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沼鴛鴦交頸舞,正憑雙飛,又遣分飛去……”正看得口中輕誦回味時,頭頂突然散落下片片雪白色的梔子花瓣,夾裹着淡淡的清香韻味。
花瓣落了懷袖滿身滿書,雖然打斷了懷袖的思緒,她卻並不氣惱,頭也回說道:“我清晨留給你抄寫的都抄完了?拿來我看!”
旁邊翦月提着一小籃竹炭來,放在紅泥茶爐旁,望着站在懷袖椅子後面的月牙抿嘴竊笑。
月牙聽見懷袖問,一張櫻紅小口嘟起說:“我是叫師父來傳授功夫給我,都怪六叔事兒多,跟老祖宗和皇叔父說什麼習字,唸書,害的我每日這麼辛苦,師父也辛苦,哎,師父這麼聰明,沒啥能難得倒你的,你教我一種法子,一下子就能學會那些迂腐文章好不好?”
懷袖托腮想了想,笑着一指院子中央那隻羽翼尚未豐滿的幼鶴,說道:“你讓它即刻飛起來,我就交給你這法子。”
月牙扭頭看着那隻身上還毛茸茸的小鶴,柳眉皺起說:“它現在飛起來還不得摔死?翅膀都還沒長好呢!”
懷袖淺笑:“如今你也如那小鶴一般,羽翼未豐,還沒到振翅高飛的時候,老祖宗和萬歲爺叫你讀那些文章,也正是你的羽翼。”
月牙似懂地點了點頭說:“我日後也能像師父這般博學麼?”
懷袖點點頭說:“當然,你若從此時開始精進讀書,日後必定在我之上。”
月牙也會心地脣邊輕含笑靨,轉而卻又云壓眉心道:“可是,我一看見那些像小蟲子一樣,在紙上亂爬的字就頭痛。”
月牙說着,不自覺皺起可愛的小鼻子說道:“以前,皇叔父也叫那些個什麼翰林院學士進宮教過我,可是都沒有長進,結果連那些老頭子們也都放棄了……”
懷袖聽月牙說的這些也忍不住笑起來,連旁邊的翦月也憋不住地掩着脣笑。
月牙難得臉紅地推着懷袖的胳膊說:“師父不許取笑我,連你也取笑我,我以後不跟你說心裡話了。”
懷袖見月牙當真難爲情,便收斂起笑意,想了一會子,問道:“你以前的師父可是用那些《女戒》《內訓》之流的書本叫你抄撰背誦的?”
月牙點頭:“對對,那些老夫子都是這一個樣兒,約好了似得,也不管那些字我認不認得,只叫照着抄,真沒趣兒!”
懷袖聽了又問:“那你可喜歡聽戲?”
這一問,月牙當即來了興致,雙眼放光道:“喜歡啊,我最喜歡看戲了,穿着戲服在臺上走動的那些戲子好美,而她們口中說的那些個詞兒可真真好聽!”
“這就好辦!”懷袖一拍手,說道:“你既然喜歡聽戲,我就先教你一齣戲文怎麼樣?”
“教我唱戲?”月牙撓着頭,面生疑惑道:“好是好,可是以前的夫子們都沒這麼教過,我連漢家的字兒都認不得幾個,那些長篇的戲詞兒能看懂麼?”
懷秀卻只笑不理會那些,只說:“我只問你,戲詞兒裡唱的那些,你可當真喜歡?”
月牙趕緊連連點頭道:“當然喜歡,當然喜歡,可就是聽不懂……”
懷袖手拍書卷說:“聽不懂有我呢,過幾日我包你不但聽得懂,沒準兒還能唱幾句呢。”
說着,翻了翻手中的書頁道:“咱們就從這個講起。”說罷,起身一手握書卷,一手做出蘭花指,腳下輕踩碎步,學着戲子的身段,口中唱道:“杜麗娘夢寫丹青記,陳教授說下梨花槍。柳秀才偷載回生女,杜平章刁打狀元郎……”
邊唱邊引着月牙進入書房去了,月牙聽得舒暢,癡癡地跟在懷袖身後,院落中侍立的一衆宮女太監見這懷袖這般的身段唱腔,無不拍手稱讚。
* * *
一道迴廊橋曲曲折折地架在池塘中,直通對岸水榭,其時正直豔陽高懸,雨霽天晴,炎陽如火,紅荷碧葉,岸邊一柳枝低垂,站在樹下觀水,說不出的清靜軒朗。
康熙手捧了一本《資治通鑑》正讀着,旁邊放着一隻瓷盆,盆中盛着滿滿一盆晶瑩雪白的冰,一個小太監拿着扇子緩緩地將冰釋放出的陣陣涼爽氣息吹送向康熙所坐的位置。
康熙一手握書,另一隻手下意識伸向桌案的茶碗,端到脣邊,鼻息間聞着卻似是陳茶的味道。
康熙不禁皺起眉頭,想起前日茶宴大會上懷袖奉上的那碗茶,薄脣不自覺地彎起,口中低沉沉溢出兩句道:“煙分頂上三層綠,劍截眸中一寸光……”
湊巧李德全端了新茶來換,剛端起茶杯,忽聞康熙說了這兩句,李德全沒聽清楚卻又怕是康熙囑咐什麼,便小聲問道:“萬歲爺,您剛纔是吩咐奴才的麼?”
康熙見李德全端了茶進來,想起剛纔那兩句不由自主說出的話,徑自笑起來,一時覺着看書看得有些乏,便站起身,看看遠處氣朗風晴,說:“這前面還是有些熱,去後面走走。”
“嗻!”李德全應着聲,趕忙吩咐探監宮女們撐傘,打扇。
康熙卻皺眉擺了擺手道:“朕只想隨便走走,叫幾個人跟着就行了,其他人都不要!”
說罷,也沒換衣裳,只着了件平日常穿的蟬絲長衫,繫了一根明黃錦繡的腰帶,蹬上薄底海龍繡紋的涼靴出門去了。
沿着青磚路兩旁種植着高大的梧桐,參入天際的枝葉在頭上撐起一柄陰涼的碧色巨傘,引來涼風陣陣,沿着路旁徐行不久,漸漸地微風中傳送來青荷葉的水香,這味道如同那日懷袖掀開瓷罐兒中水的味兒,清冽甘爽,使人聞過便難忘。
康熙回味着,不自覺地腳下拐了個彎兒,從旁邊的岔路走去。
不多時,眼前出現一條穿花透樹的雕繪長廊,廊道盡頭通着的便是翻雲湖上的幽雨橋,走下幽雨橋來,穿過一條蜿蜒曲折的鵝卵石路,轉過一叢茂盛的紫薇花叢,眼前豁然展開一座精緻的院落,便是現下月牙居住的,由茵茵翠竹環抱的滴雨軒。
康熙經這一路走來,雖然日光正盛,卻因有水氣沁潤,而並不覺得燥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