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三章 軟肋

“京襄定然早已攻下淮川城,這些天卻故意封鎖消息,還持續不斷的往淮川外圍輸送攻城物資及人馬、修築營壘,一切意在麻痹我等失之以察,以便他們能更從容的調兵遣將,奔襲汝陰!”

仲長卿近日來心緒難寧,還以爲是自己太疑神疑鬼,但他此刻明白過來,這一切並非他心存多疑,而確實是有一些蛛絲馬跡昭顯出來,只是還不足以叫他提前窺破京襄的算計。

嶽海樓站在長案前,眉頭緊蹙,略有些浮腫的虎目死死盯住長案上鋪開的兵馬布置形勢圖。

他許久未發一言,對仲長卿走進大堂後所說的話也沒有予以迴應。

之前誰都沒有意識到,但這一刻京襄的算計都徹底浮出水面,在座衆人又不是初涉江湖的黃口小兒,又怎麼會還想不到這點?

嶽海樓的左手也是就按在汝陰所標識的位置上。

京西漢軍也好,河洛漢軍也好,這些年跟着赤扈人南征北戰,特別是推行軍戶制以來,就算戰鬥力比京襄精銳略有不足,但軍心都相當穩定。

虛南實北、虛淮川而實汝陰、焦陂、泉河,與淮河沿岸拉開一定距離,形成一定的縱深,儘可能削弱京襄在水軍上的優勢,而使赤扈騎兵有更大的戰場發揮空間——即便到這時,嶽海樓依舊認爲他這個防禦策略在整體上是沒有大問題的,最大的漏洞,又或者說最大的軟肋,就是去年初孫彥舟、胡盪舟率領投靠過來的歸德軍。

歸德軍原本就是爲南朝招安收編的洞荊賊軍殘部,不管孫彥舟、胡盪舟在接受招安時如何擇其精銳、汰其糟粕,普通兵卒操訓不足、兵甲裝備不足,軍將武吏又都是野路子出身,戰鬥力馬馬虎虎都是不爭的事實。

投靠過來後,孫彥舟、胡盪舟等少數將領的家小得以北上,但絕大部分將卒的家小,在接受招安時就直接安置在荊南諸州縣,北撤後軍心不穩,一直以來都不斷有兵卒南逃。

也是因爲如此,嶽海樓纔不敢讓將包括淮川、焦陂、泉河在內的整個潁州,都交給孫彥舟駐守。

也正因爲不想拿軟肋去接受考驗,嶽海樓纔將孫彥舟所部主要安排在焦陂-泉河防線以北的汝陰城。

京襄如此用計,擺明是奔他們的軟肋而去,是要挑戰他們的軟肋。

“南兵真是欺人太甚!”

蔣昭德乃是最早就追隨嶽海樓的原西軍將領,此時在京西兵馬都總管府專司軍情刺探等事,相當於京襄早前周景、張雄山二人所任的職務。

雖說臨近天明才覺察到京襄兵馬的異動,嶽海樓並沒有嚴加訓斥,蔣昭德卻倍感難堪。他見嶽海樓、仲長卿、摩黎忽等人又神色異常凝重肅穆,只能硬着頭皮說些提振士氣的話。

“孫彥舟、胡盪舟應該可靠,京襄即便在汝陰藏有暗子,但能用於雪夜突襲汝陰的騎兵不過萬餘,我就不信他們真能在短短兩三個時辰裡攻下汝陰城!”大將孟介也是不服氣的說道。

數日來皆大雪紛飛,潁水兩岸積雪厚近一尺,除了騎兵及馬步兵能在風雪夜快速穿插行軍外,步卒披甲頂着這麼大的風雪夜行,一宿能走出三十里地,就已經極其恐怖了。

他們能預料得到

的,京襄這次派出雪夜奔襲汝陰的兵馬,騎兵及馬步兵最多兩萬人馬。

此外,京襄善用暗子,大家也是清楚的。

比如淠水河口一戰之前,誰都沒有想到執掌淮東軍政的顧藩、鄧珪竟早就暗投京襄,乃是徐懷第二次淮南會戰後期全殲他們殿後兵馬的關鍵,也是徐懷徹底掌控南朝軍政的關鍵。

京襄這次千方百計隱瞞攻陷淮川的消息,於此時派出偏師往汝陰城奇襲而去,他們也可以斷定京襄在汝陰城裡必然早就佈下暗子配合奪城。

不過,孟介不覺得孫彥舟、胡盪舟二人會有什麼問題,更不覺得京襄派出兩萬騎兵及馬步兵,真就能在他們反應過來之前,在暗子的配合下徹底攻陷汝陰城。

要知道從焦陂-泉河營區,最近派出援兵趕往汝陰城,僅有二十餘里。

哪怕是他們等天亮之後先明確汝陰城的狀況,再調派騎兵精銳增援過去,也不會遲於晡時就能殺到汝陰城下。

京襄最多派出兩萬機動性強的偏師雪夜奔襲汝陰,真能在晡時之前,在暗子的配合下徹底擊潰孫彥舟、胡盪舟的嫡系兵馬,拿下整座汝陰城?

在孟介看來,徐懷這人再算無遺策,也絕無可能萬事皆在其掌握之中。

目前除開汝陰守軍外,他們在焦陂-泉河已經集結八萬步騎,而在東翼,以潁上-鹿河爲中心,平燕宗王府也增援四萬步騎在那裡集結。

其中擅長雪地野戰的騎兵高達四餘萬,無論是規模還是戰鬥力,都遠超京襄目前能集結的騎兵及馬步兵。

眼下未必不是他們吃掉京襄這路奔襲偏師的良機!

見蔣昭德、孟介如此樂觀,仲長卿卻滿心苦澀,說道:“京襄此番密謀良久、瞞天過海,於此時纔出兵奔襲汝陰,絕非單純爲了等潁水冰封啊……”

摩黎忽緊緊蹙着眉頭,說道:“過去大半個月,京襄一直都在源源不斷的從泌陽、襄陽、雲陽等地抽調兵馬填入淮川外圍,我們卻一直誤以爲其意圖長期圍困淮川,絕我們接援淮川守軍脫困之念——如料不錯,京襄真正的主力兵馬,天亮之後極可能會傾巢而出,往焦陂-泉河這邊殺來!”

仲長卿痛苦的點頭附和摩黎忽的判斷。

他們之前判斷京襄在淮川外圍集結了約十萬守戰兵、十萬輜兵——輜兵通常被視作役力,不會計入作戰人馬之中,但目前看來,京襄在淮川外圍集結的,可能都是可以上陣作戰的守戰兵。

要知道兩三年前,徐懷據京襄一年就能動員近三十萬兵馬。

此時徐懷以司空府執掌南朝軍政大權,早就如此良苦用心,在淮川集結二十萬作戰人馬,又豈是難以想象、多艱難的事情?

仲長卿估算在扣除掉突襲汝陰的兵馬後,徐懷極可能會親自統領二十萬守戰兵馬從涌金河沿岸營壘出發,徑直往焦陂—泉河殺來。

而從涌金河沿岸營壘,到焦陂-泉河營區最南側的營壘,直線距離都不到四十里地。

相比較而言,平燕宗王府集結於潁上-鹿溝一帶的援軍,想要趕到焦陂-泉河最東側的營壘增援,卻至少要徙行八十里雪地。

見嶽海樓始終沉默着不作

聲,仲長卿也不再畏首畏尾,提筆醮墨,直接在兵馬布置形勢圖上邊畫邊說道:

“嶽帥當即刻着那顏將軍、單薛將軍率兩萬騎兵出營壘,前往泉河北面的潁水沿岸集結。待天亮後,汝陰城能救則救,不能救則扼守獐子溝兩座浮橋,我軍方有固守待援的機會……”

倉促之間,仲長卿知道自己思謀未必全面,但兵勢如火,他必須將自己的意見說出來,供嶽海樓參考,以便最快做出決策。

正常情況下,京襄在淮川附近最多隻能集結兩萬左右的馬步兵及騎兵,但眼下不是正常情況。

倘若徐懷將京襄路轄下用於耕種、馱運的馬匹,都提前集結到淮川來,這意味着京襄集結於淮川的二十萬大軍,在雪地裡的機動穿插能力將遠遠高過他們之前的估算。

京襄費盡心機如此密謀,孫彥舟、胡盪舟在汝陰城裡的兩萬兵馬哪裡能夠填滿他們的胃口?

京襄此戰的目標是他們於焦陂-泉河集結的八萬步騎啊!

即便摩黎忽、單薛所率領的兩萬精銳騎兵來去如風,不畏京襄兵馬的圍追堵截,也不畏懼京襄兵馬會提前在那裡設下埋伏——此時的河淮平原,對騎兵是完全沒有遮擋的,只要沒有被合圍,騎兵殺出去,是極方便的事情。

只是,京西兵馬都總管府所轄,以及從相州、懷州、澤州等增援過來的,總計六萬步卒,要如何逃脫昇天?

他們現在必須做兩手打算,但前提都是摩黎忽、單薛二人即刻先率兩萬鎮戍騎兵趕到泉河以北的潁水沿岸集結。

倘若京襄所遣奔襲兵馬到晡時還沒有攻陷汝陰城,摩黎忽、單薛就可以率領騎兵,一面擾襲京襄北進的主力,遲滯其往汝陰方向增援的速度,一面以最快速度配合孫彥舟、胡盪舟所部擊退、擊潰京襄奔襲汝陰的奇兵。

正常說來,只要將京襄奔襲奇兵擊退即可。

那樣他們就能守住汝陰城,就能接納從北面、東面、西面源源不斷趕來的援兵,與南岸的焦陂-泉河營區互爲犄角,完全不用擔心京襄能強啃下據營壘城寨以守、背倚強援的六萬步卒。

倘若汝陰城天亮後不幸淪陷,又或者沒能拖住京襄主力北進的步伐,那泉河以北、汝陰以西的兩座浮橋,則是他們的必守之地。

不要說現在洪泛區及潁水都凍結實了,但面對京襄二十萬主力兵馬氣勢洶洶殺來,焦陂-泉河營區的六萬步卒倉促間是沒有辦法撤離的,只能咬緊牙關據城寨死守。

唯有堅守到鎮南宗王府、平燕宗王府從河淮、河洛、河東、河北等地集結優勢精銳兵馬增援過來,纔有可能迫使京襄主力從焦陂、汝陰撤走。

這樣的話,他們還能重新奪回汝陰城。

汝陰乃是兩府於淮河以北最重要的銜接點,又控扼潁水下游,也是絕不容有失的。

當然了,除了摩黎忽、單薛要即刻率騎兵出營壘集結,也當立即遣使趕往潁上—鹿溝,請平燕宗王府大將孟和率騎兵北上,繞往汝陰附近,伺機進攻京襄奔襲汝陰的兵馬。

孟和所部絕不能直接往焦陂-泉河這邊增援過來,那樣很有可能會直接撞上京襄在側翼組織的強力攔截。

第二百三十四章 拔寨第一百一十二章 迎敵第二百三十四章 意在第五十三章 不動如山第九十章 赴襄陽第九十五章 死訊第一百五十五章 雙柳莊第一百九十九章 定策第一百四十一章 蕃兵營第一百五十九章 坐鎮雙柳莊第四十五章 促膝廊前說恩義第六十七章 斬將(二)第一百五十四章 希望第一百一十三章 沁水河谷第九十九章 鑿穿第一百七十九章 扭轉第二百一十六章 火中取栗第一百零七章 賊酋謀略第一百零七章 獵物第二百一十六章 潛伏第三章 未雨綢繆時第四十七章 少年如惡虎第一百六十三章 千汊浦第六十八章 奇襲第一章 途中第三十五章 故人第二百五十章 西使第四十九章 西軍第六十八章 最壞準備第一百五十八章 軍議第一百三十六章 突擊第一百五十九章 提前第一百一十七章 敵意難揣第一百九十二章 獻策第一百三十二章 俘卒第一百四十章 收穫第二十一章 人生不過一賭第二百零七章 歸京第一百零三章 遷都第八十五章 老槐舊事第四十一章 心思第七十三章 新寇第一百八十七章 行軍第三章 未雨綢繆時第七十七章 交涉第八十三章 遺訓第一百零九章 俘虜第二百二十七章 嗣皇帝第七十七章 殺將第七十三章 瀾起第一百五十章 天門第一百二十五章信使第一百六十章 來頭第二百五十五章 新城第二百零九章 安排第七十八章 訓子第二十二章 風月渡河第二十章 問策第一百一十五章 置縣之議第五十四章 神玉山第一百三十九章 緩戰第二十二章 兵餉第一百六十三章 國殤第一百八十章 大婚之日第五十九章 敗算第一百零八章 好氣第一百四十四章 立儲第四十四章 算兵第二百四十三章 部署第二百三十七章 交鋒第一百五十七章 籌備第六十章 雷霆之怒第一百二十七章 督戰第十七章 縣政第六十一章 重甲步兵第三章 未雨綢繆時第二百四十五章 備戰第一百七十六章 箕山窯第一百零七章 歸去第一百四十七章 寒夜來客第一百六十五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五十章 誘餌第一百四十三章 赴京第八十八章 敵意第八十三章 遺訓第二百四十七章 車路第一百四十六章 故人第一百六十九章 傳訊第四十二章 夜話第二百一十四章 次日第一百七十章 突圍之事第二百章 議事第一百九十八章 新城(二)第六十三章 北上第一百九十八章 交易第一百九十五章 放下屠刀第一百二十一章 風雪第三十七章 假癡不癲第一百三十二章 圍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