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緣

城中區美達廣場2號門前有兩棵桂花樹,時值九月,正是桂花飄香的季節。

凡盛桂花處,便聞桂花香,一陣陣濃膩的桂花香飄過,常引得路人前來駐足觀賞。

那嬌小的黃色花瓣,掛在樹梢上輕輕搖曳,好似害羞的小姑娘想把臉遮住,又不得不顯露,若隱若現,十分惹人憐愛。

怪道宋代女詞人李清照曾作詞吟誦:“暗淡輕黃體性柔。情疏跡遠只香留。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夜幕降臨,華燈初上。今晚初聽輕音樂,播放的是庾澄慶的《情非得已》。

猶記得第一次知道桂花,並把它刻入腦海裡,是十六年前的那個夏天,當時有部香港電視劇叫做《八月桂花香》,在某省地方電視臺熱播,沈清晨莫名的就被這部電視劇的劇名吸引了。

後來,桂花再次映入眼簾,只因有一回,高中體育課自由活動,同宿舍的兩名女同學站在教學樓背後的一棵桂花樹下,雙眸輕閉品桂香,那癡迷而沉醉的經典一幕叫她終身難忘。

高中的課業到底是繁重的,沈清晨每天都把大量精力投入到枯燥而無味的學習中,沒有過多的時間去欣賞桂花的嬌俏與美麗。

那桂花香到底是清淡的,還是濃郁的,她想不起來了。但她沒忘記的是,這兩名女同學後來學了美術,成了藝術生,高考考上了省內最好的藝術學院。

多年以後,沈清晨回想起當年的那一幕,恍若隔世。

她常在心裡感慨,人的一生中,應該很難再見到如此美好的場景了。

那會兒,芳齡十七,青春年少,同學情深,書香滿溢,花香撲鼻,美人如畫,一眼萬年。許多美好的詞彙竟匯聚到一起變成了實景呈現在她面前,那畫面實在太美太難得。

不僅難得,而且不可重複,亦不會再生。

畢竟集合了天時,地利,人和,這三個因素缺一不可。

就如同那些年老師常對她們說的,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再相聚,花已不再是那朵花,人也不再是從前的那個人。一切都會變化。

再後來,來到2011年3月,在深圳,關於桂花,又發生了一個小插曲,這個小插曲同樣的叫她回味無窮。

那一年,沈清晨參加了工作,人生中第一次去參加相親活動,竟然是陪同兩個要好的女同事去的,如今想來,依然甚是有趣。

相親的女主角自然是她的這兩個女同事,而相親的地點則定在深圳市區某個大型動物園內。

那天,天氣晴朗,相親男主角帶着他的親哥嫂和兩名好友一同前來。七八個人就這麼浩浩蕩蕩地進入園內觀賞,遊玩,場面甚是熱鬧。

在大家忙亂而熱情的做完自我介紹後,沈清晨知曉了男主角姓陳,出於禮貌,她友好的稱呼對方爲陳先生。

園內風景甚好,到處都綠樹成蔭,綠草如茵。動物種類繁多,體型各異,讓人看得眼花繚亂,驚叫連連。

沈清晨第一次看到大象和企鵝,心情異常激動和興奮,開心的跟同事們拍了許多照片。其他人看起來似乎也很高興,都在熱烈的討論某些動物的習性和屬性。

遊園半日,大家未免有些疲乏了,便相約坐下解解乏。

休憩片刻,不知從何處飄來一股沁人心脾的花香,衆人聞到後,頓時感覺神清氣爽起來。但舉目四望,發現附近並無花卉。

因此都不知這股花香從何而來,出自何方花卉。

正當大家七嘴八舌的猜測並討論這股花香是什麼花卉散發出來的時候,陳先生冷不防的冒了出來,說了一句:“是桂花。”

但還未容大家多想,沈清晨卻立刻反駁道:“不是桂花。”

在她當時還比較幼稚又籠統的思想裡,覺得不可能是桂花。剛纔在她腦海裡一閃而過的是年幼時期看過的港劇《八月桂花香》,她立馬接收到的信息是桂花在秋天盛放,而今才三月份,屬於春天,春天怎麼可能有桂花開放呢?

由此她篤定,不可能是桂花,應該是其他的花卉。她當時真是個榆木腦袋,可笑又愚昧。

衆人不知她有這層思考,都齊刷刷地望向她,問她爲何如此肯定?

這一問,倒把她給問住了,她既不是生物學家,又不是植物學家,沒有任何的科學依據來證明她所說的就是正確的。

而僅憑電視上看到的,純屬她個人的自我猜測,這並不能成爲有效的證據來說明她是對的。

這麼一想,她立馬變得不安和害羞起來。剛纔辯駁的時候不注意,大家談到熱鬧處,她竟忘了這裡除了兩個相伴的同事,其他人僅認識半日。

她與他們並不熟絡,既不熟絡,當大家把目光的焦點都轉向她時,她原有的性格缺點一下子便暴露無遺。

沈清晨一向害怕與陌生人交談,在不熟悉的人面前,她很難大方大膽起來。

若要她在衆多陌生人面前發言,她必定嚇得哆哆嗦嗦,慌慌張張,目光閃躲。說話結結巴巴,沒一句利索的,若衆人聽了她說的話,大概率聽不懂她想表達的核心思想是什麼。

這無異於叫她當衆出醜,所以她一般很少在衆人面前發言。

心理學上說,童年的內心模式會在成年後呈現出來,形成一個輪迴。

沈清晨這種無端的自卑感與她年少時的經歷有關。

她這種自幼因貧窮而產生的自卑烙下的印記,已經深深的沁入骨髓,只怕是很難消除掉了。年幼時沒見過什麼大世面,也沒有得到老師的悉心指導和栽培,更沒有父母的提點與呵護。

缺乏各方面舞臺的經驗和鍛鍊,年長後,若沒有得到後期自身的發現與覺悟,沒有進行性格缺陷的自我修復,完善和昇華的話,那麼,除了心思敏感,她將一直這樣又呆又笨又內向的持續下去。

衆人見問她第一遍未作答,繼又問她第二遍。衆人既問她第二遍,她便不能不回覆。

於是她稍微迴避了一下衆人的眼神,縮了縮頭,表情很不自然又扭捏的回了一句:“桂花不是這個季節開的。”

陳先生沒成想會有人反駁他的定論,怔了一下,隨即面露尬色。

也不知爲何,他竟有點慍怒又有點責備的意味看了沈清晨一眼,但看到她有點不好意思,礙於面子,也就不好發作。他把頭一扭,故作鎮定的調整了狀態,儘量使自己和剛纔看上去沒什麼兩樣,又迅速用低沉的聲音告訴大家:“前幾日與一位初中生物學老師來此地遊歷過一回,那位老師說這股花香來自桂花。”

話閉,衆人方纔恍然大悟又異口同聲的“哦”了一聲,就當結束了這個話題,不再繼續討論,且又開始嘰嘰喳喳你一言我一句的聊起了新的話題。

這廂大家似乎已認同了陳先生的說法,肯定了他的正確答案。沒有人再提出異議深究下去。那廂沈清晨心裡卻仍是質疑的。

她未完全信服,且在心裡已暗暗較上了勁,想着日後有機會了定找個專家或者行家來證實一下。

沈清晨身上就有這麼個壞毛病,執拗,不服輸。

凡是她心裡認定了的事,總要認可到底。

若非她親眼所見親耳所聞,並且自己找到確鑿的證據來證實她之前的判定和認知有誤,她是不會信服的。

她也不肯輕易低頭認錯,並且虛心接受別人的意見。總之,就是有一股不服輸的傻勁,犟勁,和沒緣由的傲氣。

此時,她心裡不認可陳先生的說法,皆因她這個與生俱來的壞毛病。

索性這不過是大家隨意聊天的話題,並不過分追究正確的答案,大家也不瞭解她的性格,更不懂她心裡面的真實想法。

不多時,這件事便這麼過去了,幾天後,衆人早已不知遺忘在了哪個角落。

只是七年後,某日裡沈清晨忽然發現,在她工作的這所城市裡,三月竟然有桂花盛開,這讓她驚歎不已。

後來,她終於弄明白,某些花品,在相似的氣候裡,能開兩季...想起曾經在深圳的那個小插曲,她不禁一聲輕嘆,覺得當時的自己是多麼的可笑,愚昧和無知。

然而倒究竟是因爲什麼原因,讓她對桂花如此念念不忘,還如此在意,如此情有獨鍾,如此的懷舊?竟然時不時的把這些有關桂花的記憶全部蒐羅出來,在往後年復一年的歲月裡,一一懷念呢?

她後來想了許久,覺得大概是因爲他吧。

那年國慶,金秋時節。漫天的桂花香和着自由的芬芳,飛舞在他的大學校園裡,他們笑得那樣歡樂,暢快。

那些年,正是全國各地旅遊風盛行,旅遊行業異常火爆的年份。

國慶黃金週時段,國內國外的旅遊人次達到了空前絕後的巔峰狀態。

也是從那一年開始,沈清晨開始關注起了國家的經濟情況,她注意到國家的經濟發展更加的迅猛,簡直似脫胎換骨一樣往更高的層次飛躍。商品經濟日新月異,鐵路建設突飛猛進。改朝換代般的變化讓她應接不暇。

不管是普通老百姓還是在校大學生,不管是自駕遊還是乘火車坐飛機,更不管是富遊還是窮遊。人們都自覺的,渴望的並踊躍地走出家門,校門或者國門,去盡情的感受外面的世界,體驗全國各地乃至世界各地不一樣的風土人情。

雖然當時世界的經濟主體形勢還掌握在歐美日澳等發達國家行列,但在那一年,她見識到國人強大又龐大的消費能力後,被深深地震撼了。她預感到,未來世界的經濟主動權會向國內轉移。

沈清晨就是在當時那種想了解外面世界是如何的氛圍裡與同學們來到了他們大學的,那年國慶節之前,他們在同學朋友圈裡互相轉告和傳達國慶節相聚的消息,她是後來才知道的。

在離別返程的那天早上,他送給她許多用植物標本製作而成的書箋。

他告訴她,這是他們大學特有的,學生自制的。即使其他學校有相似的,也不及他們學校的這般有名,因爲他們學校的櫻花聞名全國。

而這些精美雅緻的書箋裡,有桂花。

那天,剛好是那座古代稱爲江城的大城市天氣驟變的第一天。昨日裡還豔陽高照,熱得似火爐,待她們回去的今兒個,突然氣溫下降,寒流南下,狂風大作,天地玄黃。

早晨,剛下過一場秋雨,天色有點陰暗。風微微涼,空氣裡透着一股冰冷的寒氣,一陣北風迎面刮來,立刻讓人打了個寒噤,抖了個哆嗦。北風吹起地上的落葉,它便沒緣由的漂浮起來,搖曳着,掙扎着,往更高的天空飄來蕩去,浮浮沉沉,似在低吟,似在哀嘆,那聲音如怨如慕,如泣如訴,彷彿在訴說秋天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