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章 明三藏取經

“歐洲的國家衆多,但他們都服從羅馬教廷。我記得至少有一段時間,他們的教皇是比國王要大的。現在雖然不知道還是不是這樣,但毋庸置疑,教會對各個國家的影響力肯定是存在的。”

鍾進衛對歐洲史並不是很清楚,只能根據記憶差不多地敘述。

兩人不知不覺就停下了馬步,在黑暗中聊着。他們的護衛隨從就只好分散開來,護住兩位大佬,不讓別人過來打擾。

徐光啓聽鍾進衛這麼一說,就問道:“侯爺的意思是讓我那些教友帶路前去歐洲取經?”

“哈哈,徐大人,說得好,這不就是唐三藏去西天取經麼!”鍾進衛一聽徐光啓說出了取經兩字,當即笑了起來,然後又道:“不過我大明朝派出的明三藏,取得不是佛經,也不是其他宗教經書,而是自然科學,爲大明、爲華夏走上一條科學道路的經書!”

鍾進衛的笑聲吸引了遠處巡查的五城兵馬司的兵卒,打着火把往這邊而來。

顧百川當即派了幾個番役過去,把他們的火把給要了過來,人就打發的遠遠地,不得騷擾大人討論國家大事。

徐光啓並沒有像鍾進衛那麼開心,他有點擔心地道:“侯爺,你不是說在大明的傳教士憑藉着那些學識來傳教。如若我大明釜底抽薪,拿到了那些學識書籍,讓他們無以爲教,那他們還會同意作爲嚮導麼?”

這點鐘進衛早就想到了,他馬上就給徐光啓解釋道:“無妨,這就是需要徐大人配合的地方了。”

“請講。”徐光啓滿臉誠懇地向鍾進衛一拱手,爲了大明的強盛,爲了大明人人都能知道自然的科學,讀到那些邏輯很強的書籍,他是真心實意地願意去做。

鍾進衛被徐光啓地態度微微感動,當即對他說道:“徐大人,我準備找個由頭,讓陛下禁了他們的教會,不得在大明境內傳教。然後由你出面,爲他們求情。我表示不信,一定要去歐洲看看他們這個教到底如何,才能放心讓他們在大明傳教。”

鍾進衛說到這裡的時候,徐光啓已明白他的用意。

“如此一來,他們爲了能重新在大明傳教,必然會全力護着我大明的使者前往歐洲,當好在歐洲觀光考察的嚮導。”

鍾進衛這些接下來的話已在徐光啓的意料之中了,按照中興侯之前的說法,教會在歐洲各國都有影響力,那麼這一路往西的過程中,就會少很多麻煩,多了很多便捷。

由此大明使者前往歐洲就會變得容易,只是裝幾船書籍、工匠回大明的話,應該還是會有難度。

“侯爺說得是,不過教會未必會允許大明使者直接運幾船書籍和工匠回大明吧?”徐光啓把他的擔心說了出來,要是偷偷藏一些書籍回來的話,卻是沒有難度的。

鍾進衛點點頭,對徐光啓道:“徐大人說得對,教會未必會同意我們大明使者如此大規模地做出這些事情。這就要求我們大明使者到了歐洲之後能隨機應變,來完成這項任務。”

徐光啓聽了接口道:“侯爺說的是,只是這麼一來的話,對這大明使者的要求就會比較高,怕是不好找吧。”

誰知鍾進衛接下來的話,讓他又加重了這個擔憂:“徐大人,這個大明使者一個最基礎的條件還不是這點,他必須能有一個好的身體,平安到達歐洲才行;其次纔是不迂腐,見識多廣,能隨機應變!”

看來這個明三藏比神話中的那個唐三藏要難多了,人家是別人邀請他去的,還有那麼厲害的保鏢,滿天神佛在背後保護着,到了地方直接取了經書就可以回來的。

現在的明三藏卻得憑他個人能力,當然了,也是背靠着大明這棵大樹,和歐洲各路神佛去討價還價,爲大明爭取最大的利益回來。

徐光啓聽了鍾進衛的話後,沉默了。這樣的使者真得不好找,要有可能的話,他真的想親自去趟歐洲。可真如鍾進衛所說,他的身體不允許。

徐光啓也想到了一個人,原先幫自己翻譯過書籍的,但那人就是有點書生氣,不懂得隨機應變。

想來想去,還是想不出一個合適的人選,徐光啓只好問道:“侯爺可有出使歐洲的人選?”

他自己想不出來這麼一個合適的人選,就寄希望於鍾進衛這邊了。

誰知鍾進衛也是搖搖頭道:“暫時我也想不出來,不過這個不用擔心,我大明那麼多人,要想找到這樣的人,應該也不會太難。我們可以一邊把事情先做起來,一邊尋找合適的人選。”

徐光啓想着只能這樣了,或者也可以讓皇上下一道聖旨,從全國徵召這樣的人選出來。

他想起一事,就問鍾進衛道:“侯爺,你準備找什麼由頭來觸發這個事情呢?”

鍾進衛這時才發現他們兩人是站在街上聊着天,周圍的火把熊熊,自己肚子也有點咕咕叫了。

他稍微一夾馬腹,讓胯下的馬繼續往前漫步而走,然後對跟上來的徐光啓說道:“在我印象中,這些教士所傳的教是排他性的。在歐洲,好多對這教有不同意見的,都被當作異教徒燒死了。這點在我大明是不可能被允許的,我有點奇怪,你們怎麼能接受這個教義呢?”

鍾進衛如果拿此事去問別人的話,或許還不知道他說的這些事情。而徐光啓卻是知道一點,他給鍾進衛解釋道:“侯爺,他們之所以一直無法在大明傳播他們的教義,就是因爲他們的教義無法被我大明人所接受。後來利瑪竇改變了做法才慢慢地開始推廣,也纔有了下官和他們合作的機會。”

“哦,利瑪竇是怎麼做的?”鍾進衛有點好奇地問道。

“利瑪竇本人穿儒服,講漢話,除了他的膚色外,和我們漢人沒什麼不同。而且他所宣講的教義中,容許大明的教徒繼續傳統的祭天、祭祖敬孔,也沒有耶穌被釘死在十字架上,不講耶穌的童貞女之子身份等內容。對於他們教會的神學,也是儘量避免談及,這才被我漢人所慢慢接受。”

鍾進衛一聽徐光啓的介紹,更是奇怪了,他問道:“利瑪竇要是如此做了,你又從何而知這些事情的呢?”

第251章 打賭第91章 捨命相救第138章 永平第430章 死營得安第201章 昌黎第四戰(1)第188章 昌黎第二戰結束第660章 包了餃子第49章 扁人第712章 流放罪囚要慎重第521章 完善研究所機制第590章 追是不追第196章 救還是不救第268章 原來是你第226章 能環保就環保第800章 何方神聖第576章 大灰狼第133章 歷史教訓第789章 睡吧乖第182章 虜逼昌黎第815章 改土歸流第467章 登萊戰報第78章 思念第43章 早朝第767章 訣別第683章 沒船真不方便第311章 負隅頑抗第277章 求援灤州第87章 漱口第237章 崇禎發了筆橫財第721章 鄭芝龍出使日本第817章 坐地起價第569章 漢奸是最大禍害第156章 劉興祚第226章 宋應星第575章 作繭自縛第432章 魚鬆計劃第27章 薊州第119章 輕視復社第702章 兵仗局的任務第825章 時間緊迫第646章 冰封島嶼建虜出擊第245章 無敵炒股法第815章 改土歸流第202章 昌黎第四戰(2)第236章 水泥商機第749章 奇怪的中興侯第806章 執着第846章 攻取大員第282章 官匪一家第855章 僱傭兵第712章 流放罪囚要慎重第280章 意外收穫第411章 登萊困境第278章 伏擊建虜第552章 美好的前景第336章 袁可立第370章 代善棄權第693章 葡萄牙人的妥協第526章 新軍演練第13章 遼東第431章 又見閻應元第814章 水土不服第75章 汰兵完成第539章 戰後第358章 壞消息接二連三第303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576章 大灰狼第620章 勝利迴歸第776章 問罪左良玉第726章 太不象話了第166章 海盜問題第266章 屠城第298章 京營改編第88章 年夜飯第549章 生員之論第253章 數學的應用第745章 個人魅力不夠麼第377章 叮囑第263章 悔不當初第578章 演戲所帶來的好處第679章 新軍能行麼第849章 崇禎六年第715章 追債第727章 再窮不能窮教育第651章 海州遼陽第136章 京師風暴第821章 狀告孫傳庭第706章 大明燧發槍的厲害第475章 檢驗新軍第755章 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第276章 戰前準備第312章 你有口福了第136章 京師風暴第288章 背水一戰第15章 偷雞不着第228章 建虜細作第515章 持久戰第231章 新的征途第433章 孫傳庭出山第316章 雷鋒語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