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買牛

武清一陣無語,怎麼跟後世的新疆人說話有點相似呢,當下笑道:“哦,我的朋友,我需要一頭能夠產奶的牛。”

“能產奶的妞?哦,唐朝的小朋友,你應該找你家媽媽吃奶的,我這兒沒有妞。”西域人一本正經地說道。

武清徹底無語,心裡罵了幾句,知道跟這西域人交流有問題,便指着他身後的三頭西域牛問道:“這三頭牛能產奶嗎?”

西域人一愣,立刻露出了潔白的牙齒,說道:“哦,我的唐朝小朋友,這幾頭牛都能夠產奶的。”

武清也不說話,直接走到牛後面看了看,很憤怒地說道:“哦,尼瑪的我的朋友,你竟然說公牛能產奶,你是在欺負我年紀小嗎?”

西域人黑紅的臉上顯得有些窘迫,卻又無法爭辯,看樣子唐朝的小朋友也很在行啊,當下起身一手拍在胸口,躬身道歉道:“哦,對不起我的朋友,那一頭最瘦的是奶牛,只是營養**,暫時產不了奶的。”

武清一愣,沒想到這西域人竟然把那頭不能產奶的牛的事情說了,這個時期的商人看來還沒有後世那些奸商厲害啊,於是很生氣地說道:“你竟然敢把不產奶的牛拉出來賣,你就不怕有人報官嗎?”

“哦,我的朋友,我準備把它當成耕牛來賣!”西域人急忙爭辯道。

在唐朝,特別是在初唐,太宗皇帝在位時,武清很清楚的知道,朝廷爲了鼓勵農耕,嚴禁宰殺耕牛的。如果殺一頭牛,那是要被判刑的。不過到了高宗和武則天時代卻也不那麼嚴格了。

武清心中一笑,如果是耕牛的話,那價錢就便宜了,如果這傢伙再賣不出去,要是死了的話,說不定還得吃官司,看來這傢伙都急了,怪不得垂頭喪氣的。像現在這樣的饑荒之年,誰敢再買頭牛回去啊。

“我的朋友,你打算這頭牛賣多少錢呢?”

“哦,我的唐朝小朋友,我準備賣二十貫。”

武清搖了搖頭,二十貫就是二十兩銀子,也就是兩萬錢,二十兩銀子足夠讓一個五口之家很富足地生活一年了。武清轉身就走,眼睛故意東張西望,想去看看其他的。

“我的唐朝小朋友,價錢可以商量嘛!”西域人急忙喊道。

武清停下腳步,說道:“我的朋友,你不誠實,是欺負我這個孩子。”

“哦,我的唐朝小朋友,這樣吧,十五貫。”

武清頭也不回直接邁開步子。

“十貫!”

武清停下腳步,用稚嫩的聲音說道:“五貫,我最後的出價!”

武清繼續往前走去,忽然身後傳來了一個很失落的聲音,“成交!”

武清轉身,滿臉笑開了花,說道:“合作愉快!”

西域人苦澀地說道:“我明白了,唐朝的小朋友也是鬼靈精。”

武清笑了,笑道:“如果可以,我還想買一頭。”

西域人一愣,而後笑了,道:“剩下兩頭,十二貫,總共十七貫!”

武清知道這西域人也不容易,知道這一趟估計虧了,也就答應了下來,讓其把牛牽到家裡。

當三頭牛被牽進宅子後,武大娘愣了下,就取了十七貫錢給了西域商人。武大娘這三年來也很明白自家這娃很有主見,都說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這話一點也不假。

母子倆把三頭牛牽進了一個廢棄的馬棚,然後坐了下來。

看着武大娘詢問的目光,武清說道:“娘,咱家裡雖然有點家底了,可咱們總不能坐吃山空吧。”

武大娘點頭,表示很贊同。

武清繼續說道:“我知道娘這些年受了很多委屈,所以我買了頭母牛,能夠產奶,夠咱母子用的。剩下那兩頭牛,我想弄輛牛車,至於另外一頭,我想宰殺了,咱家很久沒吃過肉了吧。”

聽到宰殺牛,武大娘連忙說道:“前面我答應,可後面那一條,宰殺牛是犯法的,萬一被官府發現,咱家可就要被治罪了。”

武清想了想,還是算了,於是便答應了武大娘不宰殺了,免得有牢獄之災。其實這年頭,士族地主們照樣吃牛肉,只是沒人告發而已。

接下來,母子倆商量了下購置草料的事情,還有落戶的事情,縣城的落戶比較簡單,何況武清也算本地人,故而只需要到里正那裡說一聲就可以了。母子倆多討論的還是武清的學業。都一一計劃好後,武清問道:“母親,咱這地方有硝石嗎?”

知道母親沒有弄明白,武清又問道:“那有硝土嗎?”

武大娘依舊不知道,武清也就此作罷,或許這個時代不叫硝石,也沒有硝土這種叫法。可是煉丹似乎要用到大量的硝石吧,當下大唐皇帝崇尚道教,太宗曾經常服食金丹,整個大唐煉丹開始興盛起來。硝石是一定存在的,只能去藥店尋找,萬一沒的話自己再想想辦法。

如果沒有一千年的思想,再加上一點點歷史知識,武清真不知道在這個弱肉強食的時代,該怎麼生存。好在自己雖然知道的不多,但終究是有那麼幾樣,如果能夠在這個時代推廣出來,那他和武大娘的小日子肯定會好過點,他纔不管什麼商人地位低下呢!

太原府晉城縣有山楂,武清早就想着做冰糖葫蘆了,他知道冰糖葫蘆的出現是在宋朝的時候,這個時代還沒有了。對於這一小朋友的最愛,他還是很有信心打開大唐的市場的。只是現在還不是山楂收穫的季節。

只有想到刨冰和冰棍這兩個工業時代纔有東西。只是製冷問題難到了武清。雖然他很清楚製冷設備製冷都是氟利昂的節流膨脹的原理來實現的,可是讓他去找氟利昂,在這個時代是根本不可能的。好在學化工的,專業也一直沒有落下,經過一番思索後,他只能用吸放熱反應來想辦法。

至於什麼物質能夠在很簡易的情況下吸熱呢,最後他聯繫實際,想到的還是硝石,硝石放入水中是要大量吸熱的,迅速攪拌後,最後導致結冰。硝石製冰雖然氣味有一點,但如果加上蜂蜜或者糖水的話,應該是沒有多少異味的。而且硝石也是一味中藥,能夠治療頭昏目眩,無毒無害。當然武清不會用什麼廁土煉硝的方法了,那味道實在沒法聞,更別說吃了。

如今正是三伏天,他相信冰棍和刨冰一定能夠賣出去。當然如果有可能,他還想弄汽水或者是啤酒之類的,可惜那不現實。爲了能夠賺錢,他還有其他的方法。

硝石在這個時代是用來煉丹和配於中藥的,而且武清也知道文水這地方就是後世的山西的文水縣,山西是盛產硝石的,所以不怕在藥店裡買不到。

這個時代棉布叫白疊布,是從西域傳來,價格比較貴,在大唐這種盛行綾羅綢緞的地方是沒有市場的。不過這也不難買到。武清想到小時候跟着叔叔去賣過冰棍,推着自行車,上面放着一個包得嚴嚴實實的箱子,算是一種保溫箱,裡面放着一根根冰棍。打開蓋子冒出很多白霧,就得很快蓋住。後來武清知道那是爲了保溫。

憑着記憶,武清在紙上畫了這個箱子,並囑咐武大娘明天讓工匠做的時候要注意的一些事項。然後把購買白疊布和硝石的事情囑託一番。

武大娘不知道自己的兒子要幹什麼,但還是依言應允,好在知道自己兒子有個“神童”的稱號,也就沒有多想。

第240章 銅活字第84章 情何以堪第117章 衛士第469章 一代帝王(七)第9章 四步成詩第167章 **作樂以避嫌第284章 娶妻素娥第270章 新皇的憤怒第458章 出征之前(一)第157章 理學之爭第145章 新的戰略第23章 得衣鉢第447章 帝王之路(十八)第444章 帝王之路(十五)第480章 一代帝王(十八)第247章 太后令第63章 武后的心思第210章 絕美的出塵姑娘第160章 清心書院第236章 回到洛陽第360章 契丹反,吐蕃退第259章 孔長史遇刺身亡第266章 有女玲瓏第77章 危機與榮耀第417章 廬陵王風波(十八)第439章 帝王之路(十)第426章 魏王殿下的夢想第52章 非常之事第471章 一代帝王(九)第113章 盧照鄰出任縣令第373章 魏王的草原情結(一)第104章 傳授第478章 一代帝王(十六)第236章 回到洛陽第140章 師姐考校第159章 御賜牌匾第52章 非常之事第177章 出征(二)第293章 契約第153章 元日夜(上)第245章 李治病重第171章 賜婚第232章 少林寺(五)第348章 婁師德之言第194章 新收弟子第229章 少林寺(二)第256章 由吳氏殺夫案引起的一場風暴第496章 一代帝王(三十四)第190章 出征(十五)第139章 面試第56章 除夕夜宴第306章 不一樣的縣城第384章 二張的野心第66章 梅香園驚變第422章 廬陵王風波(二十三)第362章 素羅汗山之戰第193章 家中情事第102章 鳳凰臺上第416章 一代帝王(二十四)第218章 三人行,必有我師也第239章 油墨第222章 整軍建言(一)第112章 副幫主到訪第285章 武太后政改,徐敬業起兵謀反第45章 教坊歌舞顯盛世第363章 各方壓力第340章 夜探河內第4809章 廬陵王風波(十)第233章 仰望星空第499章 一代帝王(三十七)第26章 溫國寺中巧解困第332章 西域策略第71章 左手太平右手婉兒第5章 國公之後第461章 出征之前(四)第239章 油墨第207章 玉樹不見了第19章 李績收徒第369章 郭元振火油顯神威第466章 一代帝王(四)第430章 帝王之路(一)第152章 三大才子第47章 忽聞敏之犯錯第213章 醉香樓第181章 出征(六)第159章 御賜牌匾第106章 來自洛陽的驚喜第104章 傳授第337章 守孝第296章 報紙的威力第227章 吉祥三寶第394章 來俊臣之死(六)第466章 一代帝王(四)第287章 揚州平叛(二)第144章 又是一次大起大落第392章 來俊臣之死(四)第405章 廬陵王風波(六)第365章 武成殿廷議第114章 清湖之上第416章 廬陵王風波(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