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1章 海州遼陽

鍾進衛站在那裡,看了一會遼東地圖,然後轉頭問剛到身邊的曹文詔道:“你對遼東比較熟悉,你說我軍以攻打哪處地方最爲划算?”

曹文詔聽了沒有馬上給出建議,只是問鍾進衛道:“侯爺,大概有多少兵力前去攻打建虜?”

鍾進衛早已想過這個,他看着曹文詔回答道:“五千新軍是肯定要去的,然後視船隻情況,看還能運多少兵馬,就再從京營中出。”

曹文詔想了一會,覺得答案太模糊,就再次問道:“侯爺,您認爲大概還能運多少兵馬?這點非常重要,數量的多少決定攻打何地爲宜。”

鍾進衛知道曹文詔說得是事實,這打仗之事,可不能太籠統,否則要出大事的。

他想了一會,根據從崇禎皇帝和溫體仁那裡得來的信息,綜合一考慮後,不覺搖搖頭道:“恐怕多不了多少兵力,你就當沒有多餘的船隻吧!”

曹文詔聽了眉頭就皺成了一個“川”字,按照中興侯的意思,就是隻有五千新軍了。他轉頭看向牆上的地圖,沉思了起來。

鍾進衛也不打擾曹文詔,他自個也看起了地圖。

過了一會之後,曹文詔才轉頭對鍾進衛說道:“侯爺,您是想大打還是小打?”

鍾進衛一聽,理所當然地回答道:“在力所能及範圍內,能大打當然就大打了!”

曹文詔聽了,便上前一步,用手指着地圖說道:“如果確保勝利,可以打金州衛或者復州衛都可以。此處離建虜主力所在很遠,而且又是靠海。末將可以肯定,只要新軍出動,必然萬無一失。”

鍾進衛看了下,曹文詔指得是渤海灣那尖尖的一塊,也就是後世大連附近。他看了一會,不動聲色,只是問道:“嗯,還有麼?”

曹文詔早已知道中興侯肯定不會滿足這個偏遠地方,畢竟他有攻陷過建虜僞都的經歷,眼光肯定比較高。

於是,他又把手往上方一移,指着一處地方說道:“如果想打疼建虜的話,末將建議打這裡。”

鍾進衛聞聲一看,原來曹文詔指得是海州衛。

“怎麼講?”他還是沒說好與不好,只是問曹文詔理由。

“侯爺,大明在遼東的中心乃是都司所在地遼陽,管轄整個遼東。而這海州衛乃是關內輸送物資到遼陽的中轉站,屬於遼東第二重鎮。侯爺請看!”

曹文詔一邊說,一邊又指了一處地方給鍾進衛看。等鍾進衛把目光移過去,他便又介紹道:“大明通過海船輸送俸銀、紗布、棉花等物資,從遼河直達牛莊驛,然後卸貨轉由陸運。當年這裡駐有五千餘軍隊,保護如山的物資。”

“那現在呢?”鍾進衛關心地是這個。

曹文詔馬上回答道:“因爲建虜沒有水師,因此他們沒敢在牛莊驛堆放物資,而是轉移到了海州城內。此處的物資乃是建虜爲侵犯寧錦一線而儲備,是建虜的重要補給基地,目前由鑲白旗管轄。”

鍾進衛覺得這海州衛是一個值得下手的目標,只要攻下了這裡,就會大大減輕寧錦一線的壓力,而且還可以威脅到遼陽。

一想到這裡,鍾進衛的眼睛一亮,問曹文詔道:“你看要是再打遼陽怎麼樣?”

曹文詔一聽,吃了一驚。他連忙勸道:“侯爺,遼陽距離瀋陽太近,建虜是無論如何都不會把遼陽丟了的。他們必然全力反補,末將覺得光憑五千新軍,實在太冒險了!”

他在過去的半年內,已經瞭解新軍甚多。知道新軍的戰力是強大,但還沒到無敵的地步,同樣是存在很多缺點的。要是大意的話,遇到建虜的主力,打了敗仗,曹文詔也不會覺得奇怪。

但鍾進衛卻對遼陽非常感興趣,要是佔領了遼陽,建虜在瀋陽就會坐立不安,晚上睡覺估計都不得安穩了。

但關鍵還是能不能打下遼陽,這纔是重點。鍾進衛並沒有因爲打了幾場偷襲戰就得意忘形了,他對曹文詔說道:“我來說一說可能的戰事經過,你看有什麼不妥的話就提醒我。”

“是,侯爺。”曹文詔答應一聲,便看着鍾進衛等他說話。

“新軍坐海船通過遼河在牛莊驛登陸,先攻下牛莊驛後再馬上攻打海州衛。對了,這有多少路程?”

鍾進衛說着說着就問起曹文詔,這個問題還是比較關鍵的。

“相距四十里,而且道路不錯,都是以前我大明控制時期,盡心整修過的官道。”曹文詔一邊說一邊補充道。

鍾進衛聽了點頭,遼東的物資都是從這裡轉送的,道路不好,顯然不大可能。

忽然一個念頭在鍾進衛的腦海中冒出,閃電戰!不過不知道在這古代用閃電戰現實不現實?要不,還是用老手段吧!鍾進衛想到這裡,就把目光轉向了關寧一線。

曹文詔很好奇鍾進衛怎麼說着說着就不說了,不知道侯爺在打什麼主意。

忽然,鍾進衛用手一指一劃,徵求曹文詔意見道:“要是讓關寧軍也出兵的話,佔了海州衛之後,再去攻打遼陽怎麼樣?”

登萊明軍的話,鍾進衛也考慮過,但沒有想調過來。因爲登萊明軍要忙着一一收復海島,現在還不知道建虜會佔了多少島嶼,而且離遼河口也遠,因此就先不計算在內了。

曹文詔聽了吃了一驚,他連忙勸道:“侯爺,如果這樣的話,必然會和建虜在海州到遼陽之間進行主力決戰。侯爺,可千萬要慎重啊!”

鍾進衛笑笑,沒有說話,就是盯着地圖看。那遼陽彷彿就是一塊肥肉,非常想吃,但又擔心裡面有鉤子。

曹文詔見鍾進衛的樣子,便明白侯爺心中的打算。在他的心裡,那海州衛就已是肥肉,讓人垂涎欲滴了。

過了好一會之後,鍾進衛轉頭對曹文詔說道:“我需要從遼河開始到遼陽一線的資料,越詳細越好,回頭我們再開個會討論下,看到底怎麼打這一仗!”

“是,侯爺。”曹文詔一聽,心中鬆了口氣。中興侯並沒有一意孤行,非要佔領遼陽。現在要自己去收集資料,顯然還是比較謹慎的。

第657章 關寧軍的任務第834章 緝私成果第21章 漢魂漢奸第454章 重視復社第666章 發現明軍弱點第65章 監軍第637章 荷屬東印度公司第212章 昌黎解圍第114章 官員俸祿第133章 歷史教訓第440章 登萊出擊第255章 大奸似忠麼第600章 到此一遊第173章 張母教子第70章 汰兵安置第296章 阿敏伏法第741章 又到過年時第782章 班師回京第686章 大明水師學堂第736章 大明的優勢第140章 死不瞑目第398章 王朝興衰事第266章 屠城第287章 反勝爲敗第83章 喜從天降第92章 瀕臨絕境第720章 比喬布斯牛的吳又可第466章 大明英烈祠堂第548章 南京民變的結果第861章 壞事變好事第499章 藩王會議(9)第573章 出發第736章 大明的優勢第98章 廠衛正式出山第712章 流放罪囚要慎重第190章 火攻昌黎行麼第539章 戰後第672章 到嘴的鴨子又飛了第212章 昌黎解圍第228章 建虜細作第678章 東西方戰船的差距第216章 撤軍原因第204章 昌黎第四戰(4)第378章 一羣豬第186章 昌黎第二戰前夕第568章 搶糧缺人第803章 路見不平一聲吼第380章 張縛第288章 背水一戰第9章 指點江山第310章 絕境逢生第537章 豬頭參將第865章 電第448章 新式軍禮第522章 人見人要第827章 海上緝私隊第611章 明軍威武第779章 翹首以盼第293章 犯大明者雖遠必誅第586章 奴酋上當了第78章 思念第363章 四小入虎穴第687章 加速藩王封建第208章 全軍覆沒第295章 獻俘第167章 如何發行紙幣第417章 推行大明央行的手段第310章 絕境逢生第571章 晾他一晾第676章 既生瑜何生亮第315章 立威第603章 搔首弄姿第222章 廉潔退休金第486章 徐霞客第314章 賭約第761章 化敵爲友第223章 贖罪銀第251章 打賭第119章 輕視復社第79章 斷人財路第610章 一樣大敗第233章 韃子想撤了第20章 趙率教第676章 既生瑜何生亮第685章 日本橫渡太平洋出使歐洲第415章 大明央行的必要性第342章 餓死不如戰死第97章 聞報震怒第731章 哥薩克第442章 票號之爭第427章 大明皇家研究院第793章 蒸汽機的進度第56章 紙幣第858章 唐王就藩第348章 要翻盤第401章 說起來容易第203章 昌黎第四戰(3)第862章 君明 臣賢而後國強第268章 原來是你第401章 說起來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