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時節的金陵有着別樣的景色,整個中原都籠罩在豐收的氛圍中,受災的黃河下游的人們得到了來自朝廷的安撫日子過得還算可以,其他的地方大都是慢慢碌碌的進行着各種收割糧食的收割。然而在燕京一代,百姓的日子可是不怎麼好過,原因嘛,就是來自北方的遊牧民族又一次的進犯中原。
此刻的朝堂之上籠罩着冰冷的殺意,在皇帝的殺意中各個大臣噤若寒蟬,生怕哪句話說錯就被拖出午門斬首。
“此次狄人來犯,諸位愛卿可有退敵良方啊?”
此時兵部尚書吳狄出班說道:“啓稟陛下!此次狄人來犯,微臣願率先鋒軍出征。”
這時戶部尚書胡榮也出班說道:“啓稟陛下!微臣以爲此次及時出征是很明智的,然而先鋒官微臣以爲還是由太子殿下擔任,太子殿下素來熟讀兵書戰策,雖未曾征戰沙場,但是必然對此事胸有成竹!”
“啓稟陛下!微臣以爲胡大人所言甚是不妥!”這個說話的是禮部議郎秋名,“太子殿下雖深喑兵書戰策,然而不適合此次出征。微臣以爲太子殿下應從處理江湖匪類等事入手才能逐漸領兵作戰,何況太子乃是萬金之軀怎可出任先鋒官這等差事,所以臣以爲此次太子殿下不是先鋒官的最佳人選。微臣斗膽舉薦刑部議郎陳可生大人爲此次先鋒,太傅楊達開大人總帥三軍。”
“陛下!臣以爲秋大人所言差矣。臣任禮部尚書,對於本部議郎秋大人還是十分了解的,秋大人平時雖十分認真、勤奮,然而不得不說平時秋大人所舉薦之人時常不能委以重任……”
“李大人!你是說在下和楊老將軍是誤國之輩麼?想當初楊老將軍征戰沙場爲國履歷奇功之時,我想包括在下在內的絕大多數同僚都還未出生,就是這樣一個忠心爲國每每抵抗外族入侵的老將軍,大人你竟然說不能委以重任,莫非說你有什麼不軌的想法,想借此次出征造成什麼事端麼?!”刑部議郎陳可生正色對禮部尚書李易說道。
這是李易也知道自己說錯話了,連忙認錯,半天沒有說話的於典此事也開口求情:“陛下!臣以爲李大人只是一時口誤。而且微臣也以爲李大人的話有幾分道理。畢竟朝廷不能只依靠楊老將軍這等老將軍,可是對於陳大人的舉薦我想秋大人還是欠幾分考慮的。”於典這一番話說出來,不僅保護了李易,還打擊了一下秋名。
這時候秋名說道:“啓稟陛下!微臣以爲諸位大人可能忘記了一件事,臣當初也征戰過沙場,雖不比楊老將軍英勇,但也立過小功幾件,何況當時陳大人與微臣也曾一同出征。微臣困惑,爲何於太傅、李尚書不同意臣等有領軍出征經驗之人做先鋒,而要選擇一些只知紙上談兵之人!”
聽完這番話陳可生那個氣啊。沒錯當初是和秋名一同征戰過,可是後來兩人一直敵對,而且陳可生加入了於典的陣營,看着明顯在幫助蘇玄一派的官員的秋名,在看看此時用一樣眼光看自己的於典、李易等人,陳可生真想一刀劈了秋名。而反觀蘇玄、吳狄、海大富以及刑部尚書楊舉都暗暗的對着秋名豎起了大拇指。他們真的沒想到,平時看起來粗枝大葉的秋名竟然給陳可生擺下這麼一道。
這時皇帝終於說話了:“諸位愛卿,你們的話朕聽的有些眉目了,朕還需仔細想想,暫且退朝,一個時辰之後你們都去朕的書房,希望那時候你們能拿出一個統一的意見。”說完站起身來走了。
衆人看皇帝走了,就又開始了激烈的爭論。一個時辰之後,皇帝的書房中,衆人規規矩矩的站在皇帝的對面。
“諸位愛卿,意見統一了麼?”
“臣以爲陳可生大人可擔當重任……”“臣以爲此事非秋大人莫屬……”書房中又是一頓亂糟糟的爭論之聲。
“好了!”皇帝啪的一聲將手重重的拍在桌子上,“你們就不能拿出一個好一點的對策麼?就你們這樣還是什麼國家棟梁,我看不如都回家種地去!”皇帝氣呼呼的說完一段話之後就坐在那裡平復自己的心情,衆人看到這個場景也是不敢多說什麼。
良久,皇帝又一次開口,“好了!楊達開老將軍任元帥總領三軍,秋名任左先鋒,陳可生任右先鋒,吳狄任副元帥,衆位愛卿隨朕和太子在後方。”看着衆人稍稍鬆了一口氣,皇帝繼續說道:“朕要御駕親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