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俱羅絕對是一員虎將,在大隋軍中算得上一號猛人,身高八尺,膂力過人,自幼習武,刀法出衆,聲氣雄壯,如果一開口大聲說話,其聲音可傳到幾百步之外,在大帥賬內,壓制了自己的聲音,否則就太吵人了。
在隋唐演義、隋史遺文中此人是宇文成都的師父,武功極高,不過出場次數少,沒有留下太多筆墨,讓觀衆記住。
而在興唐傳中,魚俱羅戲份增多,甚至還有拖刀斬元霸的段子,武功比李元霸還厲害,不過後來魚俱羅卻被李世民偷襲射死。
不同的演義、評書版本,描寫是不一樣的,當不得真。
真實歷史上,魚俱羅既不是宇文成都師父,也沒有斬過李元霸,更沒有被李世民射死,而是在大業末年,因遭煬帝猜忌,被斬首於東都洛陽,跟隋朝許多名將的命運相同,不是戰死沙場,而是死於帝王猜忌。隋文帝父子,斬殺的名將,加起來有數十人不止了。
楊素微微點頭,對他得力干將的說法表示贊同,或者說,由於二人在一起上下共事年歲多了,魚俱羅深知楊素的脾氣和秉性,察言觀色,分析局勢,也能推測到楊素的意向,於是主動提出來,這樣可以拋磚引玉,替主帥分憂。
“末將也贊同魚將軍之言,突厥來勢洶洶,必須要遏制其囂張氣焰,既然他們不主動叩關,那就由我們主動迎戰了。”左軍主將屈突通跟着附和說道。
緊接着,麥鐵杖、楊惠、李善衡等將領都是中軍和騎兵營,也紛紛贊同。
楊素談笑風生,平靜說道:“諸位將軍的所言,正和本帥之意,然則這次與突厥交鋒,與以往不同,因爲出京之前,本帥向太子和陛下都請示過了,特意從各地徵集、調動了八萬騎兵,加上邊戍守軍營的戰馬,還有府兵人來,初步統計一下,我軍兩座雄關現下的騎兵加起來就有了十三萬之多,所以,本帥才得以組建了一支可以與突厥正面交鋒的騎兵軍團!”
“以前與突厥交戰,都是以步兵防禦圍住,依靠長槍陣、刀斧陣、戰車陣來對敵,以壕溝、天塹、長城等地勢持久抵抗,固然最後以我隋軍得勝而結束,那隻不過是一種自誇心理,其實不是我們把突厥打敗了,是給耗走的,由於突厥不善攻城,也不善守城,即便攻克一些小城鎮,燒殺搶奪,然後不留守兵,就撤退了。”
“長此以往,被我隋軍順利奪回城池,一步步扼守反奪。突厥軍士得到了足夠的財物,就無心戀戰了,要塞和長城隘口他們又攻不下,打上一陣子就退軍了。十萬大軍襲擊而來,雖然最後都失敗而退,甚至被宮廷筆官記載‘只帶數百騎逃亡’,但你我心知肚明,其餘突厥兵衆根本沒有被我們斬殺多少,而是他們在撤退中化整爲零,各自逃散,紛紛回自己部族去了。”
“所以,這突厥之患始終難以解決,而本帥有生之年,就想着徹底擊敗突厥聯軍一次,不是擊退打散,而是圍殲,打殘,讓這數十萬突厥軍,有來無回,數十年,甚至百年內,再也不敢南下放牧,無法再對我中原構成邊患!”
楊素說完之後,整個人變得肅穆起來,臉色充滿一種希冀,渾身還流露着一股淡淡的殺氣,這種殺氣和他的雄心結合起來,讓所有人聞言激動,振奮不已。
數百年來,邊疆作亂,狼煙不斷,多少男兒馬革裹屍,多少忠魂埋骨它鄉!
匈奴、柔然、突厥,每當中原式微,草原崛起,都要南下蹂躪邊疆百姓,遠的不說,光五胡亂華,就差一點把中原文明掐斷,要不是一些少數部落貴族仰慕漢文化,推行漢化改制,中原民族就要毀滅了。
中原是一塊風水寶地,財富密集,人口衆多,氣候宜人,對於草原人而言,那就是遍地黃金白銀的沃土,數不清的美女佳人,不論是草原天災,需要南下搶糧食度過危機,還是草原興盛,要南下掠奪財富,他們的野心和兇狠,一日也沒有斷絕過。
非吾族類,其心必異,匈奴、突厥無法真正改變,就只能消滅,或讓他們滾蛋,離着中原遠遠地!
楊素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並沒有多渲染,說的語氣平和,也不激昂,但是卻讓在場所有武將熱血澎湃,心中激動,差一點奪淚而出。
好男兒馳騁沙場,建功立業,除了謀這一世的功名和富貴外,哪一個不是鐵骨錚錚的漢子,有一種氣血和堅韌,除自身名利外,他們更希望擊潰敵人,徹底斬殺,消除心中那股從數百年前就憋在邊疆武將心中的悶氣!
犯我中原者,雖遠必誅!這是一種宣言,也是一種傲骨!
楊素說出來後,屈突通、魚俱羅、周羅睺、趙纔等所有武將全都肅然起立,眼圈泛紅,眼眸閃爍精光,眼底可見那一股倔強和堅定!
“大帥,下命令吧,你說咋幹,我們就跟着幹!”
“對,跟突厥來一次硬仗,殺潰他們,殲滅有生力量。”
“是啊大帥,末將不才,已近花甲,戎馬一生,如果生前能把突厥之患斬斷,大殺一批,把他們打殘打痛,末將死而無憾!”
“………”
這些武將全都熱血澎湃,摩拳擦掌,一副要跟突厥決一死戰的架勢。
“呵哈哈,諸位將軍,既然衆志成城,那麼圍殲突厥的計劃,便更多了幾分把握!”楊素捋着鬍鬚笑了起來,顯得有些高深莫測。
“難道大帥已經胸有成竹,定計在心了?”中軍中的一名亞將麥鐵杖,興奮地詢問。
這麥鐵杖是南朝人,天生勇武,臂力過人,特別是曾跟一位遊俠江湖的高人學過上乘輕功,步行如風,跑及奔馬,能日行五百里,素有“神行太保”之稱。
此人未及弱冠之年時,曾在陳國太建年間與人合夥做賊,被俘獲後,麥鐵杖從此淪爲朝廷的奴僕,專給陳後主撐傘,據說這麥鐵杖常常在陳後主退朝之後,步行一百多裡,夜間到南徐州,翻越城牆而入,打劫偷盜。次日早晨返回時,仍舊替陳後主撐傘。像這樣十多次,最後被失主認出他,南徐州官府用狀子告到陳後主那裡。朝中官員見麥鐵杖每天早晨都在,都不相信他做賊這件事。
隋滅陳後,麥鐵杖轉入大將軍楊素軍中,因一身本領,武藝高強,衝鋒陷陣,屢立戰功,也是楊素器重的得力部將。
楊素淡淡一笑,見衆將的膽氣和熱血被激發起來,上下一心,較爲滿意,開口道:“計策嘛,無非引蛇出洞,聲東擊西,請君入甕,圍而殲之,其實計策都是教條,如何應運,見機行事纔是關鍵!這次本帥決定,把各軍營的騎兵,都抽調出來組合在一起,只留少數散騎在各營。這樣,與突厥對陣時候,先以步兵陣,對抗突厥鐵騎,爭取時間,然後以我方潛伏的十萬騎兵進行合圍,讓他們逃無可逃,追殺千里,以斬敵爲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