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以來,王族基金與三井財團進行了幾輪的深化合作,雙方組建了一系列的合資公司,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利益攸關的盟友格局。
三井財團旗下索尼,東芝,松下,NEC等家電品牌紛紛在國內設立出口生產基地,降低生產成本的同時,先後祭出降價促銷的殺手鐗,着力擴大在國際市場中高端領域的市場佔有率,效果相當不錯。
受到中日家電上下游廠商合力擠壓,三星,LG等韓資家電廠商徹底悲催了,市場份額被侵蝕了一大塊,利潤率更是直線下降。
2005年初
三井財團旗下東芝閃存業務出售給大西洋晶科集團,通過換股交易獲得對方6.3%的股權,從此成爲大西洋晶科第二大股東,可以坐享內存芯片域頭部企業的豐厚利潤。
與此同時,雙方合作項目不斷
王耀城就像一隻辛勤的蜘蛛,將王族基金和三井財團的利益不斷的交織到一起,變得錯綜複雜,難分難解。
在澳大利亞FMG資源公司項目上,見證了王耀城宏大的魄力和輝煌成功,三井高長也願意與王族基金進行更深程度的捆綁,促進兩家財團深度合作。
FMG資源公司就像火箭般崛起,成爲礦產資源界一個神話。
價值從2003年的1800萬澳元,直線飆升到2005年底的500億澳元左右,價值增長2770倍,醜小鴨變成了金鳳凰。
這一切是怎麼來的?
2003年初,弗里斯特以840萬澳元收購澳大利亞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聯合礦業加工公司(Allied Mining & Processing)47%股份,並於2003年7月19日將其改名爲FMG,此時價值1800萬澳元。
弗里斯特通過抵押貸款和融資,籌集數億澳元用於購買更多的採礦權,在皮爾巴拉地區勘測出數10億噸鐵礦石蘊藏量,促使了公司涅槃重生。
按照王族基金收購FMG價格計算,購買弗里斯特47%的股權耗資9.74億澳元,退市之前的FMG公司價值17.7億澳元,公司正式進入退市重組程序。
不久之後,融入七家大中型礦場的2.0版本FMG礦產資源公司閃亮登場,王族基金大手筆投入80億澳元,全面推開1.5億噸產能計劃。
2.0版本FMG資源公司價值飛速上漲到150億澳元左右,並且隨着國際鐵礦石價格上漲以及工程進展神速的利好消息面影響,價值不斷提升。
隨之而來的是三井財團和華夏鋼企入股,以及2006年度長協價格談判的落幕,進一步推高FMG資源公司價值評估,達到500億澳元驚人估值,相當於230億美金左右。
作爲傳統的資源性企業,FMG資源公司估值沒有什麼水分,更不存在想象空間,而是隨着總體實力和盈利能力的增長而增長。
即便如此,也可以說是礦產資源領域最靚的仔,引起衆人矚目。
發生在澳洲的一切,奠定了三井財團對王耀城天才般商業能力的肯定,進一步加深了雙方合作和信任。
這段時間以來;
三井財團旗下包括豐田汽車,索尼,東芝,松下,NEC等品牌使用的各種應用類芯片,全面採用王族基金三駕馬車產品,產業鏈全面融合,互相促進形成更強的競爭力。
匯豐銀行與三井住友銀行實施了換股交易,匯豐銀行付出3.31%的股份,獲得三井住友銀行10%股權,互爲對方第二大股東,有利於兩家銀行實現深層次的金融合作。
中日合資位於蘇省的揚子江造船廠獲得大額訂單,別是來自太古輪船22艘30萬噸級鐵礦石運輸船,10艘15萬噸好望角級幹散貨船,12艘1.1萬標準箱集裝箱船,有來自三井財團的大型油船,天然氣運輸船和30萬噸鐵礦石運輸船訂單。
這家造船企業應用了三井造船的豐富船舶建造經驗,加上國內充沛的熟練造船工人,背靠着兩位拔根腿毛都比別人腰粗的金主爸爸,成立不久便踏上了逆襲之路。
有些事兒,真的羨慕不來。
此外,王族基金通過21輪增持,耗資277億美金,在市場上獲得豐田汽車19.2%股權,位列第二大股東,其最終目標是獲得20%股權。
三井財團斥資92億澳元,獲得澳大利亞FMG資源公司20%股權,位列第二大股東。
基德曼家族斥資18.5億澳元,獲得澳大利亞FMG資源公司4.4%股權,位列第三大股東。
華夏寶鋼集團斥資18.5億澳元,獲得澳大利亞FMG資源公司4.4%股權,並列第三大股東。
此外還有中冶集團,首鋼,武鋼,河北華豐和華菱等鋼鐵企業先後入股,佔據多少不等的股份。
通過一番風騷的操作,藉助着世界鐵礦石猛漲的大勢,王族基金實現了投資的翻兩番目標,通過釋放股份收回高達150多億澳元資金,遠遠超過項目投入的百億澳元資金。
並且,FMG資源公司與大宗資源業界經驗豐富的三井財團和華夏最終鐵礦石大客戶形成事實上的利益聯盟,各方互利共贏,完全打通了上下游渠道。
這真是得了裡子又得到面子,王族基金手裡還掌控着澳大利亞FMG資源公司64.5%的股權,可以吸引更多的盟友加入這個行列,實現合作共贏。
2005年最轟動世界財經界的一件事情,莫過於長達五個半月的“長協”談判,最終於2005年11月3日,幾方達成2006年度,鐵礦石漲價35%的基準價協議。
在世界大宗資源領域,鐵礦石價格每上漲一美元,以中日韓爲首的大買家就要多付出7.8億美金,可謂數目驚人。
令整個世界瞠目結舌的是,華夏迅猛發展的經濟對鐵礦石的需求簡直無窮無盡,胃口好的嚇人。
回顧歷史
華夏在2004年以1.66億噸進口量反超扶桑1.49億噸,首次奪得鐵礦石進口世界排名第一。
然後,開啓了無雙模式一路狂奔,已經完全遏制不住了。
2005年度,華夏鐵礦石進口量跳漲到2.81億噸水平,預計在2006年將達到3.8~4億噸,這麼好的胃口簡直驚呆了吃瓜羣衆的眼睛。
有鑑於此
世界大宗資源領域企業股票出現普漲,相應鐵、銅、錫、鋁、鎳礦石價格猛漲,甚至出現了資源緊缺的局面。
這種情況下
在米國洛杉磯舉行的2006年度“長協”基準價格談判中,三大礦山提出了“長協”價格漲價71%的驚人要求,而以中日韓爲首的鐵礦石進口商則誓死不從,雙方談判陷入幾個月的膠着狀態。
這個漲價幅度太驚人了,即便生產中高端鋼鐵產品的新日鐵公司和浦項制鐵,也完全無法承受。
如果歷史沒有改變,經過長達數月的焦灼談判。
包括華夏在內的日韓鋼鐵企業成爲最後的輸家,最終只能接受三大礦山漲價71%的長協價格,不得不嚥下這一苦果,每噸鐵礦石價格高漲到一百美元以上。
如今情況不同了,打破談判僵局的還是來自FMG資源公司最新消息,猶如在平靜的湖面投入巨石,泛起陣陣波瀾。
根據國際知名英國蘭開斯特工程師協會估算:
經過華夏建築鐵軍一年多的高強度建設,西澳皮爾巴拉地區直通黑德蘭港400公里專用重載鐵路複線及連接七大礦區的內部鐵路網,業己完成施工量的75%。
全部工程有望於2006年第三財季完工並投入使用,具體時間節點是7月15日左右,比預計工期提前三至四個月。
同時,華夏港灣公司和中冶集團也同樣捷報頻傳。
黑德蘭港FMG公司鐵礦石專用碼頭,業已完成80%混凝土澆築量,工程進度達到77%。確定可以於2006年6月1日之前啓用,進度比鐵路方面還快。
中冶公司負責的七大礦場建設和採掘設備調試,選礦廠等設施業已完成大部,陸續有C,D,E,G四座礦山投入先期生產,預計設備調試完畢,兩個月後將進入全面生產期。
A1,B,F這三座礦山,也分別將於2006年6月前投入試生產,源源不斷的爲華夏供應鐵礦石。
這一震撼消息在2005年11月1日發佈,再度打亂了三大礦山的聯手提價策略。
這意味着
FMG資源公司將於2006年第三季度,有可能在七至八月間開出第一艘載滿鐵礦石的巨輪。
同樣意味着,在2006年度世界鐵礦石多出6000萬噸供應量,足以衝擊高高在上的鐵礦石價格,緩解華夏鋼鐵企業幾乎是無窮無盡的胃口。
原本只聽樓梯響不見人下來的潛在威脅,如今成了事實。
原本於2006年第四季度投產的計劃提前了,對三大礦山來說,這可真是個糟糕的壞消息。
按照FMG資源公司1.5億噸的巨大體量,必將會成爲繼三大礦山之後的第四大玩家,在鐵礦石生產領域具有不可小覷的影響力,誰也無法忽視他。
這兩年
淡水河谷迅速從1.4億噸增產到2.7億噸,必拓公司從1.24億噸增產到2.2億噸,必和必拓公司從0.95億噸增產到1.76億噸,顯示出三大礦山具有極強的增產潛力。
這說明,國際市場根本就不缺鐵礦石資源,也不缺少迅速增長的能力。
維持當前的格局,符合三方利益,三家聯手默契地維持鐵礦石供不應求的局面,簡直賺得盆滿鉢滿。
可惜,魚塘裡放進了鮎魚,攪動一江春水不再平靜。
僅僅兩天之後,2006年度“長協”基準價格嶄新出爐,三大礦山做出了實質性的讓步,拿出了最大的誠意,漲價35%的方案几乎比以前71%方案腰斬,最終獲得了談判各方的一致認同。
消息傳到香港,王耀城難以抑制心中的爆棚成就感,拉着好友齊亞非和史學義等人在酒店喝的酩酊大醉。
這是王耀城重生以來第一次喝得大醉,同時也放翻了一桌酒友,堪稱盛況空前。