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京城。
燃燒了整個晚上的火苗才被撲息,城內的糧倉已經花爲灰燼,在燕京上空,一縷縷黑煙仍然盤旋不去。
不過除了燕京糧倉之外,整個城市居然還算完好,只是在蒙古人撤退到尾聲的時候發生了很大的混亂。不知道是最後撤離的蒙古軍隊在作惡,還是城內居民發動了騷亂,燕京城內,到處可見焦黑的痕跡和沒有抹去的血跡。一具具屍首,已經被收拾起來,堆放到了和義門外,不過沒有完全收拾乾淨,還有不少屍首散落在城內各處。
另外,城東和義門外到處都是翻倒的車輛和丟棄的雜七雜八的行李。很顯然蒙古人撤退的還是有些匆忙荒亂。
不過總的來說,這座歷史上的元大都,如今大元燕雲行省的省會,曾經讓北宋歷代君王牽掛了一百多年雄城,還是比較完整的落入了陳德興的手中。連城中的大部分居民也未遭屠戮,真是完整的出乎意料了!
而在這燕京雄城之中,本來就是螻蟻一樣存在的漢人百姓,不論是很早就生活在此地的商民,還是被蒙古人從各處弄來的難民,在大隊穿着黑衣黑甲,持着鑲鋼夾鋼兵9∵器,看上去就雄壯無比的北明騎兵開進城後,就頓時安穩了下來。
三百多年來,燕雲百姓早就習慣了被各種各樣的強者統治,無論是契丹、女真還是蒙古……誰來都是交稅做活。
只要是能給他們平安的強者就行了。千萬別想當年的宋軍一樣,進了城還站不住讓契丹人打出去,然後又讓女真人打進燕京大掠。再花錢贖買燕京,過沒多久又讓女真人打進來……這通折騰真苦了闔城百姓!
不過。看北明軍先頭部隊的精銳樣子,似乎就沒有被蒙古人再打出去的可能了。這下。大家夥兒就能安心做順民了。
至於這些燕京城的新主人信什麼天道教,還不讓人考科舉啥的……燕京人民纔不在乎呢!大不了大家都跟着念天道教的經就是了。科舉什麼的不考就不考吧,反正蒙古人在燕京呆了三十多年都沒想過開科舉,結果一開科舉沒幾個月這燕京就換人了!
當然也有人想離開燕京城早點回家鄉的,不過燕雲大戰纔剛剛開始,燕京城外到底什麼樣誰都不知道。說不定一出城就被亂軍給殺了。所以這樣的念頭,也就是想想而已。
還有一些人則在城中賣力奔走,一方面幫着正黑旗的兵將維持秩序;一方面還在發動城中的商戶百姓,要在明王萬歲入城的時候來一場盛大歡迎儀式。
不必說。這些奔走之人,都是想在燕京的新主子面前表演一下好謀個出身的有志之士。其中還有不少是大元燕雲行省的漢官,在元軍撤退的時候悄悄留了下來……
其中就是那日和劉孝元一起喝酒的姚樞之侄姚燧!
他原是燕京城裡管戶籍的小官,還不是掌權的主官——他的官之所以那麼小,是因爲姚樞有意歷練,若不是陳德興那麼快打過來,再晚幾個月也就升官兒走了。
可偏偏時運不濟——不是他時運不濟,而是整個大蒙古國都時運不濟了!
還好這位“漢奸二代”的腦子夠靈活,他叔叔能替想滅絕華夏的蒙古人賣命(姚樞投靠蒙古的時候。蒙古根本沒有漢化的跡象),他姚燧爲什麼不能提想要絕儒家道統的大明賣命?
叔叔當漢奸,侄子就不能當一回儒奸?
所以在日前蒙古大軍撤退的時候,姚燧並沒有帶着家眷離開。而是趁着紛亂悄悄躲藏了起來。等蒙古人一走,就馬上跳出來組織“維持會”了。
在姚燧和其餘幾十個有相信“四海一家和天下一統”的大元漢官的組織下,今兒一大早。燕京城東的施仁門內外,到處都是螞蟻一般的百姓身影。扶老攜幼,在道路兩旁或是焚香或是舉着陶灌竹筒——裡面是酒或者湯或者是米飯什麼的。這叫簞食壺漿以迎王師。在春秋戰國的時候是百姓們愛戴的軍隊纔有這待遇,不過到了後世大部分大城市換主子的時候都有這套程序,否則多半就被屠戮過了……
當然,屠殺這事兒,在北明軍那是嚴禁的。北明軍是仁義之師,所以只抓農奴和奴隸,不搞屠殺的——北地的人類都快變成珍惜動物了,哪裡還禁得起屠殺?都殺完了誰來種地做工?那麼多士爵八旗靠誰吃飯?
所以聽說元軍撤退的時候沒有屠城,陳德興和北明軍上下都大鬆口氣——那可是幾十萬人呢!放在南宋還沒有什麼,在北地可就是立國建政的本錢了!
此時,遠遠的有大隊大隊的步隊出現在燕京東面,當先一名甲士,手腳粗大,一臉絡腮鬍子亂糟糟的也沒有好好修剪,穿着一身銀光閃閃的鋼甲,頭上還帶着同樣銀亮的頭盔,腰裡還挎着一把很長的橫刀。
只見他一手按着刀柄,一手卻拽着繮繩牽着匹馬,馬上馱着的是行李和一大包米糧——燕京城的糧倉被燒,民間的存糧在前一陣也被蒙古人以守城的名義搜刮了一遍兒。所以陳德興才下令凡是入城各部,都一律步行,把馬匹用來馱糧食。
此人正是在平灤才投靠陳德興,還不肯交出兵權,又給陳德興獻上方陣戰術的郭侃。在他身後就是3000個跟着他征戰萬里的精銳步兵。其中有約600人和他一樣穿上了板甲,走在路上一溜銀光閃閃的看着就嚇人!
不過瞧郭侃的模樣,卻是一臉的不痛快,似乎還是未曾打過癮的模樣,嘟嘟囔囔的朝着上面派來和郭侃一塊兒研究方陣戰術的朱四九不住的發着牢騷,“俺們兩個命不好!你看看那些黑衣騎兵,什麼硬仗都沒見就拿下燕京城了……我們三千鋼甲兵卻一路吃灰,走了三百里地,什麼功勞也沒有!早知道就該搶了先鋒的差!”
朱四九隻是笑笑,沒有搭郭侃的腔。燕雲之戰纔剛剛開始呢!要立功還怕沒有機會?而且……蒙古人現在是主動放棄燕京,居然還沒有屠城,擺明是要把燕京的幾十萬人當包袱甩給大明。而且朱四九估計,放棄燕京不過是忽必烈一連串作戰計劃中的第一環,後面一定是有後手的。
而大明一路打來,看似勢如破竹,佔了不少地盤,還拿下了燕雲之地最大的城池燕京。但是卻沒有和蒙古軍主力真正戰過一場。這不是不戰而勝,而是對方在玩誘敵深入——稍微有點軍事常識的人都能看穿這一點。陳德興自然也不例外,不過即便知道忽必烈在給自己設套,他也不能不要燕京和燕京城內的幾十萬漢人百姓。
這不是什麼婦人之仁,而是忽必烈拿出誘餌足夠香甜——數十萬漢人百姓不僅是擴充士爵兵的兵源,還是生產者、建設者。有了他們,北明的國力就能在短時間內再上幾個臺階!
所以燕京便是龍潭虎穴,北明軍也會義無反顧的往裡面闖。這是不僅是因爲忽必烈的手筆夠大,還因爲北明軍的信心十足。誰也不認爲忽必烈的十幾二十萬蒙古軍有可能打敗他們,因爲他們纔是無敵的鋼軍!
陳德興的近衛師就在郭侃的鋼甲步兵之後,同樣是披甲牽馬步行,不過是一人雙馬,馬背上也都馱着米麪。陳德興本人還有幾個跟隨的將領和文官當然是騎馬而行的。
跟在近衛師行軍隊列之後的,則是多達七萬人的行軍隊列,其中戰兵約有三萬五千,是北明中軍、下軍第一師、騎兵師和一萬兩千多人的八旗馬隊。北明下軍的主力和八旗兵正藍旗約一萬五千人留在了平灤城和榆關,以遮護大軍後路。另外,在塘沽還有北明軍上軍第一師的四千多人負責守備。
也就是說,現在可以用於燕京周遭的北明軍作戰部隊,包括郭侃帶來的三千人在內,攏共就是四萬三千。
而接下來的戰役,就是以四萬三千精銳對決總數可能多達二十幾萬的蒙古軍主力!
陳德興一路上都在思索着這場將要爆發的大決戰的各種可能,或是蒙古大軍從燕山上撲下來圍城;或是忽必烈以精銳騎兵集羣插入燕京以東,切斷燕京的補給線;或者乾脆以大軍向南撲擊太原先打掉李璮……
“萬歲!萬歲!萬萬歲……”
高亢的歡呼之聲,突然從前面燕京的方向一陣陣的傳來,打斷了陳德興的思緒。他擡起頭向前往去,巍峨的燕京雄城就在不遠處燕山腳下的大平原上佇立着!
通往這座北地雄城的道路兩邊,不知道有多少百姓扶老攜幼,舉着罈罈罐罐,拜伏相迎。這相迎的隊伍從燕京城外十幾裡開始,一路鋪到了燕京城內。闔城百姓,彷彿全都來迎接這闊別了不知多少年的漢家王師。
“王師!王師!王師……”
轉瞬之間,在這山呼海嘯一般的歡呼聲中,陳德興在馬上挺直了腰背,策馬上前,大步走向燕京城,向忽必烈設下的屠龍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