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8章 北上

長安來的消息,大將軍張培賢上請朝廷,於河洛設洛陽國武監分,而前些日子,已經有人在洛陽建了洛陽書院。?..

聽到這個消息,趙石暗歎一聲,張大將軍還是走了這一步,曾幾何時,張大將軍還是他的上官,而今嘛。。。趙石搖了搖頭,心裡沒什麼得意的地方。

這是正經的陽謀,國武監必然要大行於軍中,有他的推動,會快上一些,就算沒有他的推動,將來國武監出身的將領們也會想到這一層。

而今由大將軍張培賢提出來,於他來說,好壞參半,大將軍張培賢回鎮河洛,自然不是去河洛養老的。

眼瞅着北邊捷報頻傳,自然會不甘寂寞,想將朝廷的目光從北邊重新拉回到中原去,請設洛陽國武監分也只是第一步罷了,後面必定還有些手段。

這與他既定的先徵西夏,再圖中原的策略相悖。

不過大將爭功,也沒什麼好說的,張培賢坐鎮河洛,若不想建功立業,也不配再稱什麼大將軍。

所以只能拖着他,像如今金人的上黨,早已義軍蜂起,烽火遍地,但趙石左思右想,還是讓杜山虎坐鎮河中,冷眼旁觀,並沒有一舉而靖北地戰事之全功,說起來,金人連西京大同都丟了,秦軍回軍之際,上黨又算得了什麼?

但只要想到上黨一下,便可與大將軍張培賢成犄角之勢,對後周也就有了戰略上的優勢。而大將軍張培賢也一定按捺不住,請令征伐後周也就是早晚的事情了。

但對於中原戰事。趙石是不太看好的,那裡就是一個泥潭,一旦陷進去,想要抽身可就不那麼容易了。

雖說征伐中原是早晚的事情,但不是現在,上一次東征,河中諸地一戰而下,而大將軍張培賢所率主力。雖說連戰連捷,但只一個孟珙,就先潰王佩,再守洛陽,讓大軍頓兵洛陽城下,無功而返。

中原戰事,與北地戰局真的不一樣。東征之時,多少後周將領前赴後繼,不懼生死,兵力戰力雖然不濟,但那股精氣神兒是北地戰事很少會見到的,一場場慘烈至極的戰事下來。每一次都會讓秦軍付出很大的傷亡和精力。

即便秦軍已有河洛,但你再看這些年,河洛消停過嗎,沒有,再觀河中。河東諸地,百姓民心所向。真的不用再說什麼了。

若他生於這個時代,長於這個時代,也就罷了,中原自古以來,便是漢人魂牽夢縈的所在,只有佔據了中原,纔可謂之天下一統。

但他到底是個外來人,對中原並無什麼特殊的感覺,所以只是覺着,一統中原的戰事不是那麼好打的,不如先在周遭佈局,先得蜀中,再對苟延殘喘,位於大秦側後的西夏動手,於草原上,也可將蒙古人牽制在草原東北,與金人互相征伐,使其無力西窺,壯大自己。

蒙古人這樣的草原部族,若沒有草原大部融合於其內,就算得了金國大片領土,也不會如另一個時空那般可怕,因爲他的核心處,少了許多重要的組成部分,只如今的蒙古諸部,即便成吉思汗野心勃勃,最終也不過是割據一方的實力罷了。

這般一來,大秦纔可專注於中原戰局,不懼大秦無暇旁顧之時,北方又有強鄰崛起。

所以在他的算計之內,張培賢這裡在兩三年內,是動彈不得的,有他壓着,張培賢想動也不敢動。

國武監洛陽分,名字都是他想的。。。就算張大將軍可能有所察覺,也不是走了這一步下來,朝廷那裡會不同意嗎,不會,國武監於大秦軍旅,確爲有益,而張大將軍請設國武監,與趙大將軍請設河東國武監是完完全全的兩碼事。

想來朝廷許多人不會拒絕這個消弱趙大將軍于軍中的威望的好機會的。

至於洛陽國武監能辦成什麼個樣子,趙石並不太過在意,這個分一旦設下,也就是說,國武監已經走出了天子腳下,與國子監無異,之後看的,還是國武監出身的將領們把握分寸的能力了。

其實,景帝時對國武監的忌憚,讓皇帝大臣們都昏了頭,將國武監牢牢限制在京師長安,天子腳下,這本身就是一件極爲可笑的事情。

若是在其他各處加設國武監分,他趙石還真的能一手遮天不成?

但那近十年的功夫,卻讓國武監在壯大之餘,很好的抱成了一個團兒,國武監出來的將領,清一色都有同窗之誼,更多數都以趙大將軍的門生自居,漸漸的,他麾下的國武監將領也就佔了多半。

因爲其他人不敢用,不願用,不能用,如此在景興一朝,國武監壯大的雖慢,也屢有磕絆,卻也不無好處。

而今就算朝廷上有些人納過悶來,知道阻不如疏的道理,照長安國武監的情形,也早已是有些尾大不掉了。

一個堅實的利益集團已經成型,之後不用他趙石發話,自然會有人跳出來維護國武監的利益,想來洛陽國武監那裡,一定少不了長安國武監的一份,說不定爲長遠計,還要弄出些制約條款來。

之後送到的消息其實也證實了這一,最重要的一條就是,洛陽國武監教習,一多半兒都出自長安國武監,而洛陽國武監生員,必定要到長安國武監造冊,並在長安國武監呆上半載,纔可轉到洛陽國武監繼續進學,而洛陽國武監的山長,也必爲長安國武監出身之人擔任,如此一來,洛陽國武監其實真的名副其實,就是個分罷了。

想要分離開來,可不容易的很呢。

當然這都是之後的事情了,趙石得到消息之後,也是微微一笑,心道了一聲,果然不出所料,也就完了。

張大將軍蠢蠢欲動,但金人議和,後周議和,加上趙石的牽制,一兩年內,是別再想動彈地方了,張大將軍或許會鬱悶,但趙石大勢已成,這個時候他的地位是無可動搖的,張大將軍的鬱悶也總歸就是鬱悶罷了,可以施展的手段並不算多。

而趙石也不介意安撫一下張大將軍,隨後修書一封於張大將軍,字裡行間,不吝讚美之辭,並暗示其,將來征伐後周,兵權定必交到他的手上,張大將軍之心,遂安。

之後老實的跟地方官吏配合着,籠絡河洛民心不提。。。

大秦成武三年二月,這大半個月,趙石都埋首於案牘之間,各處送來的公函,也都能得到宣撫使大人的回覆。

這多半個月,趙石可謂是殫精竭慮,將地方上的政務過了一遍,等到二月下旬,朝廷諭令也下來了,任大同府知府爲河東宣慰使,兼大同府知府,還是在大將軍趙石之下,但在政事上,卻可總理河東政務了。

於是趙石總算是暈頭漲腦的從案牘之間脫身了開來,一股腦的將政務交給了大同府知府這個準親家,隨即,目光火熱的專注到了大軍的身上

在很短的時日裡,將大軍上下領兵將領們叫到宣撫使府邸,一一叮囑吩咐。

之後便下令,由張鋒聚率兵駐守大同,張鈺副之,自己則率木華黎,王勝保等騎軍將領,以江善爲參軍,李之問爲行軍書記,起兵北上,隨行的,自然還有不顏昔班以及他從草原帶回來的那些韃靼人首領們。

其實趙石所率人馬並不算多,也只一萬五千人馬,加上在草原留下的一萬騎軍,總共也就兩萬五千人馬。

但這些清一色的都是大秦騎軍所部,若非吐蕃相距遙遙,西北離着也是不近,趙石麾下的騎軍兵馬會更多,即便如此,兩萬五千騎軍精銳,也是一支足以縱橫草原的力量了。

而在另一個時空當中,那位成吉思汗與金人大部交戰的時候,所率騎兵也不過才兩萬多人罷了,卻創造了擊破三十多萬大軍的輝煌戰果。

在數字上看,幾乎是不可思議,但只要戰術得當,面對老朽而衰弱的帝國,這樣的例子並不鮮見,不然女真不滿萬滿萬不可敵這樣近乎於可笑的話又是如何傳出來的呢。

馬蹄隆隆,浩浩蕩蕩的秦軍騎軍開拔北上,而在開拔之前,趙石便下了第一個軍令,令不顏昔班率人北去,將自己部衆中的老弱婦孺陸續南遷,他們是要打仗去的,老弱婦孺的口糧,都要省下來,給大軍所用。

秦軍所帶的糧草並不多,而經過一個冬天,想來在雲中草原駐紮的那些人,已經將牛羊也吃的差不多了。

在草原上,爲了獲得充足的補給,大軍只能不停的向前,沒有什麼後勤補給,來自大秦的騎兵,將像草原人一樣,作戰,休息,在草原上游蕩,兩萬五千大秦鐵騎,好像註定要在北方草原上,掀起一場腥風血雨。

第928章 大勢第622章 紅鸞第766章 瘋狂第195章 音境(一)第686章 小敘第1251章 陸相(二)第1343章 碰撞第1268章 使者(二)第1306章 忘形第1384章 教誨第1043章 決戰第12章 行路第1413章 分院第166章 賭局第524章 戰報(四)第1124章 盟約(完)第688章 新鮮(二)第278章 關下第1425章 宮中第1324章 南雀第569章 陌生第964章 降順第1323章 家宴第1296章 交易第1456章 風陵第610章 出城(一)第295章 解州第697章 道人第225章 謀算第1366章 聚飲(一)第1398章 激戰第963章 突襲(二)第468章 貴客第241章 天明第1177章 女人第168章 揚威(二)第40章 陰謀第17章 血戰(四)第952章 辛苦第724章 洛陽第1544章 餘波第293章 小勝第459章 親家第568章 絕情第904章 雁門第624章 處置第194章 故人(四)第1493章 過往(二)第1196章 縣事第380章 豪傑(四)第1433章 謀算第1139章 使節第1227章 恨意第68章 縣城第1121章 盟約(十六)第907章 大同第465章 突然第215章 年關(八)第1542章 南下第39章 慶陽第901章 猛虎第958章 北上第228章 進京(三)第1538章 交易第201章 嚴苛(三)第1115章 盟約(十)第964章 降順第1376章 學說第195章 音境(一)第962章 突襲第514章 雲涌(十四)第757章 獻計第1101章 中心第66章 佈置第764章 入甕(二)第1036章 獻策(二)第578章 激戰(二)第980章 稱臣第488章 老道第37章 開拔第1345章 肺腑第1389章 兄弟(三)第1403章 女人第1503章 爲父第908章 兵亂第1483章 勸諫第854章 中書(二)第753章 無辜第958章 北上第502章 雲涌(二)第98章 捉賊(二)第920章 死戰(三)第1046章 來人第1217章 左廂第176章 壽宴(三)第14章 血戰(一)第690章 新鮮(四)第1468章 戰議第1478章 突兀第163章 慶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