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1章 被迫回軍

就在張鉉率軍遠征高句麗的同時,唐軍也加緊了在西線的戰役,薛舉、李軌、樑師都、劉武周就像四把鋒利的匕首頂在唐朝的後背,使李淵如鯁在喉,如芒刺背,也正是這個緣故,唐軍在攻打壺關失利後,便立刻撤軍回太原,不再糾結於對空虛河北的攻打,而是調頭對付劉武周南侵。

唐軍二十萬兵力幾乎都在對付這四支割據勢力,其中劉武周由李元吉應對,李軌由李建成應對,薛舉和樑師都則由李世民率十萬大軍分別剿滅。

唐朝傾舉國之力應對這四支勢力,半年內確實取得了很大的進展,李建成密派武威豪強安興貴佯投李軌,說服其兄安修仁投降了唐朝,安氏兄弟暗中勾結河西胡人反叛李軌,趁李軌率軍西征羌人之時,說服李軌部衆造反,李軌走投無路,兵敗被抓,被李淵斬首於長安。

而隴西薛舉雖然聲勢浩大,但他爲人殘暴,強徵暴斂,河湟男子盡皆驅趕從軍,在隴西一帶民憤極大。

儘管薛舉在淺水原一戰擊敗唐軍,但他卻被李世民派去的刺客所殺,唐軍隨即大舉反擊,薛舉軍隊大敗,他兒子薛仁杲率殘兵敗退至西平郡,部屬皆衆叛親離,薛仁杲被部將宗羅睺所殺,人頭獻給了李世民。

河西河湟兩路皆平,唐軍士氣大振,李世民率八萬大軍分兵三路北征樑師都,李世民部將段德操在會寧郡涼川縣大敗樑師都堂弟樑洛仁,斬敵五千人,另一支軍隊由驃騎將軍藺興粲統帥,在平涼郡擊敗悍將辛獠兒,辛獠兒只率數百騎狼狽北竄。

而第三路由兵部尚書屈突通率領,在弘化郡迎戰樑師都率領的三萬騎兵,雙方激戰三天三夜,李世民率援軍殺至,樑師都大敗北歸,他一方面向突厥緊急求援,另一方面召集殘部拒守靈武郡。

李世民的八萬大軍隨即殺至靈武郡,而此時,突厥始畢可汗由於在突厥內部爭位中失利而憂憤成疾,不久病逝,由其弟繼位,稱處羅可汗,突厥內部紛亂,無暇南顧。

但張鉉已滅契丹,佔據了遼東,處羅可汗不想唐軍在西面坐大,便派其弟莫賀咄設率軍三萬趕往靈武郡援助樑師都。

與此同時,一份從長安送來的八百里加急快報抵達了靈武郡。

李世民的大軍駐紮在鳴沙縣,這裡位於靈武郡最南面,綠洲少,戈壁多,時值八月,靈武郡一帶乾燥酷熱,大地如同着火一般,席捲方圓數千裡,唐軍水土不服,中暑者極多,戰鬥力迅速下降。

但酷熱中暑並不僅僅是唐軍遭遇的困難,樑師都利用騎兵和熟悉地形的優勢,派出十幾支小規模騎兵隊,南下騷擾唐軍的軍糧運輸,這些騎兵隊十分熟悉地形,神出鬼沒,一連摧毀三支唐軍糧草運輸隊,使唐軍的後勤補給出現了困難。

大帳內,李世民憂心忡忡地來回負手踱步,這時,屈突通、段德操、長孫無忌和張公瑾快步走進大帳,李世民回頭看了衆人一眼,擺擺手道:“大家請坐吧!”

長孫無忌見李世民面有憂色,便問道:“殿下可是爲糧食不足而煩惱?”

李世民苦笑一聲,“煩惱之事太多了,何止糧食一件。”

這時,屈突通緩緩道:“當初張鉉平琅琊郡亂匪孫宣雅時,也是因爲糧食運輸困難而失敗,後來他們採用了在山中修築軍堡屯糧的方式,步步爲營向南推進,最終解決了糧食問題,一鼓作氣擊敗了孫宣雅和王薄,卑職認爲這種步步爲營的辦法值得我們效仿,靈武郡最大的困難就是孤懸於北方,中間有大片戈壁荒漠和隴右相隔,如果不解決糧食運輸問題,我們拿不下靈武郡。”

李世民點點頭,他很讚賞屈突通的這種實事求是的態度,不因爲張鉉是敵人就排斥,優點大家都可以互相學習,這時他見段德操欲言又止,便問道:“段將軍想說什麼?”

段德操欠身道:“糧草運輸確實是大問題,卑職考慮,我們能否利用黃河運輸來解決這個難題,卑職觀察過,從金城郡到靈武郡這一段黃河水流平緩,非常有利於水運,而樑師都和突厥軍都以騎兵爲主,水戰是他們的薄弱環節.......”

不等段德操說完,衆人都一致誇讚,這是一個好辦法,他們之前怎麼沒有想到呢?

這時,李世民又擺了擺手,對衆人道:“我的憂心並不是糧食問題,也不是士兵水土不服,更不是突厥騎兵來援,而是我剛剛接到從長安送來的天子旨意,父皇催促我立刻撤軍回長安。”

衆人一怔,異口同聲問道:“這是爲何?”

李世民取出剛剛接到了八百里加急快報,遞給衆人道:“中原局勢驟變,張鉉和王世充聯手共獵瓦崗軍,也就是瓜分中原,父皇不願意唐軍缺席這場瓜分盛宴,所以要求我回兵長安。”

衆人面面相覷,西面之敵還沒有徹底平息,怎麼又開始對中原動心了呢?

長孫無忌急道:“如果我們就此撤軍,恐怕會功虧一簣,樑師都會重新恢復元氣,我們現在雖然遭遇困難,但樑師都困難更大,他的軍隊已不足兩萬,突厥軍遠在河套,遲疑不肯南下,只要我們等到秋天稍涼,一戰可擊敗樑師都,殿下不可撤軍!”

張公瑾也勸道:“雖然現在糧食運輸困難,但我們可以從河西借用胡人的大型羊皮筏子運糧,在黃河中如履平地,金城郡那邊還有十萬石存糧,把糧食運送過來,我們糧食問題立刻解決,至於水土不服,就像長孫長史所言,天涼後暑氣消退,士兵戰力便可漸漸恢復,現在撤軍必然是功虧一簣。”

屈突通也勸道,“自古就有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之說,殿下只有把具體情況給聖上說清楚,相信聖上能理解殿下。”

衆人紛紛勸說,李世民只是苦笑不言,長孫無忌先反應過來,低聲問道:“殿下,難道天子一定要撤軍回去嗎?沒有通融的餘地?”

大帳內一片寂靜,衆人都望着李世民,李世民嘆了口氣對衆人道:“其實我很理解父皇,天子登基尚不到一年,君主威嚴是第一重要,必須一言九鼎,就算明知是錯誤也必須不折不扣實施。

可現在連我這個兒子都搞一個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父皇會是什麼感受?他或許不會責怪我,但一定會遷怒諸位,這不是我想看到的結果,這是其一。

第二便是中原變局,父皇對東進的渴望大家也知道,連張鉉北征高句麗之時父皇還忍不住要偷襲壺關,更何況現在是瓜分中原之際,他怎麼可能置身事外?”

“可是我們東面就是洛陽,怎麼參與瓜分中原?”段德操疑惑地問道。

旁邊屈突通很瞭解中原的情況,沉聲道:“天子的想法應該走武關進南陽,奪取中原西南部一塊,然後以此爲根基,進軍荊襄,而另一個可能就是趁王世充出兵中原,洛陽空虛之際一舉奪取洛陽。”

李世民點點頭,“應該是兩個可能性都有,所以父皇才讓我立刻回軍,否則以長安現有之軍,奪取南陽各郡也應該夠了。”

“殿下已決定回師長安了嗎?”長孫無忌瞭解李世民,他知道李世民必然是已經有決定了。

李世民長長嘆口氣,“我決定撤軍南歸,以後再打樑師都。”

他隨即又對段德操道:“我會提請父皇封段將軍爲平涼都督,段將軍可率軍兩萬鎮守平涼和弘化兩郡,不給樑師都南下的機會。”

段德操起身行禮,“卑職絕不會讓殿下失望!”

次日,李世民大軍拔營難歸,李世民令屈突通統帥大軍南下,他自己則率五千騎兵先行,一路風馳電掣向長安奔去。(。)

第1202章 關鍵滲透第825章 風雷之軍第375章 進京前夕第109章 牛刀小試(上)第463章 橫洋之舟(下)第89章 盧府壽宴(一)第410章 初爲人婦第952章 抓捕刺客第910章 第三勢力第1198章 重賞之下第595章 建成之策第1245章 再度政變(上)第684章 胸有成竹第1028章 奪取靈州第967章 太原戰役(八)第632章 殺雞駭猴第236章 監軍懷靜第14章 各懷心機第1062章 永興之戰(二)第448章 下邳激戰第831章 棄城南撤第743章 老奸巨猾第317章 智取費縣第326章 緊急北上第929章 發現敵蹤第745章 天降瑞兆第721章 最後內訌第139章 洛陽讖語第794章 呂氏兄弟第538章 釜底抽薪第565章 裴氏抉擇第783章 長安來使第1003章 渡黃之戰(下)第158章 讖語事件(下)第142章 宇文出手第1033章 喜訊到來第512章 立場不同第232章 東征失敗第1142章 天閣議政(下)第35章 小事變大第1178章 天下大戰(三十六)第960章 太原戰役(一)第213章 計取武城(三)第62章 風雲聚會第1168章 天下大戰(二十六)第174章 大戰善後第741章 聞風而動第113章 突襲敵營第983章 太原戰役(二十四)第807章 立功贖罪第987章 太原戰役(二十八)第145章 接受任務第143章 閶闔事件第341章 瓦崗東擴第635章 強行突破第884章 洛陽情報第989章 長安風波(上)第200章 剷除異己第1221章 偷襲河湟(中)第140章 重返洛陽第806章 幕僚獻策第1198章 重賞之下第630章 杜家才俊第347章 樑郡淪陷第248章 校場比武(上)第739章 兵出東海第1201章 奪嫡之始第431章 三歲鼠郎第982章 太原戰役(二十三)第393章 初次上朝(下)第923章 防禦漏洞(上)第1138章 緊急求和(上)第532章 無路可走第1086章 三管齊下第938章 激戰長城(上)第399章 巧遇阿圓第284章 尤通抉擇第264章 初次合作第579章 張裴聯姻(下)第453章 夜擾難寧第1175章 天下大戰(三十三)第1045章 伏威再起第766章 翟讓抉擇(下)第386章 陳留刺客第471章 局勢突變第714章 圍困燕城第1062章 永興之戰(二)第71章 獵殺敵酋第590章 甘爲鷹犬第291章 英雄大會(七)第733章 談判投降第1144章 天下大戰(二)第1107章 南城突破(下)第829章 亡羊補牢第1244章 兵臨城下第923章 防禦漏洞(上)第902章 矛盾激化第983章 太原戰役(二十四)第1030章 三江酒肆第939章 激戰長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