頭髮,苦笑道:“一想到未來可能與小叔父爲敵,就覺得很是麻煩……”

“天下之大,英才輩出,豈止你我二人?冀州人傑地靈,難保不會有勝過我的人才。你也休要妄自菲薄,改一改你那怯懦的樣子,經達權變、臨機應事,好好發揮自己的長處。”

“嘿嘿,攸只是覺得麻煩,可沒說勝不了,將來若是爲敵,必要親手將你俘獲,以報早年之仇。”

“呵!”荀彧不屑的冷哼了一聲,忽的瞳孔一縮,輕聲道:“你看!”

荀攸猛的轉頭看去,只見孟津關內奔出十數騎,轉瞬即到眼前。

當先一人身長八尺有餘,體態魁梧,面上橫肉叢生,眼神凌厲兇狠,身穿短衣大袑,戴鶡冠,左右兩根鶡羽抖動不止,如同那鬥而至死方休的鶡雉抖羽一般,更顯得其人兇狠。

這時,劉備等人也發現了來人,李澈看到了人羣中的呂布,頓時瞭然,對劉備耳語道:“當是孟津都尉董卓。”

劉備輕輕頷首,止住了想上前攔阻的關羽等人,對衆人笑道:“董都尉到此,諸君不妨與備一道相迎?”

幾人相視一眼,頷首道:“但憑劉君安排。”

董卓大步走上前來,哈哈大笑道:“斄鄉侯董卓,董鍾穎,特來會一會劉侯。”姿態卻狂傲不羈,絲毫沒有行揖禮的意思,只是隨意一拱手。

劉備微微眯眼,拱手道:“董都尉大駕光臨,本相有失遠迎,還望海涵。”

董卓眼睛微眯,面部橫肉一陣抖動,神色變得有些兇狠起來,面前這人可不像朝野傳揚的溫潤君子啊,攻擊性如此之強,竟然寸步不讓。

片刻後,董卓神情舒緩,揚起嘴角笑道:“早聽聞劉相乃是朝中新貴,盧公弟子,宗室後繼英才,今日一見,見面更勝聞名啊。”

“彼此彼此,多聞皇甫公、張然明公、以及家師對董公的評價,備亦仰慕已久,今日一見,果然不凡啊。”

董卓神情微變,他身後的人卻是沒他這份定力,紛紛面色大變,怒道:“汝安敢如此無禮?”

衆所周知,董卓素來不招朝中公卿待見,而猶以皇甫嵩、張奐、盧植三人最是厭惡董卓。

皇甫嵩屢次上書指責董卓之過,張奐也是頗爲厭惡董卓爲人。

董卓曾經是張奐的部屬,在張奐隱退後還特意去送禮,卻被張奐拒之門外,一時傳爲笑談。

劉備提及這三人,分明就是在噁心董卓,也難怪董卓的隨從們大怒了。

“不速之客,難道還要本相好言相待?”劉備絲毫不加掩飾,他素來性情暴烈,雖然能夠剋制,但面對像董卓這樣的人,他連虛與委蛇的心情都沒有。

董卓右手虛壓,止住沸騰的屬下,面無表情的道:“《易》曰:不速之客至,敬之終吉,劉相看來在盧公那沒有學出師啊。”

劉備漠然道:“劉備平生但求一個念頭通達,而不是趨吉避害!”

氣氛一時陷入寂靜,半晌後,董卓哈哈大笑道:“哈哈,看來本侯今天是來錯了。也罷,本也只是陪奉先而來。奉先,汝有何事,早些說完。”

說完,董卓大手一揮,頗爲豪氣,似乎是要爲下屬做主到底。

呂布尷尬道:“董公,布……無事。”

董卓面色一滯,仔細掃視了周圍一圈,頓覺不對,問道:“本侯聽聞奉先之女在李侯府上,不知道如今安在?”

“呂主簿,汝真想知道?”李澈輕笑着問道。

呂布眉頭緊皺,這時,他突然想到了之前鄭奇所言,不管他其他的話對不對,但確實是該找一條後路了,不能在董卓這一棵樹上吊死。

念及此處,又上下打量了一番李澈,呂布開始了自己的表演。

“君侯,阿韻……如今可好?”他神情掙扎,眼神劇烈波動,雙手握拳,一副很擔心愛女的樣子。

李澈會意道:“阿韻在本侯府上很好,奉先無需擔心,奉先莫不是想問本侯要人?”

呂布暗舒了口氣,一副強顏歡笑的樣子說道:“無事,無事,阿韻在君侯府上很好,就拜託君侯照料了。”

董卓微微色變,怒哼一聲,一揮袍袖轉身就走,呂布連忙轉身跟上,還趁機給了李澈一個眼神。

……

“你倒是早料到董卓會用這種下作招數?”董卓走後,荀攸面色怪異的問道。

“換成別人不會玩這種把戲,但董卓此人素來不在乎顏面。如此他既能打玄德公與澈的顏面,也能自污,讓朝中公卿認爲他只會玩下作把戲,是以澈做了萬全準備。”

李澈輕輕搖頭,他也只是有所猜測,呂韻未曾及笄,若是在場鬧起來,難免背個不孝的名聲。大漢朝以孝治天下,不孝之名可背不得。

董卓這麼一鬧,宴會也進行不下去了,衆人紛紛作揖送行,劉備笑道:“山高水長,諸君,後會有期。”

→☆→☆→☆→☆→我是文言文的分割線←★←★←★←★←★←

荀彧字文若,潁川潁陰人,少有才名。南陽何顒見彧而異之,曰:“王佐才也。”中平六年,舉孝廉,拜守宮令。

——《季漢書·列傳第二》

(第一卷完)

第五百五十五章 西域(下)第三百九十八章 內應(下)第二百一十四章 人間地獄第四百一十九章 徐州(下)第一百六十三章 戰端(中)第一百二十二章 引蛇出洞第三百七十八章 虎之殤(上)第三百九十章 勸學(下)第五百六十四章 忽悠(下)第三十四章 兵法第四百一十四章 太史慈(下)第二百四十一章 勤王之名第二百九十二章 常山之戰(四)第四百零九章 上表第一百五十九章 動亂(上)第三百四十章 青州之治(上)第二百四十五章 機關算盡與未雨綢繆第八十九章 外放第三百五十九章 呂布與閻行第一百四十一章 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第九十五章 薅羊毛第五百三十一章 關中動亂(二)第五百六十八章 荒唐一夢(二)第七十一章 公卿第一百六十九章 聯姻第二百零八章 破釜沉舟(上)第二百七十二章 地域之爭(下)第二百一十一章 真心話第五百六十二章 月下傾訴第四百四十七章 叛(上)第一百三十九章 失道寡助第三百零八章 任峻(下)第三十七章 亂世(二合一4000字)第四百一十二章 太史慈(上)第二百一十三章 萬人敵第十四章 八及弟子第五百章 演(下)第三百九十六章 臨戰決議(下)第二百二十章 帝與臣(下)第五百八十三章 中原僵持(一)第三百零五章 河南之變(下)第四百零二章 關靖第二百二十章 帝與臣(下)第一百六十章 動亂(中)第二百二十章 帝與臣(下)第四百二十三章 宴席(下)第三百零一章 戰後雜事(上)第四百三十八章 開端第二百二十二章 宮變(中)第二百一十七章 決戰(下)(三千字)第四百四十七章 叛(上)第六十五章 忠義無雙十常侍第五百四十二章 平定關中(七)第四百九十五章 收狗(上)第三百九十章 勸學(下)第五百二十九章 新任京兆尹第三百八十六章 決斷(上)第四百三十四章 再見曹操第一百六十五章 雒陽終局(上)第五百四十五章 平定關中(十)第二百五十一章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第一百三十二章 奇謀第一百四十八章 小平津第八十章 宗室第三百一十三章 謀劃(下)第六十二章 賊寇習性第三章 抉擇第四百二十六章 張闓第三百四十八章 兗州亂第六十四章 北芒山第二十五章 刺殺第一百六十八章 亂象(元旦快樂)第三百五十八章 蔡邕(下)第三十三章 玉玦第四百九十三章 退匈奴(七)第四百一十三章 太史慈(中)第五十三章 刎頸之交第一百六十四章 戰端(下)第一百五十七章 亂起(中)第四百零九章 上表第二十九章 敲打第五百四十一章 平定關中(六)第四百零九章 上表第三十九章 巾幗不讓鬚眉第三十四章 兵法第四百六十章 兗州初戰(上)第四百四十七章 叛(上)第五百八十六章 中原僵持(四)第一百七十六章 漫天起價第三百三十章 算計(中)第三章 抉擇第二百八十三章 用意第四百八十八章 退匈奴(二)第九十五章 薅羊毛第二百五十三章 酸棗會盟第四百二十六章 張闓第四百二十三章 宴席(下)第四百八十九章 退匈奴(三)第五百二十六章 朱雀闕上(上)第二百五十三章 酸棗會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