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二章 卸任大將軍

翌日,楊銘帶人離開了營地,返回京師。

因爲老爹楊廣就要走了,他這一走,關中軍府被抽調一空,整整二十五萬人,全都要跟着皇帝北上,外加從山西河南抽調上來的,共五十多萬人。

朱雀大街,擁擠的車隊正在排隊出城,車上裝滿了各種輜重,以及楊廣打算賞給東突厥的一些財物。

啓民可汗完全就是由大隋一手扶持起來的,眼下已經是東突厥大汗,疆域極廣,西至金山(阿爾泰山),東至大鮮卑山(大興安嶺),北囊貝加爾湖,南至河北山西甘肅寧夏北面邊界,地盤非常大,遠勝西突厥。

楊廣對啓民是不放心的,畢竟啓民現在的勢力太大了,按照大隋歷來的方針,突厥一旦坐大,就需要挑撥離間。

所以這一次,做爲啓民老朋友的長孫成早早出發,抵達東突厥,而另一位擅長挑撥離間的大老裴矩,也已經從張掖郡啓程,前往榆林,等候楊廣的到來。

抵達京師的時候是晌午,楊銘本打算在家裡吃了飯再進宮,但是內侍省的人早早就在王府門口等着他了,說是陛下召見,還是早點進宮吧。

楊廣即位至今,不管做了多少沒py的事,但不能否認,人家是一位兢兢業業的勤政皇帝。

這都晌午了,朝會仍在繼續,大家的午飯也都在朝會上吃。

楊銘進來之後,內侍省的人立即給他準備午飯,飯食很簡單,充分體現了皇帝陛下的“節約”美德。

楊廣望着自己的兒子,笑道:

“聽說春遊發生了一則趣事,有美人爲秦王落河?”

此言一出,衆臣紛紛發笑,看向故事的主人公。

楊銘不好意思的笑道:“父皇就不要取笑兒臣了。”

“非取笑也,”楊廣笑道:“自古美人愛英雄,朕的兒子,自然是萬中無一,此女眼光很高嘛。”

韋貞大窘,趕忙站起來道:“臣女叨擾秦王,是臣之過錯,平日管教無方所致,請陛下降罪。”

“沒有過錯,”楊廣看向韋貞,笑道:“好女配好郎嘛。”

這時候,宇文述微笑道:“可惜韋黃門遲了一步,秦王后妃已經滿額,貴女兒也是名門出身,實不宜添爲妾室。”

大隋的豪門,是不願意嫡女給人做妾的,除非那個人是皇帝或者太子,親王都不行。

韋貞的女兒給楊銘做妾的話,其實對他來說,有點丟人,因爲他只有一個閨女。

但如果楊銘是太子的話,那就一點都不丟人了,這叫投資,放長線釣大魚。

“許國公是在影射老夫了?”觀王楊雄笑道:“老夫的外孫女眼下就是秦王妾室,看樣子只能怪她出身不好了。”

燕小棠的出身不好嗎?其實非常好,奈何她的爺爺燕榮是獲罪賜死,要知道,燕榮當年可是右武候大將軍。

宇文述笑道:“嫡孫女和外孫女,還是有差別的,觀王總不會讓自己的嫡孫女給人做妾吧?”

“如果是秦王這般英雄人物,亦無不可,”楊雄笑道。

“好了好了,”楊廣打斷兩人道:“朝會是議事的地方,不是讓你們議論女人。”

說罷,楊廣看向兒子道:“你繼續留在京師,朕北巡之後,應防範河西有事,關中與河西,朕就交給你了。”

你應該擔心河北有事,楊銘點頭道:“父皇放心,兒臣會確保萬無一失。”

這時候,史萬歲突然站了出來,來到大殿中央朝楊廣跪下道:

“臣年邁之姿,已不堪重任,奏請陛下,卸任左屯衛大將軍,請秦王兼任。”

殿內頓時安靜下來。

大隋立國至今,不是沒有主動請辭的,但沒有史萬歲這種級別的人請辭,一般都是能幹到死,絕不退休。

因爲你離開中樞之後,就沒有了影響力,當初的門庭若市也變得門可羅雀,一般人接受不了這種落差,尤其是常年掌權者。

楊廣頓時愣道:“朕觀太平公身體尚健,何故如此?朕斷不會同意。”

裴蘊趕忙站出來道:“太平公既有此言,可知其身已不堪重務,念其功勳,陛下也應該準其頤養天年。”

像這種時刻,宇文述就不方便站出來說話了,因爲他比史萬歲還大三歲,頤養天年似乎他更合適。

史萬歲的請辭,對於楊廣來說,有驚有喜,喜的是史萬歲肯騰出這麼一個緊要的位置出來,驚的是,如今的朝堂,沒有比史萬歲在軍方威望更高的了。

高熲的威望是全方位的,更偏重文一點。

所以站在楊廣的角度,他不希望史萬歲退下去,爲自己兒子着想,史萬歲也不能走。

但是史萬歲這麼一開口,有心人自然不肯放過這個機會。

這可是一府之大將軍,等閒可空不出來,但畢竟史萬歲話已經挑明瞭,希望楊銘接任,那麼夠膽跟楊銘爭的,也就那幾個人。

楊廣又勸了幾句,史萬歲還是執意請辭,那楊廣就不能再勸了,不然顯得我缺不了你這個人似的。

面子反正是給到了,你自己不要。

於是楊廣道:“既然太平公一意要走,那麼衆卿議一議,左屯衛該由誰接手?”

皇帝放了話,這下大殿內熱鬧了,無論是誰,都在盤算着能兼顧自身利益的合適人選。

尤其熱心的,是那些軍府的副職,也就是將軍,他們輩分威望功勳,也都差不多了,是最有希望上去的。

史萬歲這麼做,提前並沒有跟楊銘商量,他知道楊銘需要培植新人,而他的身體確實頂不住了,既然無用,不妨急流勇退,給楊銘在軍中再增一個地盤。

楊銘始終沉默,他明白史萬歲的意思,所以心裡在盤算着,怎麼讓史萬歲去實留虛,去實,就是順利卸任,留虛,就是保留參加朝會的權力。

史萬歲的太平縣公,不足以讓他每日參與朝政,那麼就只能往上給他提一提。

不得不說,有這樣一個事事爲自己考慮的師傅,楊銘的心裡是很感激的。

“臣以爲,秦王已經是右侯衛大將軍,不宜再兼任左屯衛,畢竟秦王事務繁重,不能再增負擔,”說這話的,是太僕寺卿兼左侯衛將軍的郭榮,他自己就想上去。

但是在自薦之前,不把秦王給摘出去,大家都沒有機會。

此言一出,附和者不在少數,因爲機會難得,大家都想進步。

史萬歲後悔了,因爲他感覺到自己的冒昧請辭,在無形中給楊銘增加了極大的阻力,現在的情形是,楊銘成了前方的攔路虎,大家都想把他挪開,然後再爭。

楊廣早就看出這個問題,所以一開始就沒有答應,而是聆聽衆臣的同時,心裡盤算着怎麼將這個位置,交給兒子。

他這次不能不顧及別人的意見,因爲他要北巡了,軍府的將軍都要跟着去,萬一哪個心懷怨氣在北巡途中搞事情,那可不是小事。

出門在外,軍心必須穩定,史萬歲的請辭,也太不是時候了。

這時候,蘇威看向郭榮,笑道:

“從前也不是沒有這個先例,如果老夫沒記錯的話,仁壽四年,秦王便兼任右武衛、右領軍府兩衛大將軍,軍府事務雖然繁瑣,但下面還有像蒲城公(郭榮)這樣的人勞心操持着,秦王肩上的擔子重不重,也要看下面的人是否得力,如果都如蒲城公這般,秦王會非常輕鬆。”

明捧暗貶。

蘇威明着是誇獎郭榮是個幹才,卻也在暗示對方,你就是那個下面的人,不要想着往上爬了。

郭榮不好說什麼了,因爲他反駁的話,等於在說左屯衛的那兩個將軍不行,所以纔會讓秦王勞累。

左屯衛的麥鐵杖和張定和,一個是陛下的人,一個史萬歲的人,能不惹最好不要惹。

宇文述道:“蘇公也要考慮齊王的感受嘛,齊王眼下爲長,兼任右備身府,如果秦王兼任兩府,您覺得合適嘛?”

“怎麼不合適?”楊玄感反駁道:“難道秦王身兼兩府,齊王就不是兄長了嗎?兄長怎麼都是兄長,不會因爲弟弟多兼一個軍府,就能改變。”

宇文述藉機道:“那麼玄感也是認同長兄爲大了?”

“當然認同,”楊玄感完全不上套,道:“天下皆知,秦王長兄乃元德太子,二兄爲齊王。”

“然太子已故,齊王是不是長兄呢?”宇文述追問道。

高熲擔心玄感失言,立即插嘴道:“爾爲臣子,不要妄議皇子,太子新喪,舉國悲季,許國公竟不能體諒陛下乎?”

宇文述一愣,瞬間冒出一身冷汗,趕忙偷偷打量了皇帝一眼,見無異狀,稍稍安心一些,但這個話題也是不敢再說了。

楊廣面無表情,澹澹道:“衆卿接着議,朕在聽着。”

接下來,大家又開始商議。

高熲眼下是從一品的光祿大夫,座位與楊銘之間,隔着好幾個人,不方便私聊。

他算是看出來了,楊銘不能去爭這個位置,只能保舉他人接任,免得得罪太多人。

涉及到自身利益,誰都不會讓,尤其是眼下,但凡有點機會的,都在想着把楊銘給推出去,然後他們再爭。

史萬歲這個笨蛋,提前怎麼不商量一下?這下好了,大家都被打了一個措手不及。

二三三章 麥秋三三四章 獎勵楊瑞兩個老師一七五章 能屈能伸一零七章 同病相憐一九八章 南北夾擊七三章 醍醐灌頂第518章 西方之劫三三零章 兩年再兩年五六章 胡商四一章 宇文娥英三八九章 殃及池魚一七七章 長孫論功二七零章 一夜掛倆二五一章 四家瓜分二七四章 高氏姊妹四七五章 縮頭烏龜十四章 太子妃第730章 殺心起三三四章 獎勵楊瑞兩個老師第十章 千聞不如一見一九五章 大軍開拔第564章 虛僞的社交第736章 徐景二二三章 兄弟之爭十一章 大興第一紈絝三四五章 選曹七貴一七三章 龍子龍孫三二九章 世子繼承一一七章 互相仰仗第705章 水軍出動第751章 十五道二零八章 王府班底一八二章 打小就有反骨二八九章 一條破船第732章 第二次辭職第555章 楚公府書房第720章 做人要給自己留退路第629章 兵家必爭之地三三九章 撂挑子二三五章 登科進士一二一章 成人之美第十章 千聞不如一見第686章 立個字據吧第517章 嚴防死守第591章 駙馬都尉三八四章 和親公主十七章 純屬意外二六二章 四人封王第531章 手起刀落第730章 殺心起四二零章 父慈子孝第568章 他們好着呢第611章 就是這麼不客氣一六八章 其罪有三第601章 古今用兵無出其右者第732章 第二次辭職第616章 劉皇叔的眼淚一六一章 封禪泰山第657章 一步登天七六章 至善至孝二零三章 一出好戲二五六章 兩人有問題第489章 北部大人第707章 尊師重道二十八章 收藏家四三二章 七貴七七章 孤魂野鬼第723章 三十歲整五十章 破鏡重圓三六三章 遼東糞土臣元三六五章 化及北上第720章 做人要給自己留退路第700章 仗義每多屠狗輩二三九章 江南陳第748章 以身入局三二二章 慕容滅族第709章 大昏招四零九章 絕對正事第491章 軍府亂象第619章 總達衆材而不以事自任第548章 休息,休息一下三四四章 沒有骨氣四五六章 五將離京第737章 吾將上下而求索第608章 小奸巨猾第694章 誰的人就是誰的人二八二章 做嫁衣三九八章 帶下醫第506章 攻克遼東二二零章 老子兒子一三七章 預算開支九三章 祖籍九江二三八章 快請御醫十四章 太子妃二二七章 殺人滅口一八七章 仁壽宮之變(四)一一五章 首次離京一八零章 齊國公第651章 你是我大哥二一六章 楊廣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