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館長還是主持會議,是針對如何安排展覽九龍玉杯的事項,應該放在哪個區域的什麼位置等等,有很多具體的事項。
九龍玉杯的消息,現在已經傳出去,將會放在他們博物館進行展覽。
從昨天開始,就有很多電話打到方館長的手機,或者博物館,確認九龍玉杯的信息等等。
“接下來,我們要講的是……”
還沒說完,會議室的大門打開,葉欣先跟大家說一聲抱歉,然後走到方館長身邊,在他耳邊說了兩句。
方館長本來還驚訝,不是安排這丫頭接待胡楊的嗎?不會是出了什麼問題吧?
但聽了葉欣的話後,頓時臉色大變,猛地轉頭:“確定?”
他實在是太吃驚,自己博物館居然藏着一件柴窯瓷器?要知道,柴窯在全世界都找不到一件完整的,日本傳出來的哪一件,都被人懷疑是冒充貨,根本不是真的。
萬萬沒想到,他只是給面子,讓胡楊來博物館進行一次深入的直播,竟然讓他發現了一件如此稀罕的國寶。
葉欣搖頭:“還不敢確定,所以陳老讓我通知您過去看看。”
方館長點頭,朝一臉懵逼的參會人員說道:“大家暫時散會,具體時間等通知。”
說完,根本不等大家反應過來,就跟着葉欣走出會議室,留下一羣面面相覷的衆人。他們紛紛暗想:還有什麼事情,能比九龍玉杯更重要?
方館長一邊快步走,一邊聽葉欣將過程說出來。
他很感嘆,也很鬱悶,沒想到自己的一個善舉,居然換來這麼大的驚喜。根據葉欣的描述,他幾乎可以猜測,那可能就是傳說中的柴窯。
特徵很明顯,胎體薄,明亮如鏡,天青色,只是大家不敢亂敲,還不知道是什麼聲音。
“看來,我們的工作還是做得不夠仔細,差點讓一件國寶被銷燬。”想到這,方館長心有餘悸。
同時,還讚揚胡楊幾句,對那個年輕人,是越來越欣賞了。別的不說,單單是這份細心,就值得大家學習。
有時候,人不需要很聰明,不需要很強大的天賦,只要做事認真、仔細,其實就能有所作爲,在自己的崗位上成就一番事業。
“嗯!以後確實要加強這方面的管理。不過,這次不能怪大家,情況很特殊。”葉欣還是維護大家說道。
方館長微微點頭,知道不能怪大家工作不認真。如果像葉欣說得那樣,一件柴窯夾在兩件民窯瓷器中間,那還真不好發現。
主要是兩件民窯的瓷碗根本沒什麼價值,也就得不到多的關注,被忽略是人之常情的事情。
葉欣接着說道:“那個胡楊還真挺厲害的。”
方館長一聽,頓時笑了:“所以,你們要多交流,以後多來往,關係再進一步……”
葉欣翻白眼,這話有點糟糕,怎麼聽起來好像是在牽紅線,介紹她和胡楊交往一樣?
兩人很快來到文物修復區,看到了胡楊等人。陳老還在仔細做鑑定,臉上滿是興奮。一旁的胡楊顯得有點無聊,沒人搭理。
方館長一來就誇:“小胡,幹得好。”
胡楊略顯尷尬,這件寶物,他本來想要順走的,只是迫於無奈,沒得逞。現在聽到物主的誇獎,有那麼點不好意思。
“我這不是誤打誤撞嗎?而且,是不是寶物,還不好說呢!”
方館長不信這鬼話,以你的能力,會鑑別不出是不是寶物?這是藏拙給誰看?
不過,他對胡楊也多了一分警惕,剛纔還提醒葉欣,以後這傢伙來他們博物館,不能讓他帶走一片碎片,這小子眼睛太毒了。
“實力發現也好,誤打誤撞也好,總之也得感謝你。嗯!我會讓人給你送錦旗的,獎金相信你也不需要。”方館長難得開玩笑。
直播間的觀衆,聽了方館長的話,以及看到胡楊那鬱悶的表情,頓時直樂:好玩!感情方館長也是頑梗的人。
“小方,你來看看,是不是柴窯瓷器。”陳老聽到方館長的話,才注意到他的到來,馬上高興地招呼道。
柴窯是周世宗柴榮於五代周顯德初年所燒,出自當時的北地河南鄭州,但至今未發現實物和遺址。
周世宗的王朝存世時間很短,他上位之後,才五年時間,國家就滅亡了。
所以,柴窯存在的時間也非常短,這是柴窯至今是個謎的最重要原因。
方館長就專門做過相關的研究,他認爲,要找遺址什麼的,恐怕不怎麼可能,估計早就泯滅在歷史的長河中。
曾經的柴窯聲名貫耳,在宋代中期就已經片瓦難求,若有遺址,必定會傳承至宋代,之後代代相傳也就無從考證了。
胡楊一直有個疑問,在這個時候,也就忍不住詢問:“聽說,汝窯繼承了柴窯的工藝,這個說法可靠嗎?它們都是天青色的,感覺有點道理。”
陳老立即微笑解釋:“我和小方也討論過這個問題,柴窯失傳得太快,有兩種可能。
一、柴窯的工匠們在周世宗去世後,忠於其政權而不再燒造,窯口解散,技術不外傳。
二、柴窯的關鍵技術只有周世宗本人掌握,之後隨之失傳。其後,原來柴窯的工匠利用柴窯的技術摸索發展出了汝窯。因此,汝窯相當於繼承了柴窯的一些特點。”
但事實的真相究竟是怎樣,現在沒有人說得清楚。
方館長先從顏色上分析,“雨過天青雲**,者般顏色作將來”是周世宗對柴窯的要求,意思就是必須以雨過天晴之時,白雲散開露出的天藍色爲標準。
那麼,胎體薄,顏色方面,都符合傳聞中的柴窯瓷器。
青如天,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滋潤細媚有細紋,制精色異。爲古來諸窯之冠,但底部大多粗黃土色。這些都是歷史上對柴窯瓷器的一些評價,那麼,我們就可以大致摸索,柴窯大體上就是那樣的。
因爲現在沒有具體的參照,大家也只能從一些描述,去鑑定它是不是柴窯瓷器。
“釉面玻璃質感極高,有明如鏡的效果;釉面有細細的開片紋路,質量輕,給人以精緻、精美的視覺和感受,符合古人的審美價值標準。初步判斷,基本上是柴窯瓷器,接下來,我們看看年代吧!”方館長說道。
大家覺得,薄如紙,這評價有點過分了。
但其實,並不過分,古代的紙張稍微厚很多,加上古人的讚美,略帶誇張手法,這很正常。
眼前的這件瓷器,已經薄得足以讓人驚豔。
自宋代以後,即興起摹古仿製之風,特別是明清時期,仿古之風達到高峰,歷代都有仿古贗品或造假古董問世,清末、民國時尤甚。
因此,作爲一名合格的鑑定家,要學會辨別僞品或仿品是何朝代、時期、地區所仿,其主要特點、手段、影響如何,是古代仿品、現代仿品或是做假古董。
其中,給文物斷定年代,是最重要的一步。也是鑑定工作的必修課。
目前古陶瓷鑑定分期斷代法,以明清時期爲例,還是習慣於先按大的朝代劃分,再按帝王年號細分。
胡楊跟大家解釋:“從器物斷代科學性看,實際上這種按小朝代劃分法不盡合理,因爲按時代發展和器物變化規律來說,本應要有一個循序漸進過程,因此按照年代或時期的早、中、晚劃分可能會更符合實際情況。”
“不錯,元代以前的器物,定出大的朝代即可,不必按皇帝年號分期,但其中朝代較長的還可分出早、中、晚三期。
那麼,我們要學的東西就比較多。
就拿瓷器來說,我們得了解每一個朝代的各大窯口,它們燒製瓷器的特色;還要記住每一個時代的流行元素,時代特徵等等。
柴窯瓷器,因爲沒有參照物,也沒有窯口的具體信息,加上週世宗所在的王朝太短暫,沒有太多資料可以查閱,所以剛纔說的那些,好多不能用在柴窯瓷器身上。
我們可以……”
這次,輪到方館長給大家講課,進行深入淺出的分析,仔細研究眼前的這件瓷碗。
一通猛分析之後,方館長給出結論:“以我的看法,它應該就是柴窯瓷器,非常寶貴。不過,接下來,我們還要給它做熱釋光測試,知道什麼是熱釋光嗎?我給大家講一下……”
正要講解,方館長看到葉欣不斷給自己使眼色。
陳老也笑道:“剛纔,我帶大家去參觀了熱釋光的辦公室。”
方館長老臉一熱,打着哈哈:“原來大家都知道,那我就不繼續累贅。除了熱釋光檢測,進一步確認這件瓷器的年代之外,我們要會邀請全世界各地的瓷器研究專家,一起分析。”
他已經預測到,不久後,全國的文物界,甚至全世界的古瓷研究圈子,都會被眼前這件柴窯瓷碗所震驚。
他們博物館,將會迎來一大波的貴賓。而且,他們博物館將會成爲世界上唯一一家擁有公認柴窯瓷器真品的博物館。
想到這些,持重沉穩的方館長也忍不住激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