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徐傑和協約國三巨頭之間勾心鬥角的時候,和德國人的談判也終於如期進行。經過一連串的私下接觸後,雙方最終選定在挪威進行談判,挪威式中立國,不算任何一方的主場。不存在吃虧問題,華夏特使武方亭和德國特使裡賓特洛甫在挪威首都奧斯陸展開了長達數週的談判,以解決雙方在中東的地位和利益問題。而早在雙方代表正式接觸之前,華夏和德國已經就結束前線軍事對峙的問題達成了一致!華夏和德國繼續保持原有位置,但是不會往前線增加任何新的戰鬥部隊,雙方可以互派觀察員。也可以安排少量偵察機對雙方是否守約進行監督。
當然,雖然場面上看起來大家已經和和氣氣了,但是實際上這個臨時停火協議不但沒有國家信譽作保,而且本身漏洞就很多,比如說,雙方部隊不能往一線戰場上調集了,但是沒說不能往兩河流域和伊朗調集啊!所以,雖然場面上雙方都罷手了,但是實際上雙方都沒有放鬆。大家都是列強,列強可不是好相與的!
問題的關鍵只要有兩點,第一點是如何保證華夏和德國在兩河流域以及伊朗內的實力平衡。而第二點就是雙方的實際控制線到底如何劃分。前者比較虛,所以一開始華夏和德國主要就第二點展開了脣槍舌劍的鬥爭。德國人的要?◆求很苛刻,首先要求華夏從兩河流域撤軍,保證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領土完整,而在伊朗地區。則以實際控制線爲基準劃分雙方勢力範圍,如果按照德國人的要求的話。那麼整個伊朗南部的胡齊斯坦省南部、法爾斯省大部、伊斯法罕省南部、霍爾木茲甘省、克爾曼省大部和錫斯坦-俾路支省大部都將處於德國的控制之中。
“這個建議能否這樣理解?我們的,一部分變成了你們的。而你們的還是你們的?”面對裡賓特洛甫提出的要求,武方亭說了一句非常繞口的漢語,讓德方翻譯感到了十分的棘手,數分鐘後,才把這個意思表述明白。武方亭用這種表態表示了自己的不滿!“閣下似乎忘了,我們在兩河流域的戰場上所佔據的優勢地位,我們在戰場上的優勢並沒有轉化爲談判上的有利條件,這是無法接受的!”
“貴國的軍隊並沒有佔據優勢,我們雙方軍隊還在前線對峙。雙方基本都在戰役爆發前的位置,這個優勢從何說起呢?從兵力上來看,佔據優勢的是我們!”裡賓特洛甫笑着說道。
“既然這樣,我們兩國爲何在兩河流域不以實際控制線來劃界呢?貴國的雙重標準是我方無法接受的。我們將雙方在西部的控制線硬生生的推進了上百公里,難道還稱不上優勢?按照您的解釋,恐怕只有我們推進到小亞細亞纔算優勢吧?”武方亭接下來的話語中露出了一絲譏諷:“另外貴國一直擁有兵力優勢,而雙方的戰線卻從伊朗境內推進到了兩河流域!”
“但是貴方確實打不動了,貴方的第一次進攻只是打退了我國和奧匈帝國的進攻,而第二次戰役則是我方發動進攻。而貴方勉強保證防線的穩定。這種優勢和我們牢牢控制下的伊朗南部地區不可同日而語。“裡賓特洛甫扶了扶眼睛說道。
“不不不,閣下錯了,從軍事的角度來看,我們雙方在兩河流域也許在短時間內都奈何不了對方。但是我們可以繼續從本土抽調部隊。而貴國還能從本土抽調多少部隊?貴方是歐洲國家,最重要的立足點只能是歐洲,而我們是亞洲國家。整個東亞、東南亞還有北亞都是我們的,我們沒有敵人。如果貴方認爲玩的起的話,那麼我們可以消耗下去。不過如果到了那個時候。恐怕談判的地點和條件就要換一下了,我希望貴方能好好考慮一下。”還不等裡賓特洛甫回答,武方亭繼續說道:“我建議休會,另外,我可以告訴閣下的是,在未來一週之內,我們將再派遣3個師的兵力進入伊朗!”
裡賓特洛甫被華夏簡單而直接的拒絕打懵了,他甚至有些懷疑自己的判斷,華夏是否真的不想打了。還是說利用談判作爲緩兵之計。不過隨後,有一點可以確定的是,華夏確實動用了空運和海運兩種手段在一週的時間裡向伊朗增加了大量的部隊,雖然具體規模說不清楚,但是德國人終於意識到了華夏絕對不是開玩笑。這支生力軍的加入直接導致了雙方在中東局勢的變化,如果談判破裂的話,這支生力軍無論是西進兩河流域,配合原有部隊繼續打通通往基爾庫克的道路還是南下攻擊德國在伊朗的佔領區都可以。德國人雖然也利用這段時間補充了一些裝備,但是補給速度卻弱於華夏。當然更爲重要的是,德國不是沒有兵力和運力來支持在中東的大規模作戰,而是德國下一階段重點是在歐洲,至少在解決法國之前是這樣,德國不會在中東部署太過強悍的力量的。
德國政府現在有些吃不準了,到底是華夏打算和自己剛到底呢,還是說擺一個姿態?要是前者的話,華夏的信心到底在哪裡?要說華夏爲了一個準盟友和同盟國死磕到底的話,德國人打死也不信。而要是後者的話,華夏就不擔心戰爭繼續升級?德國人仔細整了整手中的底牌,發現似乎能制約華夏的手段確實不多了,華夏似乎在東北和北亞部分地區發現了一些新的油田,他們從協約國進口了大量的開採設備和技術,似乎石油問題正在一步步解決。至於其它手段嗎?德國還真沒有太好的底牌。
就在政治家們考慮華夏的真實目的和底線的時候,就在將軍們考慮是否要增加中東駐軍來保證戰場的平衡的時候,興登堡站出來說了一番頗有深意的話:“我們不要糾結於這些細枝末節了。我們現在需要考慮的問題只有兩個,第一。如何能保證我們通往南亞的道路暢通,第二就是如何保證我們在解決法國之前。中東方向華夏不會找我們的麻煩!只要能保證這兩點,其它的問題都可以談!如果華夏願意主動限制在中東的兵力的話,我們可以在某些方面予以讓步。”興登堡的話雖然有些刺耳,但是確實是解決問題的辦法,雙方即使停戰了,不打了,如果華夏持續增加在伊朗的兵力的話,那麼爲了維持穩定,德國也必須增加兵力。大量的兵力被牽制在千里之外的中東,那同盟國還拿什麼去打法國?所以暫時的息事寧人才是最好的辦法。
興登堡的建議很快獲得了通過,而得到高層授權的裡賓特洛甫向華夏代表團發出照會希望能恢復和談,但是隨後,華夏提出的新的建議讓德國人始料不及,甚至於德國人認爲華夏的條件太沒有誠意了!因爲華夏想讓德國退出伊斯法罕省南部地區!這倒不是說這地方有多達,關鍵在於這個位置太重要了,伊斯法罕省南部猶如一柄尖刀一般直抵伊朗南部走廊最狹窄的地方,如果華夏從這裡出發的話。那麼用不了多長時間就可以將伊朗南部通道徹底掐斷!這幾乎就是把刀子架在了德國中東軍團的血管上,這個條件在裡賓特洛甫眼中是沒法談的!即使不是軍人,裡賓特洛甫也能感到這個條件的威脅!
就在裡賓特洛甫下意識的想要拒絕的時候。武方亭解釋了華夏這個要求的目的。“我們也只是希望伊斯法罕的油田能夠得到切實的安全保證,貴國裝甲部隊的突擊速度和戰術轟炸機部隊的作戰半徑我們是知道的。我們只是想保證油田的安全。換句話說,我們想要一個縱深,僅此而已。”不過一里賓特洛甫的腦子和軍事素養他並沒有聽出來這句話中到底透露出了其它什麼意思。他還是認爲這個條件不可接受,不過爲了不讓第二次談判在一個小時內就結束。裡賓特洛甫還是沒有直接拒絕,而是扯了半天閒話之後決定先向上級彙報一下再說。
要不怎麼說專業人士和非專業人士就是不一樣啊。裡賓特洛甫只看到了這柄尖刀狠狠的插入了德國最爲脆弱的南部運輸線上。但是德國高層將領們卻意識到這個突出部的兩翼還是牢牢的控制在德國人的手中,如果華夏敢在這個突出部部署太多的軍隊的話,那麼只要德國陸軍兵力充足,完全可以將這裡徹底掐斷。如果是德國人部署的話,他們確實會在這裡部署一定部隊,但是絕對不會多。因爲這周邊環境有些惡劣。
“這個條件可以有限度的接受,我們可以退出伊斯法罕省的南部,也可以給他們需要的縱深,但是華夏必須將駐紮在伊朗的兵力限定在一個較低的範圍內!”興登堡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再好的形勢也需要實力做後盾,如果華夏在伊朗兵力有限的話,同時限制軍事基地的數量,那麼華夏想動手也是很難的。而且在後勤問題上,德國也不是沒有後手,鐵路運輸效率再高也沒有船舶運輸效率高啊,在德軍的計劃中,未來攻擊印度的部隊和補給中的6成以上將直接用船運往前線的港口。鐵路的份額其實並不是很高。所以,在裡賓特洛甫看來無法接受的條件,在德軍高層眼中還是可以談的!
實際上德國人因爲戰略問題在中東真沒什麼可以依仗的,而華夏呢因爲對協約國的不滿和從自身利益出發,也不準備和德國過早的對上。而這一點是雙方談判的基礎,當德國人表示這個問題可以談的時候,華夏也十分爽快的表示願意壓縮在伊朗的駐軍規模。並且表示在駐軍位置上也可以談。
事情發展到這一步終於讓談判進入了快車道。德國人開出的條件是華夏在伊朗的駐軍規模不能超過6個師,空軍規模不能超過5個航空兵聯隊,並且不能有戰略轟炸機部隊。而華夏認爲在伊朗先政府控制的範圍內部署6個師太少了,連最基本的維護統治都很難,畢竟伊朗政府的軍隊在戰爭中損失慘重,而且戰爭消耗巨大,短時間內重建軍隊比較困難,所以華夏需要暫時負責伊朗的整個防務,在近百萬平方公里的地方僅僅駐紮6個師實在是不夠用,華夏表示至少要12個師,航空兵部隊要達到12個聯隊的規模才能夠用。
並在在談判中華夏暗示,只有當華夏在伊朗的駐軍和德國在中東駐軍能保證一個相對平衡的時候,華夏才能感覺到安全。華夏對駐軍的要求完全是按照德國人在中東的駐紮數量來定的,如果德國人想削減華夏駐軍,那麼首先就把自己的駐軍削減一下吧!
最終雙方的協商結果是德國在中東地區駐紮9個師的兵力,華夏駐紮8個師。其中華夏駐軍中裝甲師不能超過4個。航空兵部隊被壓縮到9個聯隊,其中4發戰略轟炸機聯隊不能超過1個。而作爲回報,德國和奧匈帝國在兩河流域和伊朗南部地區的空軍規模被限定在11個聯隊左右。而海軍方面德國保證岸基航空兵的數量不超過4個聯隊!在這個標準下雙方的勢力幾乎處於均衡狀態,而且還約定,除了伊斯法罕省的南部地區,其它雙方控制線附近50km的軍事部署情況必須彼此透明,當然,這個條件是有一定期限的,暫定爲3年。
伴隨着條約的簽署,華夏部隊開始有計劃的從兩河流域撤離,而德國人也從伊朗南部部分地區撤軍,而雙方的戰俘交換也在同一時間進行。一場大戰最終落下來帷幕,而讓普通民衆想不到的是,就在條約剛剛結束的同時,在位於巴伐利亞的德國陸軍武器試驗場上,一羣鋼鐵怪獸已經露出了猙獰的獠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