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夏國微型計算機的奠基人
蔣爲新三人拿着李暮的數據表,一直實驗到第二天。
他們每個人的眼中都熬得滿眼血色,臉上卻滿是振奮。
因爲,他們成功了!
“一週,僅僅一週啊!”蔣爲新看着手裡的成品光刻膠,即便經過數十次檢驗,依舊不敢相信這是真的。
從理論建立,到實驗開始,他們竟然只用了一週的時間,就完成了KPR光刻膠的製作。
“李暮呢,我們一起去見所長。”蔣爲新回過神來,問道。
“蔣組長,昨天李暮他吃完飯後過來了一趟,說要回家看望奶奶,就先回去了。”雷建國道。
如果是半導體研究所裡任何一個研究員對待研究這份態度,蔣爲新早罵娘了。
可看着手裡的KPR光刻膠,他嘴角根本壓不住:“回就回吧,讓他好好休息,我們去跟所長彙報。”
說完,蔣爲新就急匆匆地去找王綬覺。
……
光刻膠實驗室內。
王綬覺正和黃新華陸騫等教授商量光刻膠的問題。
有着從蔣爲新那裡拿到的原理和方案,他們人多力量大,進展也不慢。
待新的一次實驗數據出爐,黃新華頓時笑道:
“多虧王所長你能想出這個主意,既能不給李暮壓力,又能推進我們實驗的進度。”
“哈哈,那也是受了你們的啓發啊!”王綬覺不由哈哈笑道。
對於李暮要不要參與芯片工業化研發的問題,這毫無疑問。
但是該如何參加,卻有着不小的分歧。
一衆專家教授,開始一致認爲,按照在京工院那套模式,不主動點破,把李暮悄悄放在覈心的位置是正確的。
不過就在這時候,王綬覺提出了一個新的意見,那就是成立以李暮爲核心的研究小組,然後他們這個大組再以這個小組爲核心。
這個方法,可謂是天衣無縫,還能避免有些專家教授時常太過震驚,表情繃不住的問題。
開過玩笑,王綬覺臉色又一正,道:“現在有了原理的思路,我們也不能只靠李暮。”
“接下來的實驗……”
他的話還沒說完,就看到蔣爲新急匆匆地走進來。
“所長,所長。”蔣爲新一進實驗室,就忍不住喊了兩聲,引得正在認真思考的研究人員們一陣皺眉。
然而下一刻,他們皺起的眉毛就隨着瞪大的研究猛地上挑。
蔣爲新道:“我們做出KPR光刻膠了!”
正打算開口批評蔣爲新兩句的王綬覺不敢置信地問道:“什,什麼?”
“KPR光刻膠,做出來了。”蔣爲新將手裡的試管遞上前。
實驗室裡所有人的目光,都停留在試管中透明無色的KPR光刻膠上。
“怎麼會這麼快?”王綬覺不由輕輕地說出心中的疑問。
這個問題同樣盤桓在實驗室每一個人的心頭。
只有黃新華、陸騫,以及曾經在京工院待過的專家教授,心底很快冒出一個答案:“肯定又是李暮!”
蔣爲新看着衆人的目光都落到自己身上,毫不遲疑道:
“是李暮,多虧了他的理論支持,爲我們縮小了需要實驗的數據區間。”
“本來只是抱着試一試的態度,沒想到竟然真的成功了!”
猜測被確認,即使實驗室內的許多人早有預料,依舊難免震驚:
“這纔多久,光刻膠的問題就被解決了?”
“我們這邊纔剛剛開始實驗啊!”
“按照這個速度,大規模集成電路遲早被我們拿下,芯片工業化同樣也很快能實現!”
……
聽着實驗室內的騷動,王綬覺一邊從蔣爲新手裡接過實驗數據,一邊開口道:
“諸位同志,KPR光刻膠已經搞出來了,但是我們還是不能懈怠。”
“這只是最初的型號,我們要力爭做到最好,爲我們國家的芯片工業化,注入最強有力的‘血液’!”
說完,王綬覺就帶頭開始對KPR的各項效果參數進行測試。
衆人也覺得,第一次做出的型號肯定無法做到最好,於是緊鑼密鼓地繼續進行實驗調整。
然而經過數次實驗,他們發現,蔣爲新最開始拿來的數據,幾乎就是最合適的配方和計量,完全沒有多少優化的空間。
“這個李暮,科研直覺簡直不像人類!”所有人心中都不由生出一個念頭。
即便是見識過李暮天賦的專家教授們,也是驚歎不已。
王綬覺拿着KPR光刻膠,亦是笑容滿面,道:“光刻膠,成功了!”
“同志們,我們要再接再厲,爭取早日攻克大規模集成電路以及芯片工業化的難關!”
……
李暮回了一趟家後回來,發現半導體研究所裡的人看自己的眼神有點不對勁。
走進312實驗室門口,還沒進去,就聽到裡面傳來吵吵嚷嚷的聲音。
推開門一看,好傢伙,小小的實驗室擠滿了王綬覺、黃新華、陸騫等一衆專家教授,正喝着茶水討論着什麼。
他剛剛萌生退意,就被眼尖的蔣爲新看到,喊了一聲:“李暮來了,各位專家有什麼問題都可以問他。”
“KPR光刻膠能夠成功,李暮可是居功至偉!”
衆人頓時把目光移向門口,看到李暮,臉上俱是露出笑意。
“快進來快進來,都等着你呢。”王綬覺直接上前,熱情地把李暮拉到裡面的椅子上坐下。
還是最中間的位置,360度無死角被團團圍住。
“快給我們說說,伱是怎麼判定KPR光刻膠的成分、劑量的區間,又是怎麼得出製備思路的?”陸騫忍不住第一個開口問道。
他研究高分子化學那麼多年,最明白這個學科,天才或許有優勢,但像李暮這種斷崖式的優勢是真沒見過。
“KPR光刻膠這麼快就成功了嗎?”李暮有點意外。
黃新華笑了笑道:“別裝了,你給的實驗方案,心裡會沒點數?”
“我只是用理論大膽地推導了一個比較可能的計量數據區間,至於到底能不能成,以及什麼時候能成功,還真不敢肯定!”李暮笑着道。
李暮臉色一肅,轉頭看向王綬覺,問道:
“王所長,掩膜版的問題解決了嗎?”
王綬覺本來還想揶揄他幾句,聞言臉色很快恢復,道:
“掩膜版那邊還在研究,不過我們已經找了幾家廠子的八級工師傅,準備讓他們先做個圖形母版出來。”
“現在KPF光刻膠研製成功,很快就可以投產,下一步,就是進行整個流程實驗,完成更高集成度的光刻並封裝。”
“李暮你設計的光刻機,雖然看起來有些土法的味道,但只要略作升級,將其潛力挖掘出來,就能達到1000個晶體管以上的大規模集成。”
“距離咱們完成大規模集成電路的研製成功,做出我們國家第一款實用型芯片的時間,恐怕已經近在眼前!”
說到最後,王綬覺的臉上滿是振奮。
無論是大規模集成電路,還是芯片工業化,都意味着夏國的半導體發展將進入一個全新的階段。
半導體雖然屬於高精尖科技,但再好的科技,也得落地才行。
而芯片工業化,就爲半導體落地奠定了深厚的基礎。
“太好了!”李暮此時也不禁激動起來。
“王所長,如果還有什麼任務,可以儘管交給我。”
王綬覺哈哈笑道:“剩下的交給我們就行,畢竟不是什麼開拓性研究,難度沒那麼大,你就在學校裡安心……安心學習。”
說到最後,他有些忍俊不禁。
不止他,就連邊上的專家教授都有些憋不住笑了起來。
李暮做出的成就,已經超過了許多學校的教授。
那些給他上課的老師,要是知道下面聽課的學生已經是半導體界的“大人物”,也不知道上課會不會有壓力。
“也好,我時常覺得知識儲備還不夠多。”李暮想了想,沒有堅持留下來。
剛剛只是因爲想到芯片工業化後的科技發展速度,有點太激動了。
現在想想,確實不能把活兒都做了。
反正後面的東西,由他做還是半導體研究所做,時間的差距也不大。
人情世故嘛,還是要有的。
……
衆人沒有在312實驗室待得太久,就跟着王綬覺離開,去爲不日即將面世的第一塊實用型芯片做準備。
蔣爲新等人理所當然地要參與實驗,所以一下子就剩下了李暮一個人。
這麼好的機會,當然要抓緊時間增強自己的動手能力。
他開始自己按照KPR光刻膠的製作流程試了一遍。
結果,毫無疑問的失敗了。
儘管他小心再小心,但在一些細節上的處理還是不夠。
連續七八次後,總算做出了一管,只不過成品一看就有不少問題。
“還得練啊。”李暮皺着眉,有些不滿意自己的進度。
幸虧沒人看到他做實驗,不然恐怕會得到一個動手能力與理論天賦成反比的結論。
他將用過的器皿和試管都清洗乾淨,徹底銷燬“證據”後,離開實驗室。
走出小樓,正打算回學校,忽然看到幾個研究人員拿着資料袋走過去。
而他們來的方向,用幾個大字寫着——檔案室。
“來了這麼久,還沒去過呢!”李暮看到之後,忽然想起來自己手裡的通行證,是可以去檔案庫借閱資料的。
以前是怕被注意沒敢去,但現在自己都成爲研究小組的成員,就沒這個擔心的必要了。
李暮走到到檔案室的門口,拿出通行證後,順利進入其中。
檔案室的面積並不大,一排排鐵架子上擺放着各種資料。
他掃了一眼,就看到一份關於國外半導體發展的檔案。
拿出來一看,裡面是各種期刊和雜誌,還有人做了專門的梳理和總結,時間就在一個月前。
京工院圖書館裡拿到的資料,比這兒落後小半年。
李暮抱着資料,左右看了看,找了張桌子坐下。
他拿出筆,一邊看一邊認真地做着筆記。
……
寫了大概半本筆記,李暮身子往後一仰,感嘆道:“和阿斯克給的資料沒法比啊!”
從後世的角度作總結,當然要比現在更加全面和清晰。
李暮站起來抻了抻身子,把資料歸攏,準備放回去後就離開。
抄筆記是爲了增加他拿出科研成果的可信度,但沒必要在這上面浪費太多的時間。
不過就在他回頭的時候,忽然發現身後站了一個二十八九歲左右的青年,而且似乎已經站了很久。
見被發現,他伸出手,笑道:“你好,我叫吳希。”
“你好,我是李暮。”他禮貌地和對方握了握手,隱隱覺得對方的名字有點耳熟。
“吳希,吳希……是他?”李暮嘴裡唸叨着對方的名字,腦中忽然閃過在半導體發展史資料上的一個名字。
他連忙打開聊天頁面查看,不出所料,果然是他。
吳希,夏國第一代晶體管、晶體管計算機和微型計算機的奠基人之一,妥妥的一超級大佬。
吳希笑了笑道:“久聞大名了,我在半導體所可是聽說了不少關於你的事蹟。”
“不過是略盡綿薄之力而已。”李暮笑了笑,淡淡道。
吳希看着他的表情,不由笑意更濃了些,果然和傳聞中一樣謙虛。
他想了想道:“我剛剛看你在記筆記就沒有打擾,你在看半導體應用方面的資料?”
“對,現在芯片的研製已經進入了最後的階段,不日就能成功面世,是該考慮考慮如何應用的問題了。”李暮笑道。
吳希聞言不由讚歎道:“不愧是天才,總是能想到別人前面去。”
“什麼天才,不過是按照別人的經驗在走罷了。”李暮汗顏道。
“先虛心學習M帝的經驗,再去超越它,也是一種大智慧。”吳希笑了笑,正打算再說些什麼,又突然想起這是檔案室:
“咱們出去再說。”
……
兩人來到研究所小操場的一顆榕樹旁,在一條長椅上坐下。
吳希迫不及待:“當今世界上半導體最先進的國家就是M帝,他們當前無論是技術,還是產業規模,都要超過我們。”
“雖然現在我們的技術追上來,但是產業完全沒有跟上。”
“就比如計算機方面,我們離M帝還有很大的差距,想要彌補這個差距,恐怕不是一時半會兒能做到……”
聽着他的感慨,李暮微微頷首。
確實,哪怕技術達到了,但是你想要應用,也要經過一定的時間去轉化。
“所以我認爲,還是應該技術研究和產品研發並重,早日把計算機研製出來。”吳希最後總結道。
然而李暮卻微微皺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