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二章 不知

她嘴上並不言語,心裡卻是有些不高興。

站得那樣後,又隔着屏風,我且還看不清人呢。

這黃相公也是的,這樣着急催他做甚,等人走得近些再問不行嗎!

沒等她抱怨完,便聽下頭那人答道:“回太后的話,臣亦是此時才知此事,不敢欺瞞——範參政所言導洛通汴一事是否可行,微臣實是不知。”

他話一出口,頓時滿朝譁然,人人看一眼顧延章,又去尋一眼一旁的範堯臣。

離得近些的,見得顧延章面上果然有些詫異之色,又見範堯臣聽得他這一番話,並不吃驚的樣子,更是覺得奇怪了。

難道這顧延章當真是不知?

難道範大參先前沒有與他通過氣嗎?

只是即便沒有通過氣,也不當這樣斬釘截鐵,全不給面子啊!就這般把範大參得罪死了,實在不是明智之舉啊!

而離得遠些的,因看不清前頭情景,有幾個已經忍不住在心中轉起各色想法來:難道是那顧延章先行答應了範堯臣,結果孫卞、黃昭亮等人後頭得知了,與他勾兌一番,爲了不叫範大參主導的導洛通汴之事得逞,私下承諾了大價錢,叫這顧延章反了悔不成?

便是黃昭亮也愣了一下,轉頭看了看範堯臣。

楊太后不由得問道:“你當真不知?”

顧延章應道:“臣未曾現場查勘,不見量測結果,未見都水監之詳細規案,只聽範參政、黃平章二人所言,不敢擅斷此事行或不行。”

他這一番話說出來,登時就把殿上先前那些個跳得出來,爲着導洛通汴之事吵架的大臣,得罪了個乾乾淨淨。

衆人多半都入不得政事堂,自然不曾見得都水監的奏事,便是那些個在政事堂當中的,莫說旁人,就是範堯臣、黃昭亮兩個,誰人又去現場查勘過?

究竟什麼才叫做現場查勘?

難道要順着黃河、洛水走一遭?

那這事情就當真不用做了,政事堂也可以關門了——如此一處一處,順流而下全數走一回,沒個一兩個月,怎麼可能走得完?

然而這話聽在楊太后耳中,卻全是另一番感受。

她原本就聽得下頭站着的官員們嘰嘰歪歪地吵個不停,只覺得同夏日那此起彼伏、吱哇亂叫的羣蟬,也差不多討厭了,可到底是說的正事,也只能耐着性子忍着。

及至聽得後頭這顧延章的話,便是用振聾發聵來形容,也不過分的。十分像大夏天裡頭,人正被日頭曬得一身臭汗,耳邊又有蟲蟬亂叫,忽然得了個給剛從冰庫當中取出來的新鮮西瓜,幾刀下去,切得滿桌沁涼的汁水淋漓,抓起一片,幾口囫圇咽得下去,先不論甜是不甜,那當真是從頭到尾,舒服、涼快得全身都透了。

——可不是嘛!

吵吵吵,吵個頭啊,你們見過嗎?你們去過嗎?你們連都水監的章程都不曾看過——那摺子眼下還不知道在後宮哪一處桌案上躺着呢,老孃這個做太后的都不曾見到,你們是發夢時見的呀?!

想到自己居然在此處聽他們擺龍門陣擺了這半日,還叫兒子趙昉也跟着白白坐了這半日,楊太后就有些心疼起來。

一樣是胡編亂造,聽戲子說書還有幾分趣味呢,聽這些個人胡亂嚷嚷,若是聽得不懂,便十分浪費時間,可若是聽得懂了,兒子年紀小,說不定還要被誤導哩!

怨不得先帝在前頭朝議久了,回去的時候十有八九就心情不好。

跟着一羣愛睜着眼睛說瞎話的人在一處待着,還不能不聽他們說,能好得起來嗎?

不過幾個呼吸的功夫,楊太后便在心中拿定了主意。

若是放在平時,只有她一個人在此的話,忍了也就忍了,可眼下兒子就在身旁,小小一個的,叫他坐這樣久,卻是絕不能忍。

她再懶得理會,開口道:“既如此,此事容後再議,若無旁的事情,今日就先退朝了。”

吵了這半日,本來是御史臺爲了彈劾範堯臣、張瑚、楊義府等人,誰知道鬧到最後,全是變成了爭執導洛通汴之事究竟可不可行,吵了架的人口乾舌燥,沒吵架的人也站得腿腳發麻,便是有事,也不挑今日奏了,一時鴉鵲無聲。

禮官再問得一遍,見無人應答,便按着往日流程散朝了。

大朝會後,循着慣例,兩府重臣會再去崇政殿與天子議事。

而今天子年紀尚小,多是在資善堂中讀書,奏事、議事的對象,自然就換成了楊太后。

一時衆人散去,顧延章正待要走,卻被後頭一人急急叫住了。

“顧副使留步。”

他回過頭去,卻見對面是個眼生的小黃門。

對方見他站住了,忙道:“太后有旨,召副使去崇政殿一同議事。”

***

顧延章進得崇政殿的時候,其餘人早已是到了。

楊太后正翻來覆去地看那一份都水監遞上來的奏章,實是頭暈腦脹的,終於聽到外頭儀門官通稟,連忙擡得起頭來。

在文德殿的時候離得遠,雖是聽着那顧延章的聲音十分清朗,卻不曾想那許多,此時離得近了,快到午時,崇政殿當中的採光又好,終於把他的臉映得清清楚楚的。

楊太后忍不住眨了眨眼睛。

一時之間,她只覺得自己看錯了。

實在是……有些年輕了……

難道不應當是個四五十歲的大臣嗎??

可這般看起來,倒像是個不到三十的啊。

縱然有着趙芮的背書,方纔又在殿上見得那樣一番場景,可真正見到本人的時候,楊太后心中還是咯噔了一下。

儀表堂堂、氣質出衆、爲人沉穩、進退得宜,光看此人外表,確實無一處挑得出毛病。

可當初的張瑚,難道不是如此嗎?

楊太后實在是忍不住糾結起來。

都說嘴上無毛,辦事不牢,這樣一個歲數,做事會不會不太靠譜?

楊太后同趙芮夫妻數十年,旁的沒有學會,多疑的性子是學得十成十。她嫁給了趙芮之後,見得的宗室子弟不知凡幾,許多都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另有從前入宮做上元詩的新科士子,翰林學士們,其餘妃嬪們見了,都說某某人詩文做得好,相貌也生得好,可楊太后事後留意,往往聽說其人在外行事不甚檢點,或治事平庸,或貪污無能等等。

第三百六十一章 抵達第七百九十七章 蛛絲第四百二十六章 回京番外 授課(六)第三百七十一章 子嗣第五百三十五章 失防第七百八十章 錯愕第三百二十九章 獻圖第八百三十二章 咬鉤第七百零九章 商議第一百八十一章 來兵(給moshuyan的加更)第六百一十三章 討巧第二百二十七章 解試(上)第五百三十一章 異動第六百二十五章 湊數第二十九章 閱卷(三)第八十八章 名分第七百八十九章 願違第九百六十三章 歪打第三百六十九章 差事第八百九十八章 教授第八百七十四章 彈劾第六百七十五章 陪伴第九十八章 獨處第六百九十八章 驚胎第三百六十章 閉門第六百一十七章 援手第一百八十三章 驚喜第七百零三章 求見第三百六十四章 懷相第二百一十二章 落榜第十八章 爭執第八百一十七章 獻策第四百三十八章 代伐第九百三十二章 暴露(補更)第七百四十九章 重現第四百六十二章 重遇第五百四十三章 危急第二百四十六章 來歷第八百七十一章 戀舊第三百八十一章 旁敲第六百二十二章 比對第三百二十四章 所有第四百六十二章 重遇第九百四十四章 官驛番外 進學(九)第六十五章 委屈第九十三章 擔心第五百四十八章 騎兵第七百零五章 認出第九百二十六章 驚覺第八百三十二章 咬鉤第八百二十一章 褒貶第一百一十五章 分別第一百章 後怕第五百九十四章 抄剳第六十一章 解決第一百九十九章 遮掩第五百零九章 救援番外 進學(八)第六百四十二章 生氣第五百五十三章 操心第五百九十六章 整理第二百七十五章 倖存第三百零八章 出路第二百一十七章 重逢第七百一十六章 印信第三百八十章 炊餅第七百八十二章 馬腳第三百三十五章 喘息第六百七十六章 新建第二百零一章 羨慕第二十三章 試題第九百六十一章 消停第二百零三章 嚮往第二百二十章 再逢第六百三十八章 提前第七百九十五章 線索第三百八十七章 狡辯第八百八十九章 度考第三百七十七章 等候第八百五十六章 祥瑞第六百二十一章 毛病第七百一十六章 印信第三百零七章 應付第五百二十八章 復返第九百三十七章 贖買第九百三十章 烏鴉第七百八十章 錯愕第八百八十六章 引薦第七百二十八章 轉變第三百九十七章 接引第六百二十章 借刀第九百五十二章 神工第四百八十二章 替身第一百六十八章 得償第八百二十九章 背道第九百二十六章 驚覺第八百零六章 訊問(四)第四百二十五章 推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