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神童光環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某一大戶人家的深閨怨女搖着蒲扇,漫步在林蔭間不斷吟誦。

同樣一首詩,在當晚的某士族大爺們的晚宴上,衆人也在不斷吟唱。

依舊是同一首詩,某一個略曉音律的才子想爲這首詩配上樂曲。

同樣的一首詩,讓某一位夫子,不斷琢磨,決定要好好培養武清這個神童。

第四日,武清結束了枯燥而興奮的試驗,他帶着武大娘的期望,再次走進了縣學。

一進門,便感受到不一樣的目光,老遠就有學子點頭拱手以示尊敬。武清大感奇怪,這些人到底怎麼呢?

“武清兄!”一個二十左右的學子拱了拱手,而後出門而去。

沿着那青磚鋪成的小道,朝着書香苑走去,一路惹來無數崇敬的目光。

武清心中不由得感嘆,一首詩都能讓這些才子們對咱家另眼相看,要是再抄襲幾篇華麗文章的話,那不是要讓人崇拜到令人髮指的地步?看來以後這種剽竊前輩們的文化成果的事情少做爲妙。

“武清兄,請這邊坐!”

這是一個十五六歲的白淨書生,從衣着上看,絕對屬於世家公子的類型。

武清拱手錶示感謝,便在這個學子旁邊坐了下來,而後問道:“

敢問兄臺今日可有什麼喜事?”

白淨書生笑道:“在下吳用,武清兄這廂有禮了。”

這個時代的文人就是禮數多,武清腹誹了句還好不是北宋末年,不然還以爲梁山好漢呢,他只好拱了下手,說道:“有禮了。”

“武清兄前日一首七言,讓整個文水縣的才子佳人都汗顏啊。想必過不了幾日,便會流傳整個太原府,甚至說不定還會留傳到京師啊。”白麪書上眼中露出嚮往之色,更有羨慕崇敬之目光。

武清如今雖不到七歲,但從他的眼神中,讓人看到的是一種深邃,不得不說,這是一種很不錯的天賦。而這種深邃,是一名智者所擁有的獨特的特徵。

羨慕嫉妒恨?沒辦法啊,誰讓自己擁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文明積澱呢。武清的眼神更加深邃,那透出的智慧之光,一下子讓這個十六歲左右的白淨書生有些侷促不安。

吳用低聲說道:“武清兄弟,你以後可要小心張文靜,他可是叫囂着要對付你呢,聽說當晚回家後,虐打了他的小妾呢。”

居然還有這種事情,看來大唐人並非都是豁達之人,武清謝道:“多謝學長提醒,在下記住了。”

不多時,又來了幾個年紀不是很大的學子,跟武清套了近乎,而且就那首詩的創作靈感做了一些交流。要不是王夫子來授課,武清覺得就是交流一天也不會完。

看着王夫子看向自己的眼神,武清菊花驟然一緊,這老傢伙可別有戀童的癖好啊。

好在王夫子還是一位比較稱職的教授,在考校了武清一些關於音韻的基礎知識後,滿意地繼續講解《孝經》。

“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人之行也......”

中午散學回到家中,武清急忙跑到後院作坊。這是一件臨時騰出的廂房,反正房子比較多,無所謂一間作坊。

“娘,今天可是一個大熱天,該準備的準備好了嗎?”武清還沒有進門,便大喊了起來。

武大娘很快從作坊裡出來,笑着道:“兒啊,就等你了。”

武清接過武大娘遞過的手帕,擦完額頭汗水,就直奔作坊裡的操作檯,而後看到已經收拾停當,也不看那被白疊布包裹的保溫木箱裡的冰棍,準備抱起放在已經改裝過的雙輪推車上,結果木箱紋絲不動,武清臉一紅,自己還以爲是三十歲呢,武大娘笑着走過來,很快兩個人便擡着保溫箱放在了推車上。

至於這個推車,是武清完全模仿後世那小攤販的推車,在一輛簡化的雙木輪平板車前加了一個支架,便於停放,而且也不會擔心翻車。其實跟獨輪車有些相似,只是更加穩定罷了。

武清對於大唐帝國的商業很是失望,這麼一個大帝國,商業說句不客氣的話,真的不怎麼樣。當然這跟這個時代重農輕商有關,還有這個時代對於商人那是極爲鄙視,卻又極爲羨慕。很多大臣王公都知道商業很重要,但他們礙於面子,礙於世代以來那高高在上的地位,不得不摒棄商人的同時,卻暗地裡勾結商人,爲自己爲子孫後代牟取暴利。

不過,大唐帝國重視農業,不是說對經商沒有限制,而且對於商人是徵收的是重稅。好在對徵收對象也是有規定,比如像武清這樣的流動小販就不在徵收範圍之內,只有當商人有了固定地點有了固定的商鋪纔會按貨物徵收稅務。

武清和武大娘推着車走出了家門,走在了大街上。武大娘有些難爲情,只顧推着車。武清也知道對武大娘來說,這已經很不錯了。

“又甜又冰的冰棍咯,兩文錢一支哦!”

兩文錢對於普通人來說,都是很容易接受的價錢,這是武清這幾日裡閒暇之餘到市集考察的結果,市集上的貨物,有貴賤,一般的地攤貨不超過百文,大多在五十文之下,像兩文錢的小東西就比較多,比如一個饅頭(這個時代叫餅,基本上很多面食都叫什麼餅,當然,饅頭一詞已經在三國蜀漢時期出現了,反正就是叫法不一,甚至把包子都叫饅頭的也有,實際上比較混亂)才一文錢,一個鬼臉面具也不過五文錢等等,所以冰棍最後定價兩文錢。

武清已經開始用他的大嗓門喊開了,一時間行人紛紛看向了這一對母子。

“香甜可口的冰棍哦,消渴解乏的冰棍哦,兩文錢一支!”

隨着不斷地吆喝,圍觀的老百姓越來越多,武清喊得更起勁,武大娘的頭垂得也越低了。

“便宜又可口的冰棒嘍,兩文錢一支哦。”

武清坐在平板車上,手中拿着一支加了糖水的冰棍,有些棕色。這個時期工藝有限,還沒有白糖,所以加了糖水的冰棒就有了這種顏色。武清看着圍觀的百姓,不理會他們議論紛紛,咬了口冰棒,然後咀嚼下肚,大呼痛快。

一個小朋友已經受不了刺激,眼巴巴地望着武清手中的冰棍。武清笑了笑,問道:“小子,你叫什麼名字?”

“我就狗蛋。”小朋友大聲說道,並露出了幾顆大門牙,而後吞了下口水。

武清說道:“這個送給你!”

狗蛋小朋友毫不客氣,接過冰棍,而後伸出舌頭舔舐了下,眼中露出喜色。

武清看到這小朋友一點也沒表示,靈機一動,想到後世那些推銷產品的主持人與觀衆互動的環節,於是便問道:“狗蛋小朋友,好不好吃呢?”

“好吃!”

“恩,既然好吃,來,站上來,大聲地告訴其他小朋友,冰棒真好吃!”武清厚顏無恥地說道。

狗蛋非常聽話,一邊舔着冰棒,一邊大聲地喊着,“冰棒真好吃!”

恰在此時,有一個大漢推開人羣,聲如雷霆,吼道:“這裡到底有什麼新鮮玩意兒,讓某家看看!”

第120章 醉酒第124章 師姐到來第325章 武周大統誰來繼第408章 廬陵王風波(九)第423章 廬陵王風波(完)第55章 席捲之飲食風暴第396章 來俊臣之死(八)第347章 張昌宗入宮第55章 席捲之飲食風暴第218章 三人行,必有我師也第368章 鐵勒破突厥第136章 茶之道第238章 置清心書院於洛陽第300章 新的城,武清縣第349章 隴右軍情急第180章 出征(五)第445章 帝王之路(十六)第185章 出征(十)第105章 主薄想下海第430章 帝王之路(一)第466章 一代帝王(四)第89章 昔日金陵第104章 傳授第307章 內相上官婉兒第193章 家中情事第264章 夏侯夢婷第266章 有女玲瓏第308章 退路或出路第309章 天下祥瑞第32章 突聞噩耗第12章 大唐遊俠兒第150章 武氏親友第298章 出征在外第450章 帝王之路(二十一)第164章 臨行安排第164章 臨行安排第30章 生意是逼出來的第160章 清心書院第264章 夏侯夢婷第172章 立家法第205章 羽林衛(三)第29章 槍術如神第424章 魏王的缺點第292章 跟武太后交心第160章 清心書院第120章 醉酒第56章 除夕夜宴第92章 長江幫董小宛第353章 牀弩陣再發神威第206章 羽林衛(四)第188章 出征(十三)第6章 一晃三年第128章 他鄉遇故知第468章 一代帝王(六)第471章 一代帝王(九)第96章 闖水寨第51章 弘文館風波第105章 主薄想下海第443章 帝王之路(十四)第319章 逃出生天第307章 內相上官婉兒第341章 薛懷義邀寵第221章 再相逢第458章 出征之前(一)第478章 一代帝王(十六)第231章 少林寺(四)第112章 副幫主到訪第225章 宣泄精力第368章 鐵勒破突厥第136章 茶之道第483章 一代帝王(二十一)第291章 武清的準備第342章 火燒天堂第335章 玲瓏的婚事第182章 出征(七)第424章 魏王的缺點第41章 初見武后第361章 素羅汗山之戰前夕第50章 越人歌聲起第78章 一晃五年第66章 梅香園驚變第438章 帝王之路(九)第393章 來俊臣之死(五)第258章 先拿夏侯家開刀第6章 一晃三年第375章 魏王的草原情結(三)第四百四十九章 二十第354章 勢掠如火第404章 廬陵王風波(五)第247章 太后令第17章 與狄仁傑談第53章 霓裳羽衣初將成第407章 廬陵王風波(八)地二百四十九章 輸了第465章 一代帝王(三)第443章 大周武院第93章 老師的意志第232章 少林寺(五)第128章 他鄉遇故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