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二章 母河水患如何治?

對於那書生天真的言論,蘇禮啞然失笑。他忽然就有了興趣陪這些人玩一玩了……

“掌櫃的,給我拼張長桌來吧。”蘇禮說道。

這店家只是一聽就知道蘇禮要幹什麼了,他很是驚奇,沒想到這喜歡懟讀書人的年輕人也喜歡玩這讀書人的一套嗎?

店小二很熟熟門熟路地一通操作,兩張方桌拼接起來就成了一張長桌……這裡士子們聚會的時候,也常常會拼桌作畫或者賦詩。

隨後得到示意的暴烝立刻識趣地點頭,然後在這拼起來的長桌上鋪開一張宣紙……

蘇禮拿出筆墨在桌前站定,然後說道:“那我給你出一題,乃是‘聖王良佐,萬民父母’每年都要遇到的問題,你且試答之。”

說着,蘇禮卻是已經揮筆落就……轉筆之間,宣紙之上已經畫出兩條曲折長線。

雖然只是簡單兩筆,但卻偏偏已經給人走勢雄奇的感覺……在場諸多書生立刻心中一緊,知道眼前這人不能小覷了。

此時酒樓二層、乃至三層之上已經多人圍觀,許多包廂內的貴客都走了出來好奇地看着這一幕。

其中一個衣着華貴的中年人比較玩味地看向左右道:“這考題可是與你們有關的,不如先猜猜這少年畫的是什麼?”

他的邊上是一羣各有氣象的中年人拱衛,這些人看起來都是久居高位的樣子,此時卻都對下方那‘外鄉小兒’與本國寒士的‘遊戲’感興趣了。

“抱歉主上,只是憑這兩筆臣下等人難以分辨。”一個年過半百的人含笑答道。

可就在這個時候,在他們下方,那個最先出來看熱鬧的精緻年輕人卻已經喊了出來:“我知道了,這是我大丘以西的那一段母河河道!”

蘇禮意外地擡頭看了眼,卻見這看上去很是年輕的貴族公子正一臉興奮地看着他,就好像是搶答了問題的好好學生一樣,等待着老師的表揚呢。

隨後他微微頷首笑而不語,只是伸手在那筆洗中落筆轉了一圈,隨後快速擡起對着畫卷一甩……

依然帶着墨韻的水就被他帶起灑出,然後彷彿一道水龍般很有節奏地落在了畫卷上。

化了水的墨汁在畫卷上鋪展了開來,有些地方淡有些地方深變得不是那麼均勻。

但卻是果真彷彿一條大河的洶涌水勢……

“我答對了,真的是母河!”

原本在三樓旁觀的那羣人則是一個個都面露凝重的神色,他們顯然沒想到蘇禮竟然果然出了一道唯有高居廟堂之上的人才能知其難度的大題。

“那少年很機靈啊,更重要的是對我宋國地理十分熟悉,是哪家的子弟?”爲首的中年人注意到了身邊的凝重,卻是忽然問起了那個搶答的少年。

這時旁邊那年過半百的老人則是微微欠身道:“這是老臣的孫子,讓主上見笑了。”

“原來是太宰家的孩子,難怪有此視野了。”中年人微笑頷首,隨後繼續看往下方……他此時大致也明白蘇禮要怎麼出題了。

事實上這三樓包廂內的貴客們都已經心中有些明白了,而他們也很想知道在這裡是否能夠得到什麼不一樣的答案來。

而樓下,蘇禮已經開始出題:“東洲母河,支流無數,灌溉億兆良田,乃是我等東洲人道之起源。”

“但如今我遊歷入宋時,發現這沿途母河河道開始變得狹窄。”

“雖然兩岸堤壩井然,可河面已經高出旁邊農田不知幾凡。”

“依我之見,這段母河恐怕每逢大雨必然會澇……是故我的題目是:母河如何治?”

“這……”

書生只覺得頭皮發麻,這種問題和他想象的完全不一樣啊!

“你這是什麼問題?在下已經說過了,我要做的是輔佐聖君開創盛世的事情,而不是這等旱澇小事。”

“噗嗤~”

就在此時,樓上那年輕勳貴又笑出了聲,他說:“如果這都不是國家大事,那這宋國可就沒有大事啦!”

“你又是何人?!”書生擡起頭來分外不滿地呵斥,不要逼他懟天懟地啊!

那年輕勳貴也不遮掩,只是笑道:“太宰之孫,公冶思明是也。”

“書生你不必急着亂說話,我可以很明確地告訴你,我爺爺和那些叔叔伯伯們從上個月起就已經在討論即將到來的汛期了。”

蘇禮聽了也是繼續接話道:“宋國土地肥沃而物產豐富,事實上只要能夠治理好了母河自然家國無憂。”

“所以切勿小看了這治河之道,此乃爾等宋國昌盛之關鍵所在。”

書生的方寸已亂,他是習慣了風花雪月的,原本以爲治國之道也和他風花雪月吟詩作對的一樣,只要一羣人聽他吩咐就行。

可是現在真當有實際的問題擺到他面前時,卻又完全不知該如何是好。

“這有何難,左右不過是加高堤壩罷了。只要朝廷撥款,百姓用命,自然不會有大澇。”書生急中生智說完,隨後很是志得意滿,認爲這個問題沒有難住他。

蘇禮臉色並沒有任何變化,只是就在他回答之前,那二樓的年輕勳貴公冶思明就已經搶先問道:“不知閣下以爲,朝中三公如何?”

書生自傲地擡頭一笑道:“一羣蠢物罷了!”

很好,這是平時他和同伴們議論天下(吹牛逼)時的說辭,不知不覺就拿了出來。

三樓上那羣人的臉色就有些難看了。

爲首那中年人卻是哈哈一笑道:“若是寡人用來治國的都是蠢物,那寡人又算什麼?”

這恐怕就是宋國君臣在此了吧!

那位公冶老太宰則是無所謂地說道:“主上多在此宴請吾等,此類言論怕是已然聽聞不少。”

這可以算是一種暗暗的吐糟了。正常國君又怎麼會在這種地方宴請羣臣?這不是惡趣味麼。

“這纔有趣不是嗎?我就想看看現在的這寒士中是否還有明白人。”那位宋國國君卻是不以爲然。

“也不知那個異鄉子是何來歷,是否可以爲我所用?”

竟然是看上了蘇禮。

“啓稟王上,那人應該是一名修士,而且來歷恐怕不凡。”這時,這宋國君主旁邊一人冷不丁地插嘴說道。

“修士?也對,近期的確是修士雲集要商議什麼‘滅魔’事宜……罷了,罷了。”這位君主立刻就興致缺缺。

看來這宋國曆代受正道修士庇護也已經習慣了他們的存在,明白修士,尤其是大有來歷的修士是不能被他們所用的。

再看場中,那公冶太宰的孫子公冶思明則是大笑兩聲道:“你當三公爲蠢物,可是你所提之治河方略就是三公一直以來都在實行的辦法啊!”

那書生臉色臊紅,隨即強詞奪理:“可是治河本就如此,難道除了勤修堤壩之外,還有其他方略嗎?”

“你說得沒錯,正是因此我爺爺和三公他們纔會如此困擾。”公冶思明卻是目光明亮地轉向蘇禮道:“所以這位先生,如有妙法,可否告知?”

第四百六十五章 大劫之兆第一百六十九章 拿起手術刀就是大宗師第一百七十九章 全都殺死第二百八十八章 神劍谷的真傳第六百九十八章 空界的探索者第三百一十章 怒仙劍元鋒第二十章 因爲憐憫第五百六十七章 跳動的元嬰第一百六十六章 論教育的重要性第四百三十八章 意外的同行者第二百零二章 妖魔橫行第三百四十二章 開過光的嘴第七百章 神力轟擊第五百六十八章 再一次戰爭準備第一百七十四章 內議中的矛盾第三百九十章 立教大典第五百八十三章 此世之濁第四百零八章 畫風有些歪第三百六十七章 劍宗大佬多第二百章 生了生了第一百八十九章 遭受下馬威第四章 身爲爐鼎,當點丹火第六百零九章 新的符劍第七百八十五章 本體遇襲第七百五十五章 太陽使徒第四百八十章 閒不下來第五百六十五章 渡劫很辛苦第六百九十五章 忽然就爆兵了第四十五章 符籙糊臉戰術第二百八十五章 總歸是要埋了的第三百零七章 淨光寺的高僧第一百一十五章 壓迫下的提升第三百八十章 合格的劍修不怕業力第四百六十八章 應劫者說第六百四十九章 與君同樂第三百二十一章 開始鑄劍第七百四十一章 有緣人第一百三十一章 開始轉運了第七百六十二章 冥淵天地第四十二章 陷入絕境的赤老第十四章 這就死了第五百九十四章 說我是魔,那便魔吧!第七百四十二章 人道之基第二十八章 一定不能莽了第四百六十一章 智慧古帳第三百四十六章 棘手的敵人第四百二十五章 炎龍尊者第六百九十八章 空界的探索者第二百五十九章 魔佛第十八章 不速之客第七百九十二章 不安分的心靈第二百六十章 魔劫遁走第五百一十六章 血肉大磨第七百八十一章 法則需交互第四百四十一章 總是被談論的人第二百二十九章 經常頓悟的僕從第一百二十七章 把天靈蓋打開再煉丹第四百五十三章 冬神的迴歸之法第四百八十一章 蘇禮送禮第一百八十二章 大復仇戰略第三百零七章 淨光寺的高僧第六百二十九章 明珠界的收官第二百五十五章 先結個丹第三十四章 渡厄神符第四百一十六章 刺客來襲第二百三十七章 劍宗還是那個劍宗第一百三十二章 替人消災第五百五十一章 交手上集第六百三十四章 帝君招婿第七百章 神力轟擊第三百零一章 劍崖之下多一人第四百八十九章 該來的終究要來第六百六十七章 醜陋得死去吧第五百四十八章 不講理的劍修們第三百六十六章 走進劍宗第七百二十二章 天眷變天厭第一百七十三章 倒黴元嬰的下場第一百三十四章 被人恐懼的劍瘋子第二百零二章 妖魔橫行第三百五十七章 煞魔可以吃嗎第七百一十四章 不同人眼中的劫第四百三十一章 沒那麼強的元嬰第五百二十四章 三件‘珍寶’第三百一十一章 願一併承擔第五百四十八章 不講理的劍修們第二百四十六章 答應過不鬧事的第二百零一章 煉器?還是等等再說吧第七十五章 地脈中的沉痛第二百七十章 東海鮫人第六十七章 大功德第六百二十章 科學家總是很危險的第四百六十二章 劍崖教擴張的根基第六百六十三章 你的毛皮不錯第七十八章 百草升靈氣第二十四章 腦殼疼第六百九十八章 空界的探索者第六百五十九章 混亂的北方第二百八十章 皆有報償第二百九十章 西行計劃第七百一十五章 青帝認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