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這邊忙着春闈的事,皇后娘娘那裡也尋了個日子將杜家老夫人和夫人請進了宮。
用的是太子妃的名義,說太子妃想家裡人了,故請老夫人和夫人進宮來坐坐。
今年春闈,杜奕衡跟林子軒也要下場,皇后娘娘選在春闈前跟杜家提四公主的事,也是經過一番考量的。
一則她答應了惠妃幫着過這個話,那這件事便宜早說而不宜遲說。
二則,在春闈前提這事,杜家若真不願意,也能有藉口回絕,以她對杜家兩位夫人的瞭解,若是真不願意這門親事,也會顧全四公主的名聲,只會拿杜奕衡要下場不可分心爲藉口推脫了,而不會聲張。
這樣的話,四公主那邊即便被拒絕了,也不至於放不下面子。
皇后事先是跟太子妃提了提這件事的,太子妃倒是沒說什麼,只說四公主性情溫婉,堪爲良配,但婚姻大事,她這個做妹妹的也不好替哥哥做主,所以,便跟皇后娘娘說,還是請她祖母和母親進宮問過才能決定。
皇后也覺得太子妃這話在理,她也沒想要太子妃做決定,之所以先跟太子妃透了話,不過是覺得她們婆媳相處的不錯,不想太子妃突然聽到此事驚愕或不快,所以提前知會一聲。
還有另外一層原因,就是因爲皇后也是想要藉着太子妃之口,將這件事先透露給杜家老夫人和夫人知道,也好叫杜家事先有個商量,不至於匆忙之下不知道該怎麼回答。
正月二十六這日,杜家老夫人和夫人遞了牌子進宮給皇后娘娘請安。
皇后娘娘爲顯重視,派自己身邊的女官文鳶親自去迎。
杜家老夫人孫氏和兒媳許氏跟隨文鳶一同去了鳳儀宮,拜見皇后娘娘和太子妃殿下。
皇后叫了起,又命人賜坐,孫氏和許氏婆媳福身謝恩後方才坐下。
幾人先說了會兒閒話,皇后才似不經意地問說:“奕衡那孩子,會考準備的如何了?”
孫氏和許氏之前得過太子妃的話,知道皇后不是隨意提起杜奕衡,而是另有深意,自然知道該怎麼回答。
於是,孫氏便欠身答說:“回稟娘娘,奕衡準備的還算不錯,承蒙娘娘惦記了,奕衡這孩子有福氣。”
皇后聞言便呵呵笑了,然後又說:“這孩子也算是本宮看着長大的,杜家家風嚴謹,奕衡自己又是個爭氣的,本宮常聽太子說,奕衡和子軒二人在國子監考試中常並列頭名,可見都是極優秀的孩子。”
自家孩子被誇獎,誰能不高興呢,尤其還是來自皇后娘娘的誇獎,孫氏和許氏自然更加高興。
但孫氏仍舊謙虛道:“娘娘謬讚了。”
皇后對孫氏這話顯得有些不贊同,一擺手,說:“哎,老夫人這是妄自菲薄了不是,奕衡是真優秀,本宮縱誇他他也受得起,本宮也想奕衡能在此次春闈中取得好成績,將來能走相爺的老路子也是極好的啊。”
孫氏聽了皇后這話,忙做惶恐狀,“哎呦,娘娘這話可叫老身惶恐,奕衡可還差得遠呢,他能考出個不錯的成績,老身就滿足了,多餘的可是不敢想啊。”
皇后又笑了笑,打趣說:“那老夫人現在可以想想了,咱們雖說不管前朝事,但想一想總歸可以麼,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奶乃人之常情,誰人敢說老夫人個不字,本宮就先不答應!”
皇后這話裡是有替杜家撐腰之意的,孫氏聽了自然歡喜,於是便也不再矯情,起身謝恩道:“那老身便多謝娘娘吉言了。”
“快坐着說話,”皇后見孫氏起身謝恩,忙叫她坐下,嗔道,“老夫人就是太客氣了,咱們也是姻親,一家子說話,哪裡要這般見外了。”
孫氏聞言只呵呵笑着說:“老身自是知道娘娘仁慈,可這禮卻不可廢啊,老身總得守規矩,不能叫別人挑娘娘的錯處不是。”
身爲右相夫人,孫氏也是很會說話的,也很懂得說話的技巧。
這一番話說出來,皇后娘娘心內也是熨帖。
閒話少敘,正事要緊,於是乎,皇后便藉着這股子高興勁兒,跟孫氏和許氏提起了惠妃所託之事。
皇后也並沒有提四公主如何傾慕杜奕衡的話。
縱然這是事實,她和孫氏還有許氏心裡都明白,但是,事關女兒家的清譽,她們都是厚道人,自然不會亂說。
皇后便照着惠妃的囑託,跟孫氏和許氏提了惠妃看中杜奕衡,有意結親的事。
杜奕衡少年英才,長相出衆家世又好,京裡盯着他的貴裔之家十分之多,但右相一直沒有急着給他定親。
男人們的想法跟女人們往往很是不同,以右相的意思,是想要杜奕衡先立業後成家,等入了官場,穩紮穩打地走過幾年,再來考慮親事也不遲。
右相的嫡長孫,太子的大舅子,再加上杜奕衡自身也很優秀,將來親事必然差不了,所以實在沒什麼好着急的。
但孫氏和許氏婆媳倆的想法,卻跟右相不同。
她們是認爲杜奕衡年歲也到了,也該將親事提上日程了,真到了二十大幾歲再去考慮婚事,怎麼都有些晚了。
雖說以杜家之門庭,杜奕衡的親事不用發愁,可等到杜奕衡二十多歲以後,京都裡適齡的好姑娘卻未必還有了啊。
所以孫氏和許氏一直認爲這一二年的,就該將杜奕衡的親事先定下來。
先定親,就不用着急了,也不耽誤杜奕衡做學問謀仕途,豈不兩全其美?
但是,他們都沒想到在這個節骨眼上,惠妃會託皇后娘娘跟他們提親。
說是提親也不恰當,只是私下裡問問他們家的意思,並沒有要以皇權壓人。
說真的,就衝惠妃這一做法,她們對惠妃母女的印象還是不錯的。
尤其,四公主又曾捨命救過杜奕衡。
事後他們家想要報答,但惠妃和四公主都沒答應,從始至終都裝作沒有這件事,從未要求過什麼。
如果四公主不是公主,而是某些清貴之家的女兒,杜家上下都會很滿意這門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