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3章 一代帝王(三十一)

魏州驛館。

君臣二人徹夜深談,狄仁傑以其多年的宦海謀略,一一爲武柲解惑,二人都有一種人生有如初見之感,君臣關係也達到了一個深度。

天明十分,武柲已然睡在了返回幽州的馬車上了。

但他絲毫沒有睡意,於是,開始閉目養神,馬車雖有些顛簸,但以武柲的強健的身體,絲毫不受其影響。

一夜深談,君臣二人最後決定先在外圍部署,然後緩緩滲入洛陽,最後一舉剷除二張勢力,掌控禁宮。而且時不待我,二張勢力極速擴張,若再不剷除,後患無窮。這也是武柲不得不接受狄仁傑以武力剷除二張的最重要的原因。

武力剷除二張,控制宮廷,以太子監國或者直接登臨大寶,這對於武柲的內心來說,是不願意的。雖說帝位誘人,但若沒有女皇的應允,他便沒有大義。

如果按照正常發展,等女皇駕崩後,他便可順其自然而登基。但河北慘敗之後,受到了不明黑衣人的攻擊,這就說明,有人不想讓他活着。二十年的征戰生涯,殺敵無數,仇人也便無數,恨他之人不知凡幾,所以武柲不想再等了。只有登基之後,經過一系列改革,帝國按照自己的思路而前進,那麼像這種蓄養死士的事情,便會有極爲嚴厲的懲治措施。

於是,當武柲回到幽州城後,便在密室召見了心腹將領,郭知運和薛訥。此二人。一人是左羽林衛將軍,一人是右羽林衛將軍,可以名正言順地駐守玄武門校場而不引起二張懷疑。

密室內。

二將恭敬地行禮後便站立一側。沒有太子殿下允許,他們不敢就坐。

武柲面容肅穆,眼中透着一股深沉,他微微一動,說道:“坐下吧!”

二人躬身,道:“謝殿下!”這才坐下。

密室內一陣沉默,郭知運與薛訥正襟危坐。額頭沁出細密的汗珠,他們不怕殿下打罵,就怕這樣沉悶的氣氛。

片刻。武柲緩緩說道:“此次河北之戰,本王遭奸人暗算,我大周出現了,內奸!”

“內奸”二字。武柲猛然放開了嗓門。震懾二將心靈,令二將渾身一顫。

武柲頓了頓,繼續說道:“本王險死還生,我之三百親衛十不存一,我的四子崇勇依舊下落不明,契丹尚未平之際,他們竟然想謀害本王。本王的忍讓是有限度的!”

二將心中一震,郭知運立刻起身躬身道:“殿下。請讓卑職領兵剿滅了這些叛賊!”

薛訥也不甘落後,他也起身躬身道:“殿下有何差遣。卑職肝腦塗地,死而後已!”

武柲伸出手,微微一按,示意二人坐下,二人再次坐定。

武柲說道:“你二人之忠心,本王還是信得過的,所以本王有重要任務讓你二人去做,只是此事比較兇險,或許有性命之憂……”

郭知運起身,說道:“殿下,自從卑職跟隨殿下之日起,卑職就已經做好了爲殿下而死的準備,殿下,卑職早就做好準備了!”

薛訥心中一嘆,對於武崇勇之事,他也是沒有辦法的,而且自武崇勇失蹤後,他也尋找數日,可就是沒有那孩子的下落,生不見人,死不見屍,總之就這樣好好地失蹤了。他也愧對殿下!

“殿下,卑職唯有盡忠方能報答殿下知遇之恩!”薛訥拱手道,臉色異常嚴肅。

武柲緩緩說道:“朝中密報,聖上自昏厥之後,不再接見朝臣,宮內由二張把持,聖上的生活起居也都不由內侍,宮中傳出旨意也不知是否是聖上旨意。前不久,控鶴監改爲奉宸府,張易之爲府令,晉封恆國公,張昌宗升爲麟臺監,晉封鄴國公。聖上也住進了長生殿。二張勢力極速擴張,社稷堪憂啊。”

郭知運和薛訥自然知道奉宸府和麟臺監是做什麼的,如此一來,二張以聖上之名,便可行皇帝之事,那麼他們這些爲國征戰的將領情何以堪?更何況,說白了,二張不過是面首而已,以姿容取悅聖上,居然封了國公,他們爲國征戰多年,如今也不過是縣公而已。

於是,二人再次表達了誓死效忠之心,以表示自己願意爲殿下分憂,爲殿下赴湯蹈火。

如此這般,武柲才緩緩說出了自己和狄仁傑一夜密謀的佈置。

翌日,武柲下令,河北初定,特遣右羽林衛將軍薛訥押解俘虜至神都獻俘,以示大周軍威雄壯,大周皇帝皇威浩蕩。但由於河北初定,契丹餘孽依舊四處劫掠,太子殿下打算暫駐幽州,直至契丹餘孽蕩盡!

於此同時,武柲下令,遷契丹族羣於定州、涿州、濟州一帶各州刺史做好接收準備。他相信,經過數十年的繁衍生息,這些契丹人就會徹底成爲大周的百姓。

當薛訥領軍押解俘虜出了幽州城的時候,郭知運也悄然混跡其中,三千武威軍精銳騎兵也緊隨其後,只不過打扮是新兵裝束而已。永泰公主李仙蕙也不得不先跟隨薛訥回洛陽,當然懂事的李仙蕙心中明白,太子殿下一定有事暫時留了下來,不然不會先讓自己回去的。

翌日,武柲命武攸寧領武威軍返回涼州,但密令其至河東後,秘密南下至澤州待命,同時令琉球軍返回琉球,隨即又密令其南下揚州後,再換船沿黃河至滑州待命。

而這一天下午,他收到了朝中幾名宰相的私信。他打開姚元崇的私信後,也不禁一愣,當粗略讀完後,不禁對姚元崇的心思感到好笑,姚元崇一番大論之後,最後竟然是讓武柲快刀斬亂麻,進京登基。而其餘如吉頊等人的意思就直白了些,不過也可以看出,這個時代像姚元崇這樣的賢良之輩還是很注重大義的。

大義在,做什麼都會是大義,否則,就是叛逆,不論你做什麼都是叛逆。

姚元崇深知這一點,所以他首先要讓太子殿下明白,他登基已然佔據了大義。也由此可見,姚元崇顧全大局,統籌兼顧,是一位宰相之才。

武柲焚燒了書信後,閉上眼睛,便沉思起來,朝中有宰相支持,這事兒就更進一步了,但要以雷霆手段剷除二張,而後以此登基,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一旦操作不當,就會留下千古罵名!

夜幕降臨。

早之前,武柲便與顏如玉密謀良久,以顏如玉易容爲太子殿下,染上風寒養病。武柲趁夜南下,爭取在薛訥到達神都之時,也緊隨其後。

武柲也清楚,二張擴張勢力,不可能沒有耳目,不然軍中消息也就不會那麼容易泄露出去了。至於軍中的耳目,他只是暫時沒有精力去徹查,但等到登基之後,他首先要整頓的便是大周軍隊,要掀起一股整風浪潮,把軍人變成純粹的軍人!

“殿下,奴可以進來嗎?”

武柲的思緒被打斷,他微微一笑,道:“進來便是!”

片刻,只見顏如玉彷彿一個玉女一般,楚楚動人地站在了武柲身前,武柲隨即拉入懷中,說道:“今夜本王便走了,這裡要辛苦你一段時間了。”

“爲殿下,奴什麼也願意做?”顏如玉摟住武柲的脖子,喘息聲急促起來。

武柲輕笑道:“那我讓你去萬花樓,給我賺錢!”

顏如玉一愣,隨即舉起粉拳打在武柲的胸口,說道:“殿下要是做那老鴇子,奴家便願意!”

“本王說笑的,你這樣一個千嬌百媚的狐狸精,我還捨不得呢!”隨即,把那臉埋入了雙峰之間……

是夜,武柲領駱務整、黒齒常之、李楷固、何阿小等數十人,化裝成皮貨商人,便出了幽州城。而翌日傳出,太子殿下突感風寒,臥病不起。(未完待續。。)

第428章 國之儲君第241章 臨幸第4809章 廬陵王風波(十)第7章 縣城安家第294章 太后雌威第244章 房中術第9章 四步成詩第412章 廬陵王風波(十三)第301章 太后微服而來第137章 桃李之天下第286章 揚州平叛(一)第85章 太子死了第479章 一代帝王(十七)第434章 帝王之路(五0)第308章 退路或出路第388章 魏王的愛情觀第53章 霓裳羽衣初將成第397章 來俊臣之死第468章 一代帝王(六)第442章 帝王之路(十三)第419章 廬陵王風波(二十)第42章 無品之官第296章 報紙的威力第383章 太平公主的情與愛第403章 廬陵王風波(四)第78章 一晃五年第4809章 廬陵王風波(十)第3章 這是大唐第255章 乾乾縣令的活第295章 神都週報誕生第481章 一代帝王(十九)第392章 來俊臣之死(四)第72章 再遇遊俠第308章 退路或出路第85章 太子死了第118章 發明創造第130章 滕王閣之宴第470章 一代帝王(八)第313章 吉頊獻妹救父第91章 江寧倉中主薄的秘密第103章 江南船行第331章 再置安西四鎮第95章 一路屠殺第43章 教坊使第375章 魏王的草原情結(三)第277章 新皇立第17章 與狄仁傑談第49章 朝堂奏對解危難第166章 歡樂與鮮血第319章 逃出生天第130章 滕王閣之宴第44章 用計謀初治教坊第280章 改革從科舉開始第360章 契丹反,吐蕃退第206章 羽林衛(四)第369章 郭元振火油顯神威第308章 退路或出路第346章 攜美夜遊神都第346章 攜美夜遊神都第200章 寶藏消息第355章 姚元崇的決定第304章 萬人招親大會第461章 出征之前(四)第294章 太后雌威第100章 我沒看錯你第297章 再次出征第394章 來俊臣之死(六)第424章 魏王的缺點第493章 一代帝王(三十一)第2章 赤貧人家第437章 帝王之路(八)第433章 帝王之路(四)第65章 武清的心思第319章 逃出生天第4章 艱難生活第387章 再入政事堂第466章 一代帝王(四)第325章 武周大統誰來繼第478章 一代帝王(十六)第92章 長江幫董小宛第221章 再相逢第124章 師姐到來第69章 神童爭豔第475章 一代帝王(十三)第240章 銅活字第379章 草原的夜很黑第211章 肉夾饃第370章 後突厥末路(上)第170章 賜婚(續)第212章 政事堂議事第138章 考試第141章 心中那一片寧靜第380章 陳子昂的詩情與傷懷第22章 一見長安使人愁第208章 研香閣第352章 高舍雞立功第465章 一代帝王(三)第316章 擴編爲千騎第386章 做男人當如魏王第236章 回到洛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