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狀是什麼,擔心的又會是誰?
這一連串的問題,在當日夜間教主走後,葉宇心中其實已然是有了大致的方向。
所以在他將棋子落於天元位置的時候,說了一句,‘世事如棋,一着爭來千秋業;柔情似水,幾時共度百年身。’
這一盤棋走下來,終於得以塵埃落定,可謂是一着爭來千秋業;而柔情似水,指的其實就是柳芊羽與張秋雨二人。
張秋雨在關鍵的時候,出現在他們的視野之中,以三把鑰匙齊聚而打開寶箱,這讓葉宇頓時有了一個大膽的推測。
或許就是這種欲擒故縱之計,藉助他們之手齊聚鑰匙打開寶箱,然後再來一個釜底抽薪,坐享其成而盜取盒中之物。
與其說是盜取,其實葉宇更相信是焚燬,因爲九龍烈火旗上的詔書,實在是太過於顛覆,更是趙氏子孫所忌憚之物。
外面的雨稍稍放緩了許多,稀瀝瀝的雨聲拍打着府內池塘裡的荷葉,頗具煙雨江南的詩意景緻。
東臺閣樓裡,葉宇不僅作爲一個聆聽着,而且還與這位久別重逢的母親,聊起來此次事件的種種細節。
聽了兒子的一番講述,卸去負擔的柴婉月,看着靜坐的葉宇,甚是欣慰道:“原來】★,..從一開始你就質疑那張秋雨的身份,而且比爲娘瞭解的更爲透徹……”
她是查探到得知張秋雨可能是鄭氏後人,但是卻沒有想到這層身份的背後,卻隱藏着另一個不可告人的秘密。
雖說後來她已經有所覺察,卻不料自己的兒子竟然早已經洞悉了這一切。
“其實這隻能說是趙惇弄巧成拙,否則孩兒也想不到,這張秋雨會是隱藏於身邊的奸細……”
葉宇此刻這般輕鬆嘲諷入獄地趙惇,絕對不是毫無根由的奚落,而是因爲這個張秋雨的確是趙惇的一大敗筆。
趙惇在張家大宅長久佈局,是爲了引葉宇結識張秋雨,然後以張秋雨酷似林薇菡爲籌碼,讓他葉宇毫無防備的接納,並且能夠將其留在身邊。
雖然後來勾引葉宇的目的沒有達到,但卻間接地貢獻了那枚鑰匙……
然而趙惇做夢也沒有想到的是,他以張秋雨酷似林薇菡爲籌碼引葉宇入局,但葉宇卻是以這一點輕鬆破局。
急於毀掉那面九龍烈火旗的,其實無外乎太子趙愷與恭王趙惇,因爲這面九龍旗子上的詔書一旦公諸於世,他們一切的努力都將成爲泡影。
而這兩人之中,就很顯然是趙惇在從中作祟,因爲這其中不僅有着百里風從中透風,還有就是張秋雨的容貌酷似林薇菡。
林薇菡在葉宇心中的地位,應該只有趙惇這個情敵最爲清楚,也只有趙惇纔會如此處心積慮尋找容貌相似的替代品。
所以作爲一個極爲自負,卻又在葉宇手下屢遭算計的趙惇而言,最爲值得的成就就是:讓葉宇因爲一個林薇菡而活,也要因一個酷似林薇菡的女人而死!
可惜,一切都是弄巧成拙,要想贏對手,就要現揣摩對手的脾性以及慣用手法。
顯然在這方面,趙惇的自我瞭解,遠遠不及他的對手葉宇!
“娘,關於那面九龍烈火旗,究竟是怎麼一回事,爲何會有如此詭異的詔書?”
葉宇地詢問,讓柴婉月發出一聲感嘆:“如今大局已定,即便那趙昚老兒願不願意,這大宋江山已然盡歸我兒,那爲娘也就將一切告知於你……”
隨後經過柴婉月的娓娓道來,葉宇才逐漸明白這份詔書的由來。
當年周世宗可謂是一代明主,可惜天妒英才年僅三十九歲便駕崩歸去。
但是在駕崩之前,柴榮深知子嗣尚且年幼難壓重臣之威,尤其是自己的二弟趙匡胤,身居殿前都點檢,掌管殿前禁軍,位高權重深得羣臣推崇。
所謂親兄弟都要明算帳,何況彼此還是異姓兄弟,更是有着君臣之間的微妙關係,所以柴榮對於趙匡胤不是不放心,而是十分十分的不放心!
於是就在垂危御榻前,召集朝中主要大臣,上演了一出‘劉備白帝城託孤’的戲碼,面對在場羣臣地衆目睽睽,趙匡胤自然也演了一出‘諸葛亮深表忠心’的好戲。
趙匡胤的表忠之心可謂是感人肺腑,柴榮卻是以言語相激:朕深知二弟威望甚高,將來必不是池中之物,如今天下紛亂羣雄並起,你之嫂嫂與侄兒,孤兒寡母恐難撐大局。
將來若是能輔則輔之,若是難以威服羣臣,二弟大可以取而代之,你我情同手足不分彼此,有二弟掌摑大周社稷,足可保爲兄一世基業永存,亦可以周全他們孤兒寡母免受戰火之苦……
柴榮的這一席話,與當年劉備白帝城託孤諸葛亮有着驚人的相似,但卻有着兩點不同,一則劉備給了諸葛亮廢帝之權,並沒有取而代之的意思,這是正史上的記載。(三國演義除外)
然而柴榮的託孤卻是說得十分直白,那就是讓趙匡胤取而代之,這顯然要比劉備說得更到位,簡直是將趙匡胤壁咚了!
二則,劉備白帝城託孤,是因爲與東吳戰爭兵敗了,可以說當時蜀漢不僅有內憂還有外患。而當時的後周卻是中原十國中相當強悍的國家,根本沒有外部敵人的襲擾。
所以在這種國泰民安的環境裡,柴榮又說出這種誅心到極致的話,是個傻子都能夠看出這是一種試探,其實就陽謀之中的一種逼迫。
逼迫趙匡胤在羣臣面前表態,表明自己的立場,與自己發下的誓言!
當時的趙匡胤才三十餘歲,正是年輕正旺之際,也更是兄弟情義看的極重的時候,他深知若是沒有眼前的這位大哥,根本就不會有他趙匡胤的今天。
況且面對柴榮這種步步緊逼態勢之下,也由不得他趙匡胤不表忠心!
他雖然手握重兵,但是柴榮一刻不死,那就是後周的掌權人,只要他稍有遲疑,說不定就會被拖出去砍了。
自古伴君如伴虎,親兄弟尚且都可以同室操戈骨肉相殘,更何況是他這個異姓兄弟,所以趙匡胤心理跟個明鏡似的,因此也就在羣臣面前、在周世宗柴榮面前發下了誓言。
只是趙匡胤沒有想到的是,這個誓言卻是讓他後悔終生死不瞑目!
(注:鄭恩,字子明,戲曲評書演繹皆由此人,而且其妻子陶三春更是比梁紅玉還利害的人物,這雖是稗官野史,但是根源必定會有,絕非憑空捏造,而且現在還有鄭氏子孫這一脈……,三生書裡架空之中有胡扯,但是大多數不是胡扯,史書沒有,不代表不發生,不知道,不代表就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