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莫問在忘我劍意施展之時,身心如劍,似乎是無念無想的樣子,其實此刻他的思緒是飄飛不定的,或是小時候的記憶,又或是前世的記憶,但這些思緒卻又不影響他出劍,竟似在有意與無意之間。
有意是置身滾滾紅塵之中,心念雜亂,無意是道心如劍,斬卻塵埃,似乎是傳說中有意無意之間的武學境界。
宋未然出身嶺南宋家,宋家自南朝劉宋時初立,歷經千年風吹雨打而屹立不倒,雖然不如魔門靜齋一樣名震天下,卻也超然物外,一直傳承下來。
宋家家傳兩套武學,一爲【井中八法】,一爲【天刀九問】,一般宋家之人都是擇一而學,宋未然卻兩者皆用,並都臻至了極高的境地,超過了他的父親,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可以和黑榜高手相抗衡的實力。
這次龐斑出山,與浪翻雲約戰攔江島,當世兩大可與破碎虛空前的傳鷹相比的巔峰高手對決,宋未然這樣傑出的人物怎會錯過,就離家踏入江湖,未想到剛近武昌就於路遇一位魔道青年高手。爲什麼是魔道中人,這還不明白,動則殺人不是魔道是什麼道。
“君莫問,補天閣。”對方既然報了名,又是一個可堪一戰的高手,君莫問自然也自我介紹了一下,一個與自己一個級數的對手,當然要給予最起碼的尊重,尊重對手就是尊重自己。
果然是魔道,還是中土魔門嫡傳的兩派六道之一的補天閣。宋家一直居於嶺南,唐朝之後從未在涉及天下之爭,閉關自足,所以沒有受中原的戰亂影響,家中藏書中記載的江湖秘聞恐怕比如今的魔門自己還要清楚魔門中土、域外派系的演變。
宋未然見對手已經準備好,不在想其他事,開始發動攻勢,誰知一直以來敏銳的武者靈覺卻捕捉不到對手,明明眼睛可以看到,感覺上前方卻是不存在任何人,他從沒有遇到過如此對手。
宋未然雖然精通寇仲所傳下的【井中八法】和先祖宋缺所留的【天刀九問】兩門絕學,但畢竟是個才華橫溢的年少英俠,很難理解宋缺畢生對天道人事的求索所留下的武道精髓,反而寇仲仗之縱橫天下,兵法入道的絕代刀法更符合宋未然欲縱橫江湖的心意。
【井中八法】講究“故善戰者,立於不敗之地,而不失敵之敗也。是故勝兵先勝而後求戰,敗兵先戰而後求勝,因敵而制勝。”但是宋未然這一戰本激憤而發,知己而不知彼,開始時信心十足,經驗不足之下,卻剛一交戰就氣勢一挫。
宋未然畢竟不凡,感到君莫問周身的劍意其實已向自己發出了攻勢,凝神靜氣,想及對方的劍術快絕當世,自己氣勢又剛剛被挫,不再用最初決定的【速戰】以鋒破鋒,施展【棋弈】,“未謀其子,先謀其勢;寧失一子,勿失一先。獅子撲兔,君臨天下;遇強即屈,敗中尋勝。”快劍往往劍走偏鋒,自己只要穩紮穩打,蓄積大勢,最後一定可以反敗爲勝。
可惜宋未然還是有一點沒有料到,對於忘我劍意下的君莫問來說,此時他根本還未出劍呢!就像清流大儒平時狀態下亦是威嚴不凡,宵小退散,但真到了做正氣叱喝,那下則爲河嶽,上則爲日星的浩然正氣洶涌而來,神魔睥睨時,才知道正氣凜然緣何不可阻擋。
身心如劍的君莫問,此時也不過僅僅是氣息外漏溢出的劍意,根本還未向宋未然出手,到君莫問真正出劍的時候,宋未然纔可以真正體會到那洞穿天地的絕世鋒芒。
君莫問這時纔剛剛從回憶中回過神來,明明是決鬥的危急時刻,他卻只有在此時才能想起自己以前的快樂時光,不過回憶終有結束的那一刻。
“鏘!”
隨着清脆的劍鳴聲,君莫問出劍了,隨聲而發的劍意,讓宋未然明白,君莫問的劍意不是快,而是銳,是斬斷前方一切的鋒銳劍意,他所佈下的棋盤刀勢根本是個笑話,根本連一劍都接不住。
宋未然的刀法實際上已經到了宗匠的級數,可以稱得上完美了,即使黑榜上的高手到了,也會被他的棋局定式所困,失卻先機而敗。宋未然爲了這一招【棋弈】,在刀法上臻至大師之境的同時,棋道上也到了國手的境界。
君莫問的這一劍似乎以力破巧,管你招式變化精妙如何,我只一劍而去,實際上君莫問此劍已到了以巧破巧,大巧若拙的境界了。宋未然的【棋弈】刀勢趨近完美,但並非無缺,君莫問是直接依靠薄弱點強勢突破,完破了宋未然的防禦,君莫問的這一劍完全不比當初殺敗楊行之時遜色分毫。
危急關頭,宋未然終於展示了他被稱爲宋家天才的原因,不是年紀輕輕就刀成宗匠的武道天資,而是在絕境時保住性命且遇強更強,被殺死的天才本不是天才,只有在絕境中活下去併成長的纔是真正的天才。被一劍破了刀勢,刀勢已盡的宋未然似乎運用了某種秘術,竟由死化生,逆轉刀勢,擋住了君莫問將要洞穿心肺的一劍。
【方圓】!
宋未然大喝一聲,刀勢由陽轉陰,綿軟而如泥般的招式轉換。“方爲陽,圓爲陰;陰爲方,陽爲圓。陰陽應象,天人合一,再不可分。”
宋未然竟在此刻突破了,一式【井中八法】中的【方圓】,外方內圓,循環不移,似要演化天地,近乎無缺了。君莫問已經無法僅僅靠劍意感知出他的刀勢破綻了,不管君莫問卻毫不懷疑自己會是最終的勝利者。
現在君莫問已然明瞭宋未然的身份,沒想到大唐雙龍仍有傳承在世,不過【井中八法】是一套太過個人化的武學,甚至對於身懷【長生訣】寇仲來說只是一套戰技,縱然蘊含寇仲對武道的感悟,但個人化的烙印太重,如果如當年的雙龍一樣轉戰江湖數十戰,還可能會真正領悟精髓,但現在的宋未然,有宋缺直通天人之境的【天刀九問】不學,反而被【井中八法】的精妙所惑,本末倒置。
君莫問感嘆一句,但同時運轉劍法還是全心全意,沒有分毫的散亂之象,似乎念頭一直在劍上,根本未思及其他事。
這已經不是所謂的分心兩用了,明明一直全心全意的御劍,但思維雜念卻從未消失過,卻又沒有半分影響自己的劍勢運轉,反而劍鋒經紅塵的磨練愈加銳利。
“沒有破綻嗎?那我就逼出你的破綻!”全身心御劍的君莫問似乎說了句話。接着剛猛的一劍轉爲陰柔,但劍芒的鋒銳絲毫未有削減。
千劍不盡破方圓!
學劍之初,基本劍式重要嗎?
“當然重要,你如果要追求劍道的巔峰,就必須由苦練基本劍式開始。”
“那什麼是基本劍式?”
“嗯,斬、刺、劈、撩、掃、削、崩這七式就是古往今來的無數劍道高人總結而來的,只要苦練這這七式基本劍式,變爲本能,對鑄就劍道的根基有無比的好處。”
“既然是基本劍式,那不應該只有一式纔對!”君莫問疑惑的問向楊行之。
基本劍式只需一式,名爲【一劍】,所謂的斬、刺、劈、撩、掃、削、崩不就是一劍而成,有跡可循終是下乘,無跡可尋方是大道。
君莫問連基本劍式,不管到底是斬還是刺,也不關心是劈還是撩,只要怎樣出劍舒服,怎樣出劍順手怎麼來。苦修這一劍二十年,終成一式——
【千劍不盡】
君莫問一劍化千劍,連身形都消失到劍影之中,一劍又一劍,似從天外而來,漸漸劈到宋未然的刀勢上,或刺,或斬……無數的劍芒傾瀉在運轉如天地的刀勢上。
【天圓地方】是“天人合一”的一種體現,宋未然在君莫問的壓力下頓悟的【方圓】之道,可以說天人之境的道路已經對他開啓了,只要此戰之後還能活着,宋未然必可以在三十歲前踏上天人之道,而立之年而至武道巔峰之境,已可與百多年前的傳鷹和當今之世的浪翻雲並稱了。
不過宋未然的積累終究不足,完全不及誓志求道的傳鷹和歷經人生大起大落的浪翻雲,藉助危急時刻的人刀合一,溝通了【井中月】中寇仲所留的武道意念,施展出了演化天地的刀勢。
畢竟不是自己的積累,在君莫問精粹純一的【千劍不盡】之下,宋未然感到自己剛剛還渾若天成的刀勢開始散亂起來,控制不住手中的刀了,就像積木的支架不穩,崩塌之勢以不可阻擋。
天地一般的刀勢果然不是現在的宋未然可以御使的,不是修爲招式不行,而是武道意志上的薄弱,寇仲可是差點當上人皇的武道皇帝,少帥的武道意志已經刻入了它這生前的佩刀之中,百戰餘生的武道意志因爲深藏刀中,所以千年未損。
宋未然人刀合一,冥冥中激發了刀中寇仲殘留的無匹刀意,如果刀意激發後一擊制敵還好,但君莫問精修二十年的【千劍不盡】劍意,如波濤無盡,綿綿不絕,居然可以與寇仲的天人合一級的【天圓地方】刀意抗衡。
在君莫問劍意的壓迫下,寇仲遺留的霸道刀意如被觸怒的君王,“天子一怒,伏屍百萬,流血漂櫓”,更加霸道絕倫的刀意迸發而出,此時君莫問已經不是在與宋未然對戰,而是和八百年前的寇仲進行武道意念上的對決。
結果君莫問還未與寇仲的刀意決出勝負,宋未然卻已難以承受寇仲的無儔刀意,寇仲留在【井中月】上的刀意就像實質化了一樣,讓宋未然感覺手中本來輕如無物的少帥佩刀沉重無比,幾乎揮不起來了,都是靠之前的慣性勉強駕馭,經過君莫問的不斷敲擊之下,手中刀勢已經傾斜了,不用君莫問殺他,在此之前,宋未然就會讓刀勢逆反之後無匹的少帥刀意反噬而自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