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大玄聽到這裡,猛地擡起頭來,打斷了王天相的話,堅定地說道:“你不用再勸了,我家毀於建虜之手,我哥也被他們活活餓死。有此大仇,我是無論如何都不會爲建虜賣命的!”
前幾天的時候,他們終於打聽到了唐大玄哥哥被餓死的消息。甚至連屍骨都被野狗吃了,只找到一件他哥還是關內穿過來的破爛衣服。
這讓三人的情緒很不好,又因爲建虜的再次大勝使他們不再對王師抱有希望。
就在這個時候,他們意外找到了一個鑄匠竇守位,成了壓垮王天相心底最後一點氣節的稻草,他承認了自己鑄匠的身份,認命爲建虜效力了。
谷滿倉聽了唐大玄的話,也是擡起頭來道:“我在關內也還有老母和老婆孩子,就是死,我也要見他們一面,否則心中牽掛,夜不得寐,你就不用再勸了。”
王天相聽了兩位兄弟的回答,沉默了一會後才無奈地嘆了口氣,然後說道:“既然人各有志,我也不勉強了,你們自己小心。”
說完之後,他便轉頭走到門口,拉開房門,跨出門檻。
就在此時,王天相又忽然轉頭低聲對兩人道:“要是沒有把握,最好不要動手,留着命纔是最重要的!”
在差不多時間的一天,天亮沒有多久,朝陽剛升起,天氣還不是很熱。進出大明京師城門的人很多,都是趁着天氣涼爽好辦事。
有一輛馬車在離京師很近的地方停住,從車裡面鑽出一個年輕人。他就站在車上,帶着一絲好奇,擡頭看着北京城。
城牆巍峨,讓年輕人忍不住嘆道:“沒想京師的城牆比金陵的還要高啊!”
駕車的是個中年人,他笑着說道:“公子,這北方經常打仗,當然是要建高大一些了。”
這年輕人就是奉父命前來京師遊歷的方以智,他一路行來,新鮮的事情是越聽越多,也越來越頻繁。這讓年輕的他更是好奇,急於親眼見見。
他聽到老家人說話,正想說點啥時,只見城門口那邊傳來一陣喧譁,行人紛紛往兩邊避讓。
隨後一陣陣的馬蹄聲傳來,很快看到一支很奇怪的騎兵出現,控制着馬速慢跑出城而來。
那個中年人趕緊跳下馬車,牽着馬的繮繩避到一邊,免得衝撞了軍隊,惹上大麻煩。
方以智也是跳下車,站在路邊注視着這支奇怪的騎軍。
他從未見過這麼一支騎軍,軍士穿得不是大明軍隊傳統的戰袍,竟然是穿着花花綠綠地軍服,並且斜揹着一支火銃。方以智的眼睛比較尖,從那些軍士頭盔未蓋住部分發現,他們竟然還是短髮!
這支騎軍中,每隔幾對騎士之後,便有一匹或者兩匹馬是拖着一輛車。以方以智的見識,能看得出來那是炮車,只是上面都用布蓋着,無法驗證。
這支騎軍的軍紀不錯,行軍無擾民,目不斜視,整齊行進。邊上避讓的百姓也不是驚慌失措的表情,甚至有的還在喊着“萬勝”的口號。從這些細節中,方以智得出結論,這支軍隊應該是一支受京師百姓歡迎的軍隊。
他等了好長時間,這支軍隊才過完,大概有一千五百人的樣子。
方以智很是好奇,問那個駕車的家人,也不知道這支軍隊是啥軍隊。他想了一下,便吩咐中年人先把車上的書送到京師的宅子裡,他先去逛逛,回頭自會尋去。
反正已到京師,中年人也沒有不放心的,便依言先行離去。
方以智興致勃勃地走向城門,向那邊的百姓打聽情況:“請問這位兄臺,剛纔出城而去的這支是什麼軍隊?”
被方以智問話的那個年輕士子一聽,笑着道:“中興侯的和尚軍你都沒聽說過,新來的吧?”
他邊上另外有一個稍微年長點的士子,也是笑着說道:“聽口音是從江南來的吧,這也怪不得你孤陋寡聞,買一份報紙或者多去茶館酒樓之類的聽聽,就能知道好多,長見識。”
方以智被他們說得稍微有點不好意思,在以前的時候,都是南方引領北方,江南士子鄙視北方士子。
現在倒好,這些北方士子表現出滿滿地自信優越感,讓方以智頗爲不習慣。但世家的修養使得他報以感激地微笑,抱拳一禮道:“多謝。”
然後方以智便進了城,就在城門不遠處找到一座酒樓,進去吃早點,順便也有按那倆士子所說去見識下的意思。
他剛一進去,在一樓大堂一坐,小二就馬上跑過來了:“客官來點什麼?”
方以智隨便要了點吃食,然後便問道:“最近都有什麼新鮮事情麼?”
小二一聽,笑着道:“客官少待,送報的馬上就來,回頭敝店裡有專門的讀報先生會讀報,您只管聽着就是。”
方以智是個年輕人,也有那麼一點要面子。他不想顯得自己太無知,就沒有追根問底,只是點頭表示知道了。
果然,沒過一會,一個衙役進來大堂,還沒說話,小二就已瞅見了。他連忙迎上去,笑着招呼一聲,便一手交錢,一手交報紙。
那衙役看了下手中九思寶鈔的面值,便笑着離開了。因爲這家酒樓爲了比其他店早點拿到報紙,便額外多給了衙役一份錢,因此衙役就先把報紙送到這裡來了。這也算他跑腿能賺的一份合法外快,誰也不能說他什麼。
小二拿到報紙後,便給在大堂上用餐的人說道:“請各位客官少待。”
一樓大堂內用餐的食客都理解的點點頭,沒有人問是什麼事情,顯然都是熟門熟道之人。
小二進入了酒樓後院,沒過一會,一個說書先生,哦不,是個讀報先生就出來了,拿着報紙來到大堂一個專門的臺子上開始讀報。
那讀報先生的聲音宏亮,雖然方以智坐得稍微有點遠,卻也聽得清清楚楚:“今日刊登的登萊英雄,名叫張獻忠...”
方以智一直坐到將近中午才離開,他聽了很多內容,和江南地區的風氣果然不同。基本上大衆關心的不是詩詞歌賦,不是才子佳人,而是英雄豪傑,時事政事。甚至還有一些專業的匠作之活,新奇器物。
這其中有不少是方以智感興趣的,他決定先回宅子,回頭再好好逛逛,看看能不能自己寫點什麼,刊登到那報紙上來揚名立萬,不讓這些北方人小瞧我江南士子。
這些北方發生的事情,通過報紙和其他渠道,開始慢慢地傳遍全國.這也讓福建的一些人瞭解到了不少情況,有人歡喜有人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