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五章 講武堂

臨朔宮書房內。

裴矩正在向李重九稟告與左仙遊商談後的情況。

裴寂說完後,李重九拍着龍椅笑着道:“你說輔公佑想推翻杜伏威,再幫助我們對付李唐。這輔公佑不怕會是引狼入室嗎?朕記得朕的名聲,在外人可是一貫不太好啊。”

裴矩神色淡淡的,一旁的內廷官高勝卻是想笑而不敢笑的神情。

說實話,李重九混到今天,確實名聲不怎麼樣,當初大軍救援鄭國,趕跑唐軍,李重九順便還攻打洛陽,將王世充給作了。因此之事,李唐上下沒少拿這件事來攻訐李重九,對此人狼子野心,狡詐無義。

而在除唐趙二國的人看來,李淵已經是夠無恥,但也沒有無恥到李重九這地步。

而眼下李重九名聲在外這麼差,這輔公佑還敢找趙國合作,那麼其中確實要思量一二了。

“輔公佑有什麼條件嗎?”

“輔公佑只說,若趙國願支持他爲江淮軍之主,他願意效忠大趙,一併對抗李淵。此外的條件以後再說。”

李重九聞此點點頭道:“也好,那你告訴輔公佑,此事朕會幫他,事成之後,朕一郡之地爲酬謝。”

裴矩道:“諾,陛下。”

裴矩走後,新任中書省僕射,魏徵,王珪,以及中書令溫彥博,還有中書侍郎,六部尚書一併齊到。

李重九先看向工部尚書趙何然問道:“永濟渠疏通之事,辦得如何了?”

趙何然回稟道:“陛下,此事已是大半妥當,何稠與周博兩位努力下,永濟渠已是大半得到疏通。今年秋季下了一場大雨,現在從幽京至洛陽用永濟渠上已可通行三千石以上的大船,就算今年冬季枯水,也預計可有兩千石左右大船可以通行。”

李重九龍顏大悅笑着道:“此事辦得很好,可以重賞何。週二人。”

魏徵出首道:“陛下,何,週二位大臣,雖疏通了永濟渠,但河道行臺的架子太大,臣算過這筆帳。每日所支,不遜色於爲朝廷供養一支一萬府軍人馬的支出。”

魏徵接着言道:“眼下河道已是疏通,微臣看是不是將人員精簡一點。”

李重九記得上一次魏徵就爲此事與自己很不快。不過這一次李重九覺得魏徵說的有道理,當下道:“可以精簡,此事你與工部,還有河道行臺商議一下。看看能夠減多少人,擬出一個章程給朕看。”

“諾。”

魏徵這麼剛剛奏完,這邊戶部尚書林當鋒出首言道:“陛下,今天秋季已過,秋收已是完成。我趙國各地除了山西歉收外,其餘各地都是豐產,弱水州都護府提議。將河北糧倉之米調到塞外,在懷荒鎮設立軍糧倉庫,效仿黎陽倉,洛口倉之用。”

李重九攻下洛陽,奪得了王世充的洛口倉,擊敗宇文化及,得了黎陽倉。這兩倉都是當年大糧倉,因爲有洛口倉和黎陽倉的支持,李重九無論是對河南,還是對山東。以及河東用兵,都是不需要從郡縣上調集軍糧的。

只要大戰一起,就是從洛口,黎陽兩倉那用船運糧。糧船馬上就可以隨河流,運至軍中。正因爲有黎陽。洛口兩倉,所以河南河北各郡縣的糧庫都是自給自足的,不需要向中央輸貢,要不然李重九爲何那麼有底氣,一口氣免得河南各郡三年糧賦。

這也是今時不同往日,以往隋末大亂時,河北各郡鬧饑荒到了人競相食的地步,而現在李重九佔據河北十年,國泰民安,今年又是豐年。而眼下河北豐收,所以這米糧馬上就有人打上了主意。

但是王君廓向自己建議,將河北富裕米糧,運到懷荒鎮其中用意卻頗令人商榷。

李重九問道:“難道今年懷荒鎮鬧了饑荒嗎?”

“陛下,並非如此。”

“既然這麼說,那麼王都護是藉此投石問路,看看朕是否有揮師塞外的決心呢?”

這時候王珪上前言道:“陛下,突厥處羅可汗,自從將突厥王庭從漠北遷至漠南以來,其王庭所在實已是大大靠近邊塞。若是我軍以輕騎從懷荒鎮出兵,實可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襲擊突厥王廷。不過以我看,王都護並非是要突襲突厥,而是未雨綢繆,若是將來突厥一旦有變,我北向用兵,亦有足夠糧草支持,這也是三軍未動糧草先行。”

李重九看向林當鋒問道:“河北諸郡可以調多少軍糧?”

林當鋒道:“初略算了一下六十萬斛。”

李重九道:“若解三十萬斛,需要多少人力物力。”

林當鋒給李重九算了一下,李重九皺眉道:“不行,這在路上消耗也實在太多了。”

林當鋒道:“士卒負糧三鬥,而自食一斗,這也是無可奈何,畢竟從幽京至懷荒鎮。沒有水運,只有讓人用牛馬來拉拽,所以難免路上就消耗多了。”

李重九道:“既然如此今年先押十五萬斛,明年開春後再押十五萬斛。”

“諾。”林當鋒當下造辦。

這邊林當鋒剛剛奏完,禮部侍郎高徐道言道:“陛下,今年武試已是結束,各郡共錄取士子三百二十人,現都在幽京候命,敢問陛下是否挑選之後,送入六衛府軍。”

“暫時先不要。”李重九反對。

他躊躇了一會道:“朕決定讓他們現在幽京先訓練一段日子,可以請府軍中優秀的將官,來指導他們。”

“不,不是一段日子,而是朕決定效仿如國子監一般,設立一個講武堂,無論是士子還是府軍之中優異的士卒,將官,得到推薦後都可以來講武堂學習。學習之後再進入各軍之中,從講武堂畢業的學生,他們可以被優先提拔。”

“講武堂?如國子監一般,這簡直聽所未聽,聞所未聞啊。”衆臣們都是不解。

事實上李重九這也是模仿現代軍校的作爲。

在中國最早提出軍校概念的,是王安石,理念也是從讀書人中培養將領,但是此事隨着變法失敗最終半途而廢。(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手機用戶請到m.閱讀。)

第五百六十七章 焚城第三百三十章身在亂中第七百四十章 緣分天定第四百零四章 得魚之時(第一更)第五百九十四章 珍惜眼前人第三百三十五章 消弭紛爭第五百九十九章 舔犢之情(第二更)第三百零二章 靺鞨勇士第一百七十四章 奮然一箭第四百一十六章處置第八百一十三章 蕭瑀叛唐第五百二十八章 要回恩情第兩百四十九章 草原王者第四百一十章 與民同樂第三十二章 天下大勢第八百一十八章 翦滅羣雄(第一更)第七百七十七章 草原天變第三百六十四章 太原王氏第四百八十四章 上屋抽梯第六百八十八章 鳥盡弓藏第三百三十四章 鹽場與海船第九十四章 可汗點兵第八百二十三章 處罰薛家第六百七十九章 城門血戰第兩百二十四章 幽州鐵騎第六百一十八章 官位重於爵位第一百零六章 血戰第兩百七十九章驗庫第七百七十四章 知道後果第八百四十一章 旗開得勝第三百五十三章 渡河第七百三十一章 第一道埋伏第三百五十四章 關中精銳第五百一十二章 最後指望第三十二章 天下大勢第六百二十一章 徐圓朗的心思第五百八十四章 遇故人第四百三十六章天時人和第四十五章 高尚的情操第八百四十七章 水落石出第七百九十三章 反攻第一百三十一章 養女第六百八十三章 外交恐嚇(第一更)第七百二十章 攻陷丹陽第一百八十八章 烏侯秦水畔的喧囂第六百六十四章 高建武的打算(第一更)第四百七十三章 虎牢之戰前瞻第七百九十三章 反攻第四百五十章 大將第四百三十八章三代之治第一百六十八章 私會第四百六十三章深入重山第五百零二章 東出關中第一百九十五章 一國兩制第八百五十四章 兩翼突破(第一更)第八百六十二章 一統天下(大結局下)第五百六十七章 焚城第三十一章 白馬寺前一布衣第八百一十一章 李元吉降趙第六百八十九章 納妃第七百九十一章 李重九的戰法第兩百八十八章 能吏第八百二十章 司徒丘第七百二十九章 徐州楚歌第九十三章 突厥狼騎第九十七章 千里赴戎機第六十七章 亂世人心第七百三十二章 水淹(第二更)第一百零四章 鐵騎陷陣第三百三十七章 圖謀太原第兩百九十二章 深入草原第四十九章 陽謀陰謀第七百八十九章 已成困獸第兩百零七章 河北之勢第八十八章 長弓在手向大家誠懇致歉第七百二十二章 人質要挾第六百零二章 半島風雲(第二更)第六十八章 玄甲精騎第八百四十六章 三條方案第兩百零二章 動之以情第四十三章 寺內修行第七十七章 繳獲第六百七十五章 江上論勢第一百四十一章 當斷則斷第兩百三十四章 高句麗的野望第八百五十三章 卯時三刻第三百六十二章 北歸之戰第三百四十六章 兩路並進第六百二十三章 李家有子初長成第四百二十八章火燒易水第五百一十一章 兵精糧足第六百一十一章 主僕二人第兩百六十三章戰雲第四百七十五章觀其進退第一百四十五章 繳獲第六百六十章 甲堅兵利(第二更)第七百二十三章 黃河之戰第四百一十一章 要買你的帳嗎?第兩百三十一章 名士來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