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再議鹽政

崇禎皇帝知道自己今天搬家,在忙,不會平白無故的召見自己,當下,鍾進衛不敢怠慢,帶着五名東廠護衛前往紫禁城覲見皇上。

來到文華殿後,發現裡面除了崇禎皇帝之外,還有東廠提督王承恩,戶部尚書畢自嚴,甚至還有內閣輔臣溫體仁都在。

崇禎皇帝現在已經明白當前的內閣中,溫體仁是能幹實事的,又清正廉潔,一心奉公,沒有其他人的小心思。所以他已經開始自覺的遇事,就把溫體仁叫過來一起商量了。

鍾進衛看這些人,猜測應該是鹽政的事情。

果然,鍾進衛行禮完畢後,崇禎皇帝開口對他說道:“鍾師傅,鹽政革新之事,我和諸位臣工已商量過了。他們對你的鹽政看法頗覺新奇,尚有一些疑問想詢問於你。”

“哦,誰有問題,請說。”鍾進衛一點意見都沒有。

鹽政一直是戶部尚書直管的,對於此事,畢自嚴一直比較頭疼。自從袁世振去職之後,鹽稅上交戶部國庫的數額是逐年下降。

畢自嚴甚至都打算向崇禎皇帝上疏建議重啓袁世振來打理兩淮鹽政,以補國庫連年虧空。

但沒想一大早就被崇禎皇帝叫來議事,說的就是鹽政革新之事。畢自嚴先看了奏章,然後又在王承恩的解釋之下,對鹽政的兩次革新,都有了一個重新的認識。

對官鹽價格下跌,不僅有利於國家,還有利於百姓的觀念,更是新奇,卻又不得不承認有道理。

畢自嚴自從當了大明的管家之後,連年的虧損愁得他的頭髮都白了。甚至連自己的親弟弟,都是因爲國庫虧空,撥不出軍餉而死。

一方面是連年戰爭的軍費不斷增長,另外一方面大明北方地區災害連連,收不上稅,甚至需要減稅賑災,還有朝廷內的東林黨人不斷爲“民”請命,革除各項稅收。這戶部尚書真不是人當的,這話,戶部尚書正妻的耳朵都要聽出繭子來了。

現在對畢自嚴來說,只要有人能提議增加國庫收入的,他一概雙手雙腳支持。

眼下既然皇上準備革新鹽政,提高國庫收入和百姓的生活水平,他自然是高興萬分,恨不得立刻實施。但對於一些具體的問題,還是有疑問。

崇禎皇帝就把當事人鍾進衛給召了來,當面問比較靠譜。

畢自嚴看着鍾進衛,誠懇地問道:“中興伯,你說的這個加大食鹽產量之法是不錯,可你說按鹽丁所獻產量分級獎勵,這個如果獎勵,朝廷沒錢啊!”

果然是戶部尚書,一開口就是和錢有關的。

鍾進衛聽了一愣,還真是,自己倒沒有考慮過這事。

鍾進衛試着回答道:“記賬如何,等收到了鹽稅後,再拿出來兌換給鹽丁?”

溫體仁插話了:“中興伯,你初次實行這個獎勵措施,首先就是要立信。昔日商鞅之政,還需先百金重獎城門搬木之人。你要是採取記賬賒欠方式,鹽丁怕是不會信。”還是溫體仁的從政經驗豐富,一下就揪出這種方法的一個缺陷。

畢自嚴站自己角度,補充道:“就算鹽丁能信朝廷會兌現承諾,但等收到鹽稅後,再去付給鹽丁銀錢,這鹽稅怕也是所剩無幾了。”畢自嚴自然知道這個法子真要實行的話,到時候食鹽產量的爆增是顯而易見的。

鍾進衛一聽還有這麼多不利因素,只好放棄了記賬的方式,又低頭想了起來。

忽然,他想起,後世旅遊的時候,有員工內部票的事情,腦中靈光一閃,有了。

於是,鍾進衛興奮的一拍自己的腦門道:“我有辦法了。”

崇禎皇帝一直在關注幾個臣子的對話,希望能儘快解決完問題,把鹽政革新付之實施,國庫能早點收到大把大把的銀子,擠死爲富不仁的大鹽商和私鹽販子。

但見戶部尚書的一個問題,都好像解決不了,急得不行,正準備問話的時候,聽鍾進衛說有了,連忙道:“鍾師傅,有何主意,快快道來。”

鍾進衛呵呵一笑,向崇禎皇帝拱手一禮道:“朝廷可以用鹽作爲獎勵,設定獎勵等級後,給鹽丁出具食鹽使用證明,相當於鹽引吧,鹽丁可以合法的擁有這部分鹽,自己用或者賣都可以。這樣既解決了朝廷沒錢兌換獎勵的無奈,也讓鹽丁有利可圖,調動他們的積極性,順帶着還能噁心下大鹽商和私鹽販子。”

殿內衆人細細一思鍾進衛的提議,覺得在目前處境下,這應該是唯一可行的法子,也不用費朝廷一個銅板,只是開張證明的事而已。

殿內人等都同意了這個做法,那麼這個問題算是解決了。

“中興伯,第二個問題,如果用開中法,以糧換鹽引,則還需要解決兩個問題。其一,存量鹽引和新鹽引的兌換先後問題;其二,中興伯所建議之法是想把鹽利從舊有大鹽商手中奪過來,可若是大鹽商也以糧換鹽,豈不是仍然無法奪其利?”

不管有沒有自己的想法,大家都習慣的把目光看向鍾進衛,看這位足智多謀的中興伯如何解決。

鍾進衛思量了下,說道:“可以以朝廷急需之名,鼓勵商人把糧食送往災區,東北戰區,邊軍之地兌換鹽引。因此,此鹽引就要馬上兌現,商人才有動力。當然,朝廷言而有信,舊有鹽引也是要兌換的,可以打破鹽引次序,按照新舊鹽引一半一半兌換掉。另外由於加大了食鹽產量,朝廷進行估算後,可以承諾多久時間內把所有鹽引兌換完畢,過期作廢。”

最後一句話聽得衆人一怔,過期作廢。這也要有?畢自嚴問出了大家的疑惑。

鍾進衛笑笑,解釋道:“等以後產量增加了,可能就需要大量倉庫來保存食鹽,而不是現在這樣的,食鹽不夠兌換。而建大量的倉庫來保存食鹽,會花一大筆開支,維護也需要成本。到那時候,有些鹽商覺得鹽引隨時可以兌換都不缺食鹽,就不急着兌換,放在官倉,等用了再來兌,白白增加了朝廷的負擔。另外,過期不兌換的還有一個好處。”

“還有何好處?”沒想崇禎皇帝和畢自嚴異口同聲的問道,文華殿內呵呵笑成一片,讓殿內的氣氛更是融洽。崇禎皇帝一點不滿都沒有,只要能解決問題,朕都喜歡。

鍾進衛也不賣關子了,道:“過期不兌換,說明朝廷有底氣兌換所有鹽引,商人就有了信心。現在他們不就是缺對朝廷能不能兌換鹽引的信心嘛。”

“但過期不兌換,也可能是朝廷沒鹽可兌而過了期限怎麼辦?”崇禎皇帝這下沒有搶先問了,讓主理鹽政的戶部尚書問話。

鍾進衛滿不在乎的道:“那就鹽引加倍,管鹽的官革職。”

除了崇禎皇帝外,其他人都倒吸一口冷氣,這也夠狠的。崇禎皇帝卻很喜歡,夠自信,夠魄力。

鍾進衛在一邊解釋道:“不如此,不顯得朝廷的底氣;不如此,不足以讓產鹽的官員盡心盡職。”

這麼一說,大家倒覺得這點也是很有必要了。說實話,現在朝廷在各方面的信譽都不咋的,如此加以重視倒也合情合理。

“至於第二個問題嘛,可以去除糧食兌換鹽引的數量限制,就是隻要老百姓自家有餘糧,都可以拿去兌換鹽引,只要夠鹽引的數目就成,但數目太小的話還是不好。當然,以往的大鹽商要以糧換鹽,也沒問題,歡迎。朝廷要的就是大量糧食來救災和作爲軍資打建虜。其實,他們還不得不這麼做。”

“何解?”這次是崇禎皇帝問了,他很關心大鹽商的問題。

第240章 獻女邀寵第166章 海盜問題第516章 陽謀第66章 汰兵第233章 韃子想撤了第361章 官逼民反第351章 收穫不少第768章 突圍第809章 幼學的衝突第702章 兵仗局的任務第499章 藩王會議(9)第789章 睡吧乖第244章 創新沒那麼難第444章 皆大歡喜第780章 欣喜若狂第209章 看不到的威力第814章 水土不服第696章 終於盼到了第709章 勘探船歸來第684章 凱旋迴京第419章 大明菸草的危害第62章 義捐第549章 生員之論第735章 專利法第658章 一切順利第814章 水土不服第231章 新的征途第740章 長生天也要聽大明皇帝的第575章 作繭自縛第122章 溫育仁第504章 報紙第797章 李老四的婚事第605章 背後捅刀子第609章 殺手鐗第839章 我愛故我在第153章 府內見聞第347章 戰場逃生第314章 賭約第156章 劉興祚第412章 屌絲的力量第383章 登萊巡撫第37章 標點符號第491章 藩王會議(1)第229章 下有對策第113章 道路衙門第665章 開胃小菜第696章 終於盼到了第172章 鹽政會議(2)第607章 一招打建虜第583章 霹靂行動第444章 皆大歡喜第269章 阻擊建虜第575章 作繭自縛第496章 藩王會議(6)第81章 廢墟新棚第170章 水泥建築第300章 宣傳第95章 脫險第666章 發現明軍弱點第675章 束手無策第118章 溫度問題第168章 銀行第204章 昌黎第四戰(4)第810章 吃西瓜第278章 伏擊建虜第189章 又動勸降之念第568章 搶糧缺人第632章 天朝上國第210章 反腐難啊第221章 加薪養廉第616章 天羅地網第471章 全面教育第225章 再訪教坊司第840章 徐霞客歸來第401章 說起來容易第550章 科舉之補充第645章 這一年第649章 跳雷第518章 我也是凡人第392章 代善給明軍創造機會第616章 天羅地網第626章 莽古爾泰的下場第14章 趁機撈錢第698章 建虜的無奈第493章 藩王會議(3)第124章 話劇第807章 得償所願第263章 悔不當初第422章 屁股決定腦袋第386章 開封戲曲第120章 老人和狼及無賴第546章 朝中有人好辦事第583章 霹靂行動第352章 如何處置第466章 大明英烈祠堂第159章 各有心思第612章 血債血償第370章 代善棄權第242章 一天一換第829章 嚴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