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廬陵王風波(七)

女皇下達了命令,端門敲響了警鐘,宮人們戰戰兢兢,宮門在一聲聲刺耳的聲響之後,哐啷一聲便緊閉了,宰相急忙在政事堂議事。百官的慌亂,也讓姚元崇等人看到了朝廷的虛弱不堪。理學官員的鎮定,似乎讓政事堂的宰相們深受感染。不多時,政事堂便安靜了下來。

內史豆盧欽望把目光轉向了納言婁師德,那意思很明顯,今日就由您來主持。

婁師德捋須片刻,便淡淡地問道:“何人造反?”

無人回答!

“既然不知何人造反,那爲何慌亂,料想也不過是跳樑小醜罷了,爾等又何故驚慌失措?”婁師德肥胖的臉上,閃過一絲輕蔑,但依舊沉着冷靜。

諸位宰相不答,蘇味道、楊再思等人紛紛低下了頭顱。

婁師德便站起身,緩緩說道:“即使有人謀反,爾等食周粟,就請爲大周着想,爲官者,不僅要爲國爲民,更要忠誠於自己的國家,這是魏王殿下曾經在河西之時說過的話,言猶在耳,卻至今讓老夫有一種振聾發聵之感。爾等都是聖上之臣,都是大周宰相,可謂位極人臣,試問這些是誰給你們的,想必你們心中更清楚。多餘的,婁某就不說了。就這樣吧!”

說罷,婁師德也不理會諸位宰相,便邁出了矯健的步伐,儘管那步子因爲肥胖而顯得可笑,但此刻卻無人笑出來。這是一個有着傲骨的老人!

內史豆盧欽望便起身道:“好了,諸位。各回各地,務使各部安撫下來,有魏王在。什麼反賊叛匪,都一樣會被魏王統統碾碎!碾碎!”

豆盧欽望握着拳頭,重重得揮動了下,發覺這有些不合場合,便笑道:“呵呵,不好意思,最近研讀《三國演義》。一些經典之詞讓老夫歎爲觀止。”

諸宰相一陣無語,但誰也不敢說豆盧欽望什麼,因爲豆盧欽望的靠山不就是魏王嗎?

理學官員也不禁莞爾一笑。他們這些人都知道這些比較另類的用詞,當然對魏王用詞的奧妙也是非常欽佩的,比如這“碾碎”一詞,用在戰場之上。是如此帶勁!

此時的天街上一片混亂。在御道上狂奔的武柲頓時勒住了馬繮,火焰駒幾乎人立而起,武柲雙腿一夾,火焰駒落地。武柲長槍一舉,身後的親衛頓時勒住戰馬,戰馬一陣長嘶,千牛衛士兵沒有戰馬,只有將軍們有。看到前面停下,頓時亂糟糟一團。喘着粗氣,上氣不接下氣。

武柲看着天街兩邊混亂的百姓,不禁皺了下眉頭,隨即便對身後的武攸寧說道:“把那稟告造反的士兵叫來!”

武攸寧也覺得此事似乎有些不對,便趕緊撥轉馬頭,向千牛衛士卒問道:“今日是誰在天街巡邏?”

沒有得到迴應,武攸寧再次大聲問道:“今日是哪個營在天街巡邏?”

依舊沒有人答應!天街的混亂,讓武柲覺得事情似乎有些麻煩了,隨即便對武攸寧道:“不要問了,此事很有可能是有心人所爲,我們這就去定鼎門看看。

“是,殿下!“武攸寧馬上拱手道。

隨即武柲一夾馬腹,火焰駒緩緩而行,沒有了剛纔那種奔騰的氣勢。

不多時,武柲等人便來到了定鼎門前,只見定鼎門前人滿爲患,十分混亂,小攤店面幾乎被砸得一塌糊塗,一些百姓依舊在混亂中揮舞着可以利用的物件,來防備他人的襲擊。而在城頭,三四十個千牛衛士兵正在抵擋着百姓的攻擊。隊正遠遠地看到千牛衛將士,便聲嘶底裡得喊了起來。

混亂的人羣中,似乎有不少人躺在地上一動不動,不知死活,武柲沉聲道:“如此場面,難以控制,這樣吧,凡是正在鬥毆的雙方,全部抓起來,然後再慢慢審問緣由,一些可疑之人不得放走!”

“是!”侍衛吶喊一聲,隨即便開始清場。

武攸寧也是躬身告退,去指揮千牛衛抓人。

如此這般,當武柲的三百多士兵開始從最外圍清場,把所有鬥毆者統統抓到一個由數十名士兵看守的圈子,並用他們的腰帶反綁蹲在地上後,外圍的場面頓時有了起色。

而此時,端門的警鐘驟然響起,武柲心中大驚,宮中發生了何事,爲何要敲響這國之警鐘?

警鐘響起,那可不是一般的事情發生,只有國都被敵國攻破之際,纔會敲響,因爲那便是喪鐘,國之喪鐘。

混亂的百姓都緩緩停下了腳步,定鼎門內外頓時安靜了不少了。隨即,一聲聲整齊的踏步聲傳來,只見上萬羽林衛士卒快速而來。武柲雙眉微皺,這又是哪一齣?

不多時,薛訥騎着高頭大馬奔馳而來,下馬躬身道:“殿下,末將領聖命前來支援!”

武柲心中頓時明白,便緩緩說道:“命士卒不得殺人,把鬥毆之人抓捕起來便是!”

薛訥一愣,感情沒有反賊啊,但魏王有命,他只能服從,便躬身領命,隨即一萬餘羽林衛緩緩包圍了定鼎門,一步步清場,並抓捕鬥毆之人。

百姓看到全副披甲的士兵,頓時慌亂,但不再鬥毆,不再打砸,有的甚至跪在了地上,羽林衛士卒並沒有屠殺,而是解下腰帶,反綁了扔給了千牛衛士卒。

如此這般,不過半個時辰,便徹底清除了定鼎門前的障礙,定鼎門口再次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但是此刻沒有人敢說話,甚至沒有人敢大聲出氣。

高月一羣人作商販打扮,被堵在定鼎門內將近一個多時辰,她們對於李裹兒那天真的舉動十分不滿,但奈何人家是皇族。她們只是奴僕。

此刻的李裹兒在馬車內很委屈得低着頭,心中卻是十分歡喜,那嘴角不時露出的笑意便能說明一切。原來她的美貌足以讓人們瘋狂若斯。

本來一個從來不引人注目的小姑娘,當穿上新衣,精心打扮之後,竟然搖身一變成爲了絕世美女,這樣的反差讓李裹兒在來神都的路上惹了不少麻煩。

但在神都,這麻煩終究是太大了,當那警鐘一聲聲響起。徹底把廬陵王和韋妃的希望給撞得粉碎。即使平日裡特別喜愛李裹兒,但不得不怒斥一番。

李仙蕙安慰了一番父母和小妹,便靜坐一旁。她對他們一家來到神都一直都充滿着擔憂,直到此刻,她感受到了一種深深的恐懼。妹妹的嬌蠻,使得整個家的未來蒙上了陰影。

如果可以。如果可以拋棄一切。她想她應該能夠做一個遊俠兒的妻子,陪伴着他走遍天下。但是她不會拋棄父母,不會丟下惶惶不可終日的父親,還有爲了整個家而操勞的母親。何況,至始至終,她都不知道那遊俠兒的名字。

“下車檢查!”一個惡狠狠地聲音傳來。

李仙蕙頓時驚醒過來,隨即她望向了父母。

高月下車,靠近那兵卒。那兵卒一見那令牌,雙目一瞪。道:“非常時期,所有人等,下車檢查!”

高月杏目一睜,但生生忍住了,因爲不遠處就是上萬的羽林衛精銳,還有那火焰駒上全副披掛的男人。於是高月轉身道:“廬陵王,奴婢無法說服,您這便下車吧。”

廬陵王深吸了一口氣,便對韋妃道:“娘子,下車吧。”

當廬陵王一家十來口以及梅花內衛紛紛從馬車上下來後,頓時引起了羽林衛的注意,薛訥立刻領兵上前,待看到廬陵王等人衣着鮮明,不禁一愣,高月上前道:“薛將軍,能否讓在下見見魏王?”

薛訥一愣,竟然有人認識自己,便說道:“你是何人,竟然識得薛某!”

高月說道:“薛將軍,有些東西您最好還是不要知道的好,您把我領到魏王面前,他自然認得在下。”

薛訥雙眉一皺,儘管他知道朝廷必有一些隱秘,但此刻是非常時期,更何況殿下身份尊貴,不是什麼人便能見的。於是便說道:“非常時期,請恕薛某不能答應。”

高月這次倒沒有說什麼,便說道:“那薛將軍您打算如何處置我們。”

薛訥道:“非常時期,你們很是可疑,要特別對待,來人,把他們先押到一邊!”

廬陵王臉色依舊平淡,便說道:“高校尉,沒事兒!”

見自己男人沒有絲毫作爲,韋妃心中不是滋味,自下了馬車,便看到數十步外的火焰駒上那個男人,頓時心中五味雜陳,再一聽到要把他們看押起來,便喊道:“魏王殿下,您不認識故人了嗎?”

武柲是何等耳力,頓時看向了城門口,便見一羣衣着鮮明的人被兵卒盤問,薛訥也在,一旁一個婦人喊着自己。便吩咐道:“去,把他們帶到這裡來!”

親衛立馬過去,不多時,廬陵王一家和高月的梅花內衛都被帶到了跟前,武柲一看到高月,心中頓時便明白了。他看向那婦人,不是韋妃是誰呢?曾經的露水之歡,讓他記住了這個女人。在韋妃的一側,卻是一個面容枯槁的男人,武柲不禁一驚,廬陵王怎麼變成這樣呢?

於是武柲翻身下馬,一陣叮噹之響,他看向廬陵王,道:“兄長、嫂夫人,多年不見,請受小弟一拜!”

說罷武柲深深一拜。廬陵王和韋妃頓時感到不妥,但見武柲拜下,便雙雙還禮,廬陵王連忙道:“罪臣方始回都,不敢受魏王大禮,真的是折殺我夫婦了。”

武柲卻露出了爽朗的笑容,道:“兄長回都,是聖上開恩,也是小弟所盼,今日回京,改日小弟請兄嫂府上飲宴。”說罷便轉身命令道:“上奏聖上,廬陵王回來了!”

“是!”侍衛立刻躬身,而後上了馬,朝着皇城奔去。

武柲在廬陵王諸子諸女身上一一掃過,便說道:“請兄嫂上馬車!”

廬陵王和韋妃謝過,內衛牽來馬車,等廬陵王一家上了馬車後,高月躬身道:“高月見過殿下。”

武柲微微一笑,他知道上次的情報便是高月透露的,“你護送廬陵王見聖上吧。”

高月心中一暖,看來魏王並沒有責怪自己的意思,心中遂安,便躬身退去。

方此時,一場由美女引發的混亂,在發展壯大之後,在有效的實施抓捕鬥毆之人後,終於歸於平靜,定鼎門再次恢復了暢通。但審理之事卻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凡事必有因,有因必有人要承擔罪責,定鼎門之事,只是由一件小事變成了大事,承擔的罪責由於女皇的皇命而變得可大可小。

當定鼎門徹底恢復了通暢,武柲正要收兵之際,洛陽令唐紹騎着毛驢匆匆趕到。(未完待續。。)

第479章 一代帝王(十七)第49章 朝堂奏對解危難第306章 不一樣的縣城第26章 溫國寺中巧解困第310章 宗室造反第202章 武清的野望第382章 回師第28章 婉兒是個女漢子第21章 裴氏姐妹第279章 陛下您第213章 醉香樓第121章 藏寶之第477章 一代帝王(十五)第160章 清心書院第三百二六章 魏王的偉大事業第434章 帝王之路(五0)第189章 出征(十四)第315章 夜宿美人殿第108章 大戰丐幫第223章 整軍建言(二)第450章 帝王之路(二十一)第386章 做男人當如魏王第470章 一代帝王(八)第272章 與師姐談第238章 置清心書院於洛陽第92章 長江幫董小宛第114章 清湖之上第144章 又是一次大起大落第341章 薛懷義邀寵第161章 又是一個五年第323章 武周革命第22章 一見長安使人愁第265章 全面開刀第130章 滕王閣之宴第341章 薛懷義邀寵第405章 廬陵王風波(六)第36章 開館講書第238章 置清心書院於洛陽第443章 大周武院第189章 出征(十四)第二一十四章 名門望族第98章 驚變(二)第45章 教坊歌舞顯盛世第454章 帝王之路(二十五)第405章 廬陵王風波(六)第199章 網羅人才第148章 蘭陵蕭氏第218章 三人行,必有我師也第286章 揚州平叛(一)第454章 帝王之路(二十五)第454章 帝王之路(二十五)第488章 一代帝王(二十六)第410章 廬陵王風波(一十)第389章 來俊臣之死(一)第185章 出征(十)第253章 劉家有女叫三娘第363章 各方壓力第403章 廬陵王風波(四)第71章 左手太平右手婉兒第322章 閱兵第25章 有個女孩兒叫婉兒第439章 帝王之路(十)第223章 整軍建言(二)第72章 再遇遊俠第88章 到潤州第98章 驚變(二)第168章 一場武清的個人秀第406章 廬陵王風波(七)第467章 一代帝王(五)第466章 一代帝王(四)第335章 玲瓏的婚事第118章 發明創造第275章 閒來無事專學問第70章 一擼到底第284章 娶妻素娥第340章 夜探河內第223章 整軍建言(二)第145章 新的戰略第59章 武敏之獸血沸騰第106章 來自洛陽的驚喜第240章 銅活字第490章 一代帝王(二十八)第222章 整軍建言(一)第117章 衛士第361章 素羅汗山之戰前夕第252章 到任第133章 喜當爹第53章 霓裳羽衣初將成第79章 晴天霹靂第19章 李績收徒第447章 帝王之路(十八)第403章 廬陵王風波(四)第431章 帝王之路(二)第499章 一代帝王(三十七)第121章 藏寶之第425章 蕙質蘭心李仙蕙第一六十五章 啓程第172章 立家法第83章 再相逢已是男俊女俏第227章 吉祥三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