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青:20年精忠報國,50歲客死他鄉,北宋第一名將,到底因何而死
博史通今
8小時前 · 優質歷史領域創作者
wWW •тtkan •c o
公元959年,五代十國最後一位皇帝后周世宗柴榮駕崩。主少國疑,時任殿前都點檢、歸德軍節度使的趙匡胤與石守信、王審琦、趙普等,一手炮製了契丹聯合北漢南下攻周的戲碼,率領大軍北上禦敵,卻在陳橋兵變,黃袍加身,篡周自立爲宋。
範浚在《五代論》中指出:
“兵權所在,則隨以興,兵權所去,則隨以亡。”
太祖趙匡胤建立宋朝之後,每與丞相趙普討論唐朝滅亡與五代十國朝代更替不休的原因也認爲,那是武人專權導致兵亂禍患的緣故,因此開始有意中央集權,遏制武將權力。
公元961年七月初九夜晚,宋太祖趙匡胤與當初擁護他的禁軍將領們一起喝酒,席間突發感慨,擔心有人效仿自己“黃袍加身”,衆將聽完無不戰慄,紛紛從太祖的弦外之音嗅到了殺機,第二天均託病解甲歸田。史書稱之爲“杯酒釋兵權”。從此宋朝的天下,開始淪爲文人的家天下。人們都以男子練武而羞愧不行,北宋從此也鮮有名將。
宋仁宗趙禎,幾乎算是有宋一朝,除太祖之外最有作爲的皇帝。其在位時,文星璀璨,歷史上能想到關於宋朝的名人如包拯、范仲淹、歐陽修、蘇軾等,皆在其盛治之下大放異彩;而武治方面,雖不能挽武將式微之勢,然而仍舊能夠大膽突破傳統,力求文武兼治,起用了幾乎獨當大宋朝一面的名將狄青。
狄青,這幾乎是北宋僅此一位能夠讓我們脫口而出的名將。清朝有名的王爺史學家愛新覺羅·昭槤曾在其所撰《嘯亭雜錄》直言不諱:
有宋一代,武臣寥寥,惟狄武襄立功廣南,稍有生色,仁宗置諸樞府,甚爲駕馭得宜。
本文,筆者將通過細緻的分析,爲大家講述,狄青是如何在重文輕武的大環境下,建立不朽功勳青史留名的。
一、25場大戰,鮮血染徵袍
《宋史·狄青傳》記載:
狄青,汾州西河人,善騎射。
狄青,是山西臨汾隰縣人,隰縣屬於典型黃土高原地區,再往西過去一點就是夏國勢力,往北則是遼國範圍。惡劣的環境,註定無法種植莊稼,迫使汾州人只能狩獵爲生,這也是狄青從小弓馬嫺熟的原因。
習慣於騎馬射箭的人,與遊牧民族一樣,性格總是桀驁不馴。狄青在十六歲的時候,因與人打架而獲罪入獄被黥面,並被髮配充軍,從此開始其波瀾壯闊的戎馬生涯。
充軍時,狄青因爲弓馬嫺熟,沒有像絕大多數人那樣被派出去戍衛邊疆,而是被選爲萬里挑一的皇帝禁軍中的精銳騎兵,並在“御馬直”幹了14年,一路做到了御馬直將軍貼身近衛的位置。
公元1038年,既狄青投身行伍的第14年,夏國統治者李元昊獨立於北宋與遼國之外,裂土稱王,建立西夏。宋夏交惡,朝廷用兵西北,才使得狄青開始在戍邊戰事中,大放異彩。
狄青被宋仁宗任命爲延州指揮使,率軍開拔邊疆抵禦西夏軍隊的侵襲。當時狄青身邊的將領,在與敵軍的戰鬥中總是一觸即潰,久而久之士兵都養成了畏戰情緒,而狄青的出現,卻改變了這個局面,狄青每次上陣殺敵,總是身先士卒,不畏生死,將士們都深受鼓舞。
戰鬥一共打了四年,狄青前後參加了二十五場大戰,被亂箭射中八次。在大戰安遠時,狄青身負重傷,當聽到敵軍來襲時,馬上忍着傷痛上馬迎敵。狄青於亂軍之中,一向縱橫馳騁,所向披靡,令敵軍望而生畏。
《宋史·狄青傳》記載:
寶元初,詔擇衛士從邊,以青爲延州指使。時偏將屢爲賊敗,士卒多畏怯,青行常爲先鋒。凡四年,前後大小二十五戰,中流矢者八。嘗戰安遠,被創甚,聞寇至,即挺起馳赴。出入賊中,皆披靡莫敢當。
此後,狄青雖居功甚偉,但因爲朝廷重文輕武的政策,加之無功名在身,狄青並未得到提拔。但他卻以其敢戰、善戰而漸漸獲得了一些名氣。
二、從戰場驍將,到大宋名將
公元1040年,尹洙出任涇原、秦鳳兩路經略安撫司判官。尹洙這個人,當時既是當紅得令的大臣,又是不可多得的文壇大家,其學行爲世人所稱道。狄青時常以自己見識短淺而憤懣不已,因此十分仰慕博學之人,也開始重視經營自己的人脈。狄青知道尹洙到任之後,親赴其府上虛心求教,大受尹洙賞識。對狄青的用兵才能,尹洙說:“此良將才也!”
於是,尹洙把狄青推薦給了頂頭上司范仲淹。
范仲淹是對狄青影響深遠的一位大人物,他初見狄青,便有相見恨晚之感。但范仲淹從狄青的言談中,感覺到狄青用兵雖猛,但並無章法。范仲淹更是不吝點撥說:“將不知古今,匹夫勇爾。”並給了他一本《左氏春秋》,對其寄予厚望,希望他開始學習兵法韜略,假以時日,做柱國之材。
所謂“朝中有人好當官”,有了朋友之後的狄青,很快被尹洙舉薦爲涇州督監,又累功升到了西上閣門副使的位置。
除此之外,狄青也開始手不釋卷,鑽研自秦漢以來成名將帥的兵法,融會貫通,化爲己有,打起仗來更加所向披靡,有章有法。
公元1042年,狄青因爲戰功卓著,朝中又有大員舉薦,升職了秦州刺史。當時范仲淹、韓琦等多次向仁宗提及狄青,總說他有治亂之能,御軍之才,仁宗便想要召見他,親自聽其講述對西夏襲擾邊疆的應對之法。
可惜還沒等見到狄青,渭州又被西夏襲擾,狄青只能走馬上陣,仁宗便命令狄青把邊疆雙方的軍事部署,犬牙交錯地畫出來,並附上應對之策,上交朝廷。
公元1044年,狄青再次以戰功,被仁宗親自提拔,做了禁軍馬步軍副都指揮使。
位當要職之後,狄青經常面見仁宗,探討治國與御軍方略,仁宗有一次看着他臉上刺的字,十分心酸,便勸說其用藥把傷疤敷去,狄青這樣回答:
陛下以功擢臣,不問門第,臣所以有今日,由此涅爾,臣願留以勸軍中。
意思是說:陛下是以功勞提拔了我,而絲毫沒有顧及我的門第與出身,我之所以有今天,都是臉上的字讓我知恥後勇的緣故,我想要留着它,用來激勵軍隊裡的士兵們,告訴大家,即使是我這樣的人,只要奮發向上,建立功勳,陛下與朝廷也會委以重用。
仁宗聽了之後,大爲欣賞,不久之後,直接提拔狄青做了樞密院副使。宋朝軍隊的最高長官爲樞密使,司掌國家軍政要事。由此可見狄青的地位顯赫。狄青幾乎已經打破了北宋朝重文輕武的陳規。
三、臣出身行伍,唯戰場殺敵
公元1052年,嶺南儂智高率部作亂,嶺南一帶十數州淪陷,仁宗派出楊畋等安撫使負責嶺南的平叛事宜,但楊畋到了之後,久久沒有給朝廷一個滿意的戰績,仁宗很擔憂,又派出孫沔、餘靖,率軍討伐叛軍。
狄青當時爲樞密副使,不願意尸位素餐,縛於高職,想要效命疆場,平定叛亂,於是上表仁宗請戰,仁宗召見他,表示不願讓他孤身犯險,狄青則回道:
“臣出身行伍,唯戰場殺敵,可報社稷。望陛下允臣率數百外族精騎,輔以禁軍驍戰者,斬敵首級,以彰陛下威儀。”
仁宗一聽,被狄青的豪氣干雲所觸動,當即任其爲宣徽南院使、宣撫荊湖南北路,總領嶺南平叛事宜,並親自在垂拱殿爲他設酒踐行。
狄青率領部隊,駐紮在賓州,蔣偕、張忠等將領在早期與儂智高的戰鬥中,屢戰屢敗,極大地挫敗了士兵的志氣。
左丘明曾在《曹劌論戰》中說: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狄青十分擔心軍隊的士氣,因此到任後第一時間便下令部隊無令不得擅自出擊,同時靜觀其變,苦尋破敵良策。
然而令行不止,廣西鈐轄陳曙在狄青三令五申之下,絲毫沒有把他放在眼裡,公然違反軍紀,趁着狄青還未到前線,極其希望打一場勝戰戴罪立功,令朝廷刮目相看,便擅自率步兵八千攻打叛軍,結果潰敗於崑崙關,殿直袁用等人都臨陣脫逃,宋軍軍威盡失,叛軍更加囂張跋扈。
狄青中軍點將說:“令之不齊,兵所以敗!”
一支軍隊,連命令都不能統一,做不到令行禁止,那還打什麼仗?這是失敗的主要原因。狄青當堂將陳曙和袁用等三十多位違反軍紀且臨陣脫逃者斬首示衆,諸將無不愕然,紛紛折服。
《孫子兵法始計篇》載:
兵者,詭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
狄青認爲,兵無常勢,用兵就是要虛虛實實,出其不意,攻其不備,因此當天便傳令三軍休整十天再開拔,等叛軍得知消息有所懈怠之後,第二天凌晨便引兵一夜越過崑崙關,出現在叛軍面前,令叛軍惶恐不已,自亂陣腳。
狄青一面令孫節、孫沔等正面率軍攻敵,另一面則出兩路騎兵,左右包剿,圍殲敵人。
剛開始叛軍氣焰囂張,竟一度使得宋軍招架不住,孫節死戰而死,孫沔也被打得節節敗退,以爲生死不過須臾之間時,卻看到狄青用旗幟揮動指揮着騎兵夾攻叛軍,瞬間實現了反殺,並追亡逐北。
此戰之後,儂智高失蹤,宋軍繳獲錢財戰馬無數。有部下在攻破邕州城後,於屍體中發現了一個身穿龍袍的人,便建議狄青說可以向朝廷稟報儂智高已死,獲取功勞。狄青聽後卻嚴厲斥責道:“你們怎麼知道這不是儂智高的金蟬脫殼之計?我寧可少些功勞說儂智高失蹤了,也不敢欺瞞陛下貪取軍功啊!”
沈括在《夢溪筆談》中評價狄青:
青之用兵,主勝而已,不求奇功……
爲將者,當以取勝爲使命,至於軍功,則是使命之外的虛名。狄青有這等胸懷,足見他與那些庸俗將軍不同。
於是,狄青凱旋歸朝,仁宗爲了表彰其軍功,直接把他提升到了軍政一把手樞密使的位置,連帶一人得道雞犬升天,讓其兒子們都做了官。
四、匹夫無罪,懷璧其罪
狄青雖然是宋朝不可多得的良將,然而,在重文輕武的大環境下,他的存在,顯得有些突兀。
正所謂“匹夫無罪,懷璧其罪”。當初狄青以武將身份擔任樞密使,主宰天下軍事,威望甚隆的時候,那些自詡清高的文臣們出於各種目的,看狄青不順眼。因爲在這些人的心目中,大宋的兵馬豈能掌握在一個“兵魯子”手中?
於是,他們開始打壓狄青,猜忌狄青。有些大臣甚至開始藉助“天象”來爲難狄青,《宋史》雲:
言者以青家狗生角,且數有光怪,請出青於外以保全之,不報。
文官們說,狄青家的狗生了兩個角,這是是不詳徵兆,爲了江山安全,還是把狄青下放吧。宋仁宗雖然對狄青也有所顧慮,但文臣們提的這個藉口實在太拙劣,宋仁宗最終沒有下放狄青。
而狄青身經百戰,自然也能看出人心險惡,他在報效國家的同時,也在尋求武將的出路。然而,不久後,身爲樞密使的狄青就交了華蓋運,史載:
嘉祐中,京師大水,青避水徙家相國寺,行止殿上,人情頗疑,乃罷青爲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出判陳州。
公元1056年,京師發生了洪災,狄青爲了避洪澇,將家遷到了大相國寺,並在佛殿上居住。仁宗以其無德修之心,免去他的樞密使之職,加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之銜,明升暗降地將之調離京出知陳州。
堂堂大宋樞密使,轉眼間變成了一個知州。狄青爲自己的“輕狂”舉動,付出了代價。
那麼,狄青真的是一位不知天高地厚,目空一切的狷狂之輩嗎?他不知道住在大相國寺正殿上會有什麼後果嗎?他當然知道!
《宋史·狄青傳》載:
青爲人慎密寡言,計事必審中機會而後發。
顯然,狄青並不是愣頭青,他心思甚密,遇事都是謀定後動。對於以慎密著稱的狄青來說,睡在大相國寺大殿這種低級錯誤,他是絕不會明知故犯的。他之所以要這麼做,很明顯,他是想自污,想急流勇退。
結果,狄青如願了。不,他其實沒有如願,是那些文官如願了。
第二年三月,仁宗便收到噩耗,狄青因嘴角長了一個很大的毒瘡,醫治無效,因病去世,年僅50歲。至此,這位北宋第一名將,在爲大宋南征北戰20年後,黯然落幕。
明朝文學家馮夢龍認爲,狄青之所以會在遠離京城第二年就去世了,是因爲深受朝廷猜忌,擔心朝廷痛下殺手,整日心理壓力極大,最終鬱郁而逝。其實,這個觀點有些誅心了,且不說宋仁宗會不會去殺掉手無兵權的狄青,就從狄青的人生經歷來看,他也不會是因猜忌,導致“驚嚇而死”。
回顧歷史發現,狄青雖短暫逆反了北宋重文輕武的局面,然而終究還是因此遭到朝廷的忌憚和打壓。
畢竟,大環境的力量,非一人之力可以改變。
太史公司馬遷曾在《史記·越王勾踐世家》借范蠡之口說“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千古以來,能臣干將,都是封建帝王維穩統治的工具,一旦功高蓋主,勢必會成爲出頭的椽子,遭到忌憚與打壓。
從黥面囚犯,到北宋第一名將,那個毒瘡,彷彿沒有生在狄青嘴角上,而是生在了那個時代的嘴角上,只要那些文官們嘴角稍微翹起,就能看到一個偌大的毒瘡。
或者說,這個毒瘡,不止生在狄青身上,還生在所有武將的身上。
狄青死後,雖然宋仁宗下旨追贈狄青爲中書令,賜諡“武襄”,但這也是身後之事了。
《莊子》說:名,公器也,不可多取。
意思是,名聲都是給別人看的,不可過分的貪婪。
而千古能勘破功名富貴者,寥寥不過孫武、陶朱公、王翦、張良、郭子儀、姚廣孝等幾人而已,他們因舍反而大得,反被青史留名,傳爲千古佳話,不得不令人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