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效率標準質量

第163章效率標準質量

還是西苑,朱厚照帶着馬文社來到了兵仗局。另外王越也是陪同,在京城修養了一陣子之後王越氣色好多了。還有徐貫,也在。

兵仗局的掌印太監叫鞏?(zhan),原先是東宮管儀仗的,年紀快五十了。停說進宮前也是個匠人,木匠鐵匠都是會點,算是家學。

後來遭了災,十幾歲時才入了宮。

兵仗局在西苑佔地很廣,中海子一區域都是兵仗局的。兵仗局算是朱厚照接手比較早的內廷機構,所以兵仗局的改編也是最早的。現在的兵仗局人手充足,並且規模龐大。

西苑之中的兵仗局,只是兵仗局的總部。朱厚照帶着三人來到了兵仗局製作軍衣的地方,所謂軍衣顧名思義也就是包括了盔甲之類的軍中衣冠。大明沒有什麼制式的軍裝,盔甲也是五花八門,冠盔多樣,甲衣服也是多樣。冠盔就有鳳翅盔,帽兒盔,大帽甚至是頭巾多種,甲也明甲,布面甲以及棉甲,圓領甲,罩甲多樣。很不協調,也不美觀。當然這只是在外面觀感來說,至於質量還是在於管理之上與監督上的不夠。

實際上大明軍中軍服軍器問題還是在於監管不到,質量不想以及制式不同意等問題上。朱厚照有心也有決心要改變這種情況。所以當馬文升問起了這個問題之後,朱厚照便是帶上了他們來到了這裡。

看着眼前軍衣作坊裡工人們忙碌不停場景,馬文升幾人並沒有太大的震撼。因爲這司空見慣,但是當朱厚照帶着他們在兵仗局各工坊裡轉了一會之後,馬文升這纔是覺的有些不可思議。僅僅一個兵仗局一天可以打造各類兵器百之上,盔甲百之上。

要只是一把刀的打造都不止一天,更何況一件盔甲!不說原料以及製作工藝與與匠人數量的問題,就說省下的時間就是一個非常讓人眼前一亮的。

而且,兵仗局出產的軍衣軍器在質量上是絕對沒有任何問題的。

質量與速度加在一起,就是一場戰爭的勝算啊。

馬文升現在對於太子所說的效率是越來越感興趣了,而主管軍器局的工部也是很是感興趣了。至於王越早就是脫離了參觀隊伍,自己在兵仗局中晃悠了。他來兵仗局最想看的就是炸藥包的製作。

馬文升問:“殿下,以臣看您所說的效率就是這種,一件東西分工協作而造就的。”馬文升身爲兵部的尚書,有些東西並不要朱厚照自己一個個的說。他看到了也就是明白的差不多少,他說的分工協作就是流水線作業。

“卻是如此,一把刀一人只負責其中一個部分,原本十個人花上半個個月打造一把刀,現在是十個人一天打造兩把甚至更多。”徐貫也是若有所思的說道。

“對這就是效率。”朱厚照在前面走着,停下來對兩人說道“效率是必要的一點,還有是標準!標準纔是質量的最大保證之一。”

“一把刀,十個分別打造一定不同。但是我們將這把刀制定了絕對的標準以及打造方法,模具以及衡量都是固定下來就是標準。”

“在嚴格遵守一個標準之下,大部分的刀被打造出來就是相差無幾。就像一張宣紙,你一張以爲標準的樣紙那麼你接下來裁的紙張不會有什麼影響你使用的變化。”

朱厚照笑着喚來一名工人,叫他將自己的衡量還有標準單拿了出來。

“你們看看,這就是這把柳葉刀的標準。”

兩人將標準單拿過來一看,一時間就是相視一眼簡直是不可思議。兵仗局將整整一把柳葉刀分成了大大小小近二十道工序,細緻到某一處要砸幾錘甚至用何種力道都是標明瞭。

兩人有些吃驚訝的看向朱厚照,朱厚照則是一笑“兵仗局的宗旨就是效率,標準與質量。”手中拿着一把半成品的柳葉刀,朱厚照說道“這裡的每一把刀都有編號,從最開始到最後到這把刀發放到親軍士兵的手裡。只要孤願意孤可以知道這把的鐵礦是從哪裡來的,那一錘是誰敲的,有任何問題就是要找誰。”

“你們不重視軍器的打造,也不重視的軍器的存儲,不代表孤就是不重視。你們會將那些一砍就斷的軍刀,一穿就破的盔甲,一放就炸膛的火器發給那些士兵,孤不會!”朱厚照看着兩人很是平淡又像是在調侃的說道,讓兩人都是低下了頭。

“所以兩位武庫司的庫存,軍器局的往年監造記錄希望兩位在晚上呈上孤的案頭!”

朱厚照的話讓兩人心頭一緊,兩人很是擔心,太子是不是在又是有什麼想法?

“正好今兒個也是沒有什麼事,朝會也免了,孤便是帶兩位大人再去看看別的吧。”說着朱厚照就是喊道“劉瑾去把王大人叫回來吧,孤這就是帶他去看他想看的。”

“雲兒,備車,去宮莊!”

宮莊,也就是朝陽門外的四號廠東宮宮莊。不過現在這裡已經沒有了一點宮莊的樣子,更加像一個小型的城鎮的。尤其是宮莊北大街,哪裡已經是頂頂繁榮的了,雖然是居在京城城牆之外,但是這裡一定都是不想是在城外。比之朝陽門大街,東直門大街之類彷彿要是跟家繁榮一些。

除去一些必須要留下的良田之外,宮莊在不斷的擴充着。京城東城牆之外,在往東區的土地不管是荒地還是大戶人家的莊園都是在被宮莊一步一步的吞併着。

現在,朱厚照可以很負責的對你來說。東城牆之外,你能看到的所有一切都是他的。不管是人還是田地或者湖泊,就是野草塵土那都是朱厚照的。

近段時間以來,東宮有兩個人生活過的非常好。那就是張永與高鳳了。張永是東宮宮莊總管,高鳳管着九州商會的,這兩者可以說是東宮一切行動的起點與保障。東宮到目前爲止已經做了很多決定,這其中幾乎每一項都是與宮莊與九州商會有着密不可分的關係。因爲一說到錢,就是要與兩者有關係了。

第39章風起雲涌大同第148章模範城市通州中第124章科舉前的京城第150章弘治十三年到第106章宮莊守我秘密第112章事分三家各議第139章賣菜郎狀元公第141章封海爲了海貿第151章張鶴齡的變化第35章有本事你上啊第119章佳節代天慰問上第67章餵飽老狐狸們無題第40章圍殲小股韃子無題第132張狡兔三窟皆廟第46章聖旨感動全城第114章兵戈難止新墳楔子第146章大明水師威武下第164章孤之底氣所在第158章雨綿綿愁長長第10章有些事天註定第151章章懋巡九邊歸第57章私人武裝力量無題第163章效率標準質量第47章照兒何須磨鍊第167章招安絕不可能第130章科舉試題泄露4第40章悲歡並不相通第122章父子夜話大明第106章宮莊守我秘密第87章屋漏又有暴雨第58章番邦要有覺悟第81章邊地再現狼煙第71章內廷已無威脅第50章煙火渲染的城第13章平靜時才最險上第153章朝廷勢力突顯1第49章節大同忠民到來第126章科舉試題泄露第135章漏題的人死了第95章吵架也有目的第6章有人送錢上門了第98章邊打邊佔邊談第76章自家墳自家修第160章西苑是大軍營上楔子第56章光陰跨過窗臺第145章大明水師威武上第86章亂糟糟的中都第46章聖旨感動全城第115章南邊也不安寧第122章父子夜話大明第54章恩旨引發爭鬥第154章朝堂勢力突顯2第165章兵所指有兩處第126章科舉試題泄露第168章適烏母子到來第151章張鶴齡的變化無題第109章李謝二人復相2第154章朝堂勢力突顯2第166章平判戰前準備第123章神機營大換血第61章新年有新氣象第117章亡羊補牢不晚第135章漏題的人死了第57章私人武裝力量第49章節大同忠民到來第132張狡兔三窟皆廟第121章弘治十二年到第168章適烏母子到來第126章科舉試題泄露第80章都是你的錯誤第4章一定親自去看第148章模範城市通州中第39章風起雲涌大同第151章章懋巡九邊歸第25章朝堂下的齷齪第50章煙火渲染的城第95章吵架也有目的第137章咄咄逼人之人第62章遼東哈密之謀第155章朝堂勢力突顯3無題第82章遼東建設開始第79章火災來的蹊蹺第114章兵戈難止新墳第95章吵架也有目的第57章私人武裝力量第128章科舉試題泄露3第121章弘治十二年到無題第17章你不認我不仁第66章屯邊衛所之設無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