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二章 側擊

人命所懸,自然不是區區一個縣衙便能決定的,需要逐級上報,由大理寺批覈之後,才能行刑。

然而縣裡判書送到州中之後,登州知州卻認定阿雲罪不當死。

一則阿雲母孝未滿,孝期婚約乃是違法,並不從能生效,阿雲並非韋大之妻,並非殺夫;

二則阿雲到堂便自首,認罪良好,韋大除卻斷了一根手指頭,並有身上一些淺淺刀傷,傷勢甚輕,並未死亡。

知州改判了阿雲流放。

結果判決書上到審刑院和大理寺時,兩處又認定“殺人者以傷人絞”,即便阿雲不是韋大的妻子,殺人未遂但傷人,一般也要死罪,只是不需斬立決,改判了絞刑。

知州知悉之後,上訴刑部稱,其時天子曾經下過一道敇書,其中說過“謀殺已傷,按問欲舉,自首,從謀殺減二等論”。

若是按照敇書所言,那阿雲只需服刑數十年而已。

然而刑部卻是維持審刑院和大理寺的判決,認定阿雲該判絞刑。

正當此時,登州知州得了升遷,任了大理寺卿,他以職務之便,又對此案做了改判。

判決之後,御史臺便以此爲由,攻訐新任大理寺卿枉法,要求其引咎辭職。

其時正當變法之時,新黨支持新任大理寺卿,認定該輕判,舊黨支持審刑院和大理寺,認定當重判,案子鬧到最後,已經不單是關乎一個小小的阿雲,而是殺夫逆倫,不能容忍,同樣也是新黨與舊黨、律法與皇權的紛爭。

針對究竟天子的赦書究竟能不能作爲比《刑統》更爲權威的存在,皇權是否能凌越於律法之上,當時產生了曠日持久的爭執。

到了最後,事情以神宗皇帝下詔書赦免了阿雲的死罪爲結果。

直到如今,這個案子還經常被人拿出來討論。

顧延章提及此案,自然是有意圖的。

他要看的並不是杜檀之對皇權、律法的態度,而是對方對阿雲的態度。

席間說了半日的話,前半段是看杜檀之本人於職務上的能力,對今後的安排,後半段便是要看他對事物的看法。

兩人又說了一會,顧延章便道:“上回宋詹年的案子,好似是大理寺判的?”

杜檀之點了點頭,道:“也是家宅不寧,以致有此結果。”

顧延章便道:“若無河中府追查,這一位算是白死了,剩下一家老小,着實可憐。”

兩人說的是不久前發生的一樁命案,河中府錄事參軍宋詹

第五百八十章 點人(爲我乃大羅金仙的加更)第二百四十一章 舉薦第八百六十一章 損毀第五十六章 虎膽214番外:贛州行(上)第四百二十二章 探究第九百二十八章 堵心第四百四十三章 停留第四百六十二章 重遇第七百一十一章 偏架第四百五十一章 提醒第四百三十五章 請留第四百七十四章 衝突第八百六十五章 處置第二百八十五章 開審第一百一十七章 再見第八百三十章 統籌第五百一十四章 死傷第四十章 選擇第五百二十二章 許諾第八百二十二章 爲難第七十四章 章程(中)第四百六十七章 日子第九百三十一章 主意第四百七十四章 衝突第八百五十七章 水匱第六百三十四章 推門第三百六十四章 懷相第六百六十四章 進呈第五百九十一章 疫情第一百八十八章 小兒第九百四十九章 一家第二百六十四章 憶起第八百三十六章 不宜第四百四十二章 爭執第六百八十四章 草木第四十六章 交代第五百七十四章 派遣第二百六十七章 判案(中)第九百零四章 昏君第九百二十五章 對質第一百八十九章 吃相第三百二十七章 請報第四百三十一章 逢源(給李茶茶.啊親的加更)第八百七十一章 戀舊第四百九十一章 水到第五百章 插手第七百三十三章 玉佩第五十五章 做夢第七百五十二章 失蹤第四百九十六章 急報第五百四十六章 存亡第七百七十三章 命喪第八百章 見機第七百八十六章 莫辯番外 進學(六)第五百六十四章 害怕第六百一十四章 私下第十五章 相異第二十三章 試題第七百四十六章 針鋒第八百六十章 推諉第六百四十三章 成事番外 授課(五)第二百五十一章 出行第三百零三章 籌銀第一百二十九章 甕中番外 授課(三)第一百八十三章 驚喜第六百一十五章 特意第四百五十六章 抽調第一百九十六章 規法第二百七十章 吞餌第一百五十五章 迷惑第七百四十六章 針鋒第五百三十四章 請命第六百三十二章 惋惜第六百一十四章 私下第二十五章 譏笑第九百五十三章 團飯第七百三十一章 賭棍第三百一十四章 爭議第八百二十章 後續第六百二十九章 參考第八百二十二章 爲難第三百六十一章 抵達第五百二十四章 安撫第七百七十四章 比對第三百五十八章 不公第二十一章 後悔第四百四十九章 居心第六百五十四章 羨慕第四百八十五章 警惕第九百四十四章 官驛第二百四十七章 誤會第七百七十四章 比對第四百四十七章 質問第三百零四章 提前第七十二章 財物第七百一十章 冷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