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八章 入山剿匪

當楊銘帶着楊茵絳進入包廂的時候,陳憲早就被拖走了,而原本起舞的胡姬,也換成了兩個表演雜技的藝人。

楊昭第一時間起身,微笑道:“久聞楊小姐乃大興少有的才女,今日方纔得見,實爲憾事。”

他的交際能力,實在是甩了老二楊暕好幾條街。

楊暕第一次見到楊茵絳的時候,原話是:真美人也。

瞧瞧,是不是很膚淺?

楊茵絳的表現也極爲得體,行禮之後,微笑道:“殿下過譽了,一介女流怎蒙殿下稱讚,實在汗顏。”

“楊小姐謙虛了,快請入座,”楊昭微笑道。

此女姿色可稱上品,家世更是尊隆,但不是楊昭喜歡的那一款。

他就封洛陽多年,常年與當地各大豪族之間打交道,千金小金見過不少,可謂閱女無數,楊茵絳給他的第一印象,像是一匹難以馴服的烈馬。

此女細眉上挑,眸子狹長,雙目炯炯,應是膽大心細之人,顴骨有微隆之兆,這是壓夫之象,難怪祖母取消婚事,確實不宜爲妻。

席間,幾人閒聊時,楊昭和楊暕對剛纔出現的陳憲隻字不提。

他是長兄,楊銘是他的親弟弟,此番回京之後,母妃便常有叮囑,切記要好生照顧三郎。

所以他不會允許任何挑撥兄弟感情的事情存在。

楊廣對長子的教導還是非常用心的,心思幾乎都花在了楊昭身上,以至於教出來個好兒子,剩下那倆多少有點順其自然了。

閒聊間,楊茵絳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一直拿楊銘逗趣,還提到了楊銘曾經講過的那兩則故事。

一個是講給裴淑英的,水與美女如何取捨。

一個是破鏡重圓的故事。

至此,楊昭才知道眼下在大興瘋傳,被人津津樂道的破鏡重圓,竟是出自老三手筆。

“銘弟仁義也,也難得越公成全。”

而楊暕也是第一次知道,原來老三曾經如此煞費苦心,幫自己說和裴淑英。

可惜時過境遷,自己如今已有祖母配婚,與裴淑英再無修復可能。

楊昭知曉整個過程之後,直呼可惜:

“裴矩在舊周時,便跟隨至尊左右,引爲心腹,阿爺常贊此人文武通達,不差高熲,暕弟若與裴小姐結合,當遠勝韋衝也。”

楊暕還能說什麼?只能搖頭苦笑。

這倆兄弟直到現在,也不知道是楊麗華從中作梗,他們也許永遠都不會知道了。

接着,楊昭藉口有些事情要處理,主動離席,而楊暕也知機的拉着楊銘一起回家。

楊素的越國公府位於宜仁坊,與晉王府的崇仁坊,隔着一條街,所以楊茵絳很自然的搭了便車。

對此,老二楊暕早就習慣了,畢竟此女春遊時,經常賴在他們營地,有時候半夜纔回去。

西市的一座舊宅內,楊昭坐在椅子上,望着面前這位御史中丞,

“沒想到陳大人還是個義士,你是覺得本王不敢殺你?”

陳憲絕對不會這麼想,他清楚自己只是一個五品官,家世也不好,完全是靠着妻家才上的位,而眼前的郎君,可是大隋嫡長孫。

人家想要他的腦袋,誰也攔不住。

“微臣並未受人指使,御史臺的職責本就是察聞天下,以獻聖聽,殿下難道心中不疑,聖後爲何打消將玄感之女入侍王府?”

楊昭忍不住笑道:“本王真正好奇的是,像陳大人這等蠢人,是怎麼進的御史臺?聖後旨意你都敢胡亂揣度?”

陳憲猛然一震,禁不住嚇出一身冷汗。

他何嘗不知道自己今天辦的這件差事,實際上是將腦袋綁在了褲腰帶上,他唯一能倚仗的,就是至尊楊堅的那句:

“御史臺身負監察之職,風聞奏事,肅正綱紀,糾察宗室及諸臣之失,朕得以不蔽天下也,然有過失,宜從寬矣。”

這句話等於是楊堅給御史臺那幫打小報告的官員的一張保命符,意思是你們只管放心大膽的查,就算偶有差錯,也不當緊。

但是楊昭的那句話,直接扯上了獨孤伽羅,陳憲能不慌嗎?

“微臣絕無此意,河東王與玄感之女早有私情,此事聖後並不知曉,正因顧及殿下兄弟之情,微臣才私下覲見,冒死稟奏。”

楊昭搓着手掌,淡淡道:“本王閱人無數,陳大人實乃本王見過的最愚蠢之人,慫恿你出頭的那個人,也聰明不到哪去,如果算計本王的都是像楊大人這樣的貨色,吾當無憂矣。”

“殿下冤枉,微臣怎敢算計殿下?陳情奏事乃微臣本分,”陳憲趕忙道:“難道殿下竟完全不在意河東王與楊女的私情?”

“陳大人還是好好想想,誹謗聖後,挑撥本王兄弟感情,應是什麼下場,”

說着,楊昭緩緩起身,冷冷注視對方:“本王一向重諾,陳大人若說出背後指使,此事當既往不咎。”

陳憲呆住了

只看對方此刻神情,楊昭就知道這個笨蛋就要扛不住了,

實際上他心裡已經有了猜測,眼下能夠指使御史臺的,只有東宮,而老三剛剛纔在東宮吃了虧,這邊就已經有人跟着算計他們了。

沒完了是吧?

見對方久久不言,楊昭轉身就走,

剛邁出屋門,便聽到身後陳憲道:“殿下請慢!”

楊昭面無表情的轉過身來

七日後,楊銘收到李靖來信,宗正寺送來的所有物資都被清點入庫。

李靖明明是河東郡丞,卻幹着楊銘王府管家該乾的事情,而且都處理的井井有條。

信中說,蕭摩訶已募得壯士三百,充作王府部曲,而他練兵所做的第一件事,竟然是以官府名義進山剿匪,檄文還是李靖給準備的。

別以爲大隋南北一統,就是太平盛世了。

實際上就連軍府最多的關中地區,匪盜也從未斷絕,而山西河北山東一帶民風彪悍,常有匪盜入城劫掠,至於南方更是不堪入目,遍地匪盜都不誇張,甚至還有拉攏兩三千土匪就敢自立爲王的。

眼下王府已經招募了部曲奴僕,收支一項,肯定需要派一個得力的人過去負責。

楊銘手底下實在沒人。

徐景必須得留下,畢竟他有着內侍省這層關係,方便打探宮內事宜。

至於陳淑儀,楊銘從來都沒有考慮過她,除了長的好看,她還有啥?

想來想去,楊銘突然想到一個人。

也不知道這小子靠不靠的住。

第575章 殺人者,楊堅也四零三章 問罪民部三七八章 棄卒保帥二十章 請殿下賜教第506章 攻克遼東二三九章 江南陳第722章 吾不忘矣三一五章 高熲出征第725章 共定海內三九章 香味第578章 舊時父女四二章 形勢大好二四九章 兩個兒子一七五章 能屈能伸第514章 野心三零三章 驕兵悍將第492章 山東知世郎八七章 楊廣留京三八三章 罵人的國書二六二章 四人封王二九九章 老而不死是爲賊第691章 謝恩第491章 軍府亂象二六二章 四人封王四三章 爭取儲君第582章 九品中正制三二六章 九大夫八尉二五二章 利在千秋一零四章 美中不足三五一章 死給你看一八四章 仁壽宮之變(一)九五章 返京第727章 吃虧是福三六二章 張開覆滅四五四章 左右驍騎第686章 立個字據吧第635章 河西戰線第505章 猶豫不定三一零章 霸道王道四三章 爭取儲君第551章 殺雞給猴看八五章 手起刀落四五章 未雨綢繆第485章 造橋大匠二六零章 八關都邑四三五章 河東聞喜三二零章 玄挺大勝第713章 你怎麼敢殺他?一零五章 玉體橫陳三七七章 三角平衡一八八章 秦王齊王七五章 舐犢情深四二三章 算計兒子一五零章 改姓宇文第540章 沒錢四五五章 水軍總管六一章 背鍋俠第555章 楚公府書房第593章 你比我會說話二八八章 三去其一一三三章 江陵沈氏第667章 正前方來人皆爲敵第681章 我是不會批的第633章 種族審美差異二十五章 老六栽了第510章 便宜行事第603章 依律而行二一九章 免課稅,免授田八五章 手起刀落第680章 基因裡帶的三三八章 輸了一局第640章 蘇夔無父三三零章 兩年再兩年第565章 嶺南之疾三六九章 河北鉅鹿人八六章 左右之爭一五三章 師徒情誼一九六章 亂戰二四九章 兩個兒子第545章 雙眼皮三三三章 尚書岳父第617章 楊老八第695章 伸舌頭的狗第485章 造橋大匠第612章 一諾千金四十章 爽約第710章 蠻子第605章 宗室領袖一九五章 大軍開拔第616章 劉皇叔的眼淚八三章 皆大歡喜八九章 宇文都知三五三章 八議免罪一九四章 秦王二三九章 江南陳三三六章 百合沙蔘六五章 書房二四七章 驗明正身一六二章 三公三師第603章 依律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