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1章 嶺南爆雷

遠征大捷,就意味着國內的叛亂很快就會被鎮壓,畢竟都是老百姓造反,主力南歸,必如秋風掃落葉一般,將各地叛亂清除的乾乾淨淨。

山東已經差不多了,張須陀居功至偉,楊銘已經寫了奏疏,打算奏請老爹給張須陀封侯。

宇文化及帶着七萬大軍進入河北,各地的叛軍瞬間土崩瓦解,作煙雲散。

王薄、孫宣雅、郝孝德、劉霸道、張金稱全數被剿滅,除了王薄之外,其他人都被就地處決,王薄做爲打響山東造反第一槍的反賊頭子,被押送京師。

這個人,楊銘都不好親自處理,得留給楊廣。

不過王薄的親人,已經被張須陀在山東殺了一個乾乾淨淨。

形勢越來越好,只要熬到今年的賦稅收繳上來,今年的難關也就算是過去了。

不過就在年關將近的時候,南方傳來了一聲炸雷,寧長真反了。

大半夜的,楊銘便被人給喊了起來,急忙召見各部官員於大興殿議事。

“這個王八蛋!朝廷待其不薄,安敢行忤逆之事?”楊雄快氣炸了,一把將兵部的奏報拍在桌子上。

李渾皺眉道:“好端端的,他造什麼反啊?就因爲跟他借了點糧食?他不也沒借嗎?口口聲聲說什麼率軍往山東平叛,朝廷沒給他旨意,竟然私自募兵,這個狗賊。”

實際上人家李渾心裡門清,知道是怎麼回事,他是在裝糊塗。

楊銘的臉色非常難看,因爲他知道,這事是他挑起來的,當初如果不跟寧長真借糧,就不會有今天的事。

寧長真正是因爲沒借,高句麗一滅,怕朝廷找他的後賬,所以主動反了。

吏部侍郎高孝基道:“周仲牟與馮暄攻下流求,回師之後,寧長真佔據欽州八郡造反,而馮暄也遙相呼應,扣下了周仲牟,如今等於是整個嶺南都反了,馮盎正在南歸途中,知曉之後不知會作何感想?”

崔仲方道:“今年大舉用兵,國庫耗盡,實不宜再興兵了,還是派人招撫吧,寧長真造反,多半還是因爲怕朝廷針對他,只要條件談妥,他應該會退兵的。”

寧長真與馮暄已經達成聯盟,據線報,他們已經招募了八萬大軍,一旦北上,必然是直撲淮南江表地區,也就是打江都。

南方往北方打,不會去荊州,那地方你打下來,也不好守,因爲是在長江中游,容易被上游下游夾擊,所以一般都是打江蘇和浙江。

楊銘心裡清楚,老爹是咽不下這口氣的,肯定會第一時間部署平叛,可是話說回來,今年真的不能再打了。

真要跟嶺南再掀起一場大戰,就怕江南也會有人趁勢而起,舉旗易幟。

別的不說,將士們不願意啊,他們不願意,強行逼他們上戰場,是會鬧出兵變的,後果更嚴重。

開皇到現在,南方除了江南地區之外,其它地方跟朝廷本來就是時好時壞,今年耗費這麼大,根本沒有餘力對嶺南用兵了。

這口氣,還真就得忍。

楊銘點了點頭:“宜派使者招撫,諸位覺得,誰去合適?”

楊雄嘆息道:“還能有誰?馮盎最合適,嶺南是他的地盤,出了問題,還得靠他解決。”

“不妥吧?”李渾訝然道:“馮暄都反了,讓馮盎回去,就是放虎歸山,誰去都行,就是他不能去,這個人要是返回嶺南,危害更大。”

楊雄道:“馮盎對朝廷還是忠心的,如今他的女兒也進了東宮,他是個明白人,不會坐視嶺南造反。”

崔仲方搖了搖頭:“信不過啊,還是派一個北人去吧。”

楊銘現在心亂如麻,自己就是跟人家借個糧,讓你長子進京當人質,你就扯旗造反,你是真槓啊,我佩服你。

嶺南這地方很特殊,南北朝至今兩百年,各家王朝對他們的態度,就是安撫,屬於名義上歸我版圖,實際上管不了,啥事都是商量着來。

大隋也是這樣,滅陳之後,楊堅便派韋衝的二哥韋洸前往招撫嶺南,要不是人家冼夫人臣服大隋,嶺南現在說不定還亂着呢。

楊堅當時很高興,覺得冼夫人很夠意思,所以投桃報李,追贈馮寶爲廣州總管、譙國公,冊封冼夫人爲譙國夫人,准許其開府,私設官署,可調動嶺南兵馬。

說白了,就是讓你舒舒服服的做土皇帝,但是你得聽朝廷的,不能跟朝廷對着幹。

冼夫人是完全做到了,韋洸在嶺南的時候,被人家一羣部族首領圍起來幹,還是冼夫人給他解圍,嶺南但有叛亂,也都是冼夫人出面平叛,可以說,南方在開皇年間能保持安穩,冼夫人居功至偉。

人家要是活着,楊廣都得以上賓待之。

但是冼夫人死後,嶺南羣龍無首,分成了三大派系,南越、西甌、駱越。

名義上,馮盎在嶺南說一不二,但這是靠着人家冼夫人,也就是他奶奶的餘威,鎮撫着嶺南,實際上,寧長真首先就不服他。

冼夫人在嶺南的威望有多高呢?部落之間械鬥,打的你死我活,只要搬出冼夫人的聖母金身塑像,這事就算平了,大家立即就能握手言和。

後世的東南亞多國,都供奉着冼夫人的神像,影響力極其巨大。

楊銘也不放心讓馮盎回去,畢竟他的親大哥馮暄都反了,馮盎回去多半會被裹挾着一起反,而馮盎是冼夫人這一支的繼承人,他要是也跟着反,嶺南算是跟朝廷死磕上了。

但是來護兒手裡還有三萬嶺南排矟手呢,仗打完了,這些人可是要回去的,不讓人家回去,會鬧兵變,讓他們回去,又怕變成叛軍。

這事複雜了,狗日的寧長真。

楊銘皺眉道:“郭衍在江都,讓他先派人跟寧長真接觸,看看對方有什麼條件,讓他和王世充在江南募兵,以做防衛。”

只能防衛,打是打不了的,沒錢沒糧沒軍餉,拿什麼打?

“只能是這樣了,大軍尚在歸途,回來之後也需休整,短期不可用兵,還是儘量想辦法安撫吧,”崔仲方道。

南方用兵,是不在乎季節的,冬天也能打,但是北方冬天不能用兵,所以今年年底至明年開春,是楊銘最難熬的一個階段。

這件事,楊銘當然會告訴馮玉致,後者知曉後,瞬間面無人色,

“他他爲什麼會這樣?朝廷並沒有爲難他啊?寧洄藻可是還在京師呢,他不要兒子了?”

楊銘苦笑道:“人家算準了我不會動寧洄藻,我要是動了寧洄藻,這事會更難收場,眼下百官也不同意你父親前往安撫,嶺南的事情,還是要等陛下拿主意了。”

“他到底要幹什麼?”馮玉致急的哭了出來,跺腳道:“嶺南好不容易安穩了二十多年,他又想將我部族拖進油鍋,可惡!可惡!”

楊銘道:“你出宮去吧,將這件事告訴寧洄藻,讓他放心,朝廷不會怪他,更不會爲難他。”

馮玉致二話不說,風風火火的便去了。

河北以北的馳道上,楊廣的觀風行殿即將進入山西地界,不等皇帝主動召見,馮盎便自己來了。

行殿中,馮盎臉色頹敗的坐在那裡,一臉慚愧道:

“臣約束不利,是臣的過錯,願赴嶺南安撫,平息此事。”

楊廣笑道:“此事不怪卿,寧長真早有反骨,不是一年半載了,朕佩服他的膽量,水軍大約已經返回東萊郡,你去吧,帶着你的部族返回嶺南,告訴寧長真,不要跟朕講條件,讓他來京師見朕。”

不管怎麼說,寧長真造反,打出的旗號是往山東平叛,雖然沒有人會信,但是畢竟不是堂而皇之的造楊廣的反。

皇帝太子都沒下令,你自己出兵去山東,不是造反是什麼?

歷史上楊玄感造反,打出的旗號是來護兒反了,他是去收拾來護兒,只有像王薄這樣的平民出身,纔敢直接說誅殺昏君。

而楊銘不敢讓馮盎去,楊廣卻準他回去,區別在於,楊銘不打算對嶺南用兵,而楊廣是試探馮盎,你要是真下去安撫,什麼都好說,要是跟着反,楊廣就會將嶺南一鍋端了。

窮兵黷武這種事,在楊廣這裡是家常便飯,或許很多皇帝會瞻前顧後,考慮全面再下決定,但是楊廣不會,我說幹你就幹你。

馮盎心知自己此番南歸,艱難重重,大哥馮暄若是肯聽他的,寧長真孤掌難鳴,就成不了事,但如果馮暄不聽,事情就難辦了。

楊廣也夠意思,三萬嶺南排矟手,這都是立了功的,將士們的該有的賞賜一個不少,還特令江南各地太守,爲馮盎南下保障軍需供給。

其實就是做樣子給這些嶺南兵看,讓他們知道,朝廷對他們不薄。

等到馮盎離開之後,楊廣又將來護兒叫了進來,

“卿不必回京了,去江都吧,寧長真若真敢率軍北上,平叛的事情,朕還是放心你。”

來護兒皺眉道:“能不打,還是儘量不要打,國力艱難,不是時候啊。”

楊廣挑眉道:“難道朕任由寧賊放肆?”

來護兒道:“嶺南有天險,易守難攻,自古爲蠻夷之所,要之無用,棄之可惜,國若有餘力,可討伐之,然當下大戰剛定,將士人人思歸,不宜縱兵。”

楊廣搖了搖頭,沉聲道:“九州四方,莫非王土,我大隋之疆域版圖,一塊都不能少。”

四二八章 巴蜀問題二零二章 這小子真胖三五五章 夫妻木屋十九章 春天的故事第561章 不準迎接六九章 舉薦三三二章 大鬧朝堂四三章 爭取儲君一六一章 封禪泰山第542章 猜猜誰是世子一五五章 上天安排第533章 朕欲召見始畢一二六章 清查田畝(兩章並一章,下午有點事,昨晚熬夜趕的,世界盃都沒看)七一章 朱雀大街第487章 (先鋒開拔第687章 火燒糧草四二五章 金革之事不避二三七章 救人第490章 非大不可三三零章 兩年再兩年六四章 再闖東宮第693章 不可能第549章 家宴四八章 個子最高一二八章 要錢要命六二章 買賣難做五三章 楊廣進京第七章 化險爲夷第613章 氣暈了第699章 從墳裡挖出來第521章 京兆需要狠人三五四章 爾虞我詐二十一章 開國第一功臣第617章 楊老八五三章 楊廣進京二九九章 老而不死是爲賊第590章 索然無味第658章 斛律明月第575章 殺人者,楊堅也第715章 敗興一場九六章 頂包一零七章 同病相憐二九一章 滎陽王第569章 嶺南三大塊一七九章 一子一女九四章 換防一八四章 仁壽宮之變(一)一三六章 智謀第一第706章 扯虎皮拉大旗三四七章 我真的不知道第537章 朕並非厚顏無恥之人二三六章 偶遇第524章 李雲龍打縣城三五二章 卸任大將軍第601章 古今用兵無出其右者第719章 他不去,但朕經常去第717章 風險與收益二八三章 以訛傳訛二五零章 武士彠第648章 兩撇鬍子第743章 焉能背主四零九章 絕對正事第675章 晉城人清森吃剩飯第481章 君君臣臣第586章 兩隻耳朵豎起來四一七章 今生無緣第596章 關稅第636章 朝堂第一人一零一章 自命不凡二七七章 十六猛士七三章 醍醐灌頂一零六章 上嫁二四八章 風流天子四零六章 太子千牛備身三七六章 緣分已盡第737章 吾將上下而求索二八五章 消除疑心第616章 劉皇叔的眼淚五九章 豪放名士三三八章 輸了一局第611章 就是這麼不客氣第690章 善第731章 可稱公子三六章 晚宴第670章 太平清河一七二章 備孕生子四五六章 五將離京一七零章 仁壽宮侍疾第531章 手起刀落一五六章 薨一二二章 一路平安第五章 坐地分贓第676章 吃得苦中苦五四章 配婚六一章 背鍋俠第609章 反客爲主第721章 我是教不會的四十章 爽約第700章 仗義每多屠狗輩第616章 劉皇叔的眼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