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互市貿易的物資

第90章 互市貿易的物資

蜂窩煤、這是一種技術難度不高,但是對於寒冷地區人口來說極爲便利的產物。

在明末小冰河即將到來的時代,這樣的東西只要點上五六個,用特製的爐子點燃存放,完全可以溫暖十幾平的小蒙古包一晚。

它的熱效率,要比柴火好上太多,而成本也要便宜不少。

朱由檢要做的,就是用蜂窩煤收割北方的蒙古人。

因此、等他從京城帶來的三種煤炭和泥土帶到的時候,他就對工匠們講解道:

“這蜂窩煤的形狀是這樣的。”他掏出一張紙,上面畫上了後世可見的蜂窩煤爐子和蜂窩煤形狀。

“這蜂窩煤的爐子可以用鐵皮包着土,也可以直接用陶土來煉製。”朱由檢講解道:

“將煤塊和土、按照一兩比三錢的方式打成粉末,隨後和水揉捏,丟入模具中塑造成型,等乾燥後取出就行。”

“這種蜂窩煤,一旦製成、上火不快,但是持續時間長,放入爐子中封爐後、可以一個時辰不滅,唯一的缺點就是有點菸霧。”

“不過只要在爐子上方修建一個口子,安上一個竹管,就能把煙引到屋外。”

“至於摻土的比例,可以按照煤渣的質量來摻放,優質可以多摻一兩百斤土。”

“至於這蜂窩煤,立馬按照我之前說的,停下皇陵所有人,先把它給我弄好,弄個一千萬斤再說!需要的銀子你看着辦,昌平的煤不夠,就叫工部運來,我們花銀子買。”

“盧劍星他們到哪裡了?”

由此可以看得出、即便發展到了晚明,匠戶的地位依舊很低。

這羣成了匠戶的人,背後的小家族中,必然有人過的不錯,畢竟是京城武功三衛的匠戶,說不定還有個親戚爲官。

“點燃過了、按照每個3斤來做,一個可以燃燒一個時辰,若是按照殿下的爐子一樣存放五個,可以燃燒三四個時辰。”

“3斤……”明代的一斤是596克,也就是說三個已經已經接近1.8公斤了。

“戚元輔、還有什麼事情要做嗎?”

朱由檢也沒有什麼責罰他們的意思,招呼他們仔細研究後,便叫人帶了他們下去了。

“嗯……”聽到這個解釋,朱由檢稍微理解了。

“沒有、他說自己能解決。”錦衣衛千戶解釋着,又說道:

“那盧劍星沒有直接乘船前往四川和湖廣,而是直接在當地用楊一鵬的文書,採買了三百匹雲錦和宋錦和三千匹白布,五百擔生絲,三百斤西湖貢茶、六千斤紅糖和四萬斤栗子,截留了三百件官瓷。”

“這蜂窩煤不算什麼軍需,朝廷也不禁,打着御馬監的名頭賣出去,順帶定下來年開春後的貨量。”

沒有像其他小說中的一樣,笑着說這東西怎麼怎麼簡單,而是猶豫再三後,才小心翼翼道:

不過、這也不怪曹化淳,如果不是朱由檢小的時候去蜂窩煤工廠偷看,他也不知道這玩意這麼簡單。

曹化淳的話,叫朱由檢高興了不少,心情一好,語氣也輕鬆道:

“卑職領命!”聽到朱由檢這麼說,陸文昭從他的話中聽出了,他對盧劍星的做法很滿意。

“不用三個月,皇陵修建好不說,還能弄出上千萬斤蜂窩煤。”

至於他們,從來沒有聽說過這種東西,只覺得十分新穎。

眼下盧劍星居然知道了,並且做上了這生意。

荒地百萬畝,參軍者家屬一人兩畝,按照目前的缺額,頂多四萬畝,其餘剩下的六十幾萬畝就是人頭劃分。

這樣的緩和就是自萬曆四十四年開始,蒙古人便基本上不會南下劫掠。

“他沒有派人找錦衣衛幫忙嗎?”

“我當是什麼事?原來是這件事?你且放心吧。”

其實日本是有野生板栗的,只是糖需要進口,爲了吃到它,日本皇室和各地的藩主都開出了天價。

“這不是還挺多的嘛?”

“你叫人監督着那幾個工匠,一旦蜂窩煤成了,立馬叫人在四周買煤。”

成化年間、江南地區更是大興社學,民間子弟八歲不就學者,罰其父兄。

陸文昭以爲有什麼急事,卻不想朱由檢問道:

自宋朝開始,發展到元朝後,朝廷對基礎教育上心已經是歷史軌跡了。

“既然這樣、先叫人做出三百斤,帶去張家口、白馬關、喜峰口給那裡互市的蒙古人看看。”

“類似的還有西湖的貢茶,以及白布、官瓷。”

有記錄的明代社學一共1438所,幾乎保證每個縣都有一所社學。

“萬歲命令戚元輔練兵之後,明歲六月再北上,順帶前往南京,將今歲南直隸、浙江積欠的加派銀、秋稅,漕糧,還有明歲的夏稅一起北運京城。”

“我要對付內喀爾喀,那麼就要提防北方的科爾沁蒙古,如果能叫林丹汗節制科爾沁,甚至雙方交戰的話,那麼對我很有利。”

只是等他們下去後,朱由檢想起了社學的事情,因此對曹化淳道:

因此、在明代會讀書寫字並不奇怪,只不過礙於社學不足,大部分百姓還是需要交錢,才能讓自己的孩子讀書。

朱由檢笑着安撫了他,對他解釋道:

“煙霧呢?多嗎?”朱由檢起身,身旁的小太監爲他更衣。

這麼看來、這傢伙是害怕自己做糧食貿易,達不到我的預想,因此想通過海貿來賺取銀子。

“嗯、蜂窩煤!”朱由檢笑着解釋道:

“那蜂窩煤的製作方法簡單,你別看那些工匠犯愁,但只要他們回去弄幾天,便能弄出來。”

但就這麼下去,即便把修皇陵的銀子算上,也養不活這麼多人。

“買煤的時候,派人帶着足夠的煤先去張家口試試行情,要是有蒙古人願意採買,討論着定下價錢,然後帶人在白馬關和喜峰口都弄互市。”

倒是朱由檢十分清楚那糖炒栗子的厲害之處。

也就是林丹汗的兵馬實際上也就四五萬左右了。

如今已經是泰昌元年,廣義上又是萬曆四十八年。

“隨後按照殿下您的意思,臣授意南京南鎮撫司出面,將南京漕運之中的三百條小船,六十艘沙船調給了盧劍星。”

聽到了這錦衣衛千戶的話,朱由檢算是明白爲什麼浙黨要爲難戚元輔了。

“回殿下、撥了八萬石糧食,還有不少修建屋子的木料。”曹化淳先是這麼一說,但緊接着又說道:

“殿下、目前昌平一帶的荒地已經發完,只剩下懷柔和密雲的了。”

總不能一直去找萬歲要吧?到時候萬歲急眼了,自然不會生自家殿下的氣,想來先拿他和王承恩出氣了。

“哼!”朱由檢忽的冷哼了一聲,會廳內衆人全部低下頭,眼觀鼻、鼻觀心。

“殿下……”見朱由檢忽然睜開眼睛,負責隨堂的小太監微微行禮。

朱由檢記的很清楚,由於明朝後期逐漸開始冊封蒙古人,並且開始互市,因此蒙古人和明朝之間的關係已經開始逐漸緩和了。

“御馬監之前存糧不過五十萬石,各地秋稅之後收割上交一百六十二萬三千石,總共兩百一十二萬三千石。”

“殿下……現在是卯時六刻了……”小太監老老實實的迴應,而朱由檢聞言,也不再賴牀,而是翻身開始洗漱了起來。

“着急纔好、着急就能賣一個好價錢。”朱由檢笑道:

八十多萬人,每個月就是再節約,那也要吃去六十萬石糧食,八個月就是四百八十萬石。

“今年風雪大,想必那些韃靼諸部心裡都着急。”

目前眼下漠南地區所有蒙古人在三、四十萬左右,和林丹汗向努爾哈赤吹噓的差不多。

“點燃過了嗎?”朱由檢並不意外,而這時曹化淳也點頭道:

這麼來看、蒙古人在和明朝兩百多年的糾纏中,已經奄奄一息,根本形成不了一個統一的帝國來威脅大明。

“所有人已經接近二十萬人,每個月都要吃十五萬石糧食。”

只是在睡夢之餘,他夢到了自己吊死在歪脖子樹上的畫面,瞬間就給他嚇醒了。

“給他們五百兩銀子,再叫其他工匠就地取材。”

所以這麼想之後、朱由檢便對曹化淳道:

“至於海船,你派個人回順天,請皇兄將江南一些水師的沙船和福船調出,看看皇兄能不能准許。”

這麼搞下去,地沒養起來,人先破產了。

“奴婢這邊,把他們安排到了東邊二十四里外,在那裡劃了四萬畝田地給他們,並派工匠和人馬爲他們修建了十二個村寨。”

不過這麼多孩童和遷移而來的人,要吃的都是御馬監的糧食,直到來年秋收,他們纔會按照御馬監的規矩,交糧四成。

朱由檢忽的對站在門口的錦衣衛千戶道:“戚元輔眼下回到浙江了嗎?”

青海蒙古人估計有個四五萬,但男丁也就一兩萬罷了。

可即便如此、從春季到秋收,整整八個多月時間,六十幾萬人加眼下的二十萬人,便是八十多萬。

“成本幾何?”朱由檢字短意簡,而曹化淳則是馬上回應道:

“比殿下您說的還要便宜一些,差不多一百斤九十文左右。”

明朝接力後,朱元璋下令各地立社學,延請師儒以教民間子弟。

看曹化淳那嚴肅的樣子,他還以爲御馬監的糧食都吃完了。

這很符合人性,而朱由檢也對曹化淳道:

要是他們陸續來,那估計也得到開春之後了。

“這糧食的事情,我已經有了把握。”

“如果是售給北虜和土蠻,可以按照殿下之前所說,叫他們在帳篷中間弄一個管子。”曹化淳回道。

“那附近百姓遷移而來的有十六萬人,有男丁八萬參加皇陵修建,如此便是十六萬畝,昌平二十九萬畝便發完了。”

因此朱由檢便再詢問道:“糧食撥發了多少過去?”

“那蜂窩煤……真這麼簡單?”曹化淳有些不信,總感覺自家殿下是在忽悠自己。

按照俺達汗時期,漠南分爲察哈爾三萬戶,外喀爾喀三萬戶、內喀爾喀三萬戶、漠西三萬戶、河套鄂爾多斯一萬戶、歸化城土默特三萬戶來看。

“前往日本?”朱由檢皺眉,而陸文昭則是說道:

“眼下的問題是,按照遷移的要求,咱們是要供他們吃到秋收的。”

“殿下、那蜂窩煤,按照您說的,做成了。”

至於那所謂的准許,實際上只要自家殿下開口,只要不是太過分,萬歲都會點頭。

所有蒙古人加一起,大概就是八十多萬。

如果分擔不了,反而還要和好皇兄要銀子,那他不成了一個笑話了?

這燃燒的效率很不錯,就算是拿來供暖也足夠蒙古人使用了。

可即便朱由檢這麼說、他心裡也知道,御馬監的財政壓力現在很大。

距離盧劍星他們下江南,已經過去了七八天。

百年過去、朱祁鎮又命朝廷令提學官及府縣官對社學進行扶持和監督,社學中品學兼優者,可免試補爲秀才。

說白了練兵是小事,擋住戚元輔練兵之後押運漕糧、漕銀北上纔是大事。

不過朱由檢還是太依賴前世的記憶了,那曹化淳對他解釋道:

“薩爾滸一中,經略楊鎬調遣了九邊各地的兵馬,這些孤兒大多是薊鎮和遼東、還有宣府、大同戰死兵馬的孩子。”

想到這裡、陸文昭見朱由檢不再說話,便慢慢退了下去。

“只要把那蜂窩煤弄出來,再用低價和山西當地的官府購入煤渣和煤石,加上了六十幾萬百姓出人。”

曹化淳愁啊,畢竟朱由檢跟他說過,之後開春,御馬監還要和蒙古人做生意,買耕牛和馬匹。

陸文昭有些覺得羞愧,畢竟南鎮撫司存放了許多文書,按理來說他們情報應該最豐富纔對。

這麼多時間,便是騎馬也該起到江南了,所以朱由檢不由問了一句。

漠北大概只有十四五萬人,漠西可能因爲時間過去太久多一些,但按照瓦剌和準噶爾的時期來看,眼下漠西的衛拉特蒙古人頂多也就是二十萬不到。

“這麼一來、有遼瀋的白桿兵和戚家軍,老奴必然是不敢派大隊人馬支援內喀爾喀的。”

不過他的愁被朱由檢見到後卻是一笑道:

軍戶制,並非要求子孫世世代代都是軍戶,只是每家每一代都要有一人前去當軍戶罷了,匠戶也是如此。

“煙霧有點多,不過安裝了竹管後就好多了。”

朱由檢倍覺頭疼,心想怪不得一個就能燃燒兩個小時。

陸文昭得知問的是這件事後,便回答道:

“四日前,他們便抵達了揚州府,隨後拜訪了漕運總督楊一鵬,花了三千兩銀子,從楊一鵬手裡拿到了漕運的文書。”

“謝殿下!”聽到這話、所有工匠紛紛跪下,雙手抱拳感謝朱由檢。

但朱由檢生氣之後立馬察覺有些不對勁,只因爲他叫戚元輔去招兵這件事,不可能引起浙黨官員這麼大反應,既然如此,那麼浙黨官員爲難戚元輔就是另有原因了。

“什麼時間了?”朱由檢呼出一口濁氣詢問道。

只是說一試、而是沒有拍着胸口說一定能做出。

想到這裡、朱由檢眯了眯眼睛,隨後對陸文昭道:

“叫你的人監督好盧劍星他們,另外他們需要什麼幫忙的都可以幫忙。”

“研究不出來也不責罰你們。”

可盧劍星這樣的做法,他們並不知道,足以讓他覺得丟臉。

如此過去一刻鐘,戚金下令所有人馬休息後,所有人才在校場休息了起來,陸文昭也趕上了校臺。

“我只要把內喀爾喀中的恩格德爾擊潰俘虜,就能把內喀爾喀中鐵桿的挺金派弄死。”

“入伍者全家都分到了田,如此便按人頭、一人發一畝,一共下去七萬畝,之後這遺孀又發六萬畝,如此便十三萬畝了。”

“正要和殿下您說這件事。”曹化淳行禮道:

“一個半月過去,勖勤宮派出去的太監,一共帶回一萬六千四百餘人,其中大部分是死戰將領、兵卒的遺孀,父母,孩童則是十六歲以下者共一千四百二十七人,孤兒兩千人整。”

“儘管各縣阻攔,但是當戚元輔開出在當地訓練一個月一兩五錢軍餉,開拔前每人五兩安家費,開拔後每個月一兩六錢六分的軍餉後,浙江還是有人前去應募。”

刨去已經投靠了努爾哈赤的內喀爾喀,還有不聽使喚的青海、歸化土默特,鄂爾多斯土默特,屬於林丹汗的人口也就二十萬不到。

他們都知道、朱由檢是在生氣浙江官員的作爲。

“……”得知這個消息,朱由檢眉頭下一瞬皺緊,接着問道:

“若是真如殿下所說那麼簡單,那麼草民等人可以一試。”

過了一會兒朱由檢才找來一個錦衣衛,叫他叫陸文昭過來。

說完、朱由檢又對工匠道:

“研究出這個東西,你們每人賞銀一百兩,昌平荒地每人十畝。”

他曹化淳也是在內書堂飽讀詩書之輩,可從沒有聽說過有這樣的東西。

“奴婢……奴婢領命……”聽着自家殿下這麼興致沖沖的話,曹化淳不忍心打攪,只能順着他點頭。

這還是有記錄的,很多還是沒有記錄的,因此到了正德年間,明朝小說行業開始步入正軌,在晚明進入巔峰。

“各種吃喝下來,已經用去十二萬石,眼下尚有不足兩百萬石。”

“在軍營東邊十里外修建一個一百畝的鄔堡,調一個千戶的人馬駐守。”

“殿下、您叫我?”

“蜂窩煤?”曹化淳苦笑,那八字還沒有一撇的事情,自家殿下倒是自信。

所以,如武功三衛這樣的工匠,身後保不準是有不少讀書人幫襯的。

“只不過……”

聽着這話、朱由檢擦了擦嘴,而後曹化淳進了寢室激動道:

在等待的同時,他腦中也不斷出現各種東西。

“只要御馬監的糧食能忍到夏季就足夠了,剩下的糧食不用你擔心,都交給那蜂窩煤。”

“奴婢領命!”聽到朱由檢的話,曹化淳立馬起身,帶人就下去辦事去了。

這麼想着的時候、早膳菜餚也一盤盤端上桌,而朱由檢一邊吃,一邊想。

“三千多人?這麼多?”聽到曹化淳的話,朱由檢微微皺眉道:

“我不是記得,北虜已經多年沒有叩關了嗎?”

朱由檢說完、便期待的看向了各位工匠。

到了弘治年間,朱佑樘再次明令各府州縣建立社學,並以江南爲例、規定民間幼童年齡在15歲以下者,應送社學讀書,這便是最早的強制義務教育。

“時間上還是來不及了,這蜂窩煤還是得冬季才能賺到不少銀子。”

糖炒板栗!後世大街上賣15元一斤的還嫌貴的炒板栗,在眼下是日本皇室的特供品!

至於朱由檢則是在穿好了衣服後,坐到了會廳,等着吃早膳。

四年的時間,不太可能有這麼多孤兒啊……

“九邊子弟遺孀,和養濟院孤兒的事情,辦的怎麼樣了?”

但是這件事情,朱由檢記得沒錯的話,應該是明末才傳回了明朝。

“殿下!成了!真的成了!”

只不過他剛開始洗漱,便聽到了曹化淳激動地聲音:

“根據北鎮撫司的消息,戚元輔回到義烏後,當地縣令以男丁不足而拒絕戚元輔的招兵,浙江當地也有不少縣拒絕戚元輔招募的請求。”

他要來御馬監,不止是要爲自己,也是爲了要幫好皇兄分擔的。

“而且奴婢昨晚問了問武功三衛的工匠,每日工部和兵仗局的煤灰都能剩個百來斤。”

不過按照這樣來算,三個也就是十五斤,十五斤如果放爐子之中,記得蓋上蓋子,那差不多能燒三四個時辰。

朱由檢突然開口、錦衣衛千戶立即回道:

“三日前送來的消息,戚元輔已經募兵一千六百人,眼下恐怕已經突破三千了。”

朱由檢眼看曹化淳不信,也沒有點破,而是笑了笑後示意他先走。

“若是把這些煤灰存好帶來,每歲能多賺下幾百兩銀子。”

原來如此……

至於朱由檢,則是在對方退出去後,又抽出時間看了一眼書,隨後覺得有些睏意後,洗漱一番便躺上牀睡了一覺。

聽聞提問,作爲陸文昭麾下千戶立馬回答道:“回殿下、上個月二十六就回到浙江了。”

“這麼快?”朱由檢倒是沒想到這麼快就發完了,但曹化淳解釋道:

聽到還有兩百萬石,朱由檢放鬆了不少。

“那雲錦和宋錦是貢錦,在日本昂貴、有錢也買不到,至於具體的價錢,卑職也不知道。”

“至於那糖和栗子,卑職也不知道是用來做什麼的。”

如果不算漠西和漠北,漠南加青海也不過就是四十五六萬,頂多拉出十五六萬男丁罷了。

不過他的放鬆,卻叫曹化淳苦笑道:

“如今距離秋收、尚有十個月,可如果後續再有其他布政司的百姓前來,按照這發地的樣子,恐怕兩百萬石是不夠的。”

“這傢伙一死、內喀爾喀和後金之間的隔閡就難以修復,到時候只有科爾沁蒙古人的幫助,獨木難支。”

既然威脅不了,那麼拉攏他們就成了可行的事情。

“隨後他叫他手下的一個總旗帶人,於兩日前乘船出海前往了日本,而他帶人前往了鳳陽。”

上千萬石漕糧、八百多萬兩的加派銀和秋稅,全都一下子運走了,那麼用這筆銀子做自己事情的官員和士紳、鄉紳、商賈都要被打斷脊樑骨。

因此秋稅不能運走,糧食更不能!

如果朱由檢想的不錯,眼下那上千萬石漕糧,說不定已經被江南官員以私糧的身份,高價賣給了淮河北部正在鬧糧荒百姓……

四更結束、感謝訂閱

(本章完)

第381章 朱由校站臺第698章 後記(十八)武狩內戰第15章 千萬兩軍餉的缺口第568章 三龍同朝第220章 閹黨擡頭第535章 欣欣向榮第234章 南洋自古以來第127章 沈遼大戰序幕第664章 番外篇(十二) 三王歸齊第405章 齊王愛熟婦第325章 天啓八年第346章 晚明科學家王徽第378章 飢餓的盛世第521章 廢衍聖公第342章 亂國之人第56章 盡是空餉第587章 西京繁華第473章 齊國五年計劃第361章 廢除徭役第118章 局勢大好第117章 閱兵準備第173章 國事艱難第601章 齊國總旗張煌言第664章 番外篇(十二) 三王歸齊第216章 打斷建虜的脊骨第442章 心慈手軟洪督師第77章 野心第196章 理念不同第126章 御馬監變化第605章 碎葉城西第668章 番外(十六) 侄不忍叔第171章 戰爭泥潭第521章 廢衍聖公第340章 官吏定祿,風雨欲來第361章 廢除徭役第196章 理念不同第434章 人丁凋零齊王府第674章 番外(二十二)粉墨登場第429章 大婚籌備第96章 扶弟魔第478章 農村包圍府縣第524章 老謀深算第587章 西京繁華第414章 兄弟之爭第452章 明金對峙第54章 藩王興 宗室苦第15章 千萬兩軍餉的缺口第119章 川兵入瀋陽第5章 新帝第一朝第634章 河中收復第254章 狼山之戰第359章 火燒草津城第569章 中秋佳節第490章 師徒第41章 巡視盔甲廠第641章 守成之主第547章 商貿繁榮第543章 雙璧隕落第175章 兵權纔是道理第64章 孜孜不倦第562章 嘉峪關頭第153章 四處調兵第507章 烏合之衆第603章 搶人大戰第491章 百姓賴安第305章 天啓之治第257章 北定河套 南平舊港第679章 番外(二十七)天乾盛世第5章 新帝第一朝第225章 第兩百二十四 革新勳貴第193章 以勢壓諸王第658章 番外篇(六)五大案第283章 興京城的垂死野豬第227章 改革五軍都督府第144章 北沙河血戰第124章 十六衛軍十二拱衛營第520章 北方大旱第3章 難兄難弟第567章 獸窮則齧第335章 能查而不可查第520章 北方大旱第578章 待價而沽第237章 黨爭爆發第84章 保住熊廷弼第628章 久遇甘霖第239章 出兵南洋第341章 礦產國營第689章 後記(九) 鹹嘉之盛第4章 一年換三帝第112章 落幕第157章 羣臣逼宮第682章 後記(二)帝崩第218章 犁庭掃穴第103章 蜂窩煤的火爆第566章 故人再見第490章 師徒第491章 百姓賴安第413章 建虜惶恐第630章 齊國齊州第669章 番外(十七)政見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