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洛神賦圖》

那是一幅絹畫,長大概在六米左右,寬大概在三十釐米上下。畫中的人物肩若削成,腰如約素,飄飄欲仙。整幅畫卷彷彿是一本連環畫一樣,講述了一個千古傳唱的邂逅。

看到這幅畫,于飛的呼吸一下子急促起來。

“這是東晉顧愷之的《洛神賦圖》摹本?!”于飛難以置信的說。

顧愷之的《洛神賦圖》與與唐代韓滉的《五牛圖》、五代顧閎中的《韓熙載夜宴圖》、北宋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等作品並稱爲中國十大傳世名畫,名氣非常之大。但是可惜的是,此畫真跡已經失蹤,現流傳的版本皆爲摹本,分別藏於遼瀋省博物館、京都故宮博物院、美國弗利爾藝術博物館以及臺北故宮博物院等處。于飛在參觀故宮博物館的時候看過這幅畫,因此一眼便認出來了。

顧愷之的《洛神賦圖》是根據曹植的《洛神賦》創作的。《洛神賦》原名《感甄賦》,主要描述了曹植早年與當時蔡縣令甄逸之女甄宓的感情故事。甄宓後來嫁給了曹植之兄曹丕,生下了明帝曹叡後,慘遭迫害致死。洛神是傳說中的伏羲之女,溺於洛水而化爲神,世人稱之爲宓妃。據傳曹植獲得宓妃遺枕,感嘆之下作此賦以抒發對其愛慕之意以及因“人神之道殊”不能如願的惆悵之情。

顧愷之領會了曹植原文所要表達的情感,在畫中隨着情節的不斷展開。所繪宓妃顧盼生姿、情意綿綿的表情也恰到好處。畫中人物安排疏密得當,在一幅畫面中展示了不同時間和空間的變換。如畫中二人初見的一幕,曹植站於岸邊。癡情地望着遠方水上的洛神,她飄動的衣帶、凌波微步的美麗身姿凸顯了她的仙氣,而其對曹植的愛慕之情以及欲去還留的動態,也充分表露了她矛盾的心理。隨着情節的展開,顧愷之在畫面中描繪了曹植與洛神的多次相見,最終洛神駕着六龍雲車於雲端中漸去,留下曹植戀戀不捨地離開。

顧愷之多才。工詩賦,善書法,被時人稱爲“才絕、畫絕、癡絕”。是開創中國人物畫的鼻祖。他的畫風格獨特,被稱爲“顧家樣”,人物清瘦俊秀,所謂“秀骨清像”。線條流暢。謂之“春蠶吐絲”他的筆法如春蠶吐絲,輕盈流暢,被後世稱爲“鐵線描”。唐代張彥遠對顧愷之的畫評價爲:“緊勁聯綿,循環超忽,調格逸易,風趨雷疾,意存筆先,畫盡意在。所以全神也。”此幅作品無論構圖、情節的展示、人物的刻畫以及筆墨繪畫技巧方面都可稱得上是中國古典繪畫藝術之瑰寶。

雖然沒有細看,但是于飛感覺到這幅《洛神賦圖》比故宮博物館收藏的宋代摹本更加的傳神。難道說這幅畫竟會是顧愷之的真跡嗎?

于飛的想法剛剛生出。便馬上被自己的摒棄了!畢竟這個想法實在太荒誕了!

《洛神賦圖》遺落已久。就連乾隆皇帝稱爲“妙至毫巔”的《洛神賦圖》都只是宋代的摹本,而非真跡。也就是故宮博物館中所藏的那幅,畫上不書《洛神賦文》,亦無名款,從畫法、絹、色等方面研究應該是宋代的摹本。

“於,你真的是好眼力。”愛麗絲說道:“我喜愛收藏書畫,但是因爲習慣,我還是比較喜歡歐洲的書畫,對於中國古老的畫作,也許是我欣賞不了,所以收藏的並不多,但是這一幅卻是我唯一收藏的中國畫。甚至我對它的喜愛遠遠超過了大部分的歐洲畫作。”

雖然對中國的傳統文化並不瞭解多少,但是愛麗絲還是從畫卷中讀出了一份悽美的愛情,這讓她對這幅畫愛不釋手。

于飛當然知道愛麗絲說的並不是假話,從這幅畫陳列的位置便能看出來了。

“巴法亞先生。”于飛微微有些不好意思的說:“能不能借您的放大鏡一用?”

“當然沒有問題。”巴法亞一愣,他沒有想到作爲一名收藏家,于飛竟然沒有隨身攜帶放大鏡,他是對自己的鑑定水平太有信心,還是說是太過自大了?

于飛鑑定古玩當然並不需要放大鏡,之所以要這麼做當然是爲了貼近觀察這幅畫,以免被兩人看到了他臉上吃驚的表情。

于飛走到《洛神賦圖》前,裝模作樣的用放大鏡一點點的觀察,同時暗暗的釋放出混沌之氣進行探查。在秦延解開他腦中的第三層封印之後,混沌之氣無時無刻不在轉化,雖然從量來說並沒有多大的增長,但是因爲轉化成了逍遙訣的一部分,因此在使用方面更加的得心應手!

而且因爲許遜的點金手的層次非常高,所以于飛可以算是高起點了,在當今世上逍遙訣境界之高恐怕無人能出其右。

因此,于飛在進行古玩斷代的時候已經非常精確了。雖然不敢說能夠精確到哪一年,但是卻也能將誤差縮小到十數年上下!

十數年乍聽起來似乎很長,但在悠長的歷史長河中卻顯得太短了。不少皇帝在位的時間都有數十年,于飛就斷代的準確性來說可謂是無人能及!

在混沌之氣進入畫卷之後,得到的結果讓他第一次懷疑起了混沌之氣的正確性。他又不放心的探查了兩遍,但是得出的結果依然是一樣的,那就是這幅畫的年代在魏晉時期!!難道說這幅畫就是當年顧愷之的真跡?!

要知道《洛神賦圖》後世的摹本極多,但是精品卻並不太多,被公認爲臨摹的最好的便是在藏在故宮博物院的那幅宋代摹本。這幅畫無論是筆法還是神態都在宋代摹本之上,是魏晉當代摹本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了,那麼這幅畫九成九就是顧愷之《洛神賦圖》的真跡!

沒有想到中國十大傳世畫作之一的《洛神賦圖》竟然藏在英國的一個莊園城堡中!真的是明珠蒙塵呀。

于飛黯然的放下放大鏡,長長的嘆息一聲。

“於,我知道這幅畫屬於中國,可是我對它確實非常非常的喜歡,所以……請您能夠原諒我。”愛麗絲公主說道。其實,愛麗絲公主曾經多次以個人或者英王室的名義向故宮博物院捐贈過古董。但是以個人的私心來說,很多最珍貴的古玩還是被留了下來,比如說這幅顧愷之的《洛神賦圖》。如果這幅圖迴流到國內的話,肯定會引起不亞於當初王羲之《蘭亭序》真跡面世的轟動。

“我明白。”于飛點了點頭。雖然心裡不舒服,但這是現實。近代的中國積弱,上百萬件珍貴的古玩外流,其中大部分都是國寶級別的。即便是現在還有不少不肖子孫把老祖宗的好玩意通過走私的方式運到國外賣掉。愛麗絲已經算做的不錯了的。于飛無法像憤青一樣去苛責她。

“公主殿下,我有一個不情之請。”于飛突然鄭重的說道。就連稱呼也重新變成了“公主殿下”。

“於,有什麼話您就直說吧。”愛麗絲公主說道。

于飛微微有些不好意思的說道:“我想請您將這幅疑似顧愷之真跡的《洛神賦圖》轉讓給我。”

于飛語出驚人的說道。要知道冒昧的請人割愛將藏品轉讓是一件非常不禮貌的事情。原因前面也已經解釋過了。面對于飛的十六幅珍貴的畫作,愛麗絲都忍住沒有提出轉讓的請求。但是于飛面對的情況有所不同。畢竟顧愷之的《洛神賦圖》實在是太珍貴了,作爲中國十大傳世名作,于飛真的不希望與它失之交臂,讓他繼續流落海外!他想把它帶回去。不管付出多大的代價都行!

愛麗絲公主的臉上露出爲難的表情。對於《洛神賦圖》她確實非常的喜歡,根本就沒有想過轉讓。于飛的“不情之請”讓她非常的爲難。

“公主殿下。”這時,一直沉默的巴法亞先生說話了。(。:

第305章 以量取勝第382章 洛神賦第75章 鑑寶大會(三)第163章 融合第605章 交杯酒第589章 一場空第215章 聖武天皇劍楔子1小城書攤第142章 古玩一條街第405章 憤怒第445章 叄井家代表第508章 博物館第353章 不情之請第257章 狼狽退出第281章 逍遙門第97章 冷豔珠寶第524章 去而復返的尼爾第365章 纏鬥第174章 賭法第570章 賣工廠第171章 談崩了第32章 提問第351章 珍貴的畫卷第151章 大忽悠第509章 安保措施第177章 最後一枚籌碼第136章 回家第116章 兩百三十萬第11章 別有乾坤第587章 《連山易》現第142章 古玩一條街第483章 最後一件藏品!第325章 第一件拍品第18章 王維的畫第301章 合作協議第472章 天下寶藏第332章 拍賣會中斷第287章 對策第73章 鑑寶大會(一)第182章 成化鬥彩雞缸杯第575章 靖難故事第554章 交鋒第488章 雞血石第140章 老哥,你受苦了!第435章 山居夜半第329章 直覺第414章 別有乾坤第12章 子岡款第472章 天下寶藏第364章 虎鶴雙形第30章 打算第385章 正戲開鑼第352章 《洛神賦圖》第324章 進場第180章 東京國立博物院第64章 出院第218章 蘭亭序(下)第441章 死了沒有第67章 交鋒第247章 吉時到第556章 算計第88章 混沌第529章 協議內容第119章 三個四千萬第204章 後續第167章 潘家園第12章 子岡款第218章 蘭亭序(下)第485章 印刷品第118章 低頭第437章 平田故事第319章 瘋狂掃貨第110章 價高者得第415章 還價第388章 混沌之氣復現第497章 圖謀第60章 反常第536章 弄險第247章 吉時到第37章 貨源第528章 漫天要價(下)第112章 出價第567章 訣別第557章 寒酸禮物第289章 馬不停蹄第566章 善後第179章 故宮異變第241章 轟動第258章 我能參加嗎?第539章 獠牙第141章 善後第275章 狗咬狗一嘴毛第168章 再見葉興國第522章 演過火了第2章 意外第77章 鑑寶大會(五)第572章 發工資第540章 加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