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講課的題目是:(何爲道?何爲德?何爲悟?)貌似與修書無關,卻不然。看吾引經據典娓娓道來,以歷史及現實中的真實個案慢慢詳解。生動有趣地講這堂課,決不教條,也不會枯燥。大家靜心聽,必有所得!
“道”、“德”、“悟”、這三個字吾把“道”排在第一位。爲什麼呢?因爲這個字高於後面的兩個字。舉例說明詞:道理、道德、道義等,還有許多,就不一一細例了。大家請看,“道”這個字還排列在“理”、“德”、“義”這三個字的前面。可見這個字的分量之重!
什麼是道呢?“道”:爲中華哲學獨有的哲學思想,對哲學理念、社會政治文化軍事等各個領域影響甚巨。道家的道,哲學含義豐富而複雜,在不同情況下所說的道含義往往不同。道字的最初意義是道路,後來引申爲做事的途徑、方法、本源、本體、規律、原理、境界、終極真理和原則等等。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陽,號老聃。生於河南淮陽的鹿邑縣。這在古藉上有都是有記載的!老子是世界級的思想家、哲學家,華夏智慧大師,道家的祖師爺。孔子就曾多次追到東周都城洛陽向他求教。
後來老子騎了一條大青牛,(還好不是歐陽倔驢!呵呵呵呵,開個玩笑,娛樂一下課堂氣氛。)出關去了。這關叫函谷關,關長叫尹喜,也好道術,是老子的崇拜者。
他得到消息早早做了準備,等老子到來,便熱情接待,傾吐好想好想之情,並一再請求,說您老人家就要遠走他鄉,能不能把您的那些學問留點下來,讓我輩見物如見人,以免將來思念之苦?
我估計這白髮飄飄的老頭兒,他鄉遇知音,恐怕當時還多喝了二兩,心裡有點熱乎,居然就答應了,於是提筆將自已畢生的思想精髓,濃縮到五千字之中,這便成了流傳至今的《道德經》。
而“道”並非老子寫下這《道德經》後纔有的。道於宇宙萬物之初就存在了,那會兒別說人,連生命都還沒有呢。有人可能會問:何以見得呢?我就舉個簡單的例子予以說明。
宇宙形成之初,一切皆是虛無混沌,慢慢地形成了星系,有了星球。咱們就居住在太陽系。以太陽爲中心九大行星依道圍繞着太陽公轉。而九大行星各自的衛星也依道圍繞着行星公轉。例如月球就圍繞着地球轉,如此這般井然有序地運行。這就是“道”!
若沒有這“道”,就會亂套。總不可能太陽圍着地球轉、或者地球圍着月球轉吧?哪太陽系就會毀滅,地球就不會存在,生命不會誕生,咱們今天也不會在此品文論道了。
二千多年前,我華夏的古聖先賢老子就勘破了這“道”之真諦,遂寫下了名留千史的“道德經”,這鴻篇鉅著留存於世。可稱之爲中華傳統文化的瑰寶!而西方國家的傳統文化中,天主教三百年前還在鼓吹“地心說”!羅馬教庭還把直言其誤的科學家伽利略,活活燒死在梵蒂岡。我每當想起這段歷史,不由沉思:這恐怕就是我中華五千年傳統文化不曾斷絕的原因之所在吧?
老子的(道德經)全書共八十一章,總共不過五千餘字,而十八年前的我啃這本書卻啃了一年!方纔略悟之皮毛。光筆記感悟就寫了近三本,我也算是夠笨的了!呵呵呵呵呵-------
“道”怎麼理解呢?自古大道三千,縕於世間萬物之中,無處不在,卻看不見,摸不着。只能自己去感受,去領悟。(道德經)八十一章,每一章都玄奧深澀。有可能一百個人閱後每個人的感悟都不盡相同。這一百個人的感悟沒有對錯之分,因爲每個人的思想、經歷、及對事物的理解各不相同。沒有對錯之分,卻有高低之別!這就得看個人的悟性高低了。也是後世所說的文無第一,武無第二的意思!
不止老子這(道德經),(論語)、(孟子)亦如此,遂後來就有了“品文論道”這個詞!就如同現今的學術研討交流會一般,各抒己見,求同存異。如此這般,就衍生了後來的諸子百家學說。遂中華的傳統文化進入了鼎盛時期,百花齊放!諸子百家也是隻有流派之分,沒有好壞之說。
我也不光說不練,就取(道德經)的第一章來講講我自己的感悟吧!
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衆妙之門。
【翻譯】:道可以說,但不是通常所說的道。名可以起,但不是通常所起的名。可以說他是無,因爲他在天地創始之前;也可以說他是有,因爲他是萬物的母親。所以,從虛無的角度,可以揣摩他的奧妙。從實有的角度,可以看到他的蹤跡。實有與虛無只是說法不同,兩者實際上同出一源。這種同一,就叫做玄秘。玄秘而又玄秘啊!宇宙間萬般奧妙的源頭。
我的閱後感悟是:道可以說,但並無恆定的說法,名可以起,但這名亦無恆的定義。你可以認爲它是虛無的,因爲你看不見,摸不到。你也可以認爲它是實在的,因爲它是世間一切萬物的運行的規律!這就引伸出後面的有無虛實之說!且兩者說法也不恆定,意出同源且無定論!就看你怎麼看待這“有無虛實"四個字了。
(昏死!看來我還得掰碎了了,舉例說明,否則小朋友們會噴死我!)我的理解舉例說明:人的生命可視爲實的,看得見摸得着,活生生地可站在你的面前。人的思想意識可視其爲虛的,看不見,也摸不到,人心隔肚皮,別人想什麼你不可能全知道,也左右不了。
但這並不是恆定不變的!我也可以理解爲人的生命是虛的,因爲它與這世間一切生命都一樣,都得經歷風霜雨雪、生老病死,最後化爲塵土。而不能永恆!而人的思想意識也可視爲實的,因爲它控制着這個人一生的所做所爲,所行所想。沒有任何東西能替代人的思想及靈魂,不受其他人的影響。舉個簡單的例子就可以證明:比如我說:“奶茶兄弟,吾瞅着羣主不順眼,只叫馬兒跑,喂草都不管飽!你去幫我罵她一頓。”
而奶茶聽到我的話,他自己大腦裡的思想就會運轉,就會自動分析,就會控制他的言行。他就會對我說:“你丫腦子抽了吧?羣主讓你寫講課稿那是瞧得起你,你還嘰嘰歪歪地不識好歹,給本尊閃一邊去,要不然我向羣主舉報你小子。”
我想我這樣舉例說明,小朋友們都能明白吧?哈哈哈哈哈----------
可能大家會問,這傳統文化跟作者寫書有啥關係呀?我的回答是:“大有關係,且影響至深!舉例說明:總裁一類的書就一定避免不了商場角遂!而商場如戰場!傳統文化中的兵法之道就能使你的文章大放異彩。據我所知,我國的頂極企業家、老總們都熟讀兵法,如馬雲、百度創始人李彥宏等人。
就連純言情類的小說都能用得上。中國近代言情類小說的開山鼻祖應爲張愛玲,其代表作爲(傾城之戀)。後來纔有了瓊瑤的一系列作品。這些經典的作品之中,都可見到作者對於傳統文化深厚的理解與運用。
至於武俠、玄幻仙俠、女帝這三大類文章就更加脫不了干係。若作者毫無傳統文化知識與歷史知識的儲備與瞭解,那就只能臆想而作了。寫出的作品也是東拼西湊,沒有靈魂的東西,毫無營養,可以忽略不記!
所以說老祖宗留下來的傳統文化與美德,及浩如煙海的歷史文化知識。就算我們哪怕只能悟得一二,就能受益終生!今天這堂課就此講完,下堂課我就着重講解這個“德”字!依然白話行文,以歷史上真實的個案,耳熟能詳的故事風趣幽默地細解這個“德”字。好了,咱們下期再會。吾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