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仿製品?

在中國,素有四大名琴的傳說。

古琴的歷史悠久,許多名琴都有文字可考,而且具有美妙的琴名與神奇的傳說。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齊桓公的號鍾、楚莊王的繞樑、司馬相如的綠綺和蔡邕的焦尾。不過,由於年代太久遠了,在大家的認知之中,四大名琴應該已經經受不住歲月的摧殘,最終化成了塵埃。

畢竟,四大名琴之中,最年輕的焦尾琴,距今也有將近兩千年的歷史。這麼漫長的一段時間,就好像人有生老病死一樣,古琴也是有生命的,只要年限一到,根本不用外力的破壞,琴身自然就會朽化消逝。

然而,這個時候,衆人的眼前卻出現了一張疑是焦尾的古琴,叫他們怎麼不激動萬分,哪怕心裡已經覺得,這琴有九成九的可能性是仿製品。但是何嘗不懷着一絲希望,希望這個就是名傳千古,流芳百世的焦尾名琴呢。

這個時候,幾個人就站在邊上旁觀,卻沒人上去打量了。

不是不想,而是害怕知道了最終結果,會讓他們失望。人總是這樣,對一件東西期望太高的時候,很容易患得患失。

就在這時,俞飛白走了出來,把琴身微扶起來,偏頭問道:“張老,一般來說,怎麼鑑定古琴的真僞?”

“當然是看斷紋和款刻。”張老沉吟道:“其實,也要先看樣式的。”

“沒錯,古琴的樣式繁多,根據不完全統計,大約有五十多種。以伏羲、神農、仲尼、靈機、蕉葉、落霞等形制比較出名。”

白老眯着眼睛道:“在琴的式樣中,有的式樣出現較晚,就好比現在比較流行的仲尼式古琴。一般來說,看名字就知道是孔子所創,應該是在春秋戰國時期就盛行一時了。實際上卻不是,那是到了晚唐,孔子又被儒家作爲道統的代表加以推崇之後。古琴的仲尼式才逐漸時興起來,纔在兩宋成爲流行的款式。”

“相傳,蔡邕制琴,自成一家,特別是焦尾琴名揚天下之後,後人就把焦尾琴的樣式加以發展起來,形成了一種古琴的樣式。”

這個時候,秦老摸着稀疏的鬍子。有幾分不確定道:“按理來說,如果這真是焦尾琴,那麼應該是最初的樣式。問題在於,你們誰對古琴樣式比較有研究?”

聽到這話,大家面面相覷,然後紛紛搖頭。

“算了,還是看斷紋和款刻吧。”

適時,張老沉思道:“古人斫琴的時候,先用生漆調鹿角霜。刷染琴坯上,然後再在表面刷一層大漆。時間久了,漆胎就會發生變化。產生了斷紋。一般來說,往往是先有大斷紋,然後纔在大斷紋的周圍出現細如牛毛狀的小斷紋。”

“這琴就是這樣,通體都是大斷紋。”

俞飛白摸了摸琴面,然後有些遲疑道:“不過,大斷紋的旁邊,不是細如牛毛的小斷紋,而是好像龜裂的痕跡。”

“龜裂就對了,古琴以龜紋斷最爲名貴。琴家常有千年難買龜背斷之說。”

白老補充道:“其次則爲梅花紋,然後是蛇腹斷和流水斷。現在流傳下來的唐琴,一般是大小蛇腹斷而已。至於龜紋斷和梅花紋,只在史料上有過記載。所以一些專家學者認爲,千年唐琴纔有蛇腹斷。那麼至少在千年以上的古琴,纔會有梅花紋和龜紋斷。”

“那就是說,這琴……”俞飛白驚喜交集起來。

“先別急,我的話還沒說完呢。”

然而,白老話鋒忽然一變。來了個轉折:“斷紋只是大致的依據,也不能輕易的下結論。因爲斷紋不僅與年代有關,還與材質和工藝有關。材質不同,以及漆胎的工藝差異,也使得古琴出現斷紋所需的時間截然不同。”

“我記得有些明代的古琴,距今已經超過四百多年曆史了,琴面上依然清亮雅緻,沒有絲毫的斷紋。但是,有些民國製作的古琴,才幾十年的時間而已,就有斷紋的存在了。”

白老搖了搖頭,帶着幾分鄙夷道:“幾十年出現斷紋的,肯定是使用比較薄的瓦灰胎,起斷紋後往往容易成片剝落,很難修理,這類琴沒有多少收藏價值。只有使用純鹿角霜胎,自然形成的斷紋,纔是珍貴的古琴。”

“注意了,是自然形成的古琴。”

這個時候,張老提醒道:“僞制斷紋的方法在古代就有了,比如說用猛火烘烤,再以冰雪刺激,使琴面漆胎進裂。或者以蛋白滲入灰中刷漆,做成琴後用鍋蒸,然後風乾,慢慢的就出現斷紋了。當然,也有圖省事的,乾脆直接用刀子在琴面上刻畫斷紋,再加以修飾……”

“不過,僞造的斷紋再巧妙,總會有些破綻的。”

猶豫了下,張老終於親自參與進來,微微彎身,手指輕指琴面道:“僞造的斷紋無論是經過冷熱催化,或者刀刻加工,紋理肯定顯得死板,不夠自然。然而,真的斷紋紋形流暢,紋尾自然消失,紋峰如劍刃狀,很難仿冒。”

“最重要的是,一張琴長一米左右,又分琴面和琴背。整體來說,面積算是比較寬廣了。由於存放的環境,或者氣候變化,髹漆工藝等等原因。一張琴上的斷紋,不可能全部一致。大斷紋是主體,龜紋斷是特徵,還要注意觀察細節……”

說話之間,張老把古琴抱起來,仔細打量琴身的側面。這是常人比較容易忽略的角落,也是最容易鑑別斷紋真僞的地方。

“薑還是老的辣!”

俞飛白暗歎起來,也湊了過去觀看。

片刻之後,秦老等人關切問道:“怎麼樣?”

“不像是僞造的。”

又過了半響,張老得出了這樣的結論。

“真的!”

剎那間,衆人眼睛一亮,又紛紛圍了上來。仔細打量琴側,只見琴側上的斷紋美妙佳麗,漆色溫潤雅緻,宛似出自鬼斧神工,非常的自然舒張。從這些細節就可以知道,琴上的斷紋絕對沒有僞造的痕跡。

一番讚歎之後,秦老連忙說道:“看款,剛纔沒細看。琴背的款除了焦尾與桐薪鳴竈的文字之外,似乎還有一個鈐文印刻。”

“刻款只有作爲佐證而已,不能成爲鑑別的主要依據。”

在觀看款識之前,張老搖頭道:“畢竟有許多琴款都是後刻的。”

當然,就算是後刻的款,也絕對不會很多。要知道四大名琴的地位,就好像是傳國璽在皇帝玉璽中的地位一樣,不管是誰得到了,都會精心呵護,不捨得有絲毫的損傷。

不過,當張老把古琴翻轉,觀看琴背的時候,大家卻陡然發現秦老說得沒錯,在鳳沼的位置,確實有一個若隱若現的刻款。

“崑山舜華。”

張老把刻款上的文字讀了出來,下意識的眉頭一皺:“崑山……”

“崑山王逢年,字舜華。”就在這時,田老驚喜交集道:“據文史記載,焦尾琴最後落在明代崑山王逢年手中。”

“沒錯了。”這個時候,張老眼睛一亮,仔細分析道:“王逢年是明代嘉靖年間人,在當時也算是名士,只不過由於喜歡書寫古文奇字,參加科舉的時候被黜落了。這個人比較狂傲,宣稱自己慢世敵嵇康,綴文敵馬遷,賦詩敵阮籍,述騷敵屈、宋,書法敵二王。”

“也還別說,王逢年的書法學晉法,敢自稱小王右軍,應該也有幾分功力。在嘉靖年間的時候,他做過當時大官袁煒掌記。後來喝醉了,就把上司臭罵一頓,然後辭職不幹。之後乾脆僞撰漢代黃憲《天祿閣外史》,卻被人揭發,在隆慶初年坐事死。”

“也就是從那個時候起,焦尾琴的下落就成了謎,再也不見文史記錄。”

張老一臉興奮之色,頗爲激動道:“估計,也只有這樣的狂生,纔會在這樣名貴的焦尾琴上留下自己的字號。”

“隆慶至今不足四百五十年。”田老聲音有幾分興奮:“也就是說,四大名琴之中,也就是這一把焦尾琴,最有可能流傳下來。”

“四百五十年啊。”

然而,旁邊秦老卻苦笑起來,有些悲觀道:“足夠滄海桑田,兩三次的朝代更迭。”

秦老的話,就好像是一盆冷水,把大家的興奮勁澆滅了大半。

“唉……”

張老長長嘆氣,有幾分埋怨道:“老秦,在高興的時候,別說這個掃興話。”

“我不是怕你們先入爲主,自欺欺人嗎。”秦老十分冷靜,臉上卻露出了幾分笑容道:“不過,從斷紋和刻款來看,就算這琴是後來的仿製品,年代也應該非常久遠了。估計是唐代以前,南北朝的東西。”

“這個倒也是。”

衆人一聽,也比較認同秦老的推斷。畢竟從理智上來說,一張將近兩千年曆史的古琴,很難流傳到現在,那麼仿製品的可能性極大。但是從情感上來說,他們又希望這是真品。

畢竟焦尾琴的傳說已經深入人心,大家都希望能夠親眼看見實物。而且如果這是真品,又是經過他們親手發掘考證出來的,那麼該是一件多麼振奮人心的事情……

“張老,我聽人說過,古琴的刻款也有兩種,一種是外款,一種是內款。”

這個時候,一直默不作聲的王觀終於開口了,若有所思道:“外款多是後人刻的,但是在琴腹暗藏的內款,一般是記寫斫琴人的名字和製作日期……”()

第157章 看上了一根木頭第199章 代溝呀,分明就是代溝第482章 變異的手鐲第1001章 自我複製第64章 不出風頭不行了第1046章 富貴不還鄉,猶如錦衣夜行第350章 等價交換第854章 血鏽第389章 簡單卻實用的招術第48章 一條明代的玉帶第338章 滿者伯夷權杖第938章 大起大落,蕩氣迴腸第590章 惹上了麻煩第220章 封缸酒,邢窯瓷第111章 露一手絕活第53章 德叔也看走眼了第555章 頑石老人第389章 簡單卻實用的招術第467章 軟玉法第939章 各種羨慕嫉妒恨第569章 玳皮天目盞第78章 美女的脾性第207章 爭一口氣第291章 黃庭堅手跡第302章 你想玩什麼?第242章 價值三千萬的贈品第391章 三天之後,就見分曉第137章 彈刀論證,前往眉山第786章 挖到了……第288章 我們需要談談第144章 列賓美院的高才生第168章 這是什麼狀況?第191章 琴玥尋鸞膠第902章 保羅先生第225章 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第90章 無與倫比的吸引力第930章 玄乎離奇,枯木逢春第935章 轟動的前奏第883章 墓中壁畫第715章 掏宅子的?第177章 壓軸第591章 一筆大買賣第467章 軟玉法第570章 這個茶盞不錯第427章 就這樣,好戲開場第998章 大豪第1033章 待定第722章 東坡得硯第1011章 朱大先生第1001章 自我複製第793章 鶴頂紅第877章 龍門二十品第41章 怦然心動的感覺第125章 世風日下,古道熱腸第21章 我回來了第523章 或許還有希望第683章 佛塔中的秘辛第776章 警告,報復第824章 我要這尊塑像第91章 接踵而來的電話第742章 一個小小的請求第12章 兔毫盞第1031章 草書天下稱獨步第490章 意外的結果第977章 點穴第952章 坑誰呢?第893章 價值連城的孤品第337章 揭畫兒第711章 通靈寶玉第606章 金瓶梅詞話第999章 真有什麼關係?第256章 聲名鵲起⑨十分!零分?第1044章 地攤上的瓷片第625章 關鍵是誠意第529章 逢人只說三分話第322章 他鄉遇故知第15章 可以送給你第713章 石鐘山,鑄鐘師第873章 順藤摸瓜,甕中捉鱉第539章 有兩把刷子第198章 高德全的震驚第513章 見微知着第178章 突破了千萬第93章 年少慕艾第837章 是不是赤霄?第670章 出人意料的寶貝第46章 你呢,要來我公司嗎第229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149章 不挑一件,不許離開第546章 不對,少了一個!第171章 遠遠談不上結束第143章 每個人都有一顆八卦的心第841章 再臨龍虎山第58章 亂花漸欲迷人眼第989章 編故事!第246章 合香之道第152章 意外的大禮第668章 和碩第720章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人物第7章 影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