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魏王殿下的夢想

樊梨花躬身道:“殿下,竇夫人和陳夫人前來求臣妾,臣妾顧念舊情,纔出了一個這麼拙劣的主意,臣妾知道,臣妾身爲殿下妾室,不應該如此,所以臣妾向殿下請罪,要罰要打,悉聽尊便,只要殿下不要休了臣妾便好。”

樊梨花如今四十歲,多年來的生活優渥,加之保養有道,又勤練武藝,看起來還如三十許人一般。

看着她緊繃的身子,武柲心中一嘆,這就是報應,當初的桃子是摘了,吃起來很爽很可口,如今便有了這樣的結局,自己的女人向着他的“前夫”!

“好了,你回去吧,本王還不是那麼小氣之人,對了,崇勇要是實在不想念書,就讓他參軍吧,改你之姓,從一個小兵做起,要是不願意,那就好好讀書,若再調皮搗蛋,家法可不饒恕!”武柲緩緩說道,臉上沒有露出絲毫的怒意,但話語中的意思,薛訥和樊梨花都是聽明白了。

樊梨花心中一嘆,自己那孩子實在是太頑劣了,仗着有幾分武藝便讓西席極爲頭疼,不說自己不學,他還讓弟弟妹妹們不學。她每天都是耳提面命,可就是不改,既然魏王讓其參軍,可是他才十二歲啊!

“阿郎,崇勇才十二歲啊!”樊梨花輕聲說道,對於自己的孩子雖然可以打可以罵,但參軍的話,實在是太小了。

武柲沉聲道:“他如今的力氣都比一個成年人的力氣都大,如何參軍不得?好了。你下去吧!”

“是,阿郎!”樊梨花只好躬身,退出了客堂。

客堂內。只剩下了薛訥,薛訥心中有些自責,但他也沒奈何,兩個夫人也是擔憂他的性命才找上了樊梨花,如今卻出現了這樣的事情,如果還有機會,他只能以後照顧一下崇勇了。

片刻的沉默後。武柲說道:“本王委以重任於你,把右羽林衛交付給你,你卻讓我很失望!”

薛訥頓時單膝跪地。低着頭,道:“是末將讓殿下失望了,末將萬死不能報答殿下的知遇之恩!”

武柲搖了搖頭,緩緩說道:“時不待我啊。一個人的一生。能有多長?他精力最旺盛的時候能有多久?大周要綿延,要強盛,百姓要過上富足的生活,豈是短短几年能夠辦到的?古人說,大亂方能大治,那隻不過給自己的無能找一個藉口罷了,也不過是給那些野心之輩找一個大亂的藉口罷了。此所謂‘興,百姓苦。亡。百姓亦苦。’而我的夢想,薛將軍。你可知本王的夢想?”

薛訥低着頭,但他可以肯定,此時魏王一定在注視着他,魏王的夢想是什麼?他不敢猜測,便說道:“殿下有鴻鵠之志,屬下不敢猜測!”

武柲苦笑一聲,如今他權威日深,這些將領也都沒了往日的友情,更多的是尊重和服從,隨即,武柲站起身,說道:“你起來吧,到本王書房一敘。”

於是二人一前一後,便來到了梧桐院中的書房,書房內空無一人,往日裡總有一位貼身侍女在書房內伺候,可如今空蕩蕩,武柲感到一陣煩躁,但很快便驅散了這種情緒,這種情緒不管是前世還是如今,他都異常厭惡。

“薛將軍,過來,與本王一同看看!”

武柲走到書架之旁,從書架上取下一個卷軸,而後在書案上緩緩展開。

薛訥答應一聲,便小心翼翼得上前一看,上面畫着彎彎扭扭的圖案,當他再仔細看那些地名時,心中不由得巨震,這是大周疆域圖嗎?他是知道理學生曾敬獻給女皇一套大周地理圖志,據說十分詳盡,但見過之人不超雙手指頭之數。

薛訥畢竟是沙場宿將,不過片刻,便頓時驚呼道:“殿下,這似乎超出了我大周疆域範圍了!”

武柲微微一笑,說道:“不錯,這便是本王心中的大周疆域圖,不是現在,也不是一二十年之後,而是百年、兩百年、三百年之後,當然或許在更加遙遠的未來。”

薛訥有些糊塗了,既然是幾百年後的事情,幹嘛要給他說呢?但他必須得表態,隨即便斬釘截鐵地說道:“殿下放心,殿下的夢想便是末將的夢想,不說十年,給末將二十年,末將一定爲殿下打下這一片土地!”

武柲搖了搖頭,伸手拍了下薛訥的肩膀,說道:“你啊,本王從來不妄自尊大,以大周的實力,要是順利發展個二十年,或許能夠掃清邊疆,讓百姓的生活富足起來,但要打下這一片土地,打下容易,可要治理、守好,那卻就難了,說不定,大周的國力也會被拖垮,即使沒有戰亂,也會慢慢衰敗,直到滅亡。”

隨即,武柲又說道:“薛訥,爲將者切不可好高騖遠,應該腳踏實地,方能有所作爲,不然一切都是空想,都將會成爲彼岸之花。”

薛訥趕緊躬身,道:“殿下教訓的是,末將銘記於心。”

武柲頓時有了一個想法,便說道:“此刻契丹小族還在我河北之地肆掠,薛訥,若是你,該如何打贏這一場仗?”

臨仙殿內。

女皇呆坐不語,食案上的精美佳餚絲毫沒有吸引女皇的食慾,大臣早已下朝,此時她想着事情,想着大周的命運。這一刻,女皇從未有過如此清醒的認識。

武懿宗的死,無疑給女皇敲響了警鐘,如果她繼續在武氏和李氏之間搖擺不定,讓皇儲之位虛懸,那麼下一個死的會是誰呢?是武承嗣還是武三思,亦或是武柲,還是她自己?

李千里,本是她的一匹“千里駒”,曾千里送祥瑞,也曾千里送珍寶,也曾千里送奴僕。也因爲如此聽話懂事,她才摒棄對他的懷疑而大膽啓用,從一個流人,一步步升到了長史、刺史、一直到守衛禁宮的右羽林衛將軍。如此恩寵,卻如此忘恩負義,讓她失望,以至於讓她倍受打擊。

歸根結底,還是因爲她姓武,而李千里姓李。想到自己的兩個兒子,女皇輕笑一聲,隨即搖了搖頭,自己這皇位都是從兩個兒子手中奪過來的,他們如今不恨,那將來呢?等她死後呢?那麼她的族人,必然會遭到滅頂之災。

想到此處,女皇終於下定了決心,隨即從案上取過一個錦盒,而後緩緩打開錦盒,取出了一支黃綾卷軸,卷軸上印有龍鳳呈祥圖案,此卷軸象徵着皇家威嚴,只有皇家才能使用,進一步,也只有她,大周皇帝武曌,才能使用。

展開卷軸,上面寫滿了字,一看便知是女皇的字跡,只是有一段是空白,女皇拿起御筆,頓了頓,在那空白之處,便寫下了兩個字,“武柲”。

右肅政臺。

燈火通明,此刻人影綽綽,顯然是有大事情。

沒錯,今日大肆抓捕朝中李唐舊臣,凡是名單在內的,任何有嫌疑者,一律抓捕,由於右肅政臺本就不是關押囚犯的地方,所以右肅政臺只關押了四品以上官員,而其餘的官員則關押在了秋官大牢。

但三司會審,便在右肅政臺進行,以前酷吏們修建的推事院,便正好利用上了。

御史中丞吉頊異常亢奮,他連晚膳都沒有吃,便下達了各種指令。雖然由大理寺和秋官審案,但他親自上陣陪同審理,一來如此大案,怎能沒有他吉頊在場監審,二來也是怕這其中有官員顧念舊情,而耽誤了殿下大事。他身爲魏王殿下的馬前卒,那麼他就得把此事不僅要做成,而且要做得漂亮。如此一來,他吉頊難道還不能深受魏王殿下重視?還不能夠名留青史嗎?

此次抓捕李唐舊臣大小官員兩百九九人,剛好沒有湊個整,這讓吉頊有些遺憾,當然如果把李千里抓住的話,那就剛好三百個了。

但不管怎樣,此事既然進行,那麼他就得做好這件事情,再者女皇要求快速了結此案,那麼三司官員也只好連夜審理,他領着諸官很快來到了公堂之上。

等諸人坐好後,主簿取過籤盒,吉頊隨便一抽,便抽到了一隻籤,他低頭一看,不禁大皺眉頭,怎麼是這個人,但既然抽了,便交給了審理案犯的徐有功。

徐有功對抓捕如此多的朝官感到萬分震驚,但也沒有說任何話,接到聖旨後,他便親自來到了肅政臺審理,當然他心裡也明白一些事情,至於如何做,也不是他一個人說了算。

徐有功高坐主審之位,接過竹籤,看了一眼,一拍驚堂木,大喝道:“帶人犯,王及善!”

王及善爲春官尚書,兼檢校內史,並鳳閣鸞臺平章事,是三品大員,如今有八十歲高齡,但身體依舊健朗,曾驅趕朝臣上朝的驢子進入皇城,人稱“驅驢宰相”。曾深受高宗李治信任,封爲千牛衛將軍,是實足的李唐舊臣。此人雖年事已高,卻在朝中頗有威望,而且雖在朝政上沒有多少建樹,但卻條理分明,能夠克己奉公,也曾一度讓女皇褒獎。

如今,這樣一個人,這樣一個宰相,卻成爲了囚犯,徐有功不知道如何審理,但這個過程必須得有。

不多時,王及善緩緩來到,他沒有戴鐐銬,也沒有上刑具。自來俊臣死後,刑不上士大夫,便被再次提上朝中議事,最後都一致通過,女皇也認爲,宰相無論犯了什麼錯,都代表着朝廷,所以上刑便免去了。但謀反之罪除外。

王及善滿頭白髮,一把鬍子修理得整整齊齊,一派灑脫氣度,絲毫沒有因爲自己是囚犯而貶低自己。他精神矍鑠,大踏步踏進大堂,環視一週,而後盯着主審之位上的徐有功。(未完待續……

第95章 一路屠殺第499章 一代帝王(三十七)第173章 立家法(續)第24章 逛長安第445章 帝王之路(十六)第293章 契約第154章 元日夜(中)第127章 潯陽樓上題詩第247章 太后令第402章 廬陵王風波(四)第263章 遠山與令嫺第117章 衛士第160章 清心書院第241章 臨幸第462章 出征之前(五)第361章 素羅汗山之戰前夕第424章 魏王的缺點第170章 賜婚(續)第213章 醉香樓第85章 太子死了第224章 整軍建言(三)第239章 油墨第234章 天后宴請第85章 太子死了第441章 帝王之路(十二)第77章 危機與榮耀第130章 滕王閣之宴第41章 初見武后第134章 且讓奴家寬衣吧第241章 臨幸第382章 回師第153章 元日夜(上)第208章 研香閣第171章 賜婚第三百五十七章第452章 帝王之路(二十三)第71章 左手太平右手婉兒第125章 鴉九第86章 枯燥之科舉第114章 清湖之上第74章 武一刀第18章 亂世如狗第242章 太子有請第368章 鐵勒破突厥第301章 太后微服而來第168章 一場武清的個人秀第419章 廬陵王風波(二十)第104章 傳授第384章 二張的野心第113章 盧照鄰出任縣令第21章 裴氏姐妹第107章 丐幫出手第74章 武一刀第432章 帝王之路(三)第71章 左手太平右手婉兒第177章 出征(二)第382章 回師第488章 一代帝王(二十六)第414章 廬陵王風波(十五)第141章 心中那一片寧靜第一七十五章 玉漱第299章 第一男寵第284章 娶妻素娥第275章 閒來無事專學問第164章 臨行安排第82章 天后手段第240章 銅活字第7章 縣城安家第369章 郭元振火油顯神威第116章 公輸後裔第141章 心中那一片寧靜第170章 賜婚(續)第221章 再相逢第366章 魏王的策略第478章 一代帝王(十六)第95章 一路屠殺第287章 揚州平叛(二)第490章 一代帝王(二十八)第184章 出征(九)第187章 出征(十二)第369章 郭元振火油顯神威第144章 又是一次大起大落第426章 魏王殿下的夢想第80章 此情可待成絕唱第4809章 廬陵王風波(十)第181章 出征(六)第481章 一代帝王(十九)第242章 太子妃韋氏第179章 出征(四)第274章 到宮中第345章 封禪嵩山第242章 太子妃韋氏第163章 又成了好事第31章 清心館地一百四十三章 去而復返第181章 出征(六)第161章 又是一個五年第84章 情何以堪第139章 面試第389章 來俊臣之死(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