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章 兩頭壓力

張須陀去世的消息傳到北海郡,他舊日部屬無不爲之悲慟,張鉉下令三軍舉哀,營門樹起白幡以哀悼舊日統帥。

與此同時,張鉉上書天子楊廣,要求天子下旨徹查張須陀兵敗真相,還張須陀一個清白。

儘管三軍將士憤慨,恨不得立刻殺向東郡和瓦崗軍決一死戰,但現實卻十分沉重,青州六郡也面臨北方亂匪巨大的威脅。

竇建德八萬大軍兵壓清河郡,兵鋒直指齊郡,高士達十萬大軍屯兵平原郡的黃河北岸,兵鋒指向齊郡和北海郡,青州和張鉉的軍隊面臨巨大的壓力。

雖然青州地區是大隋最早爆發造反的地方,但經過張須陀和張鉉數年的苦心經營,青州六郡已經漸漸恢復了民生,無論糧食產量還是人口數量都已恢復,甚至超過王薄造反前的水平,這也得益於大量河北農民南逃帶來的充足勞力。

相反,由於河北地區年年兵荒馬亂,大小土匪多如牛毛,儘管竇建德和高士達都儘量休養生息,但依舊無法阻攔河北民衆南逃青州。

尤其在張金稱肆虐時期,大約有數十萬河北四郡的民衆逃到齊郡和北海郡等地,僅青河一郡便逃到齊郡和北海郡的人數就達二十萬人之多。

一方面人口大量南逃給青州帶來了生機,而另一方面卻給河北帶來民生凋敝,糧食產量銳減,嚴重影響到了河北幾支亂匪的發展。

就在這個時候,大隋朝廷卻出了昏招,將剛剛大敗格謙的楊義臣軍隊解散,楊義臣本人調回了洛陽,但接替楊義臣的軍隊和大將卻沒有及時到位,造成了兵力空虛,給了竇建德和高士達極大的擴張機會。

竇建德和高士達幾乎是同時盯住了青州這塊令人垂涎的肥肉。

這天下午,竇建德的兩萬軍隊已秘密抵達聊城,儘管竇建德和高士達擺出了進攻齊郡和北海郡的架勢,但竇建德卻清楚張鉉的水軍在黃河遊弋。他們很難大舉渡過黃河,小規模的渡河很容易被張鉉水軍擊殺。

所以在清河郡的渡河只是一種假象,迷惑住對岸的隋軍,竇建德必須要先派一支軍隊渡過黃河。暗中向武陽郡的聊城增兵便成了竇建德出兵計劃中的最佳選擇。

竇建德騎馬站在黃河邊上,遠遠眺望着對岸,竇建德年約四十餘歲,寬臉膛,目光深沉。他身材魁梧,長手長腳,肩膀異常寬闊壯實,他看起來就像一個普普通通的農民,身上依舊保持着河北漢子那種特有的質樸和寬厚。

竇建德原本是高士達的部將,四年前開始獨立成軍,在信都郡和河間郡一帶發展,尤其在三年前加入渤海會後,得到了渤海會的大力支持,有充足的錢糧支持。使他的軍隊從數千人發展到了今天的十萬人,在軍隊人數上他已經超過了高士達。

不過隨着實力的壯大,竇建德開始對向他指手畫腳的渤海會日益不滿,他開始考慮如何擺脫渤海會的控制,但想擺脫渤海會的控制卻並不容易,他的老妻和兒子都在渤海會手中爲人質,渤海會非常謹慎,將他的妻兒藏得極爲隱蔽,連普通的渤海會成員都不知道。

這次進攻齊郡並非竇建德的本意,而是渤海會的要求。渤海會察覺到高士達有攻打青州的企圖,便命令竇建德必須搶在高士達之前佔領青州。

對岸是濟北郡,也是隋軍的一個弱勢之地,竇建德很清楚張鉉的兵力。面對近二十萬大軍的兩頭威脅,張鉉不可能再分兵到濟北郡,便可以從濟北郡渡黃河,先在濟北郡紮下根基。

這時,一艘小船向黃河北岸駛來,船中是兩名扮作漁夫的探子。他們上了岸,快步來到竇建德戰馬前跪地稟報,“啓稟竇公,對岸只有三千多隋軍,駐紮在盧縣。”

‘三千多隋軍?’

竇建德眉頭一皺,怎麼會有這麼多軍隊?他又問道:“是張鉉的軍隊嗎?”

“回稟竇公,不是張鉉的軍隊,而是濟北郡前不久自己招募的郡兵,裝備和訓練都比較落後,張鉉還沒有來得及收編他們。”

竇建德這才稍稍放心,前不久很多郡都藉口勤王紛紛招募軍隊,濟北郡的郡兵也是其中之一,他知道這些所謂的郡兵其實就是‘三無軍隊’,無裝備、無鬥志、無訓練,只是一些閒散浪子爲了賺一份錢糧而從軍,就是一羣烏合之衆,不值得他放在心上。

竇建德看了看天色,隨即令道:“今晚一更時分渡河!”

濟北郡郡治正是黃河南岸的盧縣,太守叫做宋文謙,原本是禮部侍郎,去年十月被朝廷派來取代原來張鉉任命的太守,原來的太守叫孫簡,原是臨淄縣縣令,因守臨淄縣表現出色被張鉉任命爲濟北郡太守,但朝廷卻不承認張鉉的任命,在宋文謙上任後便將孫簡貶爲濟北縣縣令。

宋文謙人還不錯,雖然是文弱書生,但出身貧寒,有一點真才實學,儘量輕徭薄賦,不擾民衆,他對原太守孫簡也並不苛刻,並不故意打壓,儘量以禮相待,所以他出任太守才半年不到,便贏得了不錯的名聲。

夜幕降臨,盧縣城門關閉,家家戶戶關門閉戶,縣城內迅速安靜下來,在縣城東城門附近有一座軍營,裡面駐紮着兩千郡兵,另外還有一千人駐紮在濟北縣。

這是濟北郡的幾戶豪門出錢出糧,要求宋文謙以官府勤王的名義招募,雖然名義上是郡兵,但實際上是幾戶豪門的私軍,用來保護他們家人以及田莊的安全。

這三千軍隊由一名郎將統帥,此人叫做鄭霖,盧縣本地人,原本是一名隋軍的鷹擊郎將,第一次高句麗戰役後被裁員回鄉,現被宋文謙聘請爲郡兵郎將,不過這兩天鄭霖卻有點煩惱,他三天前接到張鉉的軍令,命令他率三千軍隊趕赴齊郡集訓。

鄭霖當然明白張鉉是要收編自己的軍隊了,儘管他不想得罪張鉉,也想率軍隊趕赴齊郡,但軍隊卻不屬於他,他的意見沒有意義,在請示後,幾家豪門一致反對軍隊被張鉉收編,而且太守宋文謙也保持沉默,在張鉉返回北海郡後,他還一次也沒有去北海郡見過張鉉。

所以鄭霖心中十分爲難,他知道張鉉是先禮後兵,如果自己敬酒不吃吃罰酒,那麼張鉉很快就會率大軍殺到濟北郡,不僅直接收編自己的軍隊,恐怕自己也會被踢出軍營。

這讓鄭霖心事重重,既爲濟北郡的幾大世家不識擡舉而無奈,又爲自己的前途命運擔憂。

這時,一名士兵飛奔過來,指着遠處的黃河大喊道:“將軍快看,烽燧舉火了!”

盧縣距離黃河約二十里,當年張須陀在黃河邊上修建了數十座烽燧,從濟北郡最西面範縣一直延伸到歷城縣,盧縣北面的黃河邊就有一座烽燧。

鄭霖也看見了烽燧,頓時大吃一驚,這是有賊軍渡河了。

他轉身便向城下奔去,帶領十幾名士兵一口氣奔至郡衙後宅,砰砰敲打院門,“快開門!”

此時已快到兩更時分,太守宋文謙已經入睡,片刻,門開了一條小縫,一名老家人不耐煩道:“老爺已經睡下了,有什麼事明天再說吧!”

“快告訴宋太守,賊軍渡黃河了!”

老家人也嚇了一跳,連忙跑回稟報,不多時,太守宋文謙披了一件袍子出來,問道:“鄭將軍,什麼事情?”

“使君,黃河邊的烽燧點燃了!”

宋文謙還是能沉住氣,他眉頭一皺道:“會不會是從範縣那邊傳來的警報?”

“不是!是我們這裡的烽燧,西面沒有點火,一定是從我們這裡渡河了,使君趕快撤離!”

宋文謙半晌道:“讓我丟下全縣百姓自己逃生,恐怕我做不到!”

“使君,讓民衆也一起逃命,現在還有一點時間,我率軍去迎戰,阻攔賊軍登陸。”

宋文謙想想也只能這樣,“好吧!通知民衆立刻撤離縣城。”(。)

第177章 轉戰東萊第877章 當廷對質(下)第483章 王者之珠第7章 武之誘惑第420章 反客爲主第645章 無功而返第134章 初戰賊王(一)第1196章 太子之惑第729章 水營旱寨第903章 敗也蕭何第374章 琅琊收官第389章 李淵之策第180章 外圍奇兵第1028章 奪取靈州第670章 假手於人第154章 京都夜獵第845章 一線希望第511章 河北新局第478章 天下勤王(四)第118章 迂迴作戰第724章 迎頭痛擊第789章 搜查疑蹤第987章 太原戰役(二十八)第875章 當廷對質(上)第180章 外圍奇兵第706章 李代桃僵第530章 白狼之戰(上)第819章 一路追蹤第220章 疑兵之計第1150章 天下大戰(八)第1170章 天下大戰(二十八)第751章 被迫回軍第422章 遠方來客第1165章 天下大戰(二十三)第542章 積極備戰第409章 大喜來臨第1044章 幡然醒悟第540章 最後妥協第792章 爭奪北岸第710章 北方盟友(下)第1183章 天下大戰(四十一)第1231章 唐宮政變(三)第25章 天下十猛第793章 兵臨城下第171章 強渡膠水(上)第142章 宇文出手第276章 黃雀在後第777章 草料風波第423章 長江試航第771章 突襲河東(下)第771章 突襲河東(下)第383章 舞姬刺客第577章 張裴聯姻(上)第209章 出兵清河第1039章 西市事件(下)第333章 充分理由第395章 禍兮福兮第29章 玉釵風波第881章 相落誰家第671章 用人不疑第164章 山東首戰第460章 返回江都第1048章 真真假假第829章 亡羊補牢第586章 引軍入甕第403章 主動上門第50章 咬金失手第1239章 血戰長武(下)第1056章 腹地一擊(上)第741章 聞風而動第1143章 天下大戰(一)第126章 借刀殺人第970章 太原戰役(十一)第853章 滴水不漏第620章 虞氏大禮第84章 一路向東第87章 牛刀初試第97章 校場較武第769章 條件難卻第285章 英雄大會(一)第421章 出爾反爾第163章 將計就計第343章 蒙陰城堡第178章 攻營夜戰(上)第363章 圍城打援(下)第139章 洛陽讖語第154章 京都夜獵第438章 進軍東海第1127章 矛盾激化(下)第506章 渤海之軍第163章 將計就計第421章 出爾反爾第160章 西市買店第1020章 被迫出兵第345章 節外生枝第786章 反攻蒲津第671章 用人不疑第978章 太原戰役(十九)第664章 利益交換第990章 長安風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