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誅仙劍(中)

延綿數萬裡孤峰巍峨的蒼翠山巒,鬱鬱蔥蔥,流水潺潺,無垠碧空雲海的羣星衆仙,仙華畢現。若非諸仙親眼所見,身臨其境,實在難以相信這片磅礴雄偉的山脈實則爲殿內一景。

恐怕諸仙寧願相信他們走過仙殿大門,是通往仙山桃源的空間門,也不敢相信眼前氣勢壯麗的山脈在殿堂之內。

納天地於殿宇,正是大羅金仙的偉大力量,令仙人歎爲觀止。

天際一抹青色,般若劍派劍主冷言傳來:“……劍道之分,無非人與劍以誰爲主!”

冷厲的質問聲迴盪天地,悠遠不絕。

般若亦是大羅金仙實力,不敢說修爲比廣成子高,不過他既然敢拍案而起,挑戰廣成子,與其論道,必然弱不了多少。

大羅金仙終究不是混元聖人,沒有一念演化天地的大能,一念生世界已是極限。這殿宇內的山脈並非真實天地,蒼穹無盡,大地無窮,殿宇卻終有牆壁。

回聲隆隆,經久不絕,彷彿一聲悠長斷喝,喝斷天地,震盪殿宇。殿宇內山巒搖晃,雲層潰散,天穹裂空。猶如一幅名家繪製的精美山水畫作,被人用力抖動,搖曳晃動。

這終究只是一所殿宇而已。大羅金仙靜心製作的一件精美藝術品,但是經受不住另一位大羅金仙的猛烈甩擊。

廣成子不由皺皺眉,他可不願自己靜心佈置的講道大殿就此煙消。

他站起身來,頗顯瘦弱的身軀槍桿般挺立,仿若一位鎮壓天地的遠古巫神。剎那間,廣成子渾身上下散發出一種彷彿蒼茫天地般的浩瀚神威,鎮壓宇內乾坤。使雄渾聲浪平息,令顫動山巒恢復平靜。

殿宇內,天地恢復了平靜,淡然。

般若劍主身形一抖,隨即旁若無事地繼續說道:“……我輩金仙,領悟大羅之道,妙悟陰陽,臨近混元聖境。爲了更進一步,所求無非爲陰陽合一、太極化無極的‘唯一’——‘一’之道。”

兩名大羅金仙論道,殿下衆仙無不用心聆聽,若能領會一二,必然終生受益,甚至一步登天挺進大羅境界亦非不可。

聆聽間,君莫問若有所悟,大羅之道,唯一之道,混元之道。對於地仙界仙道體系,君莫問並不太瞭解,此時聽般若劍主解釋仙道大羅的境界感悟,感覺到深受裨益。

“……而‘一’之爲何託於法之道,人與劍誰主誰從,便是關鍵核心。廣成子道友以爲如何?”般若劍主淡淡說道。

廣成子沉吟道:“劍仙的人劍之別,恰如陰陽之道。天下仙道劍術之中,絕無人劍合一之法。或是以劍爲主,以身祭劍,或是以人爲主,仗劍衛道,開闢混元之路。”

“混元之道在於本性真源,舍掉本心而獻身劍道是捨本逐末之舉,只有以人心駕馭劍心,以人道指揮劍道,披荊斬棘,斬破萬劫,方可直通大道。”

“所以劍仙之道,理應是人爲劍主,仗劍行道。”廣成子淡然中蘊含着堅定的道心,毋庸置疑的說道。

蒲團上的衆仙都是暗暗點頭,讚歎廣成子不愧是盤古正宗元始天尊做下金仙,一番劍仙感悟,同樣直指大道,循序漸進,博大精深,爲道家正宗法門。

“哈哈哈……”

青衫道人呵呵大笑,毫不掩飾地嘲弄道:“本以爲闡教十二金仙之首,何等境界,對大道真理領會多少,原來不過爾爾。”

“劍道堂皇正大,乃殺伐之道,殺戮之道,斬盡天地萬道,方證天地大道。心不誠,劍不成。不全心全意獻身劍道,不講心靈靈魂全部投入劍道,如何劍道大成。劍仙之法,當劍爲人主,舍心劍道。”青衫道人一臉正色,看得出來,他的道心十足堅定,萬劫不移。

廣成子淡淡道:“你的劍仙之法,實屬旁門左道,不歸正途。實屬邪道!”

青衫道人哼哼冷笑:“邪道!成王敗寇,勝者爲正,敗者爲邪。當年通天教主界牌關大敗,遠走混沌,他敗了,所以通天劍道自此成爲旁門左道。”

“果然,你有奇遇,居然真的得到了通天師叔遺留地仙界的通天劍道。”廣成子看出青衫道人根底,但心神不驚,依然一臉平靜。

他淡然道:“通天師叔的通天劍道一直是道門正宗,以絕世劍意打破天道藩籬,開創新天地。只不過誅仙劍意殺伐氣太重,極難駕馭。除非是半步混元聖境的極道高人,否則無法駕馭通天劍道中誅仙劍意,落到人爲劍奴的地步。”

“你已經入了魔道,現在退出還能撥亂反正,若不悔悟,一旦泥足深陷,只能身死道消。”廣成子神情憐憫的說道。

“誅仙劍不是你可以駕馭的,速速退去吧!”廣成子下達了最後通牒。

此時此刻,廣成子已然完全明白般若道人的來歷與目的。

當年封神大戰時候,界牌關大戰,通天教主布萬仙陣迎敵,結果一敗塗地,輸盡身家,截教爲之毀滅。截教作爲宇宙中的頂級勢力,一朝覆滅,震驚了整個多元宇宙的衆神諸佛羣仙魔王。

截教覆滅,覆巢之下焉有完卵這句話不止適用於截教門徒(雖然截教早沒什麼門徒了),同樣適用於通天教主這位教主本人。

三清億萬元會的情誼破裂,通天教主的上清聖人稱謂名不副實,截教覆滅,通天教主的教主之名同樣不再使用……法侶財地,通天教主一朝全失,處境可想而知。

混元聖境雖然強大,畢竟不是天下無敵,何況就算真是天下無敵,好漢也英雄架不住人多的——這個通天教主本人最有發言權。

於是,通天教主開始流亡混沌,自地仙界消失。不過有傳聞,通天教主離開地仙界之前,在一些隱秘之地留下了劍道傳承,傳下誅仙、絕仙、戮仙、陷仙道四劍意。

以待來日——

當四道誅仙劍意傳承全部擁有傳人,四大劍意傳人奪回誅仙四劍,那時候就是通天教主重返地仙界的時刻。

般若道人身上有誅仙劍意,今日到此,正是爲了通過誅仙劍意引動誅仙劍,奪取廣成子手中的誅仙劍。

封神大戰時,四聖破誅仙劍陣,正是廣成子從誅仙陣四劍門之一摘取了誅仙劍。然而,誅仙劍自然不會歸還通天教主,但元始天尊也未收藏誅仙四劍,而是基於某種聖人之下不可知的原因,將封印後的誅仙四劍交給廣成子等四人保管。

“我能不能駕馭誅仙劍,廣成子道友說了不算,必須要誅仙劍來決定。”青衫道人悠然說道。

廣成子冷然道:“誅仙四劍並無劍靈,道友說笑了。”

“道理道理,論道談理。既然你不能說服我,我也無法勸服你,道不清,我們就理一理吧。”青衫道人哈哈笑着,神情卻漸漸變冷,身上陡然出現一種冷冽肅殺的氣質,彷彿一柄開天闢地的神劍,無可睥睨,神擋殺神,仙阻誅仙。

誅仙劍意橫空,殿宇內充滿恐怕氣氛。任何仙人面對這股氣息,先天處於劣勢,若無一手壓箱底的保命神通,絕無可能在誅仙劍下生存。

仙人都擋不下的劍意,區區一座殿堂安能承受?

咔嚓……

論道大殿承受不住這股絕對強橫的劍意,恍若玻璃般破裂開來,密密麻麻的裂紋密佈天空,縱橫交錯,咔嚓咔嚓……天崩地裂……

大羅金仙的戰鬥已不是一座大殿可以承載,何況還要加上一件媲美先天至寶的無上劍器。

天穹崩塌,大戰在即,聽道的衆仙立即做鳥獸散。除去寥寥數人,興趣盎然,再次觀戰,崆峒山脈已然人煙渺渺。

什麼叫仙,不談大道,不談仙術,仙是山中人,指的是活得久的人。

諸天之內,仙人不說是力量最強的高等存在,卻一定是活得最好的存在。對於如何生存悠長的歲月,仙人們往往最有經驗。

“哼哧哼哧哧……”

一陣細微聲音傳來,君莫問撇頭一看,青葉道人抿嘴捂着笑聲。

君莫問奇怪問道:“你偷笑什麼?”

“呃?啊!”青葉大驚,一副手足失措、慌亂不堪的模樣,失色道:“你聽見我笑了?”

君莫問瞅皺了皺眉,說道:“你笑的聲音那麼大聲,怎麼會聽不到?”

“他們就聽不到!”青葉指着寥寥幾位觀戰仙人,他們的注意力全在廣成子與青衫道人身上,果然沒有注意青葉。

實際上,青葉確實施了一個法門隱藏自己的笑意。可惜,君莫問的實力還在他的想象之上,竟然不能瞞過。

君莫問感慨道:“世人往往被表面上虛幻景象迷惑,看不到萬物真實。不管是仙神還是凡人,縱使是大羅金仙法力,準聖道行,一日不能領悟大道之“真”的境界,終究領悟不透浮雲虛華。”

“對了,你還沒說自己爲何偷笑?”君莫問再次問道。

青葉轉移話題行動失敗,沒辦法再推諉,不得已只得回答:“……其實,廣成子上當了,般若騙了他!”

第八十八章 室內第五十五章 並無交情第一百二十一章 生命第一百零八章 斬道第二十七章 酒樓第二十七章 蒼穹之痕第四十三章 南皇城第十九章 磐石城主第六十六章 天河第七章 運氣第三十一章 新聖人第一百零六章 無題第十五章 他是誰第十五章 魔師之會第五十二章 惟劍爲極第四十六章 虛空夜月第八十六章 以身相許第五十四章 天魔蒼璩第五十八章 破碎虛空第四十五章 本命星第四十七章 野心第一百一十八章 私心第一章 主角待遇第一百二十六章 進入第二十章 劍帝君莫問第五十八章 比試第五十章 九天九天尊第四十三章 這纔是新聖人吧?第三十四章 論道第十六章 夜宴第六十四章 虛空遁法第二十二章 九歌劍訣第六十六章 天河第五十四章 勢與力 天位入道第八十七章 天牢(下)第四十三章 婚約第四十四章 勇氣第十七章 桃花第十三章 翠羽第一百三十章 分開第八十三章 重陽(10)第九十七章 越獄第五十一章 枯寂劍意第十章 路遇第五十九章 似曾相識燕歸來(上)第十一章鷹刀之會3第十一章鷹刀之會3第二十二章 傾國傾城與傾世第十一章 仙隱者之事第二十二章 九歌劍訣第七十八章 金鱉道人第二章 荒獸霸下第四十六章 紫衣侯第九十三章 落海第三十六章 居然是趙武靈王?第二十章 遊戲第六十一章 月明星稀第二十九章 魏王第十八章 陣法第一百一十六章 獨孤第六十九章 扶桑木第八十三章 重陽(10)第八十三章 狼肚的神王第三十二章 名捕第二十六章 劍魂之因第二十九章 完美的循環第三十四章 論道第六十三章 山莊第五十三章 大沙漠第四章 劍宗罡勁第二十八章 破封而出第七十四章 聖人不死第四十章 曾經決戰之地第八十二章 重陽(9)第七十二章 騙人第一百章 殺意第九章 白影第六章 劍意通脈第一百一十九章 造物第一章 主角待遇第三十五章 大江之戰 龐斑是孫恩?第四十二章 鬼王府第二十二章 禮物第五十二章 破碎虛空的虛無第四十五章 人世間至強一劍第三十四章 非戰之罪第五十四章 太玄極第一百二十五章 到來第五十二章 會盟第一百章 殺意第七章 井中八法第四十七章 雪梅摧心第十一章 練武如治水第四十四章 《呂氏春秋》的呂子第五十九章 刺客行會會長第十七章 劍意壓迫第七十八章 塵世巨蟒第七十二章 失敗的神王第二十八章 天命爲何(下)第二十章 又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